四、盪定烏桓
2024-09-28 17:44:45
作者: 張大可等
征烏桓是曹操平定北方的最後一場大戰。郭嘉在平定烏桓之戰中,更是奇策偉略,神機妙算,大建功勳。
烏桓是古代居住在我國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東漢末年,居住在今遼寧省西南部和河北省東北部的烏桓貴族,趁內地戰亂之機,不斷興兵向內地騷擾,而北方的各路割據者都想利用烏桓作為混戰中兼併對手的資本。例如:袁紹進攻公孫瓚時「連戰不決」,難分勝負,而烏桓君長蹋頓「助紹擊瓚」後,袁紹很快大破公孫瓚軍。袁紹控制了黃河以北的整個地區後,更是竭力拉攏烏桓。袁尚敗後逃到烏桓,便利用袁紹在這裡的影響,企圖依靠烏桓的力量捲土重來,恢復袁氏在黃河以北的舊有勢力。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準備率軍北征烏桓。曹軍將領都認為袁尚不過是「亡虜」而已,毫不足懼;且大軍出攻烏桓,後方空虛,劉備必定會策動劉表派軍襲擊許都,「萬一有變,事不可悔」(《資治通鑑》卷六十五)。在眾議一致的反對聲中,郭嘉再次獨具慧眼,用透闢的分析闡明了平烏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義。郭嘉首先指出烏桓遠距中原,對曹軍的遠征必然毫無防備,而曹軍乘其不備猝然進攻,可以穩操勝券。接著,郭嘉指出了及時遠征烏桓,對於鞏固曹軍剛攻占的黃河以北地區具有重大的意義。他說:「袁紹長期統治黃河以北,積極拉攏烏桓貴族,河北吏士久受袁氏的恩惠。只要袁尚等袁紹的後人還在,對這一地區的穩定就存在著潛在的威脅。現在,我們剛攻占青、徐、幽、並四州,立足未穩,便丟開四州去南征,袁尚必然會憑藉烏桓的兵力,捲土重來,這樣的話,我們辛辛苦苦打下的青、冀等州恐怕就不再是我們的了。」最後,針對大家懼怕劉表偷襲的心理,郭嘉又分析了劉表與劉備之間的矛盾:「劉表不過是坐而論道之人。他知道自己駕馭不了劉備,委派劉備重任則怕制約不了他,輕任劉備又不會賣力替他干。這就決定了劉表的偷襲是實現不了的。現在,我們雖傾力遠征,曹公也完全不必憂慮劉表。」
曹操聽了郭嘉的分析後,堅定了進攻烏桓的決心,便迅速率軍出征。大軍行至易縣(今河北雄縣西北)時,郭嘉又建議說:「兵貴神速。現在我軍千里奔襲敵人,攜帶的輜重多,這樣是很難獲勝的。況且敵人聽到消息後,必定會防備。不如留下輜重,輕裝倍道前進,乘其不備而襲取。」曹操立即採納了郭嘉這一正確的策略,率輕兵出盧龍塞(今河北遷安喜峰口一帶),劈山開路前進,直逼烏桓君長所居的柳城(今遼寧朝陽)。曹軍距柳城僅一百多里時,烏桓君長這才發覺,倉促之間拼湊了數萬騎兵來與曹軍交鋒,結果大敗,烏桓君長蹋頓等被斬,「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袁尚等逃奔遼東,不久也被遼東太守公孫康斬首。征烏桓一役大獲全勝,這使曹操終於徹底清除了袁氏的殘餘勢力,平定了北方,統一了黃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