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出奇計

2024-09-28 17:44:27 作者: 張大可等

  曹操倚重荀彧,視為心腹和左右手,荀彧視曹操為明主,盡心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們兩人經常縱論時局,制定戰略。單是《三國志·荀彧傳》中就記載了七次大的獻策,均被曹操採納,使曹軍連獲大勝。

  第一次,公元194年,陶謙死後,曹操打算再次興兵東征,奪取徐州。荀彧說:「前兩次討伐徐州,殺戮過多,徐州人民切齒痛恨,必定堅決抵抗,一時攻打不下,呂布將在背後作難,我們將腹背受敵。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先滅呂布,後平徐州。」曹操允諾,專力攻打呂布,收復了兗州。

  第二次,公元196年,漢獻帝東還洛陽,荀彧建議曹操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一著高棋。從此,曹操在政治上居高臨下,天下無敵。

  第三次,曹操迎獻帝都許後,袁紹不服,寫信恐嚇曹操。這使得曹操又氣又惱,想與袁紹決一死戰,又恐敵不過,十分心焦,舉動都有些失常。荀彧深知曹操內心,勸諫說,應先滅呂布,後平河北。荀彧還把曹、袁兩方做了一番對比,指出袁紹外強中乾,外寬內忌,優柔寡斷,軍法不嚴;曹操恰與之相反,明達不拘,剛毅果斷,信賞必罰。曹操在度、謀、武、德四個方面都勝過袁紹,不愁抗不過袁紹,更要緊的是等待時機。曹操豁然開朗。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第四次,公元200年袁、曹官渡之戰,兩軍相持半年之久,處於僵持狀態。曹軍乏糧,使得曹操喪失了信心,打算退兵。荀彧寫信給曹操說:「楚漢相爭,對峙成皋,誰也不肯先退。因為誰先退,誰的士氣就瓦解了。你應當用奇兵打破僵局。我還料定袁紹軍中不久會發生內訌,因為他們被你僅及十分之一的力量扼制在官渡,欲進不能,欲退不忍,意志已經沮喪了。」果然不出荀彧所料,不久,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曹操奇襲烏巢袁軍屯糧,贏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第五次,官渡之戰以後,曹操欲南下襲劉表。荀彧說:「袁紹慘敗,正好乘勝追擊,如果讓他喘息養力,捲土重來,豈不前功盡棄?」於是曹操重新屯兵黃河,趁袁紹病死,袁譚、袁尚不和之機,掃蕩了河北,統一了北方。

  第六次,公元204年,曹操打破鄴城,領冀州牧,聽從趨炎附勢之徒的建議,準備恢復古代九州制度,擴大冀州地域,使天下臣服。荀彧進諫說:「如果實行古制,河東、馮翊、扶風、西河、幽州、并州等都包括在冀州境內,奪人之地眾多,將引起關西諸將的疑心,如果袁尚、袁譚趁機鑽空子,恐怕天下要紛亂了。當前的首要任務是乘勝平定河北,然後南下討劉表,待到天下安定,再議古制也不晚。」曹操因之改變了主意。

  第七次,公元208年,曹操已平定塞外烏桓,滅了袁尚、高幹,再無後顧之憂,決定大舉南下,問計於荀彧。荀彧說:「顯出宛葉,間行輕進。」就是大造聲勢,從宛葉進兵;而實際上,用奇兵從空虛之處迅速插入,迫降荊州。曹操從其計,果然兵不血刃下荊州。

  以上七計,僅舉其大要。荀彧從公元191年到公元212年,前後二十二年在曹操營壘中出謀劃策,主持政務,舉薦賢才,所立功勳,卓越無比。曹操曾高度評價荀彧的功勞,說:「天下之定,彧之功也。」(本傳裴注《別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