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一代「奸雄」
2024-09-28 17:44:17
作者: 張大可等
自建安元年曹操迎獻帝都許後,初任司空,即開始控制朝政。其後,任相國,封魏公,晉爵魏王,一步步把持國家的軍政大權,刑罰賞慶完全掌握在手中。他立兒子為王太子,女兒皆稱公主,定鄴城為王都,設置御史大夫、尚書令、侍中等一整套官吏。在名義上,他比皇帝低一級,而這一切設置在形式上已經和皇帝沒有區別了。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二十四年,把皇帝當傀儡,不能不遭到劉氏王室勢力的反抗,但每一次反抗都被他毫不留情地鎮壓下去了。國舅董承等人受獻帝衣帶密詔,誅殺曹操。曹操發覺後,殺董承等人,並「夷三族」。董承之女為皇妃,有身孕,獻帝再三請求免死,結果也遭殘殺。伏皇后「與父完書,言曹操殘逼(董妃)之狀,令密圖之」(《資治通鑑》卷六十七)。後來,事情敗露,伏後及所生二皇子均被處死,並累及兄弟宗族一百多人被殺。
為什麼曹操要牢牢把國家大權抓在手裡呢?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他曾坦言:「我身為丞相,作為臣子,地位的尊貴達到了頂點,已超過了我的願望。假如國家沒有我,真不知會有多少人稱帝,多少人稱王啊!我是沒有稱帝野心的。我想放棄兵權,學前賢,表忠心,而實際又不可能。因為放棄兵權,就會被人謀害,己敗則國家傾危,所以不能因慕虛名而遭受實禍。我大權在握既是替子孫打算,也是為國家著想。」
曹操的這番話,道出了當時的實情,他不集大權於一身,就會遭殺身之禍,國家也將陷入更長久的分裂混戰。曹操說他沒有「不遜之志」,則是出於當時政治鬥爭的需要。「帝自都許以來,守位而已,左右侍衛莫非曹氏之人者。」(《資治通鑑》卷六十七)曹操把持朝政,為兒子代漢創造了一切條件,他實難逃「篡漢」之責。不過,不能以所謂「篡漢」來否定曹操,這只是他一生中的一個事件。曹操的一生,是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的一生。
曹操生當戰亂之世,一生主要在戰場上度過。他親自參加了大大小小近五十次戰役,征戰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他很會用兵打仗,「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在戰爭中,他不僅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幹,還善於採納眾人之謀,正確分析敵我形勢,制定戰略戰術,變被動為主動,以弱勝強,取得官渡之戰、柳城之戰、渭南之戰等很多戰役的勝利,不愧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
他注重研究古代兵法,學習古人的戰爭經驗。他整理注釋了《孫子》十三篇,流傳至今,極有價值;又寫了大量軍事著作,「自作兵書十餘萬言」,對古代軍事理論做出了貢獻。可惜他的兵書亡佚殆盡。
在從政和征戰過程中,曹操抑制豪強,移風易俗,澄清吏治,革除弊政,推行了一系列有益於社會的措施,不失為我國封建社會一位傑出的政治家。特別是在用人上,他大膽革新,一反東漢重名節的原則,主張「唯才是舉」。他三次下令求賢,提出「舉賢勿拘品行」「取士勿廢偏短」,即使是「不仁」「不孝」,但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都當加以起用。有的人出身微賤,或者「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但只要有才,他就予以提拔,用其所長。他「拔于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餘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因而吸引了一大批智士猛將,成就了統一北方的大業。
曹操重視農業生產。他在《置屯田令》中說:「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因此,他廣泛推廣屯田,興修水利,調整賦稅,打擊豪強。他恢復鹽鐵官營,發展手工業生產。這些措施,對社會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有積極意義。(譚良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