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2024-09-28 17:29:59
作者: 王金梅
男孩10歲左右時會有一種表現叫「鏡像作用」,即他越關心誰、越在乎誰、越喜歡誰,其心性和言行舉止就越像誰。當父母用心觀察時,會發現男孩身上的問題正是自身的問題,此時男孩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父母身上的缺點。
上小學三年級的桐桐是個人見人愛的乖男孩,在外面別人總誇他聰明、懂事、有禮貌,但在家裡他卻是個名副其實的「小霸王」,經常亂發脾氣。父母一開始沒在意,後來有一次桐桐發脾氣竟然亂摔東西,拿到什麼就摔什麼,連爸爸最喜歡的玉制擺件也被他摔碎了。媽媽無奈地對爸爸說:「窩裡橫,像誰呢?」經媽媽這麼一提醒,爸爸突然覺察到桐桐竟和自己近來的狀態很像。
桐桐的爸爸是一名公司職員,一次因為個人原因導致團隊業績下滑,不僅被領導責罵,還被同事擠對,半年來工作狀態一直很糟糕,心情也差到極點。但由於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在單位不能發泄,爸爸回到家便對家人發牢騷,甚至發脾氣摔東西。此時爸爸看到桐桐的行為,像是一面鏡子擺在自己的面前,自己的錯誤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成長,他下定決心要改掉自己的毛病,重新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
三年級的男孩在學校已學會一些社會規則,知道應該如何與人相處,所以在外人面前男孩會遵守這些規則。而在家裡,男孩沒有什麼壓力,心性相對自由,便會隨心所欲,不願用社會規則來約束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雖然說男孩在家中敢於表現真實的自我是一個好現象,因為一般只有在良好的家庭關係里,男孩擁有較強的安全感時,才能自由地表達自己;但若是父母不好的言行映射到男孩的心裡,男孩不受約束地放縱自己,便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父母看到男孩的問題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這是一種覺悟。若只是一味地責怪孩子,忘了孩子是自己的一面鏡子,不從自身找原因,那才是養育男孩過程中最大的問題。
有個小男孩總是生病,父母帶他去醫院做了所有檢查都查不出病因,最後父母決定帶男孩去看心理醫生。醫生看到無精打采、悶悶不樂的男孩,轉頭便詢問他的父母是否感情出了問題。這對父母驚訝於醫生的「能掐會算」,同時又不明白這與男孩的病情有什麼聯繫,因為他們從未在男孩面前提過想要離婚的事。醫生又看向男孩,問他是否喜歡自己的家庭氛圍,男孩毫不猶豫地說:「不喜歡,我不喜歡爸爸媽媽,他們不愛我,快不要我了。」男孩的話讓父母大驚失色,雖然父母之間有些矛盾,但從未因此吝嗇過對男孩的愛,男孩為什麼對他們充滿敵意呢?
家庭就像一個能量場,男孩通過家庭氛圍便能覺察到父母的感情狀況,即使父母表面上掩飾得很好,男孩也能敏銳地覺察到,並且不斷地吸收負能量,從而轉化成身體疾病。這既是男孩對父母感情不和的一種抗議,也是挽留父母不拋棄自己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
心病還需心藥醫,想治好男孩的病,首先要解決父母的感情問題,幫男孩建立安全感,讓他重新感受到自己是被喜歡、被接納的。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當父母的感情出現問題時,因為害怕影響男孩的成長,常常裝作若無其事,殊不知,父母越是不說,越會增加男孩的焦慮情緒。
其實,父母可以積極主動地解決婚姻問題,維護家庭和諧,就算最終無法在一起也應和平分手,不要互相指責和憎恨,而要以平和的心態教養男孩。告訴他,雖然父母因為一些原因不能在一起了,但依舊會像從前那樣愛他,讓男孩在平和的愛中慢慢接受現實,把他受到的傷害降到最小等級,等他能夠接受這一切時,男孩身體上的疾病才能慢慢地不治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