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被人理解
2024-09-26 11:43:23
作者: 岸見一郎、周穎琪
B:的確。緊急情況下沒有挑人的餘地,但問路時有可能選擇搭話對象,比如某個人看起來可能會幫忙之類的。
岸見一郎:剛才我們說到,遇到困難找周圍的人商量就好了。這時我們也會選擇看起來會聽我們傾訴的人。
雖然聊一聊並不能解決問題,但如果認為跟誰說都沒用,就會演變成自己一個人承擔問題的情況。各位在什麼情況下會想找人聊一聊呢?
B:在覺得對方應該會傾聽的情況下。如果對方不僅不聽我說話,還要教育我,我是不會想跟對方聊的。
岸見一郎:如果跟一個人傾訴,對方不僅絕不會批判自己,還會認真聽到最後,只有覺得對方會是這樣的人,才想開口聊吧。但很多人會在傾聽的途中插嘴,說「那是不對的」。
C:我會覺得,如果你聽我說下去,會發現事情其實不是那樣的。
岸見一郎:理解和贊成不是一回事。有時候明白對方說的話,也沒法贊成。儘管如此,我們依然有必要理解對方說的話,至少試著去理解。
要贊成還是要反對,把話全部聽完才能判斷。我希望大家先好好地把別人的話聽完,然後說「你的話我聽明白了」。
在這個基礎之上問問對方,我能不能說說自己的想法,如果對方表示可以,就說「我充分理解了你的想法,但我無法贊成」,再說說你哪裡不贊成。經過了這個步驟,對方就不會覺得跟你傾訴也只會遭到反對了。
我再強調一遍,我希望大家明白,這個世界上絕對有人能理解自己說的話,哪怕只有一個人。
一旦覺得誰都不理解自己,就會認為只有自己是正確的,因而變得自我,變得封閉,變得孤立,有時還會對不理解自己的人產生恨意。
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忘了,自己的想法不說出來,是不會得到理解的,就算找人商量了,也不必商量一次就結束,可以再多商量幾次。
B:無論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不能太鑽牛角尖吧。
岸見一郎:太過于堅持對錯,就會讓事情變成輸贏的問題,就像一些宗教信徒被逼入絕境後會實施恐怖主義行為。
剛才我也說過了,當一個人覺得誰都不能理解自己,他並不會認為「那是因為自己錯了」,而是會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只是不被人理解」。如果他承認是自己錯了,就相當於自己輸了。
A:也就是說,孤立的人被逼入絕境後,會變得自以為是。在親子關係中也是這樣嗎?我自己得不到父母理解的時候,就會想憋在房間裡不出來。
岸見一郎:父母如果總是把正確的道理掛在嘴邊,孩子會感到困擾。因為,如果孩子接受了父母說的話,就會感覺是自己輸了。
當然,就算是父母說的話,有時也會完全不著邊際。
A:這種情況下,孩子該怎樣應對呢?
岸見一郎:「爸爸媽媽的意思,我已經充分理解了。但是我不贊成。」這樣說就好了。
A:這樣說難道不會挨罵嗎?
岸見一郎:那就讓他們罵好了。父母的說教,大多圍繞著孩子的課題。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這件事,由孩子自己決定就好了。就算父母對孩子說教,也不能代替孩子為他們的人生負責。
A:不能負責是什麼意思?
岸見一郎:比如說,父母反對孩子的婚姻,孩子選擇了服從。但是,孩子就算和父母推薦的人選結了婚,也不一定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到那時,孩子沒法責怪父母。是孩子自己選擇了服從父母,因此要為自己負責。
改變世界的第二十九步
聊一次沒有得到對方的理解,那就多聊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