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道德經》其實很好懂> 第五十八章 怎樣做,才能身在福中沒有禍

第五十八章 怎樣做,才能身在福中沒有禍

2024-09-26 11:40:07 作者: 度陰山

  原文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①;其政察察,其民缺缺②。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③。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④。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⑤。

  注釋

  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悶悶,曖昧不明,混混沌沌,不苛察是非。李隆基說:「政教悶悶無為寬大,人則應之淳淳然而質樸矣。」

  ②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察察,明察秋毫,這裡指的是非要分出是非,吹毛求疵;缺缺,狡詐的意思。王安石說:「悶悶者,無所分別。唯其無所分別,則常使民無知無欲,故其民淳淳。察察者,有所分別也。有所分別,則其民不能無知無欲,而常缺缺矣。」

  ③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河上公說:「夫福因禍而生,人遭禍而悔過責己,修善行道,則禍去福來。禍伏匿於福中,人得福而為驕恣,則福去禍來。」

  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奇,邪;妖,惡。陸佃說:「蓋有正者有正,正者所謂正,正者無正是也。夫唯無正,故能超乎吉凶之表,而無禍無福,以知其極也。若夫未能致於無正之地,而流于吉凶之域,則一禍一福,其運如輪,其循如環,終於迷而已矣。」王安石說:「種種分別,遂生妄想。」

  ⑤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方,是四隅有棱,其棱皆如刀刃可以傷人,所以稱為割;廉,棱也;劌,傷的意思。這幾句話是告訴我們,聖人縱然光芒萬丈,也必須守道,道就是低調。低調是身在福中要知福、惜福,不要放肆;身在禍中時要責己,於是,福停滯,禍遠離。

  譯文

  國家大政無為寬大,它的民風肯定淳樸;國家大政明察秋毫,它的百姓則斤斤計較吵鬧不已。災禍,福氣倚靠在它旁邊,福氣,災禍潛伏在它下面。誰能知道這個終極道理呢?沒有永遠的正,正可以轉化為邪,善可以轉化為惡,反之亦然。世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太久了。因此,聖人方正而不割人,銳利而不傷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目。

  度陰山曰

  宿命論者說,人一生的飯是有數的,多吃一頓就少吃一頓,少吃一頓就多吃一頓。如果能以不吃為吃,那就能成仙(餓死也是成仙的一種)。

  道家色彩濃厚的《淮南子》記載了這樣的故事:邊境一家人的馬突然跑到胡人住地,人們都來安慰他,他卻說,丟了匹馬的確是禍事,可禍事中潛伏著好事啊。

  眾人以為他因失馬氣糊塗了。幾天後,他的馬居然回來了,而且還領了一匹胡人的良馬。眾人來向他祝賀,他卻喪氣地說,看上去是福氣,有可能是大禍啊。

  這人的烏鴉嘴果然靈驗,幾天後,他兒子騎胡人的馬摔斷了腿。眾人都跑來問他,我們是該安慰你還是該祝福你呢?

  此人說,提前祝福吧。

  一年後,胡人大舉入侵,所有健康男子都被徵調前線,邊境附近的健康男子後來在戰場上死掉了十之八九。但此人的兒子因為腿瘸而免於徵調,保存了性命。

  這個故事的主題是「禍福相依」,主人公看上去像個神經質,總胡思亂想,結果是每次都讓他蒙對了。故事提供給我們的信息是,好事可以變壞事,而壞事又能變成好事。但好事和壞事並非涇渭分明,而是如太極圖一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類似《無間道》中的兩方內鬼一樣,互相潛伏。當好事出現時,壞事就開始冒頭。而壞事發生時,好事也摩拳擦掌,準備上場。

  倘若你真相信「禍福相依」,那你就可以像孔子那樣預測未來。《列子》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家人做好事做了三代,仍然堅持不懈。某天,他家的黑牛違反生物規律生下了小白牛。家長向孔子請教。孔子回答說:「這是好事。」一年後,這家的家長無故瞎了眼,而家中的黑牛再次生下小白牛。

  這次,家長派兒子去請教孔子。孔子說:「這是好事。」

  兒子擔心孔子聾了,沒有聽清,就把黑牛生白牛,老爹眼睛瞎的事又說一遍。孔子肯定地說:「放心,這是好事。」

  兒子只好回家告訴父親說,孔夫子認為你眼瞎是好事。

  該家長說:聽孔子的。

  一年後,家長的兒子也瞎了。

  兩個人在導盲犬的引導下見到孔子,追問道:「這還是好事嗎?」

  孔子看了看兩人,想了想說:「放心,好事。」

  兩年後,敵國來襲,所有男子都被政府投入戰場,在一場大會戰中,男子皆死。由於父子是盲人,所以沒有上戰場。戰爭結束後,父子二人的眼睛突然恢復,既保存了性命又痊癒了眼睛,可謂雙喜臨門。

  他們覺得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預言家。事實上,孔子根本沒有預言能力,他只是抱著「禍福相依」的規律,而且,長久的災禍之後福氣一定能來。正如長久的福氣之後,災禍肯定來一樣。因為「禍福相依」的通俗說法就是,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呢!

  老子的「禍福相依」還告訴了我們這樣的人生道理:禍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看正面是禍,看反面是福。比如半杯水,你可以說它只剩半杯水,也可以說它還有半杯水,其實都是半杯水,關鍵看怎麼理解。再比如,你多活了一天,就肯定少活一天。「多活了一天」是福,「少活了一天」則是禍,二者一回事。一枚硬幣,有正反面,怎麼看則是你的事。

  那些在遇到災禍時不動如山的人,一定是對老子的禍福潛伏論心知肚明,他知道災禍到來,好運也就不遠了。而那些在遇到好事往往心事重重的人,也一定了解老子的禍福相倚法則,他知道好事到來,災禍也動身了。這就是為什麼人類歷史上的大人物,無論遇到什麼好壞事,都能泰然自若的原因。

  事實上,無論禍福興亡悲歡,都是人生,都是經歷,只需站在五十年的角度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禍來不必哀傷,福來不必高興,因為禍福都在向自己對立面迅速逆轉著。那麼,有沒有辦法可以控制它不逆轉呢?有兩個辦法:一是無為,讓自己永遠在禍中,反省自己,不動聲色地看它向福走,這是無為;二是有為,在福中不要不知福,不要驕恣。

  如你所知,第一個辦法並不是很好,沒有人願意長久身陷禍中;第二個辦法又不被老子認可。所以,人生只能是禍福循環,悲歡交替。可能,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