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持平之道即自然之道
2024-09-26 11:40:00
作者: 度陰山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①。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②。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③。
注釋
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趙佶說:「道無問,問無應。知道者,默而識之,無所事言。」蘇轍說:「道非言說,亦不離言說,然能知者未必言,能言者未必知。」
②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玄同,泯滅差別。這段話在第四章已見,有專家說是衍文(因繕寫、刻版、排版錯誤而多出來的字句),但在此處並不違和,文義能貫通,所以我們認為,這不是衍文。
③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趙佶說:「世之人愛惡相攻,而有戚疏之態;情偽相感,而有利害之見;用舍相權,而有貴賤之分。反覆更代,未始有極,奚足為天下貴。」呂吉甫說,若然者萬物一府(萬物一體),死生同狀,無所甚親,無所甚疏,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就利,不違害,故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榮通,不醜窮,故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夫可得而親疏、利害、貴賤者,則貴在於物,而物皆賤之。不可得而親疏、利害、貴賤者,貴在於我,而物不能賤也。其為天下貴不亦宜乎?
譯文
智者不多說話,話癆沒有智慧。塞堵其感官愉悅,關閉其欲望之門;儘量不露鋒芒,淡化競爭意識;混合各種光彩,使其與色彩單調的塵土相同,這就是泯滅差別的道之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對任何人沒有親疏之分;對任何事沒有利害的定義;不認為某些人高貴或低賤。正因無差別對待,才能統一天下民心,為天下人所尊貴。
度陰山曰
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後,他那些戰友們心急火燎地等著一件事,自然就是封賞。但劉邦對封賞,似乎興趣不大,一年過去,才封賞了二十多個功臣。沒有得到封賞的人,日夜爭功不絕,甚至大打出手。劉邦為此很苦惱,特別擔心封賞後,有人不服,所以更是遲遲不封。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封賞進行得越慢,功臣們越鬧;功臣們越鬧,封賞活動就越停滯不前。
有一天,劉邦突然發現功臣們都聚在一起,鬼鬼祟祟地談論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他慌忙叫來謀士張良問:「這些傢伙暗地商量什麼呢?」
張良說:「他們正在謀劃造反。」
劉邦嚇得屁滾尿流,詢問原因。張良說:「還不是因為你遲遲不封賞,他們等不及了。」
劉邦說:「我不封賞的原因你還不知道?他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功勞最大。我怎麼封賞,都會有反對聲音。」
張良說,這些人之所以私下爭功,不是怕得不到最好的賞賜,而是擔心得到最壞的賞賜。如果懂得這個問題,就能找到解決方法了。
劉邦向張良請教,張良給他出主意說,可以封賞一個人所共知的你最討厭的人。當大家看到,這樣的人都能得到不錯的封賞,他們自然就能放下心了。
劉邦再請教說:「這招數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張良回答:「無差別對待。正常情理下,人肯定賞賜喜歡的人,懲罰厭惡的人。一旦如此,就形成了差別對待,持平之道傾斜。賞罰就是差別對待,雖然賞罰能激起人的鬥志和讓人敬畏,更能激起人的貪慾和記恨。無差別對待的底層邏輯是,大多數人的能力和功績都差不多,所以,無差別對待,即使不是百分百正確,也絕不會出大差錯。賞賜你討厭的人和賞賜你喜歡的人一樣多的財寶,既可以讓那些你討厭的人放下戒備,也可以讓那些喜歡你的人發現你有點好歹不知而放棄鑽營。」
劉邦伸出拇指為張良「點讚」。然後他把一個多次背叛他、險些要了他老命的叫雍齒的人封為侯爵,同時命宰相加快封賞的進度。
雍齒被封后,爭功的臣子們都安靜了下來。正如張良所說,這種無差別對待,讓功臣們徹底放心下來。
老子說,優秀的領導者對任何人沒有親疏之分,對任何事沒有利害的定義,不認為某些人高貴或低賤,這就是無差別對待。只有這樣,才能統一思想。人類所有的欲望,其實都有激發點,而激發點本身就是有差別對待,讓人產生競爭意識,人心自此不寧。泯滅差別,就是消滅人的私慾。淡化競爭意識,消滅人的私慾,讓所有人都能和光同塵,萬物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