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道德經》其實很好懂> 第四十七章 事上磨鍊不如靜中體悟

第四十七章 事上磨鍊不如靜中體悟

2024-09-26 11:39:34 作者: 度陰山

  原文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①。其出彌遠,其知彌少②。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注釋

  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牖,窗戶。陸佃說:「萬物皆備於我,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黃茂材說:「天地萬物,其道一也。」林東說得最好:「撫我則後,虐我則仇,天下之心何難知之有;所福者善,所禍者淫,天之道何難見之有。此其不出戶,亦可知;不窺牖,亦可見。」

  ②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劉驥說:「離靜而動,故其知彌少。」盧育三說,道是超形象、超感覺的,要把握道就必須超出形象、超出感覺,所以自我冥想,靜止不動,最好。

  譯文

  (只要得道)不出房門,就能知道人間的運行方式,不必看窗外,就能知道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活動範圍越廣大,對道的認識就越少。所以聖人不同外物接觸便可知道一切,不用耳目便可明白一切,雖然他無為,但卻無不為、無不成。

  度陰山曰

  有個年輕人問老道士:明天太陽一定會升起嗎?老道士回答:是的。年輕人興奮起來,好像是抓到了什麼把柄,問:你有什麼依據呢?

  本章節來源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老道士回答,因為太陽落下去肯定要返回來啊。年輕人說,你這是憑經驗判斷,並沒有總結為規律,所以會出意外。老道士想了想,反問他,幾千年來,你聽過或是在史書中看過太陽哪天沒有升起來嗎?年輕人回答,實在沒有。

  「那麼,」老道士告訴年輕人,「這就是規律。」

  據說當年乾隆下江南,在江蘇鎮江金山寺和一老禪師閒聊,看到江面船隻往來如梭,就問老禪師,您在寺中修行多久了?老禪師回答:五十年了。乾隆又問:既然你已修行這麼久,你每天都看著船隻往來,一共看了多少船隻?

  這問題只有智障問得出來,當然,也只有高人能回答上來。老禪師想了想回答:只有兩隻。乾隆很疑惑,老禪師解釋說:人生只有兩船,一隻為名,一隻為利。

  有部香港武俠影片巧妙地使用了這個橋段:小和尚問老和尚:「為什麼世間那麼多人?」老和尚說:「只有兩個人,一個為名,一個為利。」不久後,有強盜來攻擊寺院,老和尚讓小和尚偵察有多少強盜。小和尚回來報告說,有兩個人。老和尚高興地說:「太好了,我一人正好可以打兩個。」結果跑出來一看,有幾百個。小和尚解釋說:「不是您說的嘛,世間人只有兩個,一個為名,一個為利。」

  老子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大體不錯,因為天道在老子這裡是循環往復的(反者道之動),所有離開的終究會回來,只是有的歸來仍是從前模樣,而有的則換了副模樣。所以,要知道天道如何,很簡單,只要知道它周而復始就可以了。至於知道人間道理,更是簡單。人間自然由人組成,洶湧人潮,看似數不勝數,其實只是兩種人,為名和為利。

  懂得這個道理,自然就知道如何應對大千世界了。老子的辦法是(聖人)不行、不見、不為。如果你知道有些事物終究會失去,自然不必強求;如果你知道所有事物都會以某種方式返回,自然沒必要為失去的事物悲痛;如果你知道所有人都在為名利而鬥爭,都在為身外之物而求索,那你當然沒必要對人性報以滿滿期望而導致後來的失望,一切都看淡,這就是老子所謂的「不行、不見、不為」。也正因此,所以才能「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至於「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並非悖論,人類獲取知識和思想的途徑有四:第一,感知;第二,記憶;第三,理智;第四,反省。感知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感知的知識,比如我用嘴巴品嘗了辣椒,發現它是辣的,於是辣椒是辣的就是我們通過感知而得到的知識。所謂記憶就是我們不會如狗熊掰玉米,學了這個忘記那個,我們將一些事情記下來,這就是知識。所謂理智是我們通過頭腦進行推理、歸納、概括等抽象思維方式而得到的知識。所謂反省,是通過對做過的事情進行復盤,找到自己的不足。

  感知、記憶、理智能獲取知識,只有反省能獲取思想。因為思想就是天理,心外無理,必須在心中反省才能得到天理,另外,反省讓你進化,你如果總是把問題推到心外的事物上,那就是一遇問題就找替罪羊,如此你認為問題解決了,可下次還是會受傷,因為你根本沒有找到問題所在,真正的問題在你身上。如果你總是把問題推給心外的事物上,那你等於拒絕了思考,堵塞了進化的管道。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