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老子告訴你,如何打破生死觀
2024-09-26 11:38:54
作者: 度陰山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①。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②。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③。不失其所者久④,死而不亡者壽⑤。
注釋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這裡,「智」即使不是貶義,也非褒義。這兩句話並非並列關係,而是遞進關係。大意是說,了解他人只能算是聰明,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高明。河上公說,人能自知賢與不肖,是謂悄無聲息地自我省察,內視無形,故為明也。曹道沖說:「智以達外,但能知人;明以照內,自靈於身。」這八個字,其實不可分割。真能知人的人,必自知。真自知的人有時也要通過別人那裡知自己,這是個內外合一的問題,不可分離。
②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王雱說:「力可以勝人,不可以勝己。」這就好像項羽力大無窮,卻不能揪住自己頭髮而脫離地面。自勝的人不是力氣有多大,而是克己(戰勝自己的私慾是克己)從道。黃茂材說:「有力者可以勝人,力所不及,焉能勝人,吾能自勝,不與物爭,強莫甚焉。」
③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強行者有志」這句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表述,一是強行是勉強力行,勉強力行就是有志,這種有志是有為;二是強行是自強不息,自強不息志於道,就是有志。注意這個「志」,李霖說:「或志於高名,或至於厚利,非所謂志也,惟強行於道,斯可謂有道之士。」
④不失其所者久:道無前無後,無居無所,不失其所就是道。司馬光說:「得所則安。」蘇軾說,此心安處即吾鄉。葉夢得說:「所者,人之所安也。人之所安,莫大於道。」
⑤死而不亡者壽:司馬光說,身沒道存。如果你活的時候始終秉持著道,在你死後,道不會消失,當它在野外遊蕩時,會被求道的人捉到,於是,你的魂(道)就在別人身上找到了住所,這叫借屍還魂。
請記住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譯文
了解他人只能算是聰明,了解自己才是高明。戰勝別人固然算有勇力,但戰勝自己才叫強大。能夠知足就是富有,勉強力行的是有志。不喪失處所的人算悠久,死後而又不會滅亡的就是長壽。
度陰山曰
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小時候曾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意思是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老師告訴他,讀書做大官。
王陽明卻不這樣認為,他說:「我認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什麼是聖賢?用儒家大宗師張載的話來說就是,聖賢是為天地立心(為社會重建精神價值),為生民立命(為民眾確立生命意義),為往聖繼絕學(為前聖繼承已絕之學統),為萬世開太平(為萬世開拓太平之基業)的人。
那麼,為什麼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都要做聖賢呢?第一,中國沒有宗教,沒有彼岸世界,想要永生只能活在別人心中。沒有天堂可去,做聖賢恰好能活在別人心中。第二,人生是苦的,若要幸福,不能過於關注自己,要有事可做。聖賢是不停止自己行善的人。當你專注於某一件事時,就沒有時間胡思亂想,就不會有過多痛苦。
做聖賢是中國人最高明的地方,也是中國人在精神上能超越自己的智慧,深信精神充足才最富有,並可以打破生死觀。
而《道德經》本章,恰好談了以下四個主題:第一,什麼是高明;第二,什麼是強大;第三,什麼是富有;第四,如何打破生死觀。
什麼是高明?了解別人需要用智,這是邏輯思維,了解別人只是小聰明,了解自己需要用心,這是直覺思維,所以了解自己才最高明。中國人喜歡直覺思維,因為它能驗心證道,中國人不喜邏輯思維,因為它只能獲取知識點。一盞明燈,只能讓人看到別人,而無法看到自己;一面明鏡,既能讓人看到別人,也能看到自己。明燈是理性智慧,明鏡卻是直覺,直覺遠高於理性。
什麼是強大?戰勝別人只能證明你比別人有勇力,但無論是對方挑起還是你挑起的爭鬥,你都有為、逞能了,這不算強大。能戰勝自己的好勝心,做到自我克制,從而不為,不發生任何矛盾,這才是強大。到處挑事,充當攪屎棍,這是小人。
什麼是富有?心有宏圖大志玩命去實現,這不叫富有,知足而停止腳步才叫富有。因為凡是適可而止的財富才不會丟失。實現宏圖大志是有為,所以是貧窮;知足而停止腳步是無為,所以是富有。
最後,老子告訴你,如何破掉生死觀。直到今天,人類全部思想的大部分都放在了一件事上,那就是生死問題。破掉生死觀不是讓人不懼怕死亡,而是讓人做到長生不死。老子說,要做到長生不死,有兩個辦法,一是不失其所,二是死而不亡。
所謂不失其所,是指從意識上就該認識到,自己是如何來的,來的那個地方叫道,道是循環往復的,即是說,既然有「來」就必有「回」,既來之則安之,不必焦慮,等著回去就是。倘若你知道自己是從道而來,道沒有出生一說,自然也就沒有死亡一說,只有循環一說。既然你來的地方沒有生,那你走時也就不是死,無生無死,即長死不生或長生不死。
所謂死而不亡,王弼註解說是身沒而道猶存,人倘若能成為立德立功立言的聖人,就可不朽,永遠活在他人心中,這就是「不亡」,即「不忘」,不被他人遺忘就是長壽,永遠不死。這是中國人對生死觀的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