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只有向死而生,才能不負此生
2024-09-26 11:37:34
作者: 度陰山
原文
穀神不死①,是謂玄牝②。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③。
注釋
①穀神不死:谷,山谷,取其虛義,指道之體;神,玄妙莫測,指道的作用,穀神就是道之體用,就是道,道是無生無死的。還有說法,穀神是穀物之神,引申為生育之神,或認為是溪谷之神,象徵女性生殖器。河上公則說:「谷,養也。人能養神則不死。神謂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腎藏精與志。」
②玄牝:玄,微妙;牝,母體。它是生命之源。劉驥說:「玄,天也;牝,地也。」朱熹說:「玄是妙,牝是有所受而能生物者。」黃茂材說:「玄者,妙道之門;牝者,生物之祖。」
③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綿綿,相繼不絕,綿綿若存,形容不死之道。勤,盡的意思。
譯文
道是永恆存在的,因為它沒有生,所以就沒有死,它是微妙的母體。這個微妙的母體門戶,正是天地根源。它渺渺茫茫,若隱若現,永遠不死,作用也永不窮盡。
度陰山曰
永遠不死的除了神仙,還可以有你,只要你能讀懂老子這一章。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後,被秦帝國滅掉的六國後裔趁勢紛紛復國。前208年,秦帝國名將章邯在擊殺復興的楚國名將項梁後,迅速渡過黃河圍攻復興的趙國。趙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反秦力量,秦帝國只要消滅了它,就解決了主要問題。趙國在章邯的凌厲攻勢下不能抵抗,退守巨鹿。
項梁的侄子項羽率領五萬人飛奔營救,渡過黃河後,項羽命令兵士破釜沉舟,燒掉軍帳,只帶三日糧食,以示不勝則死的決心。眾將士見後退已無生路,只能拼死向前尋找生路,雙方在巨鹿展開決戰。項羽以五萬人擊潰章邯四十萬人,大秦帝國的有生力量至此全部消亡。項羽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思路創造了歷史。
項羽破釜沉舟幾年後,有位「戰神級」人物——韓信一戰成名,這就是韓信和趙國陳余之間的井陘之戰。井陘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只能容雙架馬車經過,不適合大兵團通行。陳余的根據地在井陘後面,只要派兵拒守井陘,誰都無法逾越。
韓信長途遠涉,不宜久戰。於是派遣兵士越過井陘口,到綿蔓水東岸背靠河水布陣列勢,迷惑趙軍,增長其輕敵情緒。陳余兵團看到韓信謎一樣的操作後,啞然失笑。哪裡有人會蠢到背水列陣?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興奮的陳余立即下令大兵團出井陘攻擊韓信,韓信下令背水列陣的士兵抵抗,這些士兵因為退無可退,只能拼命進攻。暗地裡韓信早已派了一支機動部隊繞過戰場,潛入陳余陣地,突然發動攻擊,拔掉了陳余的旗子,插上了韓信的帥旗,並敲鑼打鼓地喊叫著「陳余陣地被奪了,陳余完蛋了」。
陳余軍心渙散,士兵如熱鍋上的螞蟻,互相踩踏。韓信以三萬人輕而易舉地擊敗了陳余的二十萬人。在之後的慶功宴上,有人對韓信說:「您可真敢玩,居然讓士兵背水列陣,這是哪門子兵法?」
韓信大笑說:「只要能打贏的兵法就是好兵法。況且,兵法上早就說過,置之死地而後生。如果我給你們一條生路,你們能那麼玩命作戰嗎?不能玩命作戰,就不可能取勝啊!」
項羽和韓信取勝的關鍵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什麼置之死地後就能生呢?老子的「穀神不死」就是答案。
穀神是不死的,因為它不確立生,所以就沒有死,這是老子辯證法。問題是,人類不是穀神,我們已經確立了「生」,那就必有「死」,如何處理好生死問題呢?老子的主意是,先確立死,自然就會產生死亡的對立——生。項羽和韓信正是搞懂了老子的辯證法,先把士兵置之「死」地,然後「死」產生了它的對立——生,從「死」轉化過來的對「生」的渴望,讓二人輕而易舉地贏得了絕對勝利。
在人生問題上,「置之死地而後生」同樣有奇效。每個人都喜歡生,可在生的位置上沒有和死亡進行過對比,對生的感覺也就沒那麼深刻。只有在死的位置上經歷了鮮明對比後才會絕對感受到生的偉大意義。
我們尋找普通的人生意義,在生中即可找到;但尋找偉大的人生意義,必須從死中尋找。死更能凸顯生的意義,這就是向死而生。
老子說:「只有向死而生,才能不負此生。」不負此生就是此心光明,此心光明就是從精神層面來說永遠不死,永遠不死就是穀神不死,穀神不死就是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