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顧誠明清史大全集(全六冊)> 《悄悄散去的幕紗——明代文化歷程新說》序

《悄悄散去的幕紗——明代文化歷程新說》序

2024-10-09 12:08:22 作者: 顧誠

  最近幾年形成了一股文化史熱,特別是探索明清文化大有一哄而起之勢。正如一講開放搞活,既會出現埋頭苦幹、力圖創新的改革家,也會冒出一批手持皮包、袋藏總經理名片的投機者,在史學界也出現了類似的分野,有不畏艱難向上攀登的執著追求者,也有靠幾聲空喊、些須引進而躋身於史學家之列者。這在文化史領域裡也不乏其人。正所謂趁潮而起,魚龍混雜,無須大驚小怪。

  我由於在大學執教,同青年學生和朋友們接觸多一些,知道他們當中許多人刻意求新。這原是不錯的。幾千年沉重的思想繩索至今仍束縛著人們的頭腦;甚至連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理論也被一些自稱馬克思主義者的人弄成了僵化的東西,為己所用。把自己的每一句話都視作經典,根本違反馬克思主義創始者的原意。歷史在發展,世界在前進,新的問題層出不窮,需要我們總結和汲取整個人類不斷更新的文化成果,在各個領域裡把研究水平推向新的高度。這個過程永遠不會停止,想阻擋的人只能被時代的潮流所淘汰。然而,任何研究工作中真正新的進展,都是科學的,也就是說它必須經得起歷史事實的檢驗。「蜚語驚四座,信口盡雌黃」,也可能顯得頗有「新」意,聳人聽聞於一時,但在歷史的天平上是沒有分量的。

  陳寶良君的這本著作最顯著的優點正是在紮實的功夫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超越前人的新論點。它不僅在現時很有新意,到將來仍有其參考價值,因為它提供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學者研究明代文化所達到水平的一個範例。作者在縱向把握整個明代文化的演變過程、橫向分析各流派的特色上,都能獨抒己見,不落前人窠臼,做到這一點是認真閱讀了大量明代文化冊籍,掌握第一手材料,經過研究做出的總結。至於文字的流暢,內容的深入淺出,讀者自將有所體會。

  在學術上,大凡提出一個論點總不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呈現為聚訟不休。這種現象我以為是正常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強求一致既無必要,也不可能。寶良君在本書中涉及的許多問題,立論上過去有分歧,今後也仍然會有不同看法。比如以資本主義萌芽作為闡述明中期以後思想文化革新的社會背景,導致異端思想和市民文學的出現等。專門收集這方面討論文章的集子在我國已有四部。論之者說有,攻之者說無,誰也說服不了對方。但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明中期以後,出現了許多新的現象無疑是個事實。僅以商人而言,歷來為官僚士大夫所不齒,到了嘉靖、隆慶、萬曆年間,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公認為文壇盟主的王世貞對朋友說:徽州商人見著蘇州文人就像蒼蠅追逐羊肉一般。這位朋友回答道:蘇州文人見著徽州商人也像蒼蠅追逐羊肉一般。王世貞無言可對,只好付之一笑。這個小故事說明,王世貞雖然自命清高,卻看到了徽州商人由於經濟實力的增長開始了文化上的追求,而他的朋友卻看得更深刻,過去以聖賢之徒自居的文人正在朝著拜金主義者演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局面顯然已不適應當時的潮流。寶良君的著作正是闡明了包括這一潮流在內的各種思想文化流派衍化的軌跡,至於用什麼名詞來概括,那是作者的權利。

  (原載於陳寶良:《悄悄散去的幕紗——明代文化歷程新說》,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序文)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