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天祥和留夢炎[5]
2024-10-09 12:07:56
作者: 顧誠
宋朝末年有兩個值得注意的人物,就是文天祥和留夢炎。他們的早期經歷很相似,都是自幼熟讀孔孟之書,都中過狀元,又都做過丞相。可是,在歷史上留下的足跡卻是那樣南轅北轍,引人深思。文天祥的事跡過去寫得很多,大家都比較熟悉,這裡只勾畫一個輪廓。他在民族災難之際,挺身而出,竭力同蒙古貴族相周旋。最後國破家亡,自己也被元軍俘虜。當元軍將領張弘范強迫他寫信招降張世傑的時候,他在紙上寫的卻是《過零丁洋》,詩的最後兩句就是為後世所傳誦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張弘范無可奈何,只好作罷。文天祥被押解到北京以後,又大義凜然地拒絕了高官厚祿的引誘,在3年多的監牢生活里寫下了成百篇壯麗的詩章。在《正氣歌》中說:「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在《沁園春·題張許雙廟》里也有「罵賊睢陽,愛君許遠,留得聲名萬古香」的句子,表現了視死如歸的英雄精神。在《言志》篇里又痛斥了那些民族敗類:「李陵衛律罪通天,遺臭至今使人吐。」愛憎分明,躍然紙上。元世祖忽必烈為了收攬人才,親自出馬勸降,許他為丞相,也不為所動。由於他矢志不屈,終於被殺害於北京柴市。文天祥犧牲了,他的英名卻留在人們心中。就義之後,有人得到他穿過的鞋子,也珍藏起來,作為對這位民族英雄的紀念。宋朝遺老鄧光薦寫了一首《贊文丞相像》,曰:「目煌煌兮疏星曉寒,氣英英兮晴雷殷山。頭碎柱兮璧完,血化碧兮心丹。嗚呼,孰謂斯人不在世間。」事情正是這樣。直到今天,人們提到文天祥時還不免肅然起敬,他的一些發自肺腑的詩句也仍然激勵著人們為正義而鬥爭。
留夢炎走的是一條相反的道路。他看到風向不對,那位一代天驕的子孫勢力大。於是搖身一變,拜倒在蒙古貴族腳下,願效犬馬之勞了。當文天祥在囹圄中受難之日,正是他向元朝廷獻媚之時。文天祥的被害,他是負有責任的。史書記載,當時曾經有人打算糾集十個在宋朝當過大官的人聯名上書,要求釋放文天祥。留夢炎不肯答應。說:「天祥出,復號召江南,置吾輩十人於何地?」留夢炎自以為想得很周到,自己既可以長保爵祿,子孫也可以富貴連綿。不料百年之後,全國鬧起了紅巾軍,隨之建立的是明朝。在明朝存在的近300年時間裡,留夢炎的後代始終抬不起頭來。政府規定,凡是姓留的人赴考,都要先寫個具結「並非留夢炎子孫」,才准參加考試。這在科舉取士的時代等於絕了做官的路。不但此也,由於名聲太壞,還處處觸霉頭。明末清初人賀子翼說他父親擔任留夢炎老家的知縣時,有個姓劉的人來告狀,訴說祖墓被別人侵占。審訊一開始,被告首先揭發對方的老底,說:「他本來姓留,現在說姓劉是假冒的。」縣太爺一聽發了脾氣,問原告為什麼要撒謊。這人磕頭痛哭,說了下面一段話:「公文丞相鄉人也(按:文天祥是江西吉水人,賀子翼是江西永新人),某何敢姓留。昔萬曆初吾族皆以祖墓事訴於太守張公。張公訊於留氏宗祠,見堂上有畫像,衣朱圍玉,簪笏儼然。問:此為何人?對曰:先大祖曾為宋狀元丞相者。張公叱曰:得非老賊留夢炎乎?此賊負宋,欲殺吾文丞相,吾恨不得掘爾墳,燔汝骨,尚敢見吾乎?手撤像鋪於宗子臀尻,杖之五十。宗子血肉淋漓。張公怒猶未已,自舉火燔其像。遂遷怒斷先人墓與仇家。設公又如張公理及文丞相舊事,先人遺骸且燔矣。某何敢姓留?」說完又哭起來。這位賀知縣比萬曆年間的張知府明白事理,笑了笑說:「你的祖宗留夢炎有罪,子孫後代有什麼罪呢?」就事論事地把這個爭訟案子做了了結。
讀了這個故事,頗有感觸。覺得萬曆初年那位衢州張知府由於痛恨留夢炎,竟遷怒於留家子孫,不分是非曲直亂判一通,未免有點過分。但是,就留夢炎來說,生前倒行逆施,無非為了保住自身和後世能永享榮華富貴,結果,不但傳下個萬世罵名,弄得子孫也不敢姓留,算是咎由自取。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孰謂不然。
(原載於《蒲公英》雜誌,197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