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功
2024-10-09 12:07:22
作者: 顧誠
高一功,生年不詳,卒於清順治八年,陝西米脂人。早年生活不詳。他的姐姐是李自成的妻子。高一功參加李自成起義軍大概很早,崇禎九年李自成轉戰陝西北部安定、米脂、榆林一帶時,他曾經統兵一萬餘從固原來會合。當時李自成的全部兵力不過三四萬人,可見高一功已經成為李自成的重要部將之一。這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高一功的名字在史籍中很少見到,只知道在崇禎十一、十二年李自成起義軍處於極其困難的時候,高一功仍然忠心耿耿,追隨自成左右。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高一功任襄陽衛左威武將軍(另一種說法是負責鎮守河南信陽)。同年十月,李自成起義軍殲滅了明陝西三邊總督孫傳庭部官軍以後,占領了西安。高一功隨李過、劉芳亮等攻取陝北各地,他率部攻占綏德之後即奉命鎮守該城。永昌元年(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日,李自成正式建國大順時,曾封功臣為五等爵。康熙《延綏鎮志》記載高一功被封為臨朐男。[46]清兵入關以後,大順軍放棄北京向西撤退。李自成和大順軍主力返回西安,李過和高一功仍然駐守陝北延安和綏德。這年六月,李、高二人突然來到榆林,在演武場處死鎮守該地的制將軍王良智(原系明朝降將),由高一功接替榆林防務。十二月,清廷派英親王阿濟格統滿、漢兵八萬從山西保德渡河,進攻陝北。阿濟格駐師於米脂、綏德地區,命降將唐通、姜瓖、王大業等圍攻榆林。次年正月十四日,高一功被迫放棄榆林,撤往延安同李過會合。這時,李自成在潼關戰役中被清豫親王多鐸部擊敗,於正月十三日放棄西安,經商洛撤往河南、湖廣。在大順軍主力轉移之後,清豫、英二王重兵齊集陝西的時候,高一功仍然率部一再出擊,終因力量不敵,同李過一道放棄延安。在南撤途中,李過、高一功會合了原來鎮守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大順軍取道四川,經長江水路先後到達湖北荊州地區。七月,高一功同李過等九部大順軍曾經一度進攻荊州,未能得手。不久,同南明隆武朝廷的湖廣巡撫堵胤錫達成聯合抗清的協議。李過、高一功等部大順軍改稱忠貞營,高一功賜名高必正,封伯爵。順治三年正月,李過、高一功等部大舉圍攻荊州,被清廷所派援軍勒克德渾部擊敗,退入湖北西部山區。同年,隆武帝朱聿鍵遇害,明桂藩永明王稱帝,改明年為永曆元年。順治五年(南明永曆二年),堵胤錫聯絡忠貞營自巴東、秭歸出兵,七月收復彝陵(今湖北宜昌),然後南下攻克常德、益陽。十一月上旬連克湘潭、湘陰、衡山,兵鋒直抵長沙。捷報傳到南明朝廷,永曆帝大為振奮,在諭旨中稱讚道:「李赤心、高必正等雄冠諸軍。」高一功被晉封為鄖國公。當時,清方據守長沙的兵力不多,本來可以乘勝收復湖南全省。由於南明文官武將內部矛盾重重,督師何騰蛟又錯誤估計了形勢,下令把以李過、高一功為首的忠貞營調援江西,從而為清軍反攻湖南提供了機會。順治六年(永曆三年),清鄭親王濟爾哈朗統兵直下湖南,何騰蛟在湘潭被俘殺,南明官軍不戰而潰。李過、高一功部失去了後方支援,被迫由攸縣、茶陵地區取道永興、江華、懷集、德慶等地輾轉進入廣西。經過同南明地方割據勢力鬥爭,忠貞營才在橫州、南寧地區暫時得到一塊立足之地。這年冬天,李過病死,忠貞營由高一功統率。由於忠貞營同南明廣西軍閥陳邦傅的矛盾日益激化,高一功對陳邦傅只知擴充地盤,抗清大業被置之度外極為不滿。他利用陳邦傅曾經拜高氏為母,拿出舅父的身份收繳了陳部的一批馬匹器仗。陳邦傅對此恨之入骨,伺機報復。
當時,永曆朝廷內部朝臣植黨營私,武將擁兵跋扈,毫無中興氣象。這種腐敗的政局同以聯合抗清為宗旨的大順軍餘部完全是格格不入的。順治七年(永曆四年)五月,高一功同興平侯黨守素帶兵五千前往梧州朝見永曆皇帝,要求朝廷改弦易轍,力挽狂瀾。他痛切陳詞道:「請身為諸將倡,以兵歸兵部,賦歸戶部,簡汰疲弱,分汛戰守,較勘功罪,則事尚可為。如因仍離析,兵雖眾,將雖尊,皇上求一卒之用亦不可得,有主、臣皆陷而已。」永曆朝廷的大臣們卻唯恐開罪於割地自雄的藩鎮,「庸猥囁嚅不敢任。必正太息而已」[47]。高一功的建議既不為永曆朝廷所採納,明潯州守將陳邦傅又密謀偷襲忠貞營的老營,並且暗中派人聯絡據守雲南的大西軍孫可望等人,妄圖借大西軍的兵力制伏忠貞營。高一功、李來亨等原大順軍將領在失望當中決定率部遠離永曆朝廷,前往川東鄂西地區另創局面。順治八年(永曆五年)五月左右,高一功、李來亨等分兵兩路經柳州、象州、融縣北上轉入湘西。九月,忠貞營進至保靖縣,遭到已經投降清朝的當地土司彭朝柱的阻擊。雙方相持兩個月之久,彭朝柱命其子彭鼎帶領苗族武裝1萬多人從林箐伏莽中突然猛襲忠貞營,高一功不幸中毒箭犧牲,陣亡的戰士也有幾千名。在李來亨的率領下,忠貞營終於突破了土司的阻攔,抵達了夔東地區,從而揭開了大順軍餘部抗清鬥爭的新篇章。
(原載於《清代人物傳稿》上編第三卷,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391—3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