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顧誠明清史大全集(全六冊)> 四、鄭成功與「三入長江」之役的關係

四、鄭成功與「三入長江」之役的關係

2024-10-09 12:05:35 作者: 顧誠

  本文第一部分引用的多種史籍常說張名振、張煌言等人的「三入長江」是奉鄭成功之命,或者說張名振等率領鄭成功提供的兩萬名軍隊,糧食三月(或三艘),戰船二百艘,等等。更有甚者,乾脆說張名振是同鄭成功所遣忠靖伯陳輝等「一齊進入長江」。這些記載大抵出自親鄭文人的筆下,或者系作者不察,以訛傳訛。

  

  首先,應當清楚鄭成功在「遙奉」永曆帝以前是擁唐派,張名振、張煌言是擁魯派。浙東和福建被清軍占領之後,隆武帝在汀州被俘殺,魯監國逃於海上,鄭氏集團的首腦鄭芝龍被清方騙到北京軟禁,其部眾分化為三:一部分投降清軍跟著佟養甲、李成棟去打廣東,如武毅伯施福,總兵施琅、黃廷等人;一部分以建國公鄭彩為首轉而擁戴魯監國,實際上是效法鄭芝龍挾天子以令諸侯;鄭鴻逵、鄭成功叔侄則繼續扯起隆武旗號,在閩粵接境的沿海地區割據自雄。1651年(清順治八年)舟山失守,魯監國在張名振等部舟師保護下南下金門,這裡已是鄭成功的地盤。鄭成功確有把魯監國作為一個藩王供養起來、趁機改編張名振等人的軍隊的想法;但他的企圖顯然遭到張名振和其他魯監國舊臣的反對,由於大敵當前,火併不是辦法,好在雙方都支持西南的永曆皇帝,保持一種聯合大於摩擦的同盟關係。親鄭史籍按照鄭成功的意圖把張名振、張煌言等人說成鄭氏部將,並不正確。只要認真讀一下張煌言、徐孚遠等人的集子,不難看出他們對鄭成功採取一種尊重和批判的態度,他們只承認自己是魯監國和永曆皇帝的臣子,而不是「國姓爺」藩下文官武將。自然,由於鄭成功兵多爵高(後來永曆帝加封鄭成功為漳國公,位在定西侯張名振之上),這種同盟帶有一點依存關係。但是,如果把這種依附關係誇張過大就將成為謬誤。典型的例子是順治十年到十一年鄭成功同清方的「和談」,張名振等人就根本不贊成。[52]鄭成功也以張名振為擋箭牌拒絕清方要求剃頭的條件。鄭、張之間的關係在清方檔案中也有明確的反映,如順治十二年浙閩總督佟代殘題本中說:「浙有張名振,閩有鄭成功,惡比窮奇,勢成犄角。」[53]把張、鄭並提,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其次,張名振、張煌言「三入長江」之役幾乎同鄭成功沒有多大關係。他們帶的軍隊主要是自己的舊部(即原魯監國的部分軍隊),到崇明沙洲會合了姚志卓、劉孔昭等人召集的一部分武裝。正月初入長江,三月至四月二入長江,鄭成功的嫡系部隊集中在福建沿海,根本沒有參加。順治十一年五月江寧巡撫周國佐揭帖中說:「夫洋逆張名振以十餘年之積寇,舡近千艘,眾約二萬餘人,且日事舟楫,久狎波濤。」[54]某些史籍把張名振描寫成「光杆司令」,沒有多少軍隊,向鄭成功乞得兵員二萬,才勉成北征之舉,這是嚴重違反事實的。1648年(順治五年、魯監國三年)十一月魯監國移駐舟山時,晉升張名振為定西侯,其部下將領有「定西水師總兵張晉爵、葉有臣、朱鼎臣、方簡俱掛印;馬龍、顧忠、羅蘊章、鮑國祥、鄭麟俱總兵;陸師焦文玉……晉總兵,史文龍、王有才、馬泰、熊夢熙、楊復葵俱總兵,李英傑、林世傑、李化龍、任麟俱都督僉事,方剛、厲象乾、周鳴鳳、周昉、趙賢等六十餘人俱副將」[55]。這還不包括次年被他合併的定西伯王朝先部將。1651年(順治八年)清軍攻占舟山,負責留守的阮進等部頑強抵抗,損失很大,其中雖有張名振的一部兵將,如跳城出降的金允彥就是張名振的中軍(第一節引文中多次提及「獲叛者金允彥,磔之」,即此人);但張名振、張煌言分別統率主力出海南北牽制,結果基地雖失,實力尚存。順治十三年九月顧忠、王有才率部至松江府降清時有大小沙船七十餘只,兵丁一千七百八十一名,攜帶的裝備有大小銃炮三百八十九位,三眼槍八十一門,火箭、火罐、噴筒三百四十二件,其他刀槍器械二千餘件[56],兵員、船隻,特別是配備的銃炮火藥數量相當可觀。馬龍在順治十五年十一月曾率部參加鄭成功攻克浙江盤石衛的戰役,次年五月初六日隨鄭成功、張煌言北征時在浙江嘉興降清[57]。顧忠、馬龍、王有才三人只是張名振麾下的二等將領,由此可證1654年時張名振部實力相當大。周國佐說他有舟近千艘,兵員二萬餘人,大致可信。某些史著把這二萬之眾說成向鄭成功乞得,未免疏於查考。鑑於張名振等的北征是從鄭成功控制的金門、廈門地區起航的,自然很可能得到鄭成功的默許和某些物資上(如糧食、火藥之類)的支持,但鄭成功當時正同清方「和談」,他絕不會也確實沒有派自己的軍隊去進攻福建以北清統治區,以免破壞「和談」氣氛(當時他的軍隊集中在福建沿海和廣東潮州等府境內)。張煌言《和定西侯張侯服留題金山原韻六首》詩中對鄭成功同清廷和議頗有微詞:「白草黃沙笑雁臣,衣裳鱗介已非真。豈知捧翟猶賓粵,未必分茅可擅閩。南國羽書氛欲盡,西京露布墨應新。上游誰擁龍驤節,日轂親扶出漢津。」[58]從題目和用韻可知此詩作於順治十一年正月下旬。詩中對鄭成功與清廷的使者往返雁來嗤之以鼻,判斷鄭成功企圖通過和議達到分茅擅閩的願望未必能實現,而對「上游」大將統率的明軍則寄予厚望。

  那麼,鄭成功派忠靖伯陳輝北上的情況如何呢?上文已經提及順治十一年五月十八日即二入長江之後,張名振曾親自到廈門請求鄭成功出兵相助,這件事在清方檔案中有非常準確的記載。順治十一年九月江寧巡撫周國佐揭帖內云:「逆寇張名振等五月上旬猶然烏合連?,盤踞海洋,出沒於崇邑之二等處。」[59]同月周國佐在另一份揭帖中報:「海逆張名振等盤踞崇明之平洋沙凡九閱月……張(名振)、阮(駿)二逆全舵悉遁乃五月十八日事也。」[60]鄭成功因為同清廷談判受挫,答應派忠靖伯陳輝帶領「四鎮」(一作「六鎮」)水陸兵一萬五千名北上接應。這就是1654年十月間鄭成功致李定國信中所說:「奈尊使到敝營時,值南風盛發,利於北伐而未利於南征。故再發舟師,令定西侯張名振、忠靖伯陳輝等復出長江,水陸並進,規取金陵。」[61]陳輝等奉命北上不僅是在二入長江之後,而且行動極其遲緩,完全不像鄭成功信中所說「值南風盛發」,正是乘風破浪的大好時機,可以迅速北上。據清方檔案記載,「陳輝、陳奇、黃大進、黃興、林錫、藍芳、施舉、沈奇等連?八百餘號,聚黨數萬餘人,自順治十一年八月十一日流突福寧三沙地方,劫掠攻堡,四民震恐。本府及左營將領、道標中軍督率官兵與寇相持鏖戰二十餘日……各逆因而失利,於九月初三等日始揚帆敗遁北指。本道復令本府提師尾追堵剿至蓁嶼店、下沙埕一帶,諸寇方舍閩入浙海而去」[62]。順治十一年九月江南總督馬國柱題本云:鄭成功遣伯陳輝等四鎮北上攻浙江昌國衛、石浦所、舟山,「先入定海,掠漕糧,斷北路,後進南京」[63]。這就證明陳輝的率師北上是在1654年八月間,而且在福建省福寧地區耽擱了二十多天,直到九月間才起航赴浙江、江蘇海城。那麼,陳輝部是否參加了這年十二月的第三次深入長江之役呢?事實回答也沒有。順治十二年三月初七日,清江南總督馬國柱從來降的明游擊羅西峰口中獲悉:「張名振現有水艍、犁等艦八十餘只、沙船四百餘只。張名振曾向國姓誇口南下,故此國姓派陳輝領戰船近百艘助伊。伊等於去年九月二十六祭江,其聲勢浩大。船起航後,因張名振著陳輝降下旗纛,二人於濠頭分裂。十月初五日抵達洋山,遇狂風,陳輝船順風向溫州黃華關以南之三都地方聚集。如此可斷言其未來本地。阮四前曾行文國姓,請求招募南田之五六百戶人家耕種官田;國姓許之,阮四乃屯駐於官田。是故雖經張名振屢次行文調兵,亦未能來。」[64]這場「旗纛」之爭詳情不大清楚,但鄭軍嫡系大將陳輝同張名振在距長江口不遠的地方會師十天左右就鬧翻了,陳輝隨即率部南下浙江溫州海域。張名振、張煌言的失望可想而知。張煌言寫的《即事柬定西侯二首》詩頗值得注意,其第一首云:「誰提玄鉞向燕雲,姓氏江南草木聞。已指黃龍麾戰士,何勞青雀擁回軍。兩河父老猶揮涕,六詔乾坤正策勛。縱有魚符專亦得,只今豈少信陵君。」[65]詩中借用信陵君椎殺老將晉鄙統兵救趙的典故,建議定西侯張名振對陳輝採取斷然措施,合併鄭軍共進長江。第二首云:「十載冰霜誓枕戈,豈應歧路轉風波。和戎魏絳終當謬,結客燕丹恐亦訛。剖竹已非秦郡縣,分茅可是漢山河。孤臣獨有干將在,紫氣青旻自不磨。」批判的矛頭直指動搖於明清之間的鄭成功,意思是指對可能叛明降清的鄭軍不必客氣。張名振大概是考慮到清、鄭和談破裂的可能性很大,這樣鄭成功仍是明臣,何況即使擊殺或劫持了陳輝也未必能統率鄭系兵將,他自己的地位畢竟不同於當年的信陵君,因此沒有採納張煌言的建議。陳輝所領鄭軍南下以後,張名振、張煌言考慮到距離二入長江已過半年,說不定上游之師已經東下,只有憑藉本部兵力在十二月間第三次進入長江,結果進至南京城郊,仍然杳無音信,悵然而返。陳輝的拒絕參加入江戰役,自然不是擅自行動,而是奉鄭成功之命。次年正月,鄭成功在給福建巡撫佟國器的信里有這樣一段話:「自去歲議和之後,不佞遂按兵不動,即江淮截運之師,亦暫吊回;遣進浙西之旅,亦戒安輯;孫(可望)、李(定國)請援之兵,亦停未舉。此示信於清朝,不可為不昭矣。」[66]在親鄭史籍中也記載了陳輝同張名振之間的矛盾:「先時(恐系『先是』之誤),定西侯張名振與陳忠靖北上,不和,藩(指鄭成功)委刑官程應璠解之。名振尤(猶)未降心,故我師至舟山,馳會攻城,不至。中提督(甘輝)等議曰:『名振謂我南來之師,未知地利。但我等攻城略邑多矣,此一孤島,何俟張名振會也?』迨泊,其城遂降。至是城下,名振等出自長江來會。」[67]這是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明永曆九年)十月間的事。從語氣上來看,陳輝與張名振不和的原因正在於張名振、張煌言不肯「降心」充當鄭成功的部將,而說鄭軍攻下舟山以後張名振等「出自長江來會」,也證明陳輝軍根本沒有參加第三次入長江之役。清方另一件檔案表明陳輝部曾到崇明,順治十三年三月江南總督馬鳴珮揭帖中依據來降兵丁報告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晚聽說張名振已死於舟山,原因是上年(即十一年)「張名振到國姓處請陳輝來鎮守崇明縣、平洋沙二處,後來陳輝回去說,攻崇明土城不曾破,折了許多兵。國姓說:你叫我發人守崇明,反去攻崇明,到折了三四千兵。要張名振去殺。名振聞知氣急死了」[68]。在這篇文章里不打算討論張名振的死因,只根據各種原始材料論證陳輝部在順治十一年九十月間曾到達崇明一帶海域,但沒有參加十二月間張名振第三次進入長江之役。

  1654年鄭成功的私心自用是非常明顯的。他的如意算盤是利用李定國進攻廣東,孫可望重兵迫湘,張名振率舟師入江,清軍主力備受牽制的時機同清方和談,儘量擴大自己在福建一帶的實力和勢力範圍。他既不肯出動主力響應李定國收復廣東的戰略,又以屬於魯監國的張名振部北入長江作為搪塞李定國的藉口。派陳輝部北上和派林察、周瑞兵南下都是軍事上的一種佯動。實際上,鄭成功對於同李定國會師廣東和同孫可望、張名振等會師南京都不感興趣,因為一旦會師大功告成,他在名義上「遙奉」永曆,實則以隆武帝繼承人自居的獨立地位即將失去,而這是他非常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