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江陰等地百姓的自發抗清
2024-10-07 14:39:49
作者: 顧誠
清軍占領南京,活捉弘光帝以後,派出使者招撫南直隸各府縣。絕大多數地方都懾於清朝兵威,納土投降。其間,只有楊文驄帶領一支軍隊闖入蘇州,把清政府派來招撫蘇松地區的黃家鼎等處斬。但是,楊文驄卻沒有把當地紳民組織起來據城固守,而是乘清軍來到之前主動放棄該地,退往浙江。江南各地的紳民迫於剃髮令,群情激奮,紛紛自發舉兵抗清。首先高舉義旗的是常州府屬的一個小小縣城——江陰縣。
在弘光政權迅速瓦解的大變動中,江陰縣的明朝知縣林之驥解印去職,清政府委派的知縣方亨上任後遵照清廷法令張貼布告叫百姓剃髮。閏六月初一日,生員許用等人在孔廟明倫堂集會,一致決定:「頭可斷,發決不可剃也。」正在這時,常州府發來嚴令剃髮的文書,其中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話。方亨叫書吏把府文寫成布告張貼,書吏寫到這句話時,義憤填膺,把筆扔到地上說:「就死也罷!」消息很快傳遍全城,立刻鼎沸起來。方亨見士民不從,秘密報告常州府請上司派兵「多殺樹威」。這封密信被義民搜獲,於是在初二日把方亨等逮捕,推典史陳明遇為首,以「大明中興」為旗號,自稱江陰義民正式反清。陳明遇雖然胸懷忠肝義膽,卻感到自己缺乏軍事組織才能,在他推薦下江陰士民把鄉居的原任典史(弘光時調升廣東英德縣主簿,未赴任)閻應元迎接入城擔負守城重任。閻應元入城後立即把全城的戶口分別丁壯老幼詳加調查,挑選年輕力壯的男子組成民兵,會合鄉兵二十餘萬人分班上城,每個城垛十名,按時換班。由武舉人王公略守東門,汪把總守南門,陳明遇守西門,應元自任守北門。他和陳明遇兼負晝夜巡查四門的責任。對城中過往行人嚴加盤詰,肅清內奸。為了解決軍械糧餉供應等問題,閻應元同紳民商議後,委任擅長理財人士負責把城內公私所藏物資分類徵集,統一分配使用。在閻應元的領導下,很快就做到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各方面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條。[8]
江陰百姓抗清的消息傳開以後,清常州知府宗灝派兵丁三百人趕來鎮壓,閏六月初五日被江陰義民殲滅於秦望山下。清軍統帥多鐸見江陰蕞爾小城竟敢於抗命,派降將劉良佐領兵來攻。劉良佐部兵數萬自閏六月下旬包圍江陰縣城,屢攻不利,一再派使者用弓箭射書信入城招降,甚至親自來到城下現身說法,要閻應元投降。應元在城頭痛斥良佐的背叛明朝,說:「有降將軍,無降典史!」劉良佐無言可對。多鐸先派恭順王孔有德「率所部兵協攻」[9],接著又派貝勒博洛和貝勒尼堪帶領滿洲兵攜紅衣大炮前往攻城。[10]博洛來到江陰城下,認為劉良佐曾任明朝伯爵,手握重兵,卻連一個江陰縣城也攻不下來,打了他一頓板子。劉良佐慚恨不已,督促部下拼命攻城。閻應元、陳明遇鼓勵城鄉義勇扼守危城,多次派徽商程璧等人出城聯絡各地義師來援,卻始終沒有得到江浙救兵。堅持到八月二十一日,清軍集中大炮轟擊城東北角,城牆崩塌,清軍蜂擁而上,江陰失守。陳明遇巷戰而死,閻應元負傷後投湖,被清軍從水中拖出,不屈遇害。清軍屠城至二十三日午後才「出榜安民」,城內百姓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11]。當時人士寫了一副對聯讚揚江陰百姓的英勇犧牲精神:「八十日戴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萬人同心死義,存大明三百里江山。」[12]
江陰士民的奮勇抗戰,在兩個多月里頂住了數萬清軍的圍攻;城破以後,還拼死巷戰,「竟無一人降者」。《江陰城守後紀》的作者總結道:「有明之季,士林無羞惡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為得意;而封疆大帥,無不反戈內向。獨陳、閻二典史乃於一城見義。向使守京口如是,則江南不至拱手獻人矣。」在福州繼統的隆武皇帝聽說涇縣和江陰百姓的堅貞不屈,深為感動,說:「吾家子孫即遇此二縣之人,雖三尺童子亦當憐而敬之。」[13]江陰戰役雖然不像一些野史所記清朝「七王」「翼王」「十王」都陣亡於城下[14],但參加攻城的確有後來晉封為親王的博洛(端重親王)、尼堪(敬謹親王)和恭順王孔有德。在江南各地望風披靡之時,閻應元、陳明遇以微末下吏憑藉江陰百姓的支持,竟然面對強敵,臨危不懼,堅持了近三個月,實在是南明史上光彩奪目的一頁。學術界一些人為史可法大唱頌歌,本書作者卻認為更值得歌頌的是閻應元、陳明遇為首的江陰百姓,在他們面前,史可法的官愈大、權愈重,就愈顯示出其作為之渺小。
和江陰百姓抗清同時,嘉定縣民也因清政府強迫剃髮起兵。弘光朝廷覆亡後,六月十四日嘉定已經淪入清方之手,二十四日清朝委任的知縣張維熙上任。閏六月十二日頒布剃髮令,嘉定百姓憤憤不平,拒不從命。有人徵詢著名鄉紳侯峒曾(天啟五年進士,弘光時任通政司左通政使)的意見。他毅然回答:「聞徐太史汧護髮自裁,何不奮義?即不可為,乃與城存亡,未晚也。」[15]就是說,他反對劉宗周、徐汧的只顧自身名節的消極抵制,主張積極地起兵抗清。十七日侯峒曾帶領兩個兒子侯玄演、侯玄潔,進士黃淳耀及其弟黃淵耀入城倡義反清復明。他們同當地士紳會議後,決定率領百姓上城畫地而守。「立挨門出丁法,分上中下三等:上戶出丁若干,衣糧自備,仍出銀若干,備客兵糧餉,並守城頭目燈燭之費;中戶出丁若干,衣糧自備,仍出銀若干;下戶止出一丁,分堞而守,每丁日給錢六十文,衣糧燈燭悉自備。城上分四隅,自某地至某地止,分屬各圖,每圖擇一人為長。日入後,當事者親自巡歷,以稽勤惰。其大事專屬峒曾、淳耀處分」,城上豎立白旗,大書「嘉定恢剿義師」[16]。
嘉定紳民起義反清後,清吳淞總兵李成棟(原為高傑部將,曾任明朝徐州總兵)立即領兵來攻。侯峒曾、黃淳耀等人想借用城外鄉兵扼阻清兵。可是,四鄉鄉兵都是臨時組織起來的農民,根本沒有作戰經驗,人數雖多,卻難以同正規清軍作戰。即如史料所言:「諸鄉兵未諳兵勢,爭裹糧厲兵而來。峒曾、淳耀等親自臨城,勉以忠義,言與淚俱,人皆感奮。因下令諸鄉勇能鼓眾赴敵者,每人先給白布二疋,仍每日頒折餉銀二錢;有能得敵人首級者,每顆給銀十兩。」「七月初一日,會兵磚橋東,不下十餘萬人,排擠擁塞,紛呶如聚蚊,多適為累。清兵每戰必分左、右翼;鄉兵不識陣勢,呼為蟹螯陣。每發挑戰,多不過十餘騎,皆散落不集一處。諸鄉兵遙見兵出,擁擠益甚,手臂摩戛,軋軋作聲。」[17]這種烏合之眾自然抵擋不了清軍。雙方才一交鋒,鄉兵就不戰自潰,「走者不知所為,相蹈藉而死」,許多人被擠入河中淹死,「屍骸亂下,一望無際」[18]。
七月初三日,清軍大舉攻城;次日城破,侯峒曾奮身投入池中,被清兵拖出斬首,其子玄演、玄潔遇害,黃淳耀、黃淵耀等自縊。李成棟下令屠城,「兵丁遂得肆其殺戮,家至戶到,小街僻巷,無不窮搜;亂葦叢棘,必用槍亂攪,知無人然後已。丁兵每遇一人,輒呼:蠻子獻寶!其人悉取腰纏奉之,意滿方釋」。「雖至窮苦,必以一簪一珥系肘間,曰:此買命錢也!」「遇他兵脅取如前,所獻不多,輒砍三刀,至物盡則殺。故殭屍滿路,皆傷痕遍體,此屢砍使然,非一人所致也。予鄰人偶匿叢篠中得免,親見殺人情狀;初砍一刀,大呼:都爺饒命!至第二刀,其聲漸微,已後雖亂砍,寂然不動。刀聲剨然,遍於遠近;乞命之聲,嘈雜如市,所殺不可計數。其懸樑者、投井者、斷肢者、血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骨肉狼藉,彌望皆是,亦不下數千人。三日後自西關至葛隆鎮,浮屍滿河,舟行無下篙處……」[19]這就是史冊上臭名昭彰的嘉定屠城。
崑山縣紳民在原鄖陽撫院王永祚、翰林院編修朱天麟、知縣楊永言等倡議下,殺清委知縣閻茂才(原為明朝該縣縣丞),起兵反清,推廢將王佐才為帥。顧炎武、歸莊等愛國志士都積極參與義舉。七月初六日,清軍破城,朱天麟等逃出,王佐才被俘殺。清軍屠城,士民死難者數萬人[20]。
在吳淞地區起兵的義師有鎮南伯黃蜚、吳淞總兵吳志葵等人,弘光朝吏部考功司主事夏允彝任監軍。義軍一度進攻蘇州,副總兵魯之璵帶領三百人突入該城,被清軍設伏擊殺[21]。黃蜚、吳志葵退守泖湖。八月初六日,清軍用小船截斷泖湖出口,乘風縱火,明軍水師船隻高大,運轉不靈,被烈火焚毀。黃蜚、吳志葵都被活捉,九月初四日在南京遇害。[22]夏允彝見兵敗無成,於九月十七日在淞塘投水自盡[23]。
吳日生等人在太湖中的義軍給清軍的打擊最沉重。吳日生,名易[24],吳江縣人,崇禎十六年進士,曾在史可法幕中任參軍。弘光朝廷覆亡後,他和舉人孫兆奎同入太湖起兵抗清。閏六月十一日攻入吳江縣,殺清知縣朱廷佐(原明朝吳江縣丞)。他們利用清軍不擅水戰的弱點,憑藉太湖遼闊的水域和四通八達的水上航路同清軍作戰。1646年(順治三年)正月十五日,太湖義軍再度攻入吳江縣,殺署縣事孔胤祖及縣承張允元[25]。同年三月二十五日,吳日生等聚集一千多條船隻,聲言再攻該縣。清署縣事陳日升嚇得魂不附體,向駐守蘇州的江寧巡撫土國寶、吳淞提督吳勝兆呼救。吳勝兆派副將汪懋功領兵堵剿。二十六日雙方在梅墩交戰。吳日生知道清軍不習水戰,事先派部下操舟好手混於民間,清軍搶掠百姓船隻載兵追擊,這些健兒即扮成水手為之操舟,行至湖中,紛紛跳入水中,取出工具把船隻鑿沉,清軍淹死近千名,汪懋功也被擊斃。太湖義軍一時聲勢浩大,隆武朝廷和魯監國政權都給吳日生加官晉爵,以示鼓勵。清政府也視其為心腹之患,想盡辦法予以摧毀。1646年六月,吳日生在嘉善赴宴,被清政府探知,派兵擒獲。吳日生犧牲後,清軍繼續對湖中義軍剿撫兼施,到次年才基本上平定了太湖地區的武裝抗清鬥爭,一部分有志之士則轉入地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