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建立全新模式的帝國
2024-09-26 10:33:21
作者: 羅振宇
十九世紀的最後十年,是美國從一個區域性的強國,轉變為一個世界帝國的關鍵十年。不過,後來美國形成帝國的方式,和人類歷史上的其他帝國,很不相同。
它不是通過占有大量領土和人口,而是僅僅在世界上控制一些點,比如一些島嶼,建立軍事基地,通過強大的軍事實力,在全球投放其商品、服務、資本、制度、文化和影響力。說白了,美國不是「占有模式」的帝國,而是「影響力」模式的帝國。
為什麼會這樣?美國人有幾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就是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
美國在北美洲大陸上的擴張,是一種同質化的擴張,所以就可以大踏步地前進。但是如果在全球範圍內大量擁有殖民地,就會帶來很大麻煩,人種、文化、經濟發展水平都不一樣。這些地方的人,會接受美國的政治制度嗎,會成為真正的美國公民嗎?殖民地越多,給美國政治制度帶來的風險就越大。
本章節來源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當時美國有不少聰明人知道,領土不是越多越好,不挑不揀地占領一大堆地方,好不容易通過幾個世紀打造出來的美國精神,就難免會被稀釋,最後沒準會重蹈羅馬帝國分崩離析的覆轍。
舉個中國人都熟悉的例子,戰國時秦國憑藉武力統一了全國,軍事上秦國確實厲害,但是在政治制度和統治策略上沒有做好準備。結果統一全國之後不到二十年,秦國像一個巨人那樣,被自己的體重活活壓垮,不僅新征服的地區沒有保住,連老家也被連鍋端掉。
美國人不想要殖民地的第二個理由,是因為財政負擔。
有一個詞,叫「擴張悖論」,什麼意思?歷史上的那些大帝國基本都是領土擴張模式,新占領的地方,要統治、要鎮壓叛亂、要保衛,這都是要花錢的。然後還會出現一個可怕的自我激發效應,就是領土擴大之後,會造成軍事防衛的新難題,這些難題只能靠進一步的擴張來消除。一旦走上這條路,帝國就成了癌細胞,永遠要擴張,要繁殖。最後,維持這些領土的成本,遠遠超過這些新領土帶來的收益,而且騎虎難下,最後導致帝國衰落,這就是所謂的「擴張悖論」。
19世紀末,美國國力強大了,不得不走上全球擴張的道路。但是它看到前面那些帝國的下場,就想著只要擴張的好處,不要擴張的成本。這才搞出這種「不求擁有,但求所用」的美式帝國主義。
但是,我們不能只看結果,而要看這個思路是怎麼慢慢形成的。要知道,占有更多的東西,這是人類的本能。
像英國,其實本來也是這麼想的。19世紀初的時候,大英帝國的思路也是,只占有港口、島嶼和沿海地區,然後通過海軍和商船把這些點連起來,有錢賺就可以了。但是後來,從1800年到1900年這一百年裡,大英帝國的陸地面積增長了7倍,統治的人口增長了20倍,從一個典型的海洋帝國,變成了一個陸地帝國。這就是過度擴張的陷阱,鬥不過自己的深層人性,英國人躲著躲著,還是掉進去了。
那美國人怎麼克服這種天生的占有欲的呢?這裡面有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美國的條件太特殊了。它是一個超大型的國家,國土廣袤,有驚人的自然資源和雄厚的經濟技術實力。
美國即使沒有全球擴張,仍然是一個龐然大物。海外市場再重要,在高峰時期,也只消費了美國產出商品的10%。直到今天,全球化程度這麼高,國內市場對美國來說仍然是第一位的。這個特殊條件就導致,美國對於搞一個全球帝國的興趣沒有那麼大。
那第二個原因呢?就跟美國這個國家的性格有關了。美國的商業文化太發達,有強烈的實用主義精神,是一個「成本敏感型」國家。
徐棄郁老師在研究19世紀歐洲國家外交文件的時候發現,那些歐洲的老牌帝國主義者經常用到「威望」這個詞,說明歐洲列強不僅要利益,而且要面子。但是美國的外交文件里很少出現這個詞,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基本上是圍繞利益來的,所以對成本和收益之間的關係美國就特別敏感。
舉個例子,美國和菲律賓的關係。
1898年美西戰爭,美國從西班牙手裡把菲律賓搶來了。當時很多美國人就強烈反對吞併菲律賓,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人,就是《海權論》的作者馬漢。馬漢看起來是一個擴張主義者,但是在菲律賓的問題上,他堅持認為:美國沒必要吞併整個菲律賓,只要一兩個島搞個海軍基地,保持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有效存在,就可以了。
但是你想,到手的肥肉再生生地吐出來,哪有那麼容易?美國人也是人,也有貪慾啊。尤其是當時的美國總統麥金萊,動用了全部政治資源,拼命說服了參議院,通過了吞併菲律賓的法案。
但是,報應馬上就來了,美國人擔心的「擴張悖論」發生了。
要知道,菲律賓和夏威夷不一樣,人口非常多,而且原來就有反抗西班牙的起義軍。這時候,美國人一來,起義軍就把槍口指向了美國人。1899年2月,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吞併菲律賓的前兩天,衝突就爆發了。
論打仗,這些起義軍是不行的,但是架不住他們是在本土作戰,無處不在地打游擊戰。1899年,美國在菲律賓的軍隊是3萬人,但第二年就不得不增加到6萬人,而且鎮壓手段也越來越殘暴。
有一次,有一小隊美國軍隊,被起義軍抓了空子,給圍殲了,全部殺掉。一位美國將軍居然下令,處死了當地所有10歲以上的男人。這個消息傳回美國國內,美國人明白了,殖民地這個遊戲,一點也不好玩。朝野上下迅速達成了共識,還是要搞「不求擁有,但求所用」的擴張模式。
當時還有一件和中國有關的事,就是1899年,美國在中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
當時是甲午戰爭之後,西方列強已經看出來了,中國的清朝是爛透了,那還有什麼必要保持中國的領土完整呢?乾脆,把中國瓜分了得了。我們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上都學過這一段,這叫「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德國搶了青島和膠州灣;俄國搶了旅順大連;法國盯住了廣東、廣西和雲南;日本盯住了福建;英國則說,整個長江流域都是英國的。
這個時候,美國突然出來插了一槓子,先後對列強發出了兩份著名的「門戶開放照會」,要求貿易機會均等,而且要保全中國的領土完整。
美國之所以這麼做,可不是為了什麼中美友好關係,結合美式帝國主義的獨特邏輯,應該就能理解美國為什麼這麼做了。
中國那麼大的市場,我是要留著做生意的,怎麼能讓你們分割得七零八落呢?那市場就完蛋了,我美國不要殖民地,你們這些歐洲列強也都別要。
無論是一百年前的美國,還是今天的中國,這種超大型國家的崛起過程,都是一個個的特例。
今天說這個話題,不能說美國當年的經驗,對今天的中國仍然有用,但是正如徐棄郁老師說的——
「像制度、成本和戰略等反覆出現的、規律性的要素,可能永遠值得我們思考,也永遠沒有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