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羅輯思維(全5冊)> 怎樣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

怎樣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

2024-09-26 10:32:29 作者: 羅振宇

  當別人在用標籤談論事情的時候,我們談論事實;當別人在用抽象的方法認知外界的時候,我們回到具體。

  你不趕緊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遲早會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只要你按照自己活的方式去想,把自己的現狀合理化,這就是最壞的心智模式。它意味著一個人封閉外部世界,排斥了自己發生變化的各種可能性。

  那怎麼擺脫這種心智模式呢?怎麼做一個不斷發展的人呢?答案看起來是明擺著的:多學習、多試探、多創造。但是聽起來高大上,做到極難。為什麼?因為對外界和未來的開放,就意味著對現在和自己的否定。

  瑞·達里歐在《原則》這本書中有一句話:如果你現在不覺得一年前的自己是個蠢貨,那說明你這一年沒學到什麼東西。我們人人都想要學到新東西,但是證明自己原來是一個蠢貨,這是絕大多數人的心智很難接受的代價。

  那怎麼樣才能走出原來的心智模式?

  反其道而行之。反什麼?反「進化給我們設定的預裝程序」。首先我們得明白,所謂「壞的心智模式」,不是因為我們能力低、不正常,而是因為我們太正常了。幾百萬年的進化歷史,賦予了我們人類一些本能。在歷史上,這些本能的用處極大。它們已經像預裝軟體一樣,刻在我們的基因里了,絕大部分人擺脫不了它們的制約。

  但是在現代社會,這些本能還有可能成為負擔、成為拖累,阻礙自我發展。所以,把這些過時的本能識別出來,反其道而行之就可以了。自我改變之所以難就難在這裡,我們是在和幾百萬年形成的基因對抗。

  人類有兩樣認知本能:標籤化和抽象化。

  下面我們一個個來看,這些預裝軟體原來是怎麼幫助我們的,在現代社會,它們又是怎麼阻礙我們的。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首先是標籤化。

  人要認知複雜的外部世界,最省力的一種方式,就是把它標籤化,給它取各種各樣的名字,例如美國人怎麼想、上海人如何、某某公司好不好、誰是直男癌等,這都是標籤化的認知。沒辦法,我們的大腦就那麼點認知資源,要想快速把握世界,只能用這種快捷方式。即使不準確,也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手段。

  但是,在現代社會,如果我們還用這種快捷方式的標籤化來認知自己,比如,我是一個聰明人,這個標籤一旦打上就麻煩了。為了維持這個自我認知,你能做的,就是躲避那些可能讓你顯得不太聰明的事,比如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做一件有挑戰的嘗試,你全要躲。

  再比如,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受歡迎的人,這也麻煩了。為了維持這個自我認知,你會討好所有的人,怕和任何人起衝突,最後你什麼也幹不成。

  你發現沒有,身邊那些認知能力差的人,經常會自我標榜,比如哥們兒仗義、我多善良,等等。這不是說他在吹牛,而是這種自我標籤化的結果,說明他的生命一定是在躲著什麼的,屏蔽掉一些什麼的,一些變化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消失了。

  教育孩子的時候尤其要注意這一點,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沒錯,但是怎麼夸呢?

  比如,孩子做對了一件事,如果你誇他「聰明」,這就是在貼標籤。他以後的行為,很容易被這樣的誇獎引導到證明和維持自己「聰明」的標籤上來,結果就會很糟糕。但是,如果你誇他「努力」,這是在描述一個事實,那結果就是他會進一步努力。從這個例子,你可以看出貼標籤的危害性。

  描述自己,別用「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樣的句式說話,儘可能回到事實,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改變壞的心智模式的第一步。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本能,抽象。抽象化和標籤化有類似之處,但是也有區別。標籤化是儘可能地準確描述,抽象是儘可能地擴大範圍。比如,原始社會有人在叢林裡被蛇咬了,消息傳到村子裡,大家就知道了這片林子不能去,有蛇。你看,這就是從一條具體的蛇抽象成一片林子的能力,就是擴大化。這個能力,在人類發展的早期當然非常有用,幫助他們躲避了很多風險。

  但是在現代社會,這種抽象能力會把我們害得很慘。比如一個人在一家創業公司工作不順利,被老闆開除了。

  他認知這件事有幾種抽象的方法:第一,我不適合在這家公司工作;第二,我不適合在創業公司工作;第三,我不適合在公司工作;第四,我不適合工作。

  你看,這也是從一條蛇變成一片林子的過程。如果任由這種抽象能力發展下去,他就乾脆回家啃老。事實上,很多人生失敗的人,都有類似的經歷。他們往往喜歡用「一切」「總是」「根本」「全都」這些肯定判斷來描述事情,這樣做往往就會在生命中遇到很多阻礙。

  還有,很多人在問問題的時候,也經常犯這個過度抽象的毛病。比如,我性格內向怎麼辦?我的公司如何提升品牌?我們怎麼做創新?這些問題如果不能還原成具體的細節,誰都沒有辦法回答。再比如,夫妻吵架,經常會說,「你總是只想你自己」「你總是不回家」,等等。這種口頭禪其實也是把具體的行為抽象擴大成這個人的定位。

  那怎麼辦呢?還是我們剛才講的那個方法,跟進化出來的基因本能搏鬥,反其道而行之,因為抽象的反義詞是具體。

  比如,夫妻吵架,如果能用這樣的口氣:「這個星期你有三次沒有回家了,我們要談一談解決方法」「我昨天生病了,你連問都不問,你需要給我一個解釋」,如果總是用這種口氣說話,這架也就吵不起來。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身邊工作能力強的人往往就是那種凡事就事論事,善於解決具體問題的人,而不是動不動談方向、談戰略的人。

  比如,心理醫生平時做心理諮詢的時候,第一步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在諮詢室里,有人問類似「我很內向,每次遇到人都有些緊張」這樣的問題,心理醫生就會反問他們:遇到哪些人你容易緊張,遇到哪些人不會呢?在什麼場合你容易緊張,什麼場合不會呢?在與人相識的哪些階段你容易緊張,哪些階段不會呢?最近你在跟誰交往呢?感覺怎麼樣呢?這也是從抽象回到具體的過程,問題很快就能解決。

  回到我們這一篇的題目,怎麼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當別人在用標籤談論事情的時候,我們談論事實;當別人在用抽象的方法認知外界的時候,我們回到具體。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