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集編校後記
2024-09-26 06:20:50
作者: 魯迅
魯迅先生稟賦超卓,強記敏感,熱愛群倫,而遇多拂逆。畢生心血,寄諸楮墨,喜怒哀樂,達於文辭,率直淋漓,不假掩飾,淵博純正,光芒四射,而一以振勵民族精神為依歸。決不同於屈原之徒發牢騷,司馬遷之止於孤憤。先生著譯宏博,僅就述著而言,達二十九種。先生遺稿中,即有手定的著述目錄二紙:
〔其一〕
人海雜言
1.墳300 野草100 吶喊250 二六.〇〇〇〇
2.彷徨250 故事新編130 朝華夕拾140 熱風120 二五.五〇〇〇
3.華蓋集190 華蓋集續編263 而已集215 二五.〇〇〇〇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荊天叢草
4.三閒集210 二心集304 南腔北調集251 二八.〇〇〇〇
5.偽自由書218 准風月談265 集外集160 二四.〇〇〇〇
6.花邊文學 且介居雜文 (二集)
說林偶得
7.中國小說史略372 古小說鉤沉上
8.古小說鉤沉下
9.唐宋傳奇集400 小說舊聞鈔100 二三.〇〇〇〇
10.兩地書
〔其二〕
一 墳300 吶喊250
二 彷徨250 野草100 朝花夕拾140 故事新編130
三 熱風20 華蓋集190 華蓋集續編260
四 而已集215 三閒集210 二心集304
五 南腔北調集250 偽自由書218 准風月談265
六 花邊文學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七 兩地書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八 中國小說史略400 小說舊聞鈔160
九 古小說鉤沉
十 起信三書 唐宋傳奇集
右每書名下數字,是表書的頁數;第一書目每行下數字,則表字數。前一書目中,還沒有把《集外集拾遺》預算成書;《且介亭雜文》的書名,亦未擬定。後一書目,大約是一九三五年以後修正的,就比較完備了。
記得先生大病前,曾經說到過:他自從一九〇六年,二十六歲中止學醫而在東京從事文藝起,迄今剛剛三十年。只是著述方面,已有二百五十餘萬言,擬將截至最近的輯成十大本,作一記念,名曰「三十年集」。當時出版界聞訊,不勝欣忭,紛請發行。使先生不病且死,必能親自整理,力臻美善。無奈願與事違,先生竟病且死,死後行將二年,始將全集印行,捧誦遺著,彌念往昔,不勝痛悼。
先生每出一書,編校皆極謹嚴;廣平襄助左右,多承指導,凡有疑難請益,片言立決。現在全集出版,彷徨疑似,指引無從。所有愆誤,追悔莫及。所幸文化界同人,熱心協力,卒底於成。謹就經過,略陳一二。
溯自先生逝後,舉世哀悼。輿情所趨,對於全集出版,幾成一致要求。函札紛至,荷蒙啟迪,舉其大要,則一望早日出版;二希收集完備;三冀售價低廉。竊思先生著述,其已印行者,整理較易。其未印行如《六朝造象目錄》,《六朝墓誌目錄》,《漢碑帖》,《漢畫象》等,非專家竟難措手,整理最為困難。幸蒙先生老友許壽裳、畫室兩先生對紀念逝者,援助家屬,向不辭勞苦。關於全集進行,亦不斷惠函指示,始終給予許多寶貴幫助。一九三七年春,臺靜農先生,親臨憑弔,承於全集,粗加整理。並約同許壽裳先生商請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同意,任全集編輯委員。是時廣平正擬在滬先行整理,俟得蔡元培、茅盾兩先生指示之後,乘去夏暑假之便,赴平就教於馬、許、沈、周諸先生暨臺靜農、魏建功、曹靖華、李霽野諸君子,冀集群思,使臻完善,然後攜回滬上,設法印行。不料「七七」蘆溝橋事起,一切計劃,俱告停頓。去秋先生周年逝世紀念會席上,滬上文化界又復以全集出版事相督促。良以敵人亡我,首及文化。開戰以來,國內文化機關,圖籍古物,被毀滅者,不知凡幾。出版先生全集,保衛祖國文化,實為急不容緩之事。然廬墓為墟,救死不暇;百業凋敝,謀生日拙;雖有大心,終無善策。而先生以一生心血,從事於民族解放的業績,又豈忍其久久擱置,失所楷模。語云:紙張壽於金石。自維無力為此,每一念及,惄焉心傷。幸胡愈之先生,本其一向從事文化工作之熱忱,積極計劃全集出版事宜,經幾許困難,粗具規模。且擬以其手創之復社,擔當斯責;廣平亦即欣然承諾。復社諸君子,盡海上知名之士,董其事者,為胡愈之、張宗麟、黃幼雄、胡仲持、鄭振鐸、王任叔諸先生。約定以編輯責任,歸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復社則主持出版,代理發行。惟紀念委員會同人,散處四方;集中編輯,勢所難能。雖函件往還,指示實多,而實際責任,不得不集於少數人身上。所幸復社同人,措施得宜。工作皆有秩序,進行亦極順利。六百餘萬言之全集,竟得於三個月中短期完成,實開中國出版界之奇蹟。其各部工作概況,大略如次:
1.編輯部工作:分集稿、抄寫、編輯、校對各項:
a.集稿 先生著譯,已有專書行世者固多,但散佚者,亦復不少。其已印成書而久經絕版者,有《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域外小說集》,《藝術論》兩種,《現代新興文學的諸問題》,《文藝與批評》,《文藝政策》,《會稽郡故書雜集》等。《月界旅行》承楊霽雲先生見借;《地底旅行》亦由楊先生從《浙江潮》第十期上抄錄見寄,惟僅開首二章;阿英先生聞全集付排,即從其藏書中覓得全書見借;使成完璧。《域外小說集》,原有初版上集一冊,且已封面爛壞,可資編印者,僅賴中華新出版本。幸蒯斯曛先生應邀參加編校事宜,知家藏有《域外小說集》下冊初版本,即以見贈。封面完好如初,作淡藍色,上署「或外小說亼」篆字,「會稽周氏兄弟纂譯」等字。毛邊精裝。雖穿線之鐵絲已壞,而書式仍極美觀。得此一書,其於校對時,啟迪實多。《藝術論》兩種及《現代新興文學的諸問題》,《文藝與批評》,《文藝政策》等書,則早由周文、胡愈之兩先生辛苦搜得。《會稽郡故書雜集》,本已雕板印行,但手寫本則存作人先生處,托魏建功先生借得,親從北平運出,保存於昆明。此次全集出版,魏先生將此航寄至港,托茅盾先生請人帶滬。全集編目之初,即將此書列入。然猶不知書在何處。輾轉電詢,凡閱一月有餘,而猶無消息,心殊惴惴。迨一見稿本,如獲至寶欣喜之情,無言可喻。魏先生來書有云:「先師手澤,得安抵尊處,私懷釋然。自去年十一月裝箱交運,浮沉港上凡五月,幾至散失,於心惴惴也,今竟得如願刻入全集,幸甚幸甚。」即此可知一書之成,殊非易易。其他未經付印,由先生編定輯錄者,有《古小說鉤沉》,《嵇康集》,《山民牧唱》及《集外集拾遺》。由廣平集錄散佚譯文而成書者有《譯叢補》。《古小說鉤沉》,《嵇康集》,《山民牧唱》寫本完整,只要重行抄寫付印即可。《集外集拾遺》一部分由先生親自編定,一部分由廣平續編。其中許多序文後記,藉助於王冶秋先生所編之《魯迅序跋文集》的稿本者不少,《城與年插圖本小引》,則為先生於一九三六年三月十日扶病所記,原擬將此書付印,「以供讀者的賞鑒,以儘自己的責任,以作我們的尼古拉·亞歷克舍夫君的紀念」的。但先生的計劃沒有實現而「亡故」了。我們的「悲哀」的「紀念」,要超過先生之於尼古拉·亞歷克舍夫!本已計劃個大概,擬印成與《引玉集》同樣精美,不料也為「八一三」炮火所粉碎,說來真不勝悲憤。現在先將《小引》收在《集外集拾遺》中,以資提示,使他日得完成先生遺志。至《譯叢補》一書,謝澹如先生幫助最多。謝先生曾將先生全部翻譯佚文,分類抄成目錄,用功極勤,全集集稿時並見借《前哨》,《萌芽》,《十字街頭》,《在沙漠上》,《奇劍及其他》,《朝花周刊》等書,然搜錄之後,與謝先生所編譯文目錄對照,尚缺不少。謝先生於先生譯文,本皆保存,徒因家在南市,舊藏皆毀於火,無法補足。幸文化界同人,聞訊之下,盡皆以各書見借。先後給予不少便利者,有柳亞子、阿英、徐川、唐弢、席滌塵、蒯斯曛諸先生。此中因緣已於《譯叢補編後記》中稍及一二,這裡不再詳說。
最後關於集稿方面,猶須提及者,即為周建人先生將《藥用植物》親由日文校正一通,且把原書見贈,使製圖更加清晰。又由鄭振鐸先生從美術專門學校,借得《近代美術史潮論》原書製版。因原書日本業已絕版,無從購得。而北新中譯本,插圖類多模胡,無法翻印。得此一書製版,使全集更加燦爛;中心感激,已非筆墨所能形容。
b.抄寫 此項工作,較為細碎。因原書或為借來孤本,或屬先生手寫,俱不宜於污染。《集外集拾遺》,《月界旅行》,《山民牧唱》等書,早由王賢楨先生抄錄。《古小說鉤沉》原分訂十冊,由王賢楨、單亞廬、周玉蘭、吳觀周、王廠青諸先生分抄。《嵇康集》則為先生老友邵文鎔先生之長女公子景淵所抄。《地底旅行》全部和《譯叢補》的大部分亦為邵先生之次女公子景濂,三女公子景洛,四女公子景渭等協力抄成,其關於輯錄書籍的標點方面,同人中有擬不採用者,有主張應加標點者,茲為統一書例並使初學易解起見,特商請馮都良先生標點《嵇康集》及《古小說鉤沉》。鄭振鐸吳文祺兩先生標點《會嵇郡故書雜集》。馮、鄭、吳三先生,於國學極有研究,想可稍免於錯誤。
c.編輯 此項工作最為繁難,既須顧及著作年代,又須適合每冊字數。過厚則裝訂為難;過薄則書式不一。幾經煞費苦心,使成今日的排次,但亦不甚愜意。例如《藥用植物》一書,翻譯之時間較後,今則因十八卷字數太多,移至十四卷。第八、第九、第十各卷,著作年代較早,以其性質類似,則參照先生《三十年集》編排之初意,列於著述之部之最後。此一工作,以鄭振鐸、王任叔兩先生用力為多。至字數方面原計共約五百萬字,不意陸續搜尋,《集外集拾遺》超過先生預定約三分之二。而《地底旅行》,亦補成全書。《豎琴》,《一天的工作》,原定只收先生翻譯部分;及動手編排時,因序文與各篇皆互有關聯,《一天的工作》一篇本非先生所翻譯,但既以篇名作書名,刪去更不相宜。繼思兩書皆費先生無數心血,親手編定,為免割裂,自應一併附入。至《譯叢補》,樣本預告並未列入。蓋以為未能搜集如此齊備,附於別一書後即可。今承文化界同人協助,使卓然得成巨帙。而全集字數遂超過六百萬字以上。
最後編輯方面,尚有一事足述。先生文章,其單行問世者,每有重出。如蒲氏《藝術論》序文,既列原書,又收於《二心集》中。編輯時遇有此種困難,則將此文保存於原書中,而於另一書之目錄上列入篇名,下注「文略見某某卷本書」字樣,以資識別。此雖創例,但為節省篇幅,免卻重出,不得不爾。
d.校對 此項工作,亦極困難。先生著譯,發行者不止一家,且以時間先後,格式頗不一律。既出全集,最好能求統一。故於事先由負出版全責之黃幼雄先生,擬就「魯迅全集排式」如下:
(一)每面十三行,每行三十五字。
(二)篇名上角,頁碼下角。
(三)題目占五行,連著者具名占六行。
(四)題目三號仿宋,空鉛分開,上空五格。
(五)題目下具名四號長仿宋。
(六)題目下名字,下空三格,名字二字,中空一格。名字下空三格。
(七)譯者具名,四號長仿宋。
(八)節目占二行,四號仿宋。
(九)節目上空六格。
(十)雙面裝:人名書名線排左旁,圈點排右旁。
(十一)人名,地名用——(在左方。)
(十二)書名用
(十三)每段起行空二格。
(十四)引用號:用雙勾股,單雙並用時,外雙內單。
(十五)引用文,題目空七格。
(十六)引用文每段起行空五格,第二行以後空四格。
(十七)單字成行時,應將上行移下一字,上行加空鉛分開。
(十八)批註排面末,細線隔開,上下空五格,用六號字。
(十九)題目上下不排篇名頁碼。
(二十)每篇文末月日用括弧,下空三格,用小五號字。
(二十一)另頁另面,另加批註。
但在工作進行之間,校對同人認為尚應修訂或增加者,有如下幾點:
題目,右空二行半,左空一行半。
節目數字用四號方頭,數字用舊式,上空八格,原用羅馬字者仍其舊。
題記序文下附註年月日移上,上空二格,用五號字。
文下年月日改用六號,下空二格,加圈加括弧。
每篇另面排。
集名獨占一頁,不加框。
題下引用文用新五號,不用仿宋。
目錄不排頁碼目次,但頁數仍算入。
序文,題記以下文字另頁起排。
同時於用字方面,同人為存真起見,凡為先生愛用字眼,皆予以保存。如:蝴蝶作胡蝶;糢糊作模胡;彷彿有時作仿彿,仿佛,或髴;這裹、那裹的裹一律作里;槍作鎗;鏽作鏽;於作於(引用他人文字時仍作於);鬪作鬭等。但亦有數字,為求統一,而改正者:腳卻作腳卻;這才作這纔;憐悧作伶俐。但《域外小說集》等書,以其為先生早年譯作,亦未必盡如前例,即如於字仍作於字。其中有許多古字,新出版本,雖予改去,茲為保存彼時先生習好,一仍其舊。又有《懷舊》一篇,為先生第一篇創作,圈點亦與全書不同。先生編《海上述林》時會云:「對於文辭,只改正了幾個顯然的筆誤,和補上若干脫字,……以存其真。」同人為體察先生之本意,故有此舉。惟因此格式用字,頗有不統一之處。讀者只能從不統一處見統一了。
至於工作之分配,約略如下。最初由朱礎成先生負責校對三次,然後再由我們校對二次,改正後,再看清樣一次。我們的初校者,為林珏、金性堯、王廠青、周玉蘭諸先生,二校者為唐弢、柯靈、吳觀周諸先生和廣平。吳觀周先生又擔任校對之收發分配接洽事宜,幾等於我們校對部主任。最後一次清樣,則由王任叔、蒯斯曛兩先生擔任。校對時,大部極為謹慎,一遇疑似之處,其有手寫本或初版本可查者,則必一一查出改正。力求沒有錯誤,但因時間匆促,錯誤一定難免,深望讀者予以曲諒。
2.出版部
此項工作為黃幼雄、胡仲持兩先生所主持。書本的式樣,紙張的良窳,製圖的設計,印刷成本的計算,俱惟兩先生是賴。兩先生學識豐富,經驗宏博,故能處理得有條不紊。同時承攬排字印刷工作者,一為大豐製版所,一為作者出版事務所。前者主持人為徐壽生先生,後者主持人為朱礎成先生,皆不惜減低成本,為文化界服務。朱先生復精製象牙書籤千枚,隨書附送,用意更可感佩。至製圖方面,為科學照相製版公司獨力負責。較之原單行本,更為精美。
3.發行部
復社工作,總攬其成者,為胡愈之、張宗麟兩先生。在全集出版時,張先生全部精力,幾盡放在發行方面。吳子良、施從祥兩先生又復不辭勞瘁,熱心奔走,積極推銷全集。使人感佩無地。推銷方法,分社友與非社友兩種。凡願為復社會員,得由本埠各社會團體介紹,廉價定購。其用意無非使魯迅精神得以深入購買力較弱之各階層。非會員則由通易信託公司,遠東圖書雜誌公司,新新公司等代為預約。結果出乎意料之外,初版千五百部幾大部為本埠讀者定購淨盡。至外埠推銷情形,雖不甚詳,但華南方面得茅盾、巴金、王紀元等先生熱心號召,成績亦斐然可觀。漢口方面得邵力子、沈鈞儒諸先生特予介紹,定購亦極踴躍。國外方面,美國由陶行知先生推動,購者踴躍,南洋方面,索書巨數,致成供不應求之勢,則王紀元等先生之力也。此中一切擘畫策動,則全賴胡愈之先生。
又紀念委員會編印全集的意義曾在啟事中說明:「目的在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所以定價力求低廉,只夠作紙張印費。但為紀念魯迅先生不朽功業起見,特另印紀念本,以備各界人士珍藏。」所以本會主席蔡元培先生,副主席宋慶齡先生,曾通函海內外人士,募集紀念本,原函如下:
敬啟者魯迅先生為一代文宗畢生著述承清季樸學之緒餘奠現代文壇之礎石此次敝會同人特為編印全集欲以喚醒國魂砥礪士氣諒為
台端所讚許惟因全集篇幅浩繁印刷費用甚巨端賴各界協力襄助以底於成除普通刊本廉價發行預約外另印精製紀念本一種以備各界人士定購每部收價國幣一百元將來除印刷成本外如有溢利一概撥充魯迅先生紀念基金素仰
台端愛護文化茲特附呈魯迅全集樣本一冊倘荷賜購併介紹友人定購則不僅敝會之幸而已順頌
主 席 蔡元培
著祺 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
副主席 宋慶齡
蔡先生對全集出版方面,曾再三賜予援助,計劃久遠,費去不少精神。且曾向商務印書館設法訂立契約;只以烽火瀰漫,商業停頓,欲即速進行,勢有不可;而全集出版,眾望殊殷,事不宜遲。此中隱衷,幸蒙商務負責人王雲五先生同情諒解,來函允先出版,不勝感激。至蔡先生文章道德,海內傳頌,魯迅先生一生,深蒙提掖,此次更承為全集作序,知所宗尚,魯迅先生有知,亦必含笑九泉,豈徒私人的感幸。
總計此次編印全集經過,個人雖承友朋指導,有若干豫備;但實由復社同人暨各界人士合力而成。歷時四月,動員百數十學者文人以及工友,為全集而揮筆,排校;以齊赴文化保衛的目的,我個人的感謝,實無法形容。然此亦可見中國已團結如鐵石,任何外力,不能侵略了。
魯迅先生昔曾說過:「其實我也不必多說了,我所要說的,都在幾十本著作裡面了。」他不自己承認有天才,又說:「那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他實在是不斷學習,不斷努力。當他抱病時,朋友勸他休息。他就說:「什麼是休息,我是不懂得的,怎樣娛樂,我也全不會的。」但還有人說他「有閒」!現在全集出版,就作一次總答覆吧!一九三六年夏間,當先生病重時,適世界大文豪高爾基逝世,以高氏畢生的文化功績,和對革命的貢獻,人們是應該痛惜的,而且甚至不禁嘆息說:「為什麼魯迅不死,死了高爾基?」這為什麼,是沒有人能解答的。但魯迅先生自知很清楚,他說:「我那裡比得上高爾基?」如果先生一死,的確可以替代高爾基的話,那真是「如可贖兮,人百其身」,魯迅先生是不會吝於一死的。但奇怪的是,他真箇死了之後,卻又有不少人說:「中國的高爾基死了。……他的死,在中國,比蘇聯損失一個高爾基還要大。」
現在全集終於出版了,我們仿佛喘了口氣,放下一重心事;但一想到全集達到讀者手中時,我們的責任,也更重了,會不會因我們工作之粗率,妨害先生精神的傳達呢?我們慚愧著,惴惴著,願受一切愛好魯迅著作的人士的指教和裁判。
一九三八年七月七日寫於盧溝橋紀念周年,許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