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三國不演義(全三冊)> 狼煙消逝:鮮卑的崛起與衰落

狼煙消逝:鮮卑的崛起與衰落

2024-09-26 04:10:03 作者: 王覺仁

  青龍三年冬,魏明帝曹叡接到了一則喜訊——魏幽州刺史王雄派遣勇士韓龍,成功刺殺了鮮卑部落首領軻比能。

  這個消息給曹叡帶來的驚喜,絲毫不亞於不久前諸葛亮的去世。

  因為諸葛亮去世意味著魏國在西線的壓力大大減輕,而軻比能之死,則意味著曹魏的北方邊境從此將安寧許多。

  自東漢末年起,因中原大亂,北方的兩大遊牧民族烏桓(又作烏丸)、鮮卑相繼崛起。烏桓的勢力在蹋頓單于手中達到極盛,其後曹操北征,在白狼山一戰中大破烏桓、斬殺蹋頓,烏桓就此歸附曹魏。

  然而,鮮卑卻始終不肯安分。一方面,其內部各部落為爭奪領導權一直互相攻伐;另一方面,則是對曹魏陽奉陰違,且時降時叛,反覆無常,成為魏國北方的一大邊患。

  鮮卑之所以這麼能折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軻比能。

  軻比能出身於「小種鮮卑」,即鮮卑中的小部落,可這傢伙野心很大,能力也很強,《三國志·鮮卑傳》就稱其「勇健,斷法平端,不貪財物」,即作戰勇猛,執法公平,不貪錢財。這三者,無疑都是戰亂年代領袖人物必備的素質。所以,軻比能得到了部落的擁戴,被推舉為「大人」。

  軻比能的部落生活在邊塞附近,自從漢末大亂後,便有不少漢人逃奔塞外,歸附了他。軻比能的厲害之處,就是他並未輕視這些投奔他的漢人,而是把他們當成了老師。首先,他向漢人學習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製造技術,製造了大量兵器、鎧甲、盾牌,用以裝備自己的軍隊。其次,就是向漢人學習語言、文字,用當時最先進的文化武裝自己的大腦。最後,就是全面模仿漢人的軍事制度,在部隊建制、軍旗戰鼓、紀律號令等各方面,用當時最先進的軍事文化打造自己的軍隊。

  軻比能的這些「漢化」舉措,讓他的部落從野蠻走向了文明,從而極大地提升了整個部落的戰鬥力和競爭力。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建安中期,軻比能表面歸附曹操、遣使入貢,還曾親率三千騎兵幫曹魏平定了河間(治今河北獻縣)田銀的叛亂。但不久後,代郡(治今山西陽高縣)的烏桓叛亂,軻比能就轉而站到了烏桓人一邊,掉轉矛頭對準了曹魏。

  軻比能本想趁火打劫,不料曹操竟把他最能打的兒子「黃須兒」曹彰派出來了。結果曹彰一戰便掃滅了烏桓叛軍,軻比能慌忙逃到塞外,隨後又假惺惺地遣使入貢,再度表示歸附之意。

  曹丕登基後,軻比能又遣使入朝獻馬,被封為附義王。

  本以為這傢伙會從此安分,不料短短几年後,軻比能便跟另外兩個鮮卑首領素利、步度根大打出手,三方展開了混戰。其中,軻比能與步度根之間的恩怨由來已久——早在建安末年,軻比能就襲殺了步度根的哥哥扶羅韓,吞併了他的數萬部眾,還把扶羅韓之子泄歸泥收到了麾下。

  蠻族人的腦迴路比較清奇,在我們看來不太好理解——按說軻比能殺了扶羅韓,就該斬草除根,把他兒子也殺了,免得人家找他報仇,可他偏偏還把人家收來當了小弟;而泄歸泥居然也不顧殺父之仇,乖乖投靠了軻比能。

  這些行為邏輯,實在讓人難以捉摸。

  軻比能跟步度根打了幾年,漸漸占了上風,步度根撐不住,只好帶著餘部一萬餘人歸降魏國,被安置在并州的太原、雁門(治今山西代縣西)一帶。然後,步度根暗中派人去聯絡侄子泄歸泥,叫他別再給仇家打工了,趕緊過來跟叔叔團聚才是正理。泄歸泥遂率部脫離了軻比能,跑來跟步度根團聚了。

  軻比能打跑了步度根後,於黃初五年(公元224年)全力攻打素利。素利不敵,只好向魏將田豫求助。田豫時任「護烏丸校尉」,就是專門管理烏桓、鮮卑等邊境事務的。而魏國對付這些蠻族的策略,向來是分化制衡、分而治之。如今軻比能逐漸坐大,似有一統鮮卑之勢,這對魏國的邊境治理顯然是極為不利的。

  為了恢復鮮卑各部落的勢力平衡,田豫當即出兵幫助素利,擊退了軻比能的部將瑣奴。

  軻比能咽不下這口氣,立刻寫信給魏將鮮于輔,拼命喊冤叫屈,埋怨魏國偏袒素利,然後要求鮮于輔務必將他的冤情上達天聽。

  曹丕知悉後,擔心軻比能鬧出更大的亂子,便採取懷柔之策,命田豫出面安撫。

  此後數年,軻比能沒有了制約,部落越發強盛,「控弦十餘萬騎」,一躍而為鮮卑各部落中勢力最強的一支,迫使其他部落首領不得不唯他馬首是瞻。

  讓軻比能深得人心的,還不只是他的軍事才幹,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史稱,軻比能「每鈔略得財物,均平分付,一決目前,終無所私,故得眾死力」(《三國志·鮮卑傳》)。

  就是說,每次劫掠所得的財物,軻比能都會當著部眾的面,把東西平均分配給所有人,他自己從不會私下多取一星半點兒。這樣的老大,當然值得小弟們死心塌地追隨、心甘情願替他賣命。

  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田豫派遣了一個叫夏舍的翻譯去軻比能的女婿郁築鞬那兒辦事,可不知何故,郁築鞬竟然把夏舍給殺了。田豫大怒,立刻召集西部鮮卑首領蒲頭和泄歸泥,一同率部征討郁築鞬,把他打得落荒而逃。

  女婿被群毆,老丈人軻比能當然不能坐視不管,遂親率三萬精騎,在田豫回師途中,將其包圍於馬城(治今河北懷安縣西)。田豫所部在此被圍了七天七夜,險些全軍覆沒。危急時刻,素來跟鮮卑關係不錯的上谷(治今北京市延慶區)太守閻志親自趕來,跟軻比能交涉,可能許了他一些好處,軻比能這才解圍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正當軻比能在北方邊塞日漸壯大之際,遠在西南邊陲的諸葛亮適時地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雖然蜀國與鮮卑相距遙遠,但諸葛亮還是秘密派人來到塞外,對軻比能展開了「統戰」工作,希望雙方聯手,一致對付曹魏。軻比能自然不會拒絕這個盟友,雙方一拍即合。

  時任「護鮮卑校尉」的魏將牽招察覺到他們的異動,立刻稟報朝廷,明帝曹叡遂命牽招嚴密監視軻比能。不過,此後數年,因諸葛亮的北伐一直沒有取得進展,所以軻比能也不敢輕舉妄動。

  不久,魏國朝廷新任命了一位幽州刺史(兼護烏丸校尉),這個人就是王雄。

  王雄跟田豫一貫政見不合,且做事風格截然不同。他一上位,立刻做了兩件事:第一,排擠田豫,促使朝廷把田豫調離了邊塞,轉任汝南太守;第二,對軻比能極盡籠絡安撫之能事,大大消除了軻比能對曹魏的戒心和敵意。

  隨後,軻比能多次入塞,親自到幽州給王雄送禮納貢,雙方關係迅速進入了蜜月期。

  青龍元年(公元233年),軻比能自以為搞定了王雄,於是轉而著手處理內部問題,把目光再次瞄向了步度根、泄歸泥叔侄。

  這回,軻比能沒有訴諸武力,而是主動提出願與步度根結為兒女親家,然後千方百計勸說他們叛離曹魏、回歸鮮卑。步度根興許是生出了葉落歸根的想法,又或是在漢人地盤上過得並不如意,便答應了。

  軻比能大喜,隨即親率一萬多騎兵前往陘北(雁門關以北),一方面迎接步度根叔侄,一方面防備曹魏。

  軻比能如此明目張胆地策反步度根,曹魏當然不會沒有反應。并州刺史畢軌立刻採取行動,一邊上報朝廷,一邊命部將蘇尚、董弼出兵追擊。

  蘇、董二部追至樓煩(治今山西寧武縣西南),軻比能命其子率騎兵阻擊。雙方在此會戰,魏軍失利,蘇尚和董弼陣亡。

  其後,軻比能和步度根聯手,屢屢侵擾并州,殘殺百姓,劫掠資財。

  軻比能的猖狂行徑徹底激怒了魏明帝曹叡。他隨即下詔,命驍騎將軍秦朗率中央精銳軍團北征,討伐軻比能和步度根。

  儘管軻比能麾下有十多萬騎兵,如今又加上步度根、泄歸泥二部,實力更為強大,但其戰鬥力跟魏國的中央軍團比,終究還是差得遠,只有被碾壓的份兒。秦朗一戰便擊潰了軻比能和步度根,二人只好帶著殘部亡奔漠北。而泄歸泥這株牆頭草見勢不妙,馬上又叛回了曹魏,被曹叡封為歸義王。

  軻比能和步度根逃到漠北不久,二人又爆發內訌,步度根自然不是軻比能的對手,旋即被砍掉了腦袋。

  以軻比能在鮮卑人中的威望和影響力,一時的挫敗算不了什麼。只要給他一段時間休養生息,他必定會死灰復燃,捲土重來。

  所以,斬草還須除根。

  青龍三年,幽州刺史王雄精心策劃了一場刺殺行動,派出刺客韓龍前往漠北,目標就是軻比能。史書沒有記載這次行動的經過,但我們不難料想,王雄一定是利用了之前跟軻比能的交情,使其放鬆了警惕,所以韓龍才有機會接近軻比能。

  這次斬首行動非常成功——原本最有機會統一鮮卑的梟雄軻比能,沒有死在金戈鐵馬的戰場,卻死在了刺客韓龍的手上。

  史書沒有記載韓龍的結局,我估計,很可能是「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了。因為軻比能身邊的侍衛肯定不少,韓龍就算一擊得手,也很難脫身,所以大概率是壯烈犧牲了。

  軻比能死後,魏國朝廷扶持了他的弟弟繼任首領。

  對於鮮卑而言,失去了軻比能這樣一位有勇有謀又有人格魅力的領袖,原本就互不統屬、一盤散沙的諸多部落就更難被凝聚在一起,其最終的衰落是必然的。

  史稱,自此以後,鮮卑「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邊陲遂安」(《資治通鑑·魏紀五》)。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