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隋唐之佛教
2024-09-19 17:40:02
作者: 柳詒徵
佛教之入中國,蟬嫣五六百年,至於隋、唐之時,遂成為極盛時代。隋雖短祚,特崇譯學。西來大德,中土僧俗,飆起雲興,齎經譯梵。
《續高僧傳》(釋道宣):「那連提黎耶舍,隋言尊稱,北天竺烏場國人。天保七年,屆於京鄴。文宣禮遇隆重,安置天平寺中,請為翻經。三藏殿內梵本千有餘夾,敕送於寺,又敕昭玄大統沙門法上等二十餘人,監掌翻譯。沙門法智、居士萬天懿傳語,初翻眾經五十餘卷。有隋御宇,重隆三寶。開皇之始,梵經遙應,爰降璽書,請來弘譯。二年七月,住大興善寺,敕昭玄統沙門曇延等三十餘人,令對翻傳,凡前後所譯經論一十五部、八十許卷,即《菩薩見實》、《月藏》、《日藏》、《法勝毗曇》等是也。並沙門僧琛、明芬、給事李道寶等度語筆受,昭玄統沙門曇延、昭玄都沙門靈藏等二十餘僧,監護始末。」「時又有同國沙門毗尼多流支,隋言滅喜,開皇三年,於大興善寺譯《象頭精舍》、《大乘總持經》二部,給事李道寶傳語,沙門法纂筆受。」「闍那崛多,隋言德志,北賢豆犍陀囉國人,以周明帝武成年初屆長安,漸通華語。」「有齊僧寶暹、道邃、僧曇等十人,以武平六年,采經西域,往返七載,凡獲梵本二百六十部。」「大隋受禪,暹等齎經來。開皇元年季冬,屆至京邑。」「開皇五年,大興善寺沙門曇延等三十餘人,請敕延崛多來還京闕。尋敕敷譯新至梵本,或經或書,且內且外,諸有翻傳,必以崛多為主。」「爾時耶舍已亡,專當元匠於大興善,更召婆羅門僧達摩笈多,並敕居士高天奴、高和仁兄弟等同傳梵語。又置十大德沙門僧休、法粲、法經、慧藏、洪遵、慧遠、法纂、僧暉、明穆、曇遷等監掌翻事,銓定宗旨。沙門明穆、彥琮重對梵本,再審復勘。」「循歷翻譯,合三十七部,一百七十六卷。」「高祖又敕崛多共西域沙門若那竭多、開府高恭、恭息都督天奴、和仁及婆羅門毗舍達等,於內史內省,翻梵古書及乾文。至開皇十二年,書度翻訖,合二百餘卷。」「時又有達摩般若,隋言法智,本中天竺國人。妙善方言,執本自傳,不勞度語,譯《業報差別經》等。」「達摩笈多,隋言法密,本南賢豆羅噦國人。開皇十年,入京。奉敕翻經,處之興善。所翻經論七部,合三十二卷。」
煬帝置翻經館及翻經學士,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翻經館,隋煬帝在東都上林園設立的佛教譯經處。
《續高僧傳》:「煬帝定鼎東都,敕於洛水南濱上林園內,置翻經館,撰舉翹秀,永鎮傳法。」「大業二年,東都新治。彥琮與諸沙門詣闕朝賀,因即下敕,於洛陽上林園,立翻經館以處之。」「新平林邑,所獲佛經,合五百六十四夾,一千三百五十餘部,並崑崙書多黎樹葉,有敕送館,付琮披覽。並使編敘目錄,以次漸翻。」「時有翻經學士成都費長房,妙精玄理,撰《三寶錄》一十五卷,始於周莊之初。上編甲子,下錄年號,並諸所翻經部卷目。」「又有翻經學士涇陽劉馮,撰《內外旁通比校數法》一卷。」
沙門彥琮尤精譯事,
彥琮(557~610),隋代高僧,佛經翻譯家。精通梵文。著有《西域傳》、《天竺記》等。
《續高僧傳》:「釋彥琮,俗緣李氏,趙郡柏人人也。周武平齊,延談玄籍,敕預通道觀學士。」「開皇三年,西域經至,敕琮翻譯,住大興善。」「琮專尋教典,日誦萬言。《大品》、《法華》、《維摩》、《楞伽》、《攝論》、《十地》等,皆親傳梵書,受持讀誦,每日暗閱,要周乃止。」「仁壽二年,敕撰眾經目錄,乃分為五例,謂單譯、重翻、別生、疑偽、隨卷有位。」「尋又敕令撰《西域傳》,前後譯經合二十三部,一百許卷。」
妙體梵文,以垂譯式。所舉八備,世多稱之焉。
《續高僧傳》:「琮晚以所誦梵經四千餘偈十三萬言,七日一遍,用為常業。」「著《辯正論》,以垂翻譯之式。」「經不容易,理借名賢,常思品藻,終慚水鏡;兼而取之,所備者八:誠心愛法,志願益人,不憚久時,其備一也;將踐覺場,先牢戒足,不染譏惡,其備二也;筌曉三藏,義貫兩乘,不苦暗滯,其備三也;旁涉墳史,工綴典詞,不過魯拙,其備四也;襟抱平恕,器量虛融,不好專執,其備五也;耽於道術,澹於名利,不欲高炫,其備六也;要識梵言,乃閒正譯,不墜彼學,其備七也;薄閱《蒼》、《雅》,粗諳篆隸,不昧此文,其備八也。八者備矣,方是得人。」
三藏,指佛教的經藏(佛所說之經典)、律藏(佛所制定之戒律)、論藏(後世弟子對佛典經義的論述)三種佛教聖典。
兩乘,指佛教的大乘(即北傳佛教)、小乘(即南傳佛教)兩大派。
唐代譯業,尤盛於隋。道宣《續高僧傳》、贊寧《高僧傳》三集,譯經篇中所載西來高僧,不下數十人:
波羅頗迦羅蜜多羅 中天竺人 武德九年 由突厥入京
那提三藏 中印度人 永徽六年 由南海來
伽梵達磨 西印度人 永徽中
阿地瞿多 中印度人 永徽三年 自西印度屆長安
佛陀波利 罽賓國人 儀風元年 涉流沙來華
釋地婆訶羅 中印度人 儀鳳初
那跋陀羅 波凌國人 儀鳳三年 由交州入唐
菩提流志 南天竺人 永淳二年
釋提雲般若 于闐國人 永昌元年
阿你真那 迦濕彌羅人 長壽二年
實叉難陀 于闐人 證聖元年 由于闐來
般剌蜜帝 中印度入 神龍中 由南海來
彌陀山 睹貨邏人 天后時
輸波迦羅(善無畏) 中印度人 開元四年 自北印至長安
阿目佉跋折羅 北天竺人 幼隨叔父來華
(不空)
釋跋日羅菩提 摩賴耶國人 開元七年 由獅子國來
(金剛智)
般剌若 北天竺人 貞元二年 由獅子國來
牟尼寶利 北印度人 貞元十六年
佛陀多 羅罽賓人
釋勿提提羼魚 龜茲人
尸羅達摩 于闐人 貞元中
釋蓮華 中印度人 興元元年
般若 罽賓人 憲宗時
滿月 西域人 開成中
以上皆有專傳者。外此如《義淨傳》有吐火羅沙門達磨末磨、中印度沙門拔弩、罽賓沙門達磨難陀、居士東印度首領伊舍羅、居士中印度李釋迦度頗多、居士東印度瞿曇金剛等;《釋無極高傳》有中印度大菩提阿難律、木叉師、迦葉師等;《釋極量傳》有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日照傳》有沙門戰陀般若提婆;《菩提流志傳》有天竺沙門波若屈多,亦皆有功於譯業者也。他若神策軍正將羅好心,為般剌若之表兄;金滿郡公尉遲智嚴,為于闐國質子;以及迦濕彌羅國王子阿順,為義淨證譯,均可見唐時西域僧俗來居中國者之多矣。
其西行求經者,有玄奘、
《舊唐書·僧玄奘傳》:「僧玄奘,姓陳氏,洛州偃師人。大業末出家,博涉經論。嘗謂翻譯者多有訛謬,故就西域廣求異本,以參驗之。貞觀初,隨商人往游西域。玄奘既辯博出群,所在必為講釋論難,蕃人遠近咸尊伏之。在西域十七年,經百餘國,悉解其國之語,仍采其山川謠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記》十二卷。貞觀十九年,歸至京師。太宗見之,大悅,與之談論。於是詔將梵本六百五十七部,於弘福寺翻譯。」
《慈恩傳》(釋慧立、彥琮):「法師於西域所得《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論》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經律論》一十五部,《三彌底部經律論》一十五部,《彌沙塞部經律論》二十二部,《迦葉臂耶部經律論》一十七部,《法密部經律論》四十二部,《說一切有部經律論》六十七部,《因明論》三十六部,《聲論》一十三部,凡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
義淨、
《續高僧傳》三集(釋道宣):「義淨,姓張氏,范陽人也。慕玄奘之風,欲游西域:咸亨二年,年三十有七,方遂發足。初至番禺,得同志數十人,及將登舶,余皆罷退。淨奮勵孤行,備歷艱險,所至之境,皆洞言音。」「經二十五年,歷三十餘國。以天后證聖元年乙未仲夏,還至河洛,得梵本經律論近四百部,合五十萬頌。」
不空,
《續高僧傳》三集:「釋不空,梵名阿目怯跋折羅,華言不空金剛。幼失所天,隨叔父觀光東國。開元二十九年,附崑崙舶離南海,至訶陵國界,達獅子國,廣求密藏及諸經論五百餘部。次游五印度境,至天寶五載還京。」
及會寧、
《續高僧傳》二集:「麟德年中,成都沙門會寧泛舶西遊,路經波凌國,與智賢同譯《涅槃後分》二卷,寄達交州,寧方之西域。」
悟空等。
《續高僧傳》二集:「釋悟空,京兆雲陽人,姓車氏。天寶十年,隨使臣西去,留健陀羅,投舍利越摩。落髮後,巡歷數年,回及龜茲,翻成《十地回向輪經》,以貞元五年己巳達京師。」
其翻譯之規模,遠軼前代。
《舊唐書·僧玄奘傳》:「玄奘於弘福寺翻譯,敕右僕射房玄齡、太子左庶子許敬宗,廣召碩學沙門五十餘人,相助整比。高宗在東宮,為文德太后追福,造慈恩寺及翻經院。內出大幡,敕九部樂及京城諸寺幡蓋眾伎,送玄奘及所翻經像、諸高僧等入住慈恩寺。顯慶元年,高宗又令左僕射于志寧、侍中許敬宗、中書令來濟、李義府、杜正倫、黃門侍郎薛元超等,共潤色玄奘所定之經,國子博士范義碩、太子洗馬郭瑜、弘文館學士高若思等助加翻譯。凡成七十五部,……後移於宜君山故玉華宮,六年卒。」
《續高僧傳》二集:「貞觀十九年五月,奘師於弘福寺創開翻譯,召沙門慧明、靈潤等以為證義,沙門行友、玄賾等以為綴緝,沙門智證、辯機等以為錄文,沙門玄模以證梵語,沙門玄應以定字偽。」「自前代以來,所譯經教,初從梵語,倒寫本文,次乃回之,順同此俗,然後筆人觀理文句,中間增損,多墜全言。今所翻傳,都由奘旨,意思獨斷,出語成章,詞人隨寫,即可披玩。」
《慈恩傳》:「麟德元年,法師屬纊,嘉尚法師具錄所翻經論,合七十四部,總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續高僧傳》三集:「義淨自天后久視,迄睿宗景雲,都翻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又出《說一切有部跋窣堵》約七十八卷。」「不空譯經,起於天寶,迄大曆六年,凡一百二十餘卷,七十七部。」
《慈恩傳》,《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簡稱,為記敘唐代僧人玄奘生平事跡最早最詳細的傳記作品,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保持完整面貌的長篇單行個人傳記。玄奘弟子慧立、彥驚合著。
而玄奘之論勝異邦,
《續高僧傳》二集:「戒日王於曲女城,大會沙門、婆羅門一切異道,請奘升座,標舉論宗,命眾征核。竟十八日,無敢問者。王大嗟賞,施銀錢三萬、金錢一萬、上[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8488707.jpeg" /]衣一百具。仍令大臣執奘袈裟,巡眾唱言支那法師論勝,十八日來,無敢問者,並宜知之。」
譯華為梵,尤前此所未有也。
《續高僧傳》二集:「敕令翻《老子》五千文為梵言,以遺西域。奘乃召諸黃巾,述其玄奧,令疊詞旨,方為翻述。」
自晉至唐,中土之講佛學者,各有宗派,近人綜為十宗。諸宗有至唐而已微者,有至唐而始盛者。三論、成實,則至唐而已微者。
《十宗略說》(楊文會):「《成實論》譯於姚秦羅什三藏,六朝名德專習者眾,別為一宗。至唐而漸衰,後世則無聞焉。」「《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是為三論,亦在性空宗。文殊師利實為初祖,馬鳴、龍樹、清辨等菩薩繼之。鳩摩羅什至秦,盛弘此道,一時學者宗之。生、肇、融、睿,並肩相承:生公門下,曇濟大師輾轉傳持,以至唐之吉藏,專以此宗提振學徒。三論之旨,於斯為盛。天台亦提《中論》,其教廣行於世,而習三論者鮮矣。」
俱舍、賢首、慈恩、律、密諸宗,皆盛於唐。
《十宗略說》:「世親菩薩造《俱舍論》,陳真諦三藏譯出,並作疏釋之。唐玄奘法師重譯三十卷,門人普光作記,法寶作疏,大為闡揚。當時傳習有專門名家者,遂立為一宗焉。」「《華嚴》為經中之王,秘於龍宮,龍樹菩薩乘神通力,誦出略本,流傳人間。有唐杜順和尚者,文殊師利化身也,依經立觀,是為初祖。繼其道者,雲華、智儼、賢首、法藏,以至清涼、澄觀,而綱目備舉。」「天竺有性、相二宗,性宗即前之三論,相宗則從《楞伽》、《深密》、《密嚴》等經流出,有《瑜伽顯揚》諸論。而其文約義豐,莫妙於《成唯識論》。以彌勒為初祖,無著、天親護法等菩薩相繼弘揚。唐之玄奘至中印度,就學於戒賢論師,精通其法,歸國譯傳,是為慈恩宗。窺基、慧沼、智周,次第相承。」
《十宗略說》,概述中國佛教諸宗思想的專著。清末佛學家楊文會(1837~1911)著。
《印度哲學概論》(梁漱溟):「律宗從所主律藏得名,遠祖為優波離尊者,此方開宗者唐道宣,律有《大、小乘》,宣公以《小乘律》釋通《大乘》,立為圓宗戒體。所弘通者為《四分律》,著述甚多,其《行事鈔》等稱五大部。宋有元照,復作《資持記》等釋之,中興律宗。」「真言宗一曰密宗,以秘密真言為宗,故名。奉《大日經》等為本,大日如來傳金剛薩埵,再傳龍樹,龍樹授之龍智,再授之金剛智。金剛智唐時來中國,偕者有不空。不空能漢語,共譯經論。既受其傳,更還天竺,親接龍智。密宗之弘,在此師也。」
《印度哲學概論》,研究印度佛教各宗的專著。現代學者梁漱溟著。
淨土則始於晉而盛於唐,世或分為二流。
《佛學大綱》(謝無量):「淨土宗持念佛法門,實三根普被之要路也。念佛緣因,出於《起信論》,繼則龍樹、天親亦間論念佛。而震旦開宗,實始於東晉慧遠。慧遠姓賈氏,雁門樓煩人。博極群書,尤善《老》、《莊》,為道安法師之高弟,專倡淨土法門,道俗皈依。共結蓮社。」「魏曇鸞,雁門人,家近五台。歷觀聖跡,發心出家,逢天竺三藏菩提流支以《觀無量壽經》授之,鸞遂作《往生論注》二卷,蓮宗著述推為巨擘。」「唐道綽姓衛,并州汶水人。十四歲出家,講《大涅槃經》二十四遍,景慕曇鸞淨土之業,繼其後塵,住玄中寺。道俗赴者彌眾,講《觀無量壽經》將二百遍,瑞應甚多。著有《安樂集》二卷。」「善導者,不知何處人。見禪師九品道場講論《觀經》,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也。』人見其念佛一聲,有一光明從口中出;百聲千聲,亦復如是。著有《觀經疏》及各種淨土典籍傳世。」
《佛學大綱》,通論性的佛學理論著作。現代學者謝無量(1884~1964)著。
《印度哲學概論》:「淨土宗從其皈依淨土得名,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為本。在天竺則馬鳴造《起信論》,勸修淨土;龍樹造《十住論》,而宏念佛;世親造《淨土論》而樂往生。中土則有二流:一為晉之遠公,結蓮社於匡廬;一為唐之善導,化俗眾於長安。中間曇鸞、道綽,製作最宏。」
天台則倡於齊而繼於唐,說復分為三部。
《印度哲學概論》:「天台宗從智者大師所棲天台山得名,此宗《法華經》為本,而以《智度論》為指趣,以《涅槃經》為輔翼,以《大品經》為觀法,專習禪定。先是北齊惠文,悟一心三觀,以授南嶽惠思,惠思傳智[img alt="" class="inline" src="images/092718491499.jpeg" /],即大師。大師以為道有傳行,亦必有說,於是由一法華說為三部:一玄義以判教相,二文句以解名義,三止觀以示觀行。中唐有荊溪作《釋簽》疏記輔行,如次第,以釋三部,大振其宗。」
而禪宗六祖,唐居其三。
禪宗六祖,禪宗衣缽相傳共六世,即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
《佛學大綱》:「佛之心印,即是般若波羅蜜,五祖令人誦《金剛般若經》,六祖稱為學般若菩薩,皆以般若為心印也。後人名為禪宗,是出世間上上禪。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惟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學,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故迦葉為禪宗第一祖。」「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尊者,為中華初祖。尊者本南天竺國香至王第三子,得法於般若多羅尊者。承師遺命,泛海達廣州,在梁普通元年。廣州刺史蕭昂館之,表聞於朝,武帝迎至金陵。尊者知機不契,遂渡江屆洛陽,止於嵩山少林寺:而壁坐九年,人莫能測,終為東土禪宗之初祖。」「二祖慧可,武牢姬氏子,參初祖於少林,勤懇備至,後付袈裟,以表傳法,並為說偈。又付《楞伽》四卷,令諸眾生開示悟入。」「三祖僧燦,住舒州皖公山,往來於太湖縣司空山,作《信心銘》六百言,流傳於世。」「四祖名道信,蘄州人,姓司馬氏:三祖付以衣法,後住蘄春破頭山。」「五祖名宏忍,黃梅人,則生為破頭山栽松道者,再來為浣衣女子棄子。四祖識其法器,令出家,付以衣法,住破頭山。後遷黃梅東山,宗風大振,」「六祖名慧能,姓盧,嶺南新州人。家貧,鬻薪供母。聞人誦《金剛經》,問所由來,遂往黃梅參五祖。祖令入碓坊舂米,人稱盧行者。經八月,述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即付囑心傳,並授袈裟,且曰:『衣至汝身,不復傳。』六祖至嶺南,經十五載,一日至廣州法性寺升座說法,聞者傾心。別傳之道,由此大行。」
南嶽、青原分開五派。今之佛寺禪宗,皆傳自唐者也。
《釋氏稽古略》(釋覺岸):「六祖弟子最著者,衡州懷讓、吉州行思,是為南嶽、青原二宗。唐末,南嶽復分為溈仰 、臨濟 二派,青原又分為曹洞 、雲門 、法眼 三派。」
有唐一代,自詩文書畫而外,其宗派林立超軼前世者,殆無過於宗教哲學矣。
唐之佛教寺廟,掌於禮部。據《唐六典》,開元中,天下寺總五千三百五十八所。
《唐六典》:「凡天下寺總五千三百五十八所 ,每寺上坐一人、寺主一人、都維那一人,共綱統眾事。而僧持行有三品:一曰禪,二曰法,三曰律。大抵皆以清淨慈悲為宗。凡僧尼之簿籍,三年一造。」
至武宗時,增至四萬餘所。
《通鑑》:「會昌五年,祠部奏報天下寺四千六百,蘭若四萬,僧尼二十六萬五百。」
以道士之毀,遂大汰僧尼。
《通鑑》:「會昌五年,上惡僧尼耗蠹天下,欲去之。道士趙歸真等復勸之,乃先毀山野招提蘭若,敕上都、東都兩街各留二寺,每寺留僧三十人。天下節度觀察使治所及同、華、商、汝州各留一寺。分為三等,上等留僧二十人,中等留十人,下等五人。余僧及尼,並大秦穆護僧襖,皆勒歸俗。寺非應留者,立期令所在毀撤,仍遣御史分道督之。財貨地產並沒官,寺材以葺公廨驛舍,銅像鐘磬以鑄錢。」
世謂北魏太武帝、周武帝及唐武宗為三武,皆反對佛教最力者也。然不數年,所毀者盡復。
《通鑑》:「大中元年閏月,敕應會昌五年所廢寺,有僧能營葺者,聽自居之,有司毋得禁止。是時君相務反會昌之政,故僧尼之弊,皆復其舊。」
故至唐末,禪宗之盛,轉軼於前焉。
唐代之於佛教,不獨譯經求法、分宗立寺為最盛也,即整理佛教經籍,亦以唐為最大。藏經之確定,即緣於開元釋教之目錄。
《大藏經雕印考》(常磐大定):「自後漢之末葉,至元之初期,佛典傳譯之時期,前後通計千三百有餘年。當時及其後之多數學者,整理此極紛雜之典籍,調撰目錄,達六十次以上。今其存者二十餘部,此皆調查《大藏經》內容之變遷,所不可或缺之材料也。」「多數目錄中,最可貴重者,前有《隋錄》,中有《開元錄》,後有《至元錄》。此三種者,諸目錄中之尤最也。而三錄又以《開元錄》為中心。自漢以至五代,僅有繕寫之藏經,至宋初雕印《大藏》,於是為《大藏經》劃一時期。而為宋初雕印之基礎者,《開元錄》也。故《大藏經》有種種之經過,至唐有《開元錄》,而後完全因之。自目錄上研究《大藏》,亦遂可謂至《開元錄》而結束矣。」
常磐大定(1870~1945),研究中國佛教的日本學者。號榴邱。著有《印度文明史》、《釋迦牟尼傳》、《大藏經雕印考》等。
《開元目錄》,釋智昇撰,體例最善。
《大藏經雕印考》:「《開元錄》者,自後漢永平十年,至開元十八年,六百六十四年間之傳譯者,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之三藏及集傳並失譯,總計二二七八部、七○四六卷。至是而《大藏經》之本體,始確定不動矣。……智異之分類法,定《大乘經》為《般若》、《寶積》、《大集》、《華嚴》、《涅槃》五大部,其外開重譯、單譯各門。《大乘論》中,開釋義、集義二門;《小乘經》中,開根本四阿含、四阿含中別譯及四阿含外重譯、單譯各門。《小乘律》中,開正及、眷屬二門;《小乘論》中,開有部根本、身足支派二門。《賢聖集》中,開梵本翻譯,此方撰述二門,秩序整然,殆達於目錄完成之域。」
貞元間雖有新定釋教目錄,實不逮其整備也。
《大藏經雕印考》:「後世刻經,不據新定《貞元錄》,而仰范《開元錄》以成宋之刻藏,故此錄有左右《大藏》之力。」
唐代譯經,文義之美,既極其盛,而禪宗語錄,又別開一俗釋典之例。觀六祖《壇經》所載問答之語,
《壇經》:「懷讓禪師至曹溪禮拜,師曰:甚處來?曰:嵩山。師曰:什麼物?恁麼來?」「一僧問師云:『黃梅意旨甚麼人得?』師曰:『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否?』師曰:『我不會佛法。』」
為宋代儒家語錄之祖,亦為今之倡語體文者所稱道也。大抵諸宗學派,皆尚文言,惟禪宗六祖徒恃慧力,不用功於文字,故其後別成一種風氣。而佛典之優美,與語錄之鄙俚,實不可以一律視之也。
唐代宗教之盛,自佛教外,首推道教。蓋唐出李氏,崇拜老子,故盛倡道教。
《舊唐書·禮儀志》:「開元二十九年正月己丑,詔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一所,並置崇玄學。其生徒令習《道德經》及《莊子》、《列子》、《文子》等,每年准明經例舉送。……天寶元年,詔《古今人表》玄元皇帝升入上聖,莊子號南華真人,文子號通玄真人,列子號沖虛真人,庚桑子號洞虛真人。改《莊子》為《南華真經》,《文子》為《通玄真經》,《列子》為《沖虛真經》,《庚桑子》為《洞虛真經》。兩京崇玄學,各置博士、助教,又置學生一百員。」
其道觀亦掌於祠部。
《唐六典》:「凡天下觀總一千六百八十七所 。每觀觀主一人、上座一人、監齋一人,共綱統眾事。而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律師。其德高思精,謂之鍊師。而齋有七名:其一曰金錄大齋;其二曰黃錄齋;其三曰明真齋;其四曰三元齋;其五曰八節齋;其六曰塗炭齋;其七曰自然齋。而禳謝復三事:其一曰章;其二曰醮;其三曰理沙。大抵以虛寂自然無為為宗。」「凡道士、女道士之簿籍,亦三年一造。」
此外則有祆教、摩尼教、景教等 。
《通典·職官門》:「視流內有正五品薩寶,從七品薩寶府祆正。又視流外有勛品薩寶府祓祝,四品薩寶府率,薩寶府史。」
《舊唐書·憲宗紀》:「元和六年正月,回紇請於河南府、太原府置摩尼寺。許之。」「八年十二月二日,宴歸國回鶻摩尼八人。」「長慶元年五月,回鶻宰相、都督、公主、摩尼等五百七十三人入朝。」又《回鶻傳》:「元和初,以摩尼至,其法,日晏食,飲水茹葷,屏湩酪。可汗常與其國摩尼至京師,歲往來西市,商賈頗與囊橐為奸。武宗初年,命有司收摩尼書若像,燒於道,產貲入之官。」
武宗之排佛也,大秦寺 、摩尼寺皆廢罷。京城女摩尼七十人皆流回紇,於道死者大半。景教僧、祆僧二千餘人,並放還俗 ,故惟道、佛二教,流衍至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