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唐三水深火熱的考核生涯
2024-09-18 08:37:44
作者: 吃心望香
半個小時後,
南宮凌雲帶著四大美女步入比比東和波塞西所在的大殿。
兩人眼睛瞬間瞪的滾圓,
兩個綱手實在太像了,一樣精緻的面龐,一樣窮凶極惡的罪惡,一樣纖細的小腿,一樣穿著露出腳指的木屐、塗有紅色指甲油的白嫩小腳。
就連墨綠色長袍的後背上,也都繡著一模一樣的大大賭字。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就是不知道賭運是否也一樣,如果一樣的話兩份個人一起賭誰又能贏?
不過,長相雖一樣,但若細細分辨,卻能清晰的感應到明顯不同,
海神傳人更加水潤,而這個,則無時無刻都在洋溢著濃烈的生命氣息。
波塞西顫抖著聲音喊道:
「她……她她是……?」
「你們兩個距離陰陽五行遠遠不夠,所以又從其他世界尋找來一些。」
南宮凌雲問都沒問她們是否同意,直接默認已經加入最後一套陰陽五行。
成神後他可能還會收老婆,但長生訣卻不會繼續修煉了,自然也不需要組成下一套陰陽五行。
其他世界?
波塞西還不知道飛仙城的消息,聞言大腦一陣宕機。
想要更加深入了解,但張開嘴,猶豫了片刻還是沒有問出口。
倒是比比東,不知忽然想到什麼,美目中精光一閃,露出些許饒有興致之色。
給幾人簡單介紹了一下,南宮凌雲立刻正色道:
「長生訣的修煉極為艱難和危險,
首先是內容過於深奧難解,先賢中曾閱此書者,雖不乏智能通天之輩,但從未有人能融會貫通,破譯全書。
其次,它的修煉方法暗暗嵌合了天地宇宙的奧義,講究人體乃一小天地,身外又是另一大天地。
需要精準把握到這兩個天地的運轉規律,並融匯交通,讓自己進入一種玄之又玄空靈狀態,
從而讓內外兩個世界合而為一,渾成一體,這種狀態又被稱為天人合一,絕大多數武者夢寐以求、卻終其一生都無緣得見。
第三,稍有不慎,
輕則走火入魔,經脈被摧毀,斷送全部修為還會落下終生殘疾,嚴重會立刻身死道消,被暴走的天地能量炸成一團灰灰。
而且,還無法循序漸進,必須一步到位,初次修煉就凝練出先天真氣成功入門。
這導致它曾在被傳授下去的幾千年時間裡,始終無人能成功。
不過,你們無需太過擔心,
內容我早已破譯成功,至於天人合一狀態,我也會使用精神能力在幻境中引導,讓你們了解並不斷熟練。
直到對所有細節關節全都極為了解、不會輕易出錯之後,再在現實中嘗試。
這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個月。」
話音剛落,凝光就立刻嚴肅的回答道:「明白。」
雅妃幾人也是微微點頭。
南宮凌雲將目光望向比比東和波塞西,
這兩人同樣心照不宣的沒有提什麼同意不同意之類的話題,以默認姿態頷首表示沒有問題。
……
也在南宮凌雲帶著六個美女模擬修煉長生訣的同時,
另外一邊,因為直播中斷、城中百姓紛紛開始撤離、非都城守備軍的人員全部解除安保任務,唐三終於有了時間繼續他的飛仙考核。
飛仙第三考的方式,和第二考中的獵魔試煉場有點相似,但卻更加困難和複雜。
第二考是規定任務目標和改變原有劇情,
比如將你投入火影世界某個特定的時間點,要求你殺死帶土、救下四代火影,時間往往很短,三到七天不等。
而第三考則是自己代替成為原本世界的某個角色,擁有對方的能力,沒有規定具體任務,最終根據表現綜合判定。
看似自由度十分之高,但根本不知道會依據什麼東西來做評判,三子玩的提心弔膽。
唐三進入的是一個歷史位面,劇情為春秋時期吳越戰爭,
他將作為戰敗國君勾踐,在敵對國吳國掙扎圖存。
最初,當知道自己碰到了一個歷史位面、並且還是自己熟知劇情的臥薪嘗膽之時,冰清玉潔心中激動無比,以為這次總算能揚眉吐氣了。
勾踐歷史上是怎麼幹的,自己只要依葫蘆畫瓢就能玩個八九不離十,
如果再開動小腦筋,發揮下主觀能動性,那還不得優上加優?
然而很快,他就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那個吳國國君是個十足的昏君,整天除了玩西施就是被西施玩,這就算了,還喜怒無常,
再加上身邊那個腦子不正常的大臣伍子胥,每天二十四個小時裡有二十五個小時在想著怎麼弄死勾踐。
曾經被視為簡單的世界,今天已經第六次死亡重開了。
前五次,
自己桀驁不馴,吳王夫差會覺得你特麼一個敗國之君,竟然還敢在老子面前牛逼?
車裂、凌遲、腰斬,放油鍋里烹,用炮烙燙……
而自己要是稍微卑躬屈膝,伍子胥就激動了,
大王快看,這傢伙明顯是在忍辱負重啊,他打算用假象蒙蔽你然後乘機逃脫,等將來把吳王和吳國全弄死。
歷史上夫差沒殺勾踐,但這裡,不知道是不是表演的不夠到位,沒有完美復刻細節,吳王居然聽信了。
然後依然是車裂、凌遲、腰斬,放油鍋里烹,用炮烙燙……
唐三腦海中回想著一次請教南宮凌雲時,對方曾說過的話。
「歷史書上的歷史是一個畫面,一張照片,
然而真實的歷史,是視頻,是錄像,在特定事件之外,還發生了無數其他事情。
甚至同一件東西,背後也有大量複雜的因素在同時影響著,有時候一點微小的變化,就會導致天平偏向另外一邊。
甚至連這個畫面這張照片本身,都是被人修飾過美化過的。
你如果不知道那一幕的前因後果是什麼,不知道隱藏的東西是什麼,就很難理解當時古人為什麼做出這個選擇。
只是憑藉一廂情願的想當然,自然很難得到想要結果了。
就比如史書上記載堯舜禹禪讓,被儒家描繪成帝王德行的榜樣,
然而實際上,在禪讓之前,對方勢力早就到了能取代的地步,禪讓之後史書未寫的結局,也足以讓人大跌眼鏡。
倘若聽信史書,不發展力量就跑去三位大帝面前展現德行,等待著被禪讓,你怕是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