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

2024-09-14 16:20:48 作者: 杲杲出日

  司空

  「這是你自己的選擇, 不是嗎?」郗歸平靜地反問道。

  

  「正是因為你不願直面北秦主力的進攻,想要北府軍承擔可能出現的更大傷亡,我們才共同商定了後來的策略。」

  「然而, 當北府軍接連的勝利帶來了盛名與利益, 你卻又覺得不甘。」

  「子皙,更高的收益常常與更高的風險同時出現, 人總要為自己做出的決定負責。你作為一軍主帥, 更加不可能例外。」

  在剛剛結束的表彰典禮上,桓元從容地擺出了一副渾不在意的模樣, 甚至還在聽到北府軍的功績時,屢屢點頭以示讚揚。

  他盡情地在江左軍民面前,展現出自己的氣度和雅量。

  可事實上,爭鬥、較量與不甘,都發生普通人不能輕易看到的角落裡。

  權力並不意味著美德,身居高位者不一定會比底層人更加磊落。

  有利益, 就會有紛爭, 有不甘心。

  誰又能真正做到慎獨?

  恐怕郗歸自己,也不能保證能完全做到時時刻刻的表里如一。

  桓元因這平靜的質問而有些難堪,他扯了扯嘴角,看向郗歸:「可是姑姑, 就算我沒有北府軍那樣大的功勞, 卻也依舊為江左守住了上游的國門,使得巴蜀水師不能順流而下,直逼建康。」

  「可是, 我又獲得了什麼呢?」

  「您不覺得, 這對我而言,十分不公嗎?」

  「公平?」郗歸笑了, 她直視桓元,揭穿了他這片慷慨陳詞的虛偽之處,「你我都知道,北秦兵敗之後,上游獲得的不僅僅是襄陽,更有對於巴蜀之地的攻伐權。」

  「荊州坐擁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梁、益二州豐饒的資源,如今已堪稱唾手可得。」

  「對此,你還有什麼不滿呢?」

  「不如我將這虛名讓給你,你把梁、益二州給我?」

  「姑姑說笑了。」桓元不急不緩地回道,「梁、益二州如何,那是我自己的本事。我確確實實地幫了江左,總不能因為我自己有本事,江左便要賴帳吧?」

  「你的確幫了江左,可更是為了幫你自己。」郗歸輕笑著搖頭,並未因這番狡辯之詞而出現動搖。

  她看得很清楚:「賞賜是王朝對於其臣子的饋贈,可你,子皙,你捫心自問,自己算是江左的臣子嗎?」

  「一個威逼朝廷頒布詔令、讓自己同時兼領江州刺史的人,憑什麼再以臣子的身份,向江左討要好處?」

  桓元嗤笑一聲:「姑姑,你這樣說我,可你又如何呢?北府軍日漸壯大,威逼皇權,甚至連一個傀儡皇帝都不肯立,難道你便是江左的忠臣嗎?」

  「我當然不是。」郗歸揚眉說道,「可無論如何,此時此刻,代表江左、代表中樞的是我,而不是你。識時務者為俊傑,你總不至於連這點小事都看不清楚。」

  「所以,姑姑,你什麼都不肯給,對嗎?」桓元緩緩問道。

  郗歸從容地看向他:「等時機成熟,你自行決定,是否要自荊州北伐。收復長安這樣的大功,我不與你搶,如何?」

  桓元沒有說話。

  待到軍隊修整完畢,他無論如何,也會去拿這一份功勞,去實現桓陽當日未曾做到的野心,為自己添上一塊舉足輕重的籌碼t。

  郗歸根本攔不住他,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承諾毫無意義。

  可這畢竟是一個保證,無論如此,驍勇的北府軍總是一個威脅,郗歸若能承諾北府軍不插手長安,倒也並非不算一件好事。

  至於其他東西——尤其是那傳說中的神器——看來是拿不到了。

  雙方就這樣達成了一致,郗歸把玩著茶盞,看著桓元離開。

  南燭憂慮地問道:「女郎,長安——我們果真要放棄嗎?」

  郗歸緩緩搖頭:「且看著吧,桓元做不到的。」

  桓元的脾性決定了這支軍隊的風格,即便符石大敗,長安也依舊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那裡有無數的胡人勢力,有盤根錯節的漢人大族,而後者,並非僅僅能夠憑藉武力撼動的存在。

  帝王之興,必有驅除,攘除胡虜的事業也一樣。

  動手的先機,並不意味著最後的勝利。

  元旦過後不久,台城便頒下了拜郗歸為侍中的詔令。

  這雖只是一個虛號,可卻是位列三公的無上榮耀。

  北府軍的勝利賦予了郗歸獲得這一稱號的底氣,這場堪稱衛國之戰的大勝,讓任何人都不能明著反駁王皇后的這一提議。

  更何況,這其中還有另一位執政臣謝瑾的一力推動。

  就這樣,郗歸終於獲得了不亞於其祖父郗照的榮耀。

  有史以來,代表三公的金印紫綬,第一次與一個女子的姓名聯繫在了一起。

  北府軍諸將士因這輝煌重現而激動不已,他們清脆地看到,可以預見的光明前途擺在自己面前。

  他們再不必一輩子屈居人下,受那些世家子弟的為難了。

  對於女軍而言,這榮耀還代表著另外一重意味。

  從今以後,江左人人都會知道,朝堂之中,出現了一位女司空。

  史冊會記住這一點,會讓千秋萬代之後的讀者,仍然銘記,是在這個時代,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司空。

  而對於女軍將士而言,更為切實的影響是,作為司空的郗歸,將會開衙建府,樹立牙旗,真正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被所有人承認的班子。

  一群優秀的女性,將隨著這件事的推進,真正走到人前,而不僅僅是作為只在徐州受到認可的女兵、女將與女官。

  南燭、伴姊、潘可、遲眉、喜鵲等等,都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官服。

  她們領受郗歸的恩德,接受北府的教育,並不認可江左這套腐朽的體制。

  可那又如何?

  時至今日,她們所需要的東西之中,恰恰包括這個陳舊王朝的任命。

  她們要用真切的現實,讓更多的女性看到,女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奮鬥來獲得什麼。

  她們要用來自這個腐朽體制的認可,去積蓄更多推翻它、顛覆它的力量。

  女司空、女司馬、女參軍、女長史,共同締造著一個新的歷史。

  有朝一日,她們一定會讓女子成為司空、成為司馬、成為參軍,變成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到那個時候,人們再也不必在這些職位之前特意增添一個女字。

  因為女子為官作宰、出將入相,本就是理所當然之事。

  分封的一眾官職之中,擔任司馬一職的女性里,有遲眉從潁川郡接回的、朱庠的母親韓氏。

  朱庠本是桓元麾下的將領,曾於北秦十七萬大軍連續的攻勢之下,苦守襄陽一年。

  那時其母韓氏也在襄陽,熟諳兵法的她,敏銳地發覺西北角城牆不夠堅固的事實,率領百餘名城中女子,修建了一道二十餘丈的新城牆進行補救,成功攔住了北秦人的攻勢。

  後來朱庠戰敗而降,韓夫人也被送至穎川。

  郗歸聽聞韓夫人在襄陽的事跡,知曉她素識兵法,智勇雙全,且有一腔御胡之心,所以才命人扮作行商,與韓氏母子商議了大戰之時的合作。

  後來遲眉成功接回了韓氏,朱庠也在揚州北境的戰場力戰滅敵,洗刷了襄陽之敗的恥辱。

  戰爭結束後,朱庠及其麾下將士,像所有加入北府軍的人一樣,回了京口參加培訓,韓夫人也被郗歸請到了建康。

  當韓夫人聽到郗歸欲拜她作司馬、請她作女軍總教習時,連連擺手拒絕。

  她說:「老身不過是個內宅婦人,哪裡做得了這些?」

  郗歸握住她的手,誠懇地說道:「您出身將家,對於兵法將略,自小耳濡目染,熟記於心。襄陽守軍數萬,唯有您察覺了城牆的漏洞。這樣的慧眼獨到,難道還不值得擁有一個官職嗎?」

  「如今的女軍,大都是一群年紀不大的孩子,和識不得多少字的中年婦人。」

  「前者年紀尚輕,經驗不足,不好服眾;後者於兵法不熟悉,目前還難以為將。」

  「軍中正需要您這樣的人,請您幫幫她們,與遲眉一道,讓咱們的女軍變得更好、更強,教所有人都看看巾幗女將的英姿。」

  郗歸當著韓氏的面展開絹帛,著手起草發給有司的詔書。

  「您的名字是?」她看向韓氏,啟唇問道。

  韓氏心中激盪著難以言喻的澎湃情緒,丈夫和兒子的功勳早就足以讓她獲得誥命,可這一次,她即將憑藉自己的本領獲得官職。

  她將不再僅僅是朱門韓氏,而是女軍的司馬,是無數有志於沙場報國的傑出女子的□□。

  她握緊拳頭,鄭重說道:「韓小女,我的名字是韓小女。」

  這是一個無比簡單的名字。

  韓小女的出身雖不算很低,可卻也長久地沒有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名字。

  作為父母最小的孩子,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她就只有諸如「小妹」之內的稱呼,直到成婚之後,要在官府造冊登記,這才有了一個敷衍的名字——韓小女。

  可事實上,並沒有人會這樣稱呼她。

  他們叫她韓氏,或是朱韓氏,仿佛她生來就是為了作韓家的女兒、作朱家的媳婦,從來都不配像男人那般、擁有自己的名字。

  可這一次,她即將以自己的姓名獲得官爵。

  當郗歸微笑著點頭,在絹帛上寫下「韓小女」這三個字時,韓小女真切地感受到了郗歸對於女軍、以及女軍對於江左的意義。

  原來,遲眉掛在嘴邊的那句「以先知覺後知,以先覺覺後覺」並非簡單的口號。

  她們身體力行地,將像她這樣的人拉出了陳舊的泥沼,在她面前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