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2024-09-14 14:52:39 作者: 易楠蘇伊

  第 6 章

  古代的女人也是可以經商的,但她們很少獨自出門。因為治安不好,張希瑤就聽張二伯說起過不少悲慘的案例。

  

  比如某某貨郎背著貨物在山上行走,被蒙面歹徒持刀搶劫,不僅貨物被搶,連貨物都丟了。

  別以為這是話本故事。這是張二伯親自經歷的。而且就發生在他們前往鎮子這條路。

  男人尚且不安全,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就更不是那些匪徒的對手。

  張婆子不放心張希瑤獨自出門,不是要限制她的自由,而是真心愛護她,不想她受到任何傷害。

  張希瑤這會兒已經顧不上害怕。蒙面歹徒離她太遠,她現在更擔心的是路。

  古代的路真的很難走,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而許家村的村民們很少出村,所以出村的路到處是成人高的野草,不小心還有可能迷路,需要張二伯在前面蹚路當嚮導。

  這一走就是一個時辰,換算成現代時間就是兩個小時。她累得腿肚子直打顫,肩膀也好似不是自己的。為了不讓阿奶和二伯看出來,她還得強裝無事發生。

  三人趕在天蒙蒙亮時到了鎮上,二伯熟門熟路先去東市農貿區擺地攤。

  這個區域都是賣菜的。而且看他們的穿著打扮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張二伯剛把雞蛋卸下來,就有人過來收費。

  五文錢的費用。難怪村里人寧願把雞蛋賣給張二伯,也不親自到鎮裡售賣。實在是交不起稅。

  「這蘑菇也得交五文。」收稅的漢子看向張婆子身後的背簍和麻袋,份量這麼多,賣的東西不一樣,肯定要格外交稅。

  宋朝商業發達,商稅比農稅還要高。

  張婆子還不知道這蘑菇能不能賣出去,哪肯花這麼多錢交攤位費,當即就搖頭,「不是!我不在這兒擺攤。我是幫他把雞蛋卸下來。我馬上就走。」

  漢子就站在邊上盯著她卸筐子。

  將筐里的雞蛋全部卸下來,張婆子就讓張二伯在這兒賣,她準備去鎮東的坊里叫賣,興許有人認得這紅蘑菇。

  張二伯答應了,讓兩人注意安全。

  張婆子就帶著張希瑤出了東市,途經其他攤位時,也看到不少攤位賣著蘑菇。種類也很多,有雙孢菇、平菇、杏鮑菇、香菇、白玉菇、鮮菇、蟹味菇等等。有曬得乾乾的,更多的是新鮮蘑菇。價格都很便宜。就是沒人賣紅菇。說明這邊的人根本不認識紅菇。

  張希瑤心裡有種不好的預感。阿奶要是去鎮東的住戶,這邊都是鎮上的地主和公職人員。去有錢人家兜售,估計怕死的他們也不敢買。

  張婆子帶著張希瑤在坊里叫賣,用的還是張希瑤研究出來的推銷詞。

  「蘑菇便宜賣啦!新鮮的蘑菇!便宜賣啦!」

  聽到有蘑菇賣,鎮東的住戶們好奇出來瞧熱鬧。可看到滿筐都是紅蘑菇,一個個都嫌棄得皺眉,認為她們心眼太壞了,居然敢賣毒蘑菇。

  雖然古代信息傳播速度慢,但那是針對南北疆域。前些年鬧乾旱,吃毒蘑菇而死的人不只有良叔。一個縣住著,死人這種大事總是駭人聽聞。百姓一傳十,十傳百,流言蜚語滿天飛。紅蘑菇毒死人,伴著那首恐怖童謠以病毒式速度往外擴散。整個縣幾乎沒人敢吃紅蘑菇。

  有幾個婦人太過激動,上前拽住張婆子的胳膊要將她扭送到官府。

  住戶聽到女人的叫嚷聲,嘩啦啦全從家裡出來了,待聽說事情原委,把張婆子和張希瑤圍成一個圈,罵她們不是東西。

  張婆子嚇得不輕,當即就試吃給她們看。

  吃是吃了,但可這些人依舊是將信將疑。用他們的話說,「毒蘑菇進了肚子也不是立刻就見效。誰知道你回去之後,會不會摳了吐出來。我們可不敢吃。」

  話雖如此,但看她敢吃,也就將人放了。

  張婆子把嘴皮子都磨破了,愣是沒人買,她嘆了口氣,「連他t們都不認。咱們這蘑菇算是砸手裡了。」

  張希瑤沒想到在現代如此搶手的野生紅菇,在這邊居然沒人要,她試探問,「咱們去鎮西呢?我剛剛過來,也看到鎮西有不少房子。」

  張婆子聽到孫女這話,就有點泄氣,「你別看那邊房子還不錯,其實全是擺攤賣貨的貨郎。房子也是租別人的。就算他們樂意買,也出不起價錢。一文錢三斤賣給他們,我們還不如自己吃呢。」

  張希瑤就問張婆子,這鎮上有沒有藥鋪。

  紅菇之所以在現代賣這麼貴,除了她的口感好,還有一個原因,它屬於藥用菌。能當藥的,價格就不可能便宜。

  張婆子倒是瞬間明白孫女的意圖,「你想當藥賣?」

  「試試看唄。興許它是藥呢。」張希瑤也是沒辦法了。誰叫這地方的人根本不認識紅菇呢。一首歌謠就把他們嚇破膽了。不像他們雲南人,吃蘑菇進醫院,絲毫都不懷疑蘑菇有毒,只會認為自己沒煮熟。

  張婆子想想也成,於是兩人進了鎮上唯一一家藥鋪,請大夫瞧瞧這個紅菇收不收?

  大夫辨認半天,搖了搖頭,「這不是藥材。」

  張希瑤記得紅菇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可李時珍是明朝人,這個朝代是架空北宋,大夫不認得也很正常。

  這條道行不通,張婆子就有點泄氣了,她出了藥鋪就一屁股坐到旁邊的台階上,不停捶腰。

  走了這麼長時間,她累得腰酸背痛,口發乾,「這紅蘑菇不是藥材,人家不認。咱們還是背回去自己吃吧。」

  張希瑤看了眼天色,還這麼早,不急,她問張婆子鎮上哪裡有客棧。

  張婆子見孫女不死心,也打起精神,一路問人,還真找到一家客棧。她倆也不敢進客棧推銷,就在客棧不遠處擺攤叫賣。

  路過的人很多,但大家看著紅蘑菇都是指指點點。

  「這兩人缺了大德,居然把毒蘑菇拿出來賣。要是害死人,這不是作孽嘛。」

  張婆子一把年紀被人指著鼻子罵,她哪受過這種待遇,老臉漲得通紅,

  反倒是張希瑤絲毫不覺得難堪,反而大大方方站起來,沖大家拱手,「這蘑菇無毒,我們家吃了很多。」

  大家根本不信,覺得這書生長得秀氣,心腸卻是壞透了。

  一個外地客商從客棧出來,他是運貨到汴京售賣,徒經此地,出來打打牙祭。聽到這邊有動靜,他扒開人群,看到賣的是他們家鄉才有的紅菇,登時眼前一亮,當即就擠開人群詢問價錢。

  張婆子經過這麼多人的冷遇有點心灰意冷,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問價的,剛伸出五根手指,想開口要「五文」,話還卡在嗓子眼,已經被孫女搶了話頭,「五十文。」

  張婆子微微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看著孫女。咋能這麼要價!要這麼貴,誰買得起。

  不止她,這些本地人也勸客商,「這紅蘑菇有毒的。可不能吃。別被他們騙了去!」

  客商好脾氣應了,「無事。我問問價。」

  大家見他明知有毒還要買,好心當成驢肝肺,一甩頭走了。

  見周圍沒什麼人,客商鬆了口氣,不過他轉過身沖張希瑤道,「你這蘑菇太貴了,再便宜點兒。」

  張希瑤卻是咬死了不肯便宜,而且還給人家介紹紅菇有多好,「在福建閩南地區,婦女分娩時必食紅菇補充營養。紅菇味清、性溫、開胃、止瀉、解毒、滋補、常服之益壽,被當地人稱為『南方紅參』,有『菇中之王』的美稱。(1)」

  客商原本以為這兩人不識貨,還想砍砍價,聽她說得頭頭是道,顯然是認識紅菇,也知道自己想低價買是不成了,爽朗一笑,「到底是讀書人,居然連我們老家人的喜好都知曉。」

  張希瑤沒想到自己運氣這麼好,居然碰到識貨之人,當即謙虛擺手,「看過幾本遊記,略知一二。」

  客商問她們還有多少紅菇。

  張婆子揭開孫女背簍上面的草葉,露出裡面的鮮蘑菇。

  客商微怔,「怎麼還有鮮蘑菇?」

  「我們家離鎮上很遠,來一趟不容易,就想把鮮蘑菇也帶過來?」張希瑤淡淡解釋。

  客商瞧了幾眼,鮮蘑菇數量不多,於是就問,「鮮的怎麼賣?」

  張希瑤笑眯眯道,「六斤鮮紅菇曬一斤干蘑菇,您要是全要了,鮮蘑菇就收您八文一斤吧。」

  客商哈哈笑了,「行。你們稱吧。我全要了。」

  張婆子的手抖了抖,萬萬沒想到這蘑菇居然真賣出去了,而且賣的價還那麼高。別說五十文一斤,就是五文錢一斤,她也賣。

  她沒有稱,客商就帶著兩人去客棧借了稱,稱完後,總共有202斤干蘑菇,有200斤鮮蘑菇。

  客棧掌柜撥打算盤,算出總數11700文。

  客商沒有那麼多錢,他隨身帶的是交子--也就是這時候的銀票。張婆子從來沒用過銀票,輕飄飄的一張紙,就不敢接。

  客商就請掌柜換了些銀子和銅板。

  這時候銀價和銅板的兌換比例大概是一兩銀子一千文,這個數值並不是固定的,會有所波動。但這時候他們也不可能幫她們按照市價來換,所以就給她十一兩銀子和七百個大錢。

  七百個銅板全放進背簍,也是不小的重量,壓得張婆子的肩膀都跟著彎了彎。

  十一個銀錠被張婆子揣進懷裡,鼓鼓囔囔,她胳膊死死抱著,片刻都不想逗留,只想快點離開。

  付完錢,客商就請掌柜幫他做三斤鮮蘑菇,他今天要嘗嘗這美味。

  張希瑤見阿奶只顧著走,有點無語了,拉住她胳膊,不讓她動彈,扭頭問客商下次什麼時候過來,她再多找些蘑菇給他。

  客商沒法給她具體時間,只給了個大概時間,「我此次去汴京賣貨,回鄉還會在這個客棧歇腳,差不多是一個月後。你要是還有紅菇,到時候全送過來。我會在這邊停留兩日。」

  張希瑤還能賺一波錢,自是歡喜應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