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9章學子們啊
2024-05-04 04:46:26
作者: 歸雲子
之前父王和自己說過,本國疆域遼闊,地大物博。可是從小到大,自己從來沒有出過宮門,關於外面的世界全是太傅和身邊的人告訴自己的。
宮裡的太傅曾經說過,膠南鄰海,民眾多是食用海味,打漁的人倒是比種田的人更多些。
前幾年常有海匪賊倭渡海而來,沿著海邊橫加搶掠,沿海居民苦不堪言。
官府曾經多次派重兵剿匪,無奈這些海賊倭人生性兇悍,進退有制,且常年居於海上,形跡難覓,絕然不似鄉間的毛匪那般容易擒拿。
朝廷幾次重兵剿匪都以失敗告終,元和帝龍瑾曾經為此大為頭痛。
三年前,元和帝親自下旨,封太后的侄兒周子成為膠南侯。
不想三年之內,周子成多次親自領兵深入海上剿匪,擒拿海賊無數,還順利地端掉了好幾個海匪的老巢。
自此,膠南之地再無匪患,鄰海居民這才得以安居樂業。
民間百姓無不交口稱讚膠南侯神勇過人,實為百年不遇的帥才。
「子驥,看看你這位膠南侯,年僅二十一歲,僅僅是比你大五歲而已啊。他卻是這般智勇雙全,有勇有謀,朝里多少大臣都比不上他,他善於用兵也善於用人,實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子驥,你一定要向他多學一學才好啊。」
當父親向龍子驥說出這番話的時侯滿目讚許,龍子驥還沒有感覺到有什麼,頂多是聽到父親在自己面前誇別人家的孩子,心裡有那麼一丁點不舒服。
可是當父親親自下了口諭要將青芷嫁給膠南侯時,龍子驥才真正地感覺到不痛快起來,難道在父親心裡,膠南侯真的有那麼優秀嗎?優秀到比自己更配擁有青芷那樣的女人?
想到這裡,龍子驥心中更加不是滋味。
馬車轉過一個街角,膠南侯的府邸近在眼前,朱門華匾,桂殿蘭宮,膠南侯府的氣派可見一斑。
此時天色已經昏暗,龍子驥施展輕功,輕易地躍入圍牆,順著花間的小徑向後宅走去。
翠竹掩映之間,一處精緻的花閣里,身著青衣的女子正在低頭撫弄琴弦,琴音如流水般傾出,將這帶著幾分燥熱的暮色也浸染得清涼起來。
龍子驥隱身在竹林里,默默地看著她,眼神一絲絲溫軟。
青芷還是老樣子,永遠是那麼清麗可人,眉心似乎總帶著一抹化不開的幽怨。
有那麼一瞬間,他很想就這麼走出去,一把握住她的手。告訴她,我來了,我本是不許父王將你許給別人的,可是他不聽我的,你不要再心生幽怨,只要有我龍子驥在,你早晚可以回到宮裡,回到我的身邊……
耳畔傳來一陣輕響,是一對精美的烏魚皮靴踏碎了青石板路面上的竹葉。
青芷止了琴音,慢慢地抬起頭來,看向不遠處的地方,一雙美目在看清了來人的那一瞬,眉角微微一揚,露出幾分嬌俏的喜悅來。
「王爺,你回來了。」
她甜甜地笑了,嘴角泛起一抹好看的梨渦來……
今天已經是第五天了,我說龍少爺,你倒是回來啊……
楊雨清目視前方,只覺生無可戀。
今天已經是第五天了,可是那位龍少爺還是連個人影也不見,難不成你這是甩了我一道自己跑了?
你看看你那幾個手下一個個如狼似虎的,天天盯著你那房門看,我這能拼得老命抵擋個一兩天,勉強苦撐過三四日,今天可是第五天了!你要是再不回來,真保不齊你那幾個手下不會看出來啊……
「楊山長,學子們都到了。」老張頭道。
楊雨清目光呆滯,一動不動。
「楊山長,願意種地讀書的學子都到了。」
老張頭提了提聲音,楊雨清這才如夢方醒,回頭打了個哈哈:「哦,都是想種地的學子?」
「還有兩位是附近的先生,想到咱們這兒來謀個差事的。」
「哦?先生好啊。」楊雨清眼睛一亮「眼下這學子一多,光我一個人是教不過來的,先叫那兩位先生進來吧,我先面試一下。」
不一時,老張頭引著兩位先生走了進來。
前面的那一位自稱姓張,黃白臉色,身材瘦削,眉骨高,眼睛小,生著一個鷹勾鼻樑,看上去很是斯文,人卻似長得單薄了些。
另一位姓王,紫黑臉膛,中等身材,濃眉長目,國字臉,看上去有幾分憨厚,身上穿著一件土黃色的長衫,腳上卻是一雙草鞋。
「兩位先生好。」楊雨清站起來先施了一禮「不知道二位之前都是在哪裡從教的啊?」
姓張的先還了一禮道:「小生張賀,之前給一商戶家作西席,今年這家商戶遷到別縣去了,所以眼前只在家裡事奉母親。」
姓王的也施了一禮道:「山長,小生王明坤,之前教過三年私塾。」
「不錯不錯。」楊雨清連連點頭「我們這個青竹書院呢,和別的地方不太一樣,我們講究的是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以兩位不但要會教四書五經,這算數體育也要會一點的,兩位會踢球嗎?」
踢球?
兩位先生對視一眼,那姓王的問道:「楊先生說的可是蹴鞠嗎?」
「對,就是蹴鞠。」
「那個我倒是會一些,至於算術這東西,平日裡倒是學得不多。」王先生道。
「算術這東西我倒是學過,」張先生道「之前,我也給鄉下一戶農莊做過帳房先生,這平日裡打打算盤記記帳什麼的,我都是會的。」
「太好了。」楊雨清一拍手「二位先生都是人才,從今往後就在我們書院任教吧,啊,張老爺子,麻煩您將兩位先生帶到廂房裡把住處先給安排一下,明日裡就可以開始授課了。」
「謝過山長。」兩位先生順利地得到了工作,都很高興。
老張頭引了兩位先生出去安排齊了,轉眼又將二十幾個孩子引了進來:「楊先生,這些都是附近想要求學的孩子呢,都是家裡窮,想要種地求學的,這消息發出去之後,原來只說要十個人,不想一下子來了二十幾個,先生,您看這可怎麼安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