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家長對學前兒童智能發展的影響
2024-08-15 17:53:48
作者: 王乃正 王冬蘭等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有一種情況越來越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就是社會對勞動者完成勞動任務所需要的條件有了明顯的轉變和調整,具體地說,就是社會勞動對於勞動者智能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因此,如何培養和開發兒童的智能,成為家長實施早期教育最關注的問題。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每位家長都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最有效的方法來促進孩子智能的發展,但有時美好的願望往往不太容易成為現實,出現了諸如「家長付出很多,在孩子身上產生的效果卻很小」等情況,這是由於許多家長對於自己在孩子智能發展方面應該產生多大作用、能夠產生多大作用、怎樣產生最好的作用等感到異常困惑。
首先,有些家長對影響兒童智能發展的先天和後天因素中,哪個方面在起決定作用或者說哪個方面所起的作用更大而感到困惑。因為,無論古今中外,在這個問題上始終存在著較大的爭議,從來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且各自都能在現實中找出一些實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這就使得許多家長在這個問題上比較茫然,不知究竟應該相信哪種觀點,更弄不清自己在孩子的智能發展方面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其次,有些家長對於通過家庭教育來影響和促進兒童智能發展產生疑惑,不知道家庭教育在這方面的作用有多大,有的甚至對家庭在後天能否影響孩子的智力、能否真的促進孩子的智能發展產生懷疑。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疑惑,主要是因為:一說到教育,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學校、幼兒園;一說到兒童的智能水平,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考試成績、在班裡的排名。所以,這致使一些家長片面地認為,自己對孩子智能發展的影響遠不如老師,家庭在這方面的作用遠不如學校。
最後,對於「智能」這個詞彙,不少家長也很茫然,不知其為何物。對於如何才能判斷孩子的智能是高還是低,相關學科和有關專家是如何解釋智能的,他們不是很清楚,如果用通常所說的「聰明」來理解,似乎也不太好把握。於是,家長就對孩子智能的培養失去了方向,不知該從何下手,不知應該指向什麼問題等。
實際上,許多家長的困惑,正是相關學術界目前仍然存在爭議的問題。假如能夠理清楚這些問題,無論是對學術界還是對廣大家長,無疑都十分有益,特別是對家庭教育的具體實施過程會非常有幫助。然而現實是,到目前為止,許多問題仍然存在爭議,這就給家長實施教育帶來一定的困難。但這並不是說,如果這些問題一天不解決,家長對孩子智能發展的培養就無法實施。事實可能是,一些家長發現,自己孩子智能發展可能先天因素占得多一些;而另一些家長可能看到,正是自己在孩子出生後對其實施了有效而科學的教育,才使孩子的智能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所以說,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也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家長的實踐很有可能為理論上的爭議提供更多的依據。無論如何,家長在孩子出生後對他們進行科學的智能訓練,都會對孩子智能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目前已較成熟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分析,家長對學前兒童智能發展可以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一)家長是兒童智能的啟蒙者
我們並不否認遺傳在兒童智能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但目前的研究並沒有證明遺傳在個體智能發展中起決定性的作用。雖然美國學者霍爾曾說,「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但這只是他個人對此問題的見解,並不代表他人。現實中我們看到,絕大多數孩子剛出生時的智能水平是很低的,可以說是一種懵懂狀態,即便其天賦確實勝過一般嬰兒,但在出生後,能否接受適當的、適宜的早期刺激則極大地影響著以後的發展,而是否能給予嬰兒適當、適宜的早期刺激則是家長的責任。
這裡所說的適當、適宜的早期刺激,就是指在孩子出生後,其生活的環境中要有適當的聲音、光線、氣味等;家長要對孩子施以恰當的動覺、觸覺、味覺方面的刺激;家長還要向孩子呈現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遠近的事物;家長要經常與孩子說話,向孩子表達愉悅的情緒,給他們一定的語音方面的刺激等。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二)家長是兒童智能的開發者
從理論上說,個體智能的發展存在著類型方面和水平上的差異。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性的,也有後天性的;既有環境和教育方面的,也有家庭影響和社會影響方面的。但是不管怎樣,個體智能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一定的穩定性。所以,在兒童智能開發和培養這個問題上,我們得客觀地承認差異性,也就是說,對嬰幼兒智能的培養和開發不可能以家長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不能盲目地去決定嬰幼兒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在教育機構中我們強調的是「因材施教」,即對不同的兒童實施不同的教育,學前兒童家庭教育也應如此。家長應當根據孩子的特點進行適當的早期智力開發和培養,不能盲目地仿效他人,不能盲目地拿來別人的東西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例如,當別人家的孩子在音樂方面有很好的表現時,我們不能強迫自己的孩子也朝著音樂方面發展,因為孩子與孩子是不一樣的。家長要理智地看到自己孩子的強項和弱項,強化孩子的強項,然後逐漸地以強項帶動弱項,使孩子最終能夠全面發展。
一般說來,個體智能類型方面的差異表現得比較早,個體智能水平方面的差異相對要晚一些表現出來。目前,有關的理論認為,個體智能類型方面的差異一般在學齡前期就已有所表現。這就是說,要及時了解、把握個體智能類型的差異,尤其是在家庭中,了解嬰幼兒智能類型最為適合的人就是家長。所以,家長可以在與孩子的接觸中,通過有意識的觀察和向專家諮詢,了解、把握孩子智能發展的類型和特徵,並以此為依據,制訂一個有針對性的智能開發的目標和路徑。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表現出一些特殊的才能,就可以在專家的指導下,制訂出更具體的智能開發計劃。
(三)家長是兒童智能要素髮展的早期培養者
目前的智能理論認為,個體的智能可以分為兩大類,即一般智能和特殊智能。但是從智能活動的要素分析,不論哪類智能,其構成要素主要都是一般智能的要素,其中主要包括感知、注意、記憶、思維、想像等心理認知要素。因此,智能的開發培養,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這些心理認知要素的訓練和培養。而個體心理認知要素的發生都在學前階段,所以,家長可以通過對孩子施以認知要素的訓練和培養,促進孩子智能的發展。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圍繞嬰幼兒語言方面的發展而展開訓練和培養,是家長必須高度重視的。
總之,學前階段是個體智能發展最敏感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里,家長對孩子施以科學的智能培養,必然會為其今後各方面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