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新聞作品評析> 二、廣播新聞現場直播的特徵

二、廣播新聞現場直播的特徵

2024-08-15 17:47:09 作者: 陳信凌

  1.題材重大,可聽性強,典型的場景具有持續性

  就單個節目的時長而言,即使不對組合型節目的時間進行累加,廣播現場直播節目的長度在廣播所有的報導體裁里也是首屈一指的。其篇幅短的一般都在半小時左右,長的可以達到四五個小時。只有大家感興趣的重大的題材,才有必要進行這樣的細緻而全面的報導。另外,它報導的不是一個新聞事件的一個片段或者結果,而是一個具有延續性的流程。其中,典型性的場景在事件的整個流程中不是一晃而過,而是有參次錯落的分布。如果只是一晃而過,那麼,直播節目的吸引力就會每況愈下,難以為繼。

  從選題上看,《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現場直播》是一個常見的廣播直播節目類型。該節目於200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全景性展示各界群眾慶祝建國60周年的情景。由於報導的是一個典型的重大事件,節目時長達2小時40分。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電台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最具震撼效果的一次國慶大典轉播。在60年前直播開國大典原址上搭建直播台,前方現場直播人員達150多人,8個頻率及網絡多媒體同步直播,全國247家電台上千個頻率同步轉播中央台漢語直播信號或藏語直播信號,實現了傳播效果最大化。

  《一次驚心動魄的救援行動》報導的是一次突發新聞,是不大常見的另一種類型的廣播直播作品。它於2007年6月26日在黑龍江都市女性廣播頻道播出。一名年輕孕婦被丈夫拋棄,她選擇了打開煤氣自殺。這個節目報導的就是社會各方對她進行驚心動魄的愛心大營救的過程。由於事件突發,衝突不斷、懸念迭起,在整個事件發展進程中,聽眾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都緊張地關注並積極地參與其中。當天節目進程中,打進導播間的參與電話有上百個。

  2.前期工作準備充分,注重策劃和設計

  從一方面來說,廣播是以聲音為媒介傳播信息的。廣播在技術上之所以可以進行現場直播,其原因就在於可以通過播發現場的音響,來呈現現場的實況。顯而易見,音響只是現實場景狀態的一部分,而且現實中的需要直播的事件在發展過程中,並不是始終帶有音響的,因而需要大量的其他手段或者因素來補充。這就需要廣播編導與記者在直播節目播出之前,在材料與信息等方面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從另一方面說,廣播直播節目面對的報導對象,大部分是預發性事件。也就是說對事件發生的時間、事件的性質及其發展的大致過程,都是可以預先就知道的。這就為節目播出之前的準備工作提供了可能和便利。

  《站在「9+2」最前沿》是個大型現場直播節目,由四川人民廣播電台主辦,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海南、雲南、貴州、香港、澳門等省區廣播電台共同參與製作而成。它以2小時35分的時長,直接向聽眾展現了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第二屆泛珠三角區域經貿合作洽談會開幕式的實況。這次廣播直播效果很不錯,被稱為本次經貿合作洽談會的一大亮點。直播前的前期工作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搞好現場直播,各家電台由台長和頻率總監帶隊,選派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前往成都,40多名廣播界精英人士匯聚一堂,共同策劃、研討節目。四川電台還抽派記者分赴泛珠三角11省(區)採訪行政首長及相關人士,以便在直播時融入各台節目中,提升節目權威性。其他各台也採制了各自富有特色的節目內容,在現場直播時穿插播放。

  3.新聞現場直播的過程,是廣播記者新聞採編業務技能的大考驗,也是廣播媒體技術與設備條件的大檢閱

  廣播現場直播與其他類型的單一節目不同,其實是一種綜合性的節目。它至少包括了現場報導、背景介紹與事態分析等內容,可以說集采、寫、編、播、評於一體,是對直播參與者廣播技能的全面考核。同時,廣播直播對廣播的傳輸技術與設備要求很高,這種要求的具體程度,具體由直播的規模與方案決定。

  

  《再探蒼穹》是一個對「神舟」6號飛船載人航天飛行進行直播的大型節目,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集體製作。該節目充分調動多種直播元素,運用前方記者現場播報、北京飛控中心典型音響傳送、演播室專家解讀、背景資料短片介紹、主持人現場穿插、簡訊網絡互動、音樂片花等形式,比較全面地反映了飛船發射、運行、返回和歡慶等不同階段的實況。在整個直播過程中,節奏此起彼伏,扣人心弦,做到3—5分鐘一變化,5—10分鐘一轉場。返回階段的報導還首次採用了空中直播模式,豐富了中國廣播直播形式。在這次直播過程中,中央台採編人員的廣播採編與製作技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廣播傳播技術與設備也經受了極大地考驗。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