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廣播系列報導與連續報導的製作要點
2024-08-15 17:46:46
作者: 陳信凌
廣播系列報導與連續報導的採制,除了要遵循體裁自身的規律、要領之外,更要結合廣播媒介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揚長避短,製作出具有較強傳播力的作品。
1.在選題方面,要儘量考慮廣播聽眾的收聽意願
廣播僅僅是憑藉聲音來傳播信息的,不像電視那樣看得見,也不像報刊那樣摸得著。如果不是特別的需要,聽眾在收聽廣播時無法做到專心致志,聚精會神。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廣播的新聞報導以傳播內容的新鮮精練、傳播形式的短小精悍取勝。作為一種報導體裁,系列報導與連續報導在形式上是個報導集群,最少的有3篇,已經在篇幅上非常可觀了。至於那些十多篇、數十篇的組合性作品,則簡直可稱是鴻篇巨製。在這種情況下,要讓聽眾持續地關注並收聽,在選題上一定要慎重。
近些年來,大學生就業一直是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在2009年,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這個問題顯得更加尖銳與突出。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組織多路記者采寫了系列報導《大學生就業之路》,多角度透視了這一問題。在擺問題找原因的同時,也總結歸納出了多條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的節目播出以後,對於那些關心這個問題的聽眾來說,肯定不會因為其篇幅較長而放棄收聽的。
2009年3月16號下午,在長春市同志街與清華路交會處,一位在長春的一家飯店裡打工的女孩,爬到了六層樓的樓頂,準備一跳結束自己的生命。長春市警方、120急救等部門出動了大量的人員營救這位輕生的女孩。而此時路過這裡的一位女警察毅然地爬到了樓頂,發揮她二級心理諮詢師的技能與輕生女孩展開了談判,後來還不顧一切地縱身一撲,抓住了女孩的臂膀。吉林人民廣播電台的記者採制的廣播連續報導《最美警花你是誰?》,報導了這個驚心動魄的事件,自然對聽眾是極具吸引力的。
2.在編排方面,要打破常規,不拘一格
一般的廣播作品,在什麼頻道、欄目上播出,往往是相對固定的。這是節目編排規範化的需要,也是廣播電台內部管理體制所決定的。但是,廣播新聞的系列性作品,由於題材的重大,以及在內容繁多的前提下又要追求時效性,就要主動打破成規,做出一些適當的調整。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穿越「三北」風沙源》選題重大,在格局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鴻篇巨製,參與的人員共採制了150餘篇報導,在一個月內就全部播發出去了。如果只在一個欄目上播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實際上,這個作品集群分散在中央台的「新聞和報紙摘要」「全國新聞聯播」、「中國農村報導」、「新聞縱橫」、「新聞直播間」、「第一報告」、「整點新聞」等眾多的欄目之中。此外,少量的稿件還通過經濟之聲和都市之聲頻道播發。
2007年6月6日,上海一家肯德基門店發生了挾持人質的惡性事件。接到聽眾爆料後,SMG廣播新聞中心記者徐廉、顧雋潔、李斌隨即趕赴事件發生地和醫院。3位記者想盡辦法,通過各種渠道,第一時間採訪到了事件的目擊者和人質家屬等關鍵人物,從下午3點多到事件結束的22點共計7個多小時內,為東廣新聞台、上海交通台播發了20多個現場報導和路況報導。這組報導,如果只在單一電台的單一欄目播出,其時效性就會喪失殆盡,而這對突發性事件報導來說是致命的損傷。
3.在結構方面,要注意引言與結語的使用
作為一種報導性體裁,系列報導與連續報導在格式上是非常靈活的,幾乎沒有什麼固定的程式。不過,與報刊等媒體相比較,廣播系列報導與連續報導有一個特點,它們大多會設計一個引言和結語。這樣的引言和結語如果出現在報刊中,可能會給人疊床架屋的感覺,甚至還會破壞作品的整體性。但在廣播中則不僅不會讓人感到多餘,反而顯得非常必要。這是因為廣播是一種聲音傳播,來無影去無蹤,難以給聽眾直觀的整體感。所以需要一些語言在結構上起到連綴、銜接的功能。
《雖死猶生的檢察官》是貴州人民廣播電台2004年採制的一個系列報導,它一共包括四篇報導,分別是《滾滾熱淚為忠魂》《愛崗敬業為了黨》《當官要為民做主》和《清正廉潔腰不彎》。下面是其中第一篇的引言與結語:
(引言)在銅仁市郊美如畫卷的架梁山下埋著一個忠魂。他長眠了?不,他還在守望著錦江兩岸的老百姓,他還在凝望著燈光依舊的辦公室,他還在惦記著家中的妻兒老小。他太累了,他需要休息一下,陪伴他的有墓前常年不斷的鮮花,還有那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經常來這裡看他。下面請聽貴州台記者謝紅娟、吉寧、趙建科採制的系列錄音報導《雖死猶生的檢察官》第一集《滾滾熱淚為忠魂》。
(結語)白花朵朵,哀樂陣陣,淚水漣漣,一個崇高的靈魂遠去了,他卻永遠活在我們心間。明天請接著收聽《雖死猶生的檢察官》系列報導第二集《愛崗敬業為了黨》。
可以看出,上面的這段引言與結語,並不是報導本身必須的內容,它的主要功能是彌補廣播文體在結構上不直觀、不清晰的弱點。除了起到了銜接、間隔等的作用外,還可以引導聽眾進入作品描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