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廣播專題製作應注意的環節
2024-08-15 17:46:17
作者: 陳信凌
1.主題的呈現要符合聽知規律
主題是貫穿於一篇廣播新聞專題作品始末的中心思想,是把各種具體材料連接為一個有機整體的靈魂。一般來說,廣播專題的主題要求不僅要正確地反映客觀實際、揭示事物的本質和內部規律,而且還要鮮明地體現時代精神與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們知道廣播主要是靠聲音傳播,是一種線性傳播。因此在提煉廣播新聞專題主題的時候,要儘量符合聽眾的聽知規律。具體而言,其主題要高度集中,不能分散、游離。天津人民廣播電台於2007年10月20日播出的廣播專題《永遠歌唱祖國——追憶人民藝術家王莘》,就是一個主題表現的非常緊湊的作品。王莘是《歌唱祖國》的詞曲作者,他於2007年10月15日在天津去世,記者在有限的時間裡,採訪了王莘的親人、朋友、同事以及相關的專家學者、普通聽眾,用生動的聲音形象刻畫出一位以「歌唱祖國、歌唱人民」為己任的人民藝術家的形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廣播作品用不同版本的《歌唱祖國》作為音響貫穿始終,在呈現和烘托主題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為了要照顧不同層次聽眾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廣播新聞專題的主題還要單純明朗,不能複雜隱晦,有時甚至不妨直接點撥出來。2007年11月29日,承德人民廣播電台播出了新聞專題節目《撿個老人當「媽」養》,作品講述的是一位偏遠山區的幼兒園教師將「撿」來的聾啞老人以親媽相待的故事。在專題的最末尾,記者的這段話就是點題之筆:
古語說:「禮失而求諸野」,其實,真、善、美一直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只是缺乏發現,沒有被激活和點燃。恰好,作為一名偏遠山區的幼兒教師——張國富再次點燃了這把「火」。這「火」是文明之火,道德之後。火光熊熊,照耀著你我,溫暖著世道人心。
這段話不僅點明了主題,而且激發了聽眾的聯想,從而擴大了主題的意蘊。
2.謀篇布局的基本框架
廣播新聞專題的謀篇布局,或者說結構,是其整體製作過程中的重要一環。確定好了作品的主題,接下來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是為其選擇一個適當的結構,這是保證作品成功的關鍵方面。
大致歸納一下,廣播新聞專題的結構大致有以下幾種形式:
第一,順敘結構法。這是廣播新聞專題最為常見的結構方式。所謂順敘式,就是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這種方法與事件的發展過程同步,平鋪直敘,簡單明了。新疆人民廣播電台的《我不能讓我的孩子流血》,便採用了這樣的結構方式。該作品完全按照時間流動的先後順序展開,最明顯的標誌是其中用了一些表示時間推移的詞語,如「幾月幾號」、「中午」、「下午」、「夜幕降臨」等,這是廣播新聞專題一種比較典型的敘述方式。
第二,倒敘結構法。這也是廣播專題常見的一種結構方式,其特點是先講故事(專題)的結尾,然後再按照時間先後的順序,從頭講起。由於篇幅與內容的不同,與廣播消息相比較,廣播專題在倒敘結構的使用上更沒有顧慮,也更為常見。已經獲得中國新聞獎的一些作品,如《離家百年,終回故里》《愛心編織的謊言》《珠峰日記》等,都是採用了這種結構方式。
第三,插敘結構法。它以順敘法為結構安排的基礎,但在其中會插入一些主要時間線之外的內容,插入的元素在編排上可以彌補時間線索比較單一的缺陷。天津人民廣播電台李英華採制的《鄧大姐回故鄉》,以鄧穎超同志逝世後骨灰回歸故鄉天津和撒入海河這一事件發展順序為新聞線索,其中穿插了她生前的許多片段,如回到南開中學、與天津天紅服裝廠女工的歡聚、羅雲同志的回憶、鄧穎超秘書的回憶等,這些插敘,極大地拓展了報導的空間,豐富了報導內容,為生動勾勒出鄧穎超同志平易近人、生活簡樸和忠於黨、熱愛人民的可親可敬豐滿形象提供了空間與可能。
除了這些結構方法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可以用來為廣播專題搭建框架。如總分總結構法、雙線結構法等。總體而言,結構是為內容服務的,適當的結構方式可以增強廣播新聞專題的可聽性。
3.音響的採制與使用
音響效果是廣播新聞專題的重要組成部分,音響選用得當有助於渲染氣氛、揭示和深化主題。在許多優秀的廣播新聞專題作品中,可以看到音響的運用精良、布局合理。下面將要評析的專題作品《4個小時的較量》就出現了不少的音響材料,還採用了大量的現場音效烘托氣氛,這一切都使得節目極具感染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廣播專題中,不同的音響所起的作用是不盡一致的。背景音響的主要作用表現在不僅可以證實事件的真實性,渲染特定的環境氣氛,同時還能在一些特定情境中,承擔著敘事功能,如採訪農村的一戶人家,記者進了院子就能聽到雞飛狗叫的聲音、豬吃食物的聲音。進了校園,就能聽到課堂內的書聲琅琅,操場裡的歡聲笑語。這些音響或許與廣播專題所要表現的中心對象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是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喚起聽眾對於這些特定場景的想像,彌補廣播媒介不能直接展示畫面的不足。
對於典型音響,廣播專題更應充分調動。典型音響是出現在典型時間與地點中的音響,更重要的一點還表現在它們與報導的中心人物與事件直接相關。典型音響不僅可以提高作品的真實性與感染力,增強作品的美感效果,而且可以在表現上起到畫龍點睛、以少勝多的作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2004年11月13日播發的廣播專題《巴勒斯坦送別阿拉法特》,把典型音響的效果發揮到了極致。該篇作品一開始就引入了巴勒斯坦國歌,接下來便使用飛機聲、哭聲、示威聲、禱告聲、輓歌聲,呈現新聞環境中的典型化的聲音效果,一幅宏大、隆重、悲痛的送葬場景通過這些音響真真切切地展示在聽眾眼前,給聽眾以巨大的衝擊力和感染力。
在刻畫人物、揭示心理時,新聞事件的當事人富於個性化的語言,是各種媒體不同類型的體裁都會全力捕捉的。不過,在這裡,不同的媒體獲得的表現效果是不同的,而且還可以明確地說,這與記者的專業素養無關。因為報刊記者捕捉到了這種個性化的語言以後,他們要用自己的文字來進行轉換。儘管他們主觀上極力追求轉換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但是在轉換的過程中,一些信息肯定會被損耗,比如,說話者的語調、語氣等。而廣播記者則不同,他們可以將這些個性化的語言作為關鍵性的音響,完整地錄製下來,然後直接放置在作品的合適位置。長春電台的作品《棚戶區回遷居民享受到集中供熱》,其中涉及記者對長春市棚戶區改造回遷居民越冬供暖狀況的訪問情況:
棚戶區居民劉樹琴的家住在3號樓。推開房門,一股熱氣迎面而來。今年68歲的劉樹琴曾在棚戶區里居住了50年,如今能夠回遷到這個小區里,住上了樓房,享受到24小時集中供熱。她感到享福了。(出音響:晚上睡覺不用蓋厚被,就蓋薄被,可暖和了。孩子回家就穿線褲。)……她的兒子王書勛今年47歲,一出生就在棚戶區里居住,如今和母親一起居住在這處50m2的回遷房裡。王樹勛正在廳里看電視,聽到供熱的話題,他也要說幾句。(出音響:差距很大。過去在棚戶區是自己燒土暖氣,又是劈柈子、燒煤,又是到室外倒髒水,挺費事。我們回遷以後都集中供熱了,挺暖和,比在棚戶區的時候省事多了,沒有那些髒活了。)
在這裡,記者通過兩位棚戶區居民帶有地域性特徵的個性化語言,淋漓酣暢地表現出棚戶區居民回遷後住上溫暖舒適的「三氣」樓房的喜悅心情,也對作品主題的表達起到了升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