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今人論著
2024-08-15 18:29:21
作者: 余新忠
1.[美]艾爾曼.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2.[美]艾爾曼.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3.[美]安·奧思本.丘陵與低地:清代長江下流地區的經濟與生態的互動.見:劉翠溶、尹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
4.Carol Benedict.「Bubonic Plagu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Modern China,Vol.14.2 (1988)
5.Carol Benedict.「Policing The Sick:Plague and The Origins ofMedicine in Late Imperial China」.Late Imperial China,Vol.14.2 (1993)
6.[日]濱下武志.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7.[法]布羅代爾.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北京:讀書·生活·新知三聯書店,1992
8.曹樹基.地理環境與宋元時代的傳染病.歷史地理.第12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9.曹樹基.鼠疫流行與華北社會變遷(1580—1644).歷史研究,1997(1)
10.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6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1.曹樹基,李玉尚.鼠疫流行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見: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編.自然災害與社會結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12.常建華.乾隆朝蠲免錢糧問題試探.南開史學,1984(2)
13.常建華.試論明清時期的漢族火葬風俗.南開史學,1991(1)
14.常建華.明代歲時節日風俗.見:馮爾康、常建華編.中國歷史上的生活方式與觀念.台北:馨園文教基金會,1998
15.常建華.清代溺嬰問題新探.見:李中清,郭松義,定宜莊主編.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6.陳邦賢.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
17.陳邦賢.幾種急性傳染病的史料特輯.中華醫史雜誌,1953(4)
18.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9.陳春生.市場機制與社會變遷——18世紀廣東米價分析.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2
20.陳方之.急慢性傳染病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21.陳方之.中國猩紅熱簡史.醫學史與保健組織,1957(2)
22.陳高傭等編.中國歷代天災人禍表.上海:上海書店,1986
23.陳樂平.出入「命門」——中國醫學文化導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1
24.陳橋驛.歷史上浙江省的山地墾殖與山林破壞.中國社會科學,1984(4)
25.陳橋驛等.浙江省地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
26.陳勝昆.中國疾病史.台北:自然科學文化事業公司,1984
27.陳我隆.霍亂病原體的發現史.中華醫史雜誌,1984(2)
28.陳學文.明清杭嘉湖市鎮史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29.陳元朋.民國以來宋代醫學史研究概況簡介——以台灣與大陸地區的研究成果為例.大陸雜誌(台北),第90卷第5期
30.[英]程愷禮.霍亂在中國(1820—1930):傳染病國際化的一面.見:劉翠溶,尹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
31.崔蓮玉.清末衛生警察的創立及歷史作用.中華醫史雜誌,1988(2)
32.鄧鐵濤主編.中醫近代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3.鄧正來.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的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6(2)
34.鄧正來,亞歷山大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35.董光東,劉惠玲.明清時期新安藥店及其醫藥學作用.中華醫史雜誌,1995(1)
36.杜家驥.清代天花病之流行、防治及其對皇族人口的影響.見:李中清,郭松義編.清代皇族的人口行為與社會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37.杜家驥.清朝簡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8.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吏——並介紹「疾病、醫療和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新史學(台北),第6卷第1期,1995-03
39.杜正勝.「疾病、醫療和文化研討小組」的緣起與立意.見:古典與現實之間.台北:三民書局,1996
40.杜正勝、醫療、社會與文化——另類醫療史的思考.新史學(台北),第8卷第4期,1997-12
41.Helen Dunstan.「The Late Ming Epidemics:A Prellmmary Survey」.Ching Shih Wen-ti,Vol.3.3(1975)
42.范行准.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上海:華東醫務生活社,1953
43.范行准.中國醫學史略.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6
44.范行准.中國病史新義.北京:中國中醫古籍出版社,1989
45.方朝暉.市民社會的兩個傳統及其在現代的匯合.中國社會科學,1994(5)
46.方如康,戴嘉卿編著.中國醫學地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47.方行.清代江南農民的消費.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3)
48.[澳]費克光.中國歷史上的鼠疫.見:劉翠溶,尹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
49.費孝通.小城鎮 大問題.見:江蘇省小城鎮課題編寫組編.小城鎮 大問題——江蘇省小城鎮研究論文選(第1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4
50.馮爾康.清代宗族制的特點.中國社會科學戰線,1990(3)
51.馮爾康.古人社會生活瑣談.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
52.馮爾康,常建華.清人社會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53.馮爾康.幕賓許思湄年譜——據「秋水軒」尺牘製作.東洋學研究(韓國),第4輯,1998-06
54.馮爾康.古人社會生活剪影.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
55.馮爾康.清人生活漫步.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
56.馮漢鏞.祖國中古時代的醫院——安濟坊.醫學史與保健組織,1958(2)
57.馮佐哲.日本夫馬進關於明清慈善組織的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1984(5)
58.[德]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
59.傅衣凌.中國傳統社會:多元的結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3)
60.蓋建民.道教符咒治病術的理性批判.世界宗教研究,1999(4)
61.干祖望.白喉及它的一切在我國的發展史.新中醫藥,1954(11)
62.高王凌.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與政府政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63.高王凌.明清時期的經濟增長,清史研究,1999(4)
64.[日]溝口雄三.日本人視野中的中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65.[日]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之曲折與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6.龔勝生.中國古代長壽點區的地理分布及其環境背景的初步研究.歷史地理論叢,1997(3)
67.顧婉生主編.預防醫學概論.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68.廣東中醫學院主編.中醫喉科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
69.郭靄春編.中國醫史年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
70.郭謙亨.溫病學發展史略.中華醫史雜誌,1985(2)
71.郭鏡智.福建民俗與台灣的衛生事業.中華醫史雜誌,1993(1)
72.韓凝春.清代江浙族學研究.見: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
73.韓延龍,蘇亦功等.中國近代警察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74.何斌.我國瘧疾流行簡史(1949年以前).中華醫史雜誌,1988(1)
75.[美]何炳棣.1368—1963中國人口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76.何增科.市民社會概念的歷史演變.中國社會科學,1994(5)
77.洪煥春,羅侖主編.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
78.洪丕謨.中國古代養生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9.洪璞.試述明清以來宗族的社會救助功能.安徽史學,1998(4)
80.洪淑岑.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以關公傳說為重心的考察.台北:台大出版委員會,1995
81.黃樹則,林士笑主編.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82.黃宗智.長江三角洲的小農家庭和鄉村發展:1350—1988.北京:中華書局,1992
83.蔣玉紅,劉安國主編.中國傳統預防醫學.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1
84.蔣竹山.明清華南地區有關麻風病的民間療法.大陸雜誌(台北),第90卷第4期,1995
85.經君健.清代社會的賤民等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86.[美]柯文.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1989
87. Angela Ki Che Leung. 「Diseases of the Premodern Period in China」. By in K. F. Kiple ed.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Human Diseas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88. Angela Ki Che Leung. 「Organized Medicine in Ming-Qing China:State and Privat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Lower Yangzi Region」. Late Imperial China,Vol.8.1(1987)
89.梁其姿.明清預防天花措施之演變.見:陶希聖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國史釋論——陶希聖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台北:食貨出版社,1987
90.梁其姿.宋元明地方醫療資源初探.見: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
91.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92.梁其姿.中國麻風病概念演變的歷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第70本第2分,1999-06
93.李伯重.明清時期江南農民水稻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中國農史,1984(1)
94.李伯重.明清江南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農業考古,1985(2)
95.李伯重.「桑爭稻田」和明清時期江南農業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中國農史,1985(1)
96,李伯重.明清種稻農戶生產能力初探.中國農史,1986(2)
97.李伯重.簡論「江南地區」的界定.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1)
98.李伯重.「最低生存水準」與「人口壓力」質疑——對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兩個基本概念的再思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6(1)
99.李伯重.「人耕十畝」與明清江南農民的經營規模.中國農史,1996(1)
100.李伯重.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的低速增長及其原因.清史研究,1996(2)
101.李伯重.從「夫婦並耕」到「男耕女織」.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3)
102.李伯重.「男耕女織」與「婦女半邊天」角色的形成.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3)
103.李伯重.宋末至明初江南農業變化的特點和歷史地位.中國農史,1998(3)
104.李伯重.明清江南肥料需求的數量分析.清史研究,1999(1)
105.李伯重.墮胎、避孕與絕育:宋元明清時期江浙地區的節育方法及其運用於傳播.見:李中清,郭松義,定宜莊編.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06.李家庚,余新華主編.中醫傳染病學.北京:中國醫藥科學出版社,1997
107.李建民.一個新領域的摸索——記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的緣起.古今論衡(台北),創刊號,1999
108.李良松.略論中國古代對傳染病人的安置及傳染病院.中華醫史雜誌,1997(1)
109.李經緯等編著.中國古代文化與醫學.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110.李經緯,朱建平.近五年來中國醫學史研究的進展.中華醫史雜誌,1994(3)
111.李慶坪.我國白喉考略.醫學史與保健組織,1957(2)
112.李文海,林敦奎,周源,宮明.近代中國災荒紀年.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113.李向軍.清代荒政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114.李玉尚,曹樹基,18—19世紀雲南的鼠疫流行與社會變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編.自然災害與社會結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115,李永宸,賴文.霍亂在嶺南的流行及其與旱災的關係(1820—1911).中國中醫基礎研究,2000(3)
116.[美]李中清,王豐.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實際:人類四分之一的人口史,1700—2000年.北京:讀書·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00
117.粱治平.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
118.廖育群.岐黃醫道.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119.廖育群主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綱·醫學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
120.林富士.東漢晚期的疾疫與宗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第66本第3分,1995-09
121.劉石吉.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122.劉吾惠編著.上海近代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
123.劉錫璡.中國古代的免疫思想和人痘苗的發展.微生物學報,1978(1)
124.劉枝萬.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125.劉志偉.在國家和社會之間——明清廣東里甲賦役制度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
126.陸肇基.從《中華醫史雜誌》看我國的醫史研究.中華醫史雜誌,1987(1)
127.羅爾綱.霍亂病的傳入中國.歷史研究,1956(3)
128.羅桂環,蘇儉民.中國歷史時期的人口變遷與環境保護.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5
129.羅榮渠.走向現代化的中國道路——有關近百年中國大變革的一些理論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6(4)
130.[美]羅威廉.駁「靜止論」.見:張芝聯,成崇德主編.中英通史二百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131.[英]羅伊·波特等編著.劍橋醫學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32.羅一星.明清佛山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
133.羅志田.後現代主義與中國研究:《懷柔遠人》的史學啟示.歷史研究,1999(1)
134.[美]羅茲·墨菲.上海:現代中國的鑰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35.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6.馬湘泳等.太湖地區鄉村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137.馬學強.論人口流動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1368—1911年江南地區分析.史林,1995(1)
138.[美]麥克尼爾.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1998
139.梅莉,晏昌貴.關於明代傳染病的初步考察.湖北大學學報,1996(5)
140.梅莉,晏昌貴,龔勝生.明清時期中國瘴病分布與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2)
141.孟澍江主編.溫病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142.南京中醫學院編.溫病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8
143.蕭璠.漢宋間文獻所見古代中國南方的地理環境與地方病及其影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1分,1993-04
144.龐京周.中國瘧疾概史.醫學史與保健組織,1957(1)
145.蒲輔周.祖國醫學在紀行傳染病方面的報告.見:蒲輔周編著,高輝遠整理.中醫對幾種急性傳染病的辨證論治.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0
146.錢杭,承載.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47.任應秋主編.中醫各家學說.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148.上官悟塵編著.霍亂與痢疾(修訂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50
149.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50.史常永.試論傳染病學家吳又可及其戾氣學說.醫學史與保健組織,1957(3)
151.太湖地區農業史研究課題組編.太湖地區農業史稿.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
152.萬紅嬌,黃惠勇,朱文峰.傳染病中醫病名診斷規範探討.江西中醫學院學報,1998(4)
153.王鴻泰.從消費的空間到空間的消費——明清城市中的酒樓與茶館.新史學(台北),第11卷第3期,2000-09
154.王東方,陳國豐.喉痹病名考證.遼寧中醫雜誌,1997(10)
155.[美]王國斌.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156.王季午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傳染病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157.王日根.鄉土之鏈:明清會館與社會變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58.王衛平.論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市場體系.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4)
159.王業鍵,黃瑩珏.清中葉東南沿海糧食作物分布、糧食供需及糧價分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第70本第2分,1999-06
160.王躍生.十八世紀初期中國的人丁數量與人口數量的變動研究.中國人口科學,1996(6)
161.王振忠.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北京:讀書·生活·新知三聯書店,1996
162.王振忠.徽州文書所見種疽及相關習俗.見: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編.自然災害與社會結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163.汪暉.公共領域.讀書,1995(6)
164.汪家倫,張芳.中國農田水利史.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0
165.吳承明.傳統經濟·市場經濟·現代化.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2)
166.吳承明.現代化與中國十六、十七世紀的現代化因素.中國經濟史研究,1998(4)
167.吳滔.清代江南社區賑濟與地方社會.中國社會科學,2001(4)
168.吳雲波.試論中醫史研究重心的轉移.中華醫史雜誌,1992(3)
169.夏明方.生態變遷與「斯密型動力」、過密化理論——多元視野下的舊中國農村商品化問題.見: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2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170.小田.江南鄉鎮社會的近代轉型.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7
171.謝高潮.淺論同治初年蘇浙皖的疫災.中學歷史教學問題,1996(2)
172.徐春雷.桐鄉神歌概述.中國民間文化,1994(2).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
173.徐曉望.略論閩台瘟神信仰起源的若干問題.世界宗教研究,1997(2)
174.徐映璞.兩浙史事叢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175.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76.許檀.明清山東商品經濟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177.許檀.明清時期區域經濟的發展——江南、華北等若干區域的比較.中國經濟史研究,1999(2)
178.許檀.區域經濟與商品流通.見: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2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179.許檀.明清時期城鄉市場網絡體系的形成及其歷史意義.中國社會科學,2000(2)
180.楊大俊.古代史料中十種咽喉病候.中華醫史雜誌,1984(1)
181.楊家茂.牛痘初傳我國史略及其意義.中華醫史雜誌,1990(2)
182.楊小明.「胎毒外感說」與中國古代防治天花的成就.中華醫史雜誌,1997(4)
183.楊醫亞主編.溫病.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185.余新忠.清代中後期鄉紳的社會救濟——蘇州豐豫義莊研究.南開學報,1997(3)
186.余新忠.中國的民間力量和公共領域——近年中美關於近世市民社會研究的回顧和思考.學習與探索,1999(4)
187.余新忠.道光三年蘇州大水及各方之救濟——道光時期國家、官府和社會的一個側面.見: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
188.余新忠.嘉道之際江南大疫的前前後後——基於近世社會變遷的考察.清史研究,2001(2)
189.余新忠.清代江南瘟疫對人口之影響初探.中國人口科學,2001(2)
190.余新忠.清人對瘟疫的認識初探——以江南地區為中心.見: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
191.余新忠.爛喉痧傳入中國年代初探.中華醫史雜誌,2001(2)
192.余新忠.麥克尼爾《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William H.McNeil,Plagues and Peoples).見: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
193.余新忠.關注生命——海峽兩岸興起疾病醫療社會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3)
194.余新忠.消閒與御災——清中前期江南民生的兩個側面.見:文史論叢二集.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195.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療事業探析——論清代國家和社會對瘟疫的反應.歷史研究,2001(6)
196.余新忠.咸同之際江南瘟疫探略——兼論戰爭與瘟疫之關係.近代史研究,2002(5)
197.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198.余永燕.爛喉痧(猩紅熱)病史考略.中華醫史雜誌,1998(3)
199.余雲岫.猩紅熱舊說之回顧.新醫藥,第2卷第2、3期,1934
200.余雲岫.猩紅熱與中國舊醫學.中華醫學雜誌,第27卷第5期,1941
201.余雲岫。中國疾病名候疏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3
202.於希賢.近四千來中國地理環境幾次突發變異及其後果的初步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2)
203.俞志高編著.吳中名醫錄.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204.張芳.清代南方山區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中國農史,1998(2)
205.張國高.看,江南鄉村的環境!大眾醫學,第4卷第2期,1950-06
206.張劍光.三千年疫情.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207.張孝芳.「掃葉」「踏雪」辨.中華醫史雜誌,1985(2)
208.張志斌.古代疫病流行的諸種因素初探.中華醫史雜誌,1990(1)
209.張仲禮主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10.趙璞珊.西洋醫學在中國的傳播.歷史研究,1980(3)
211.趙璞珊.讀陳邦賢先生三部《中國醫學史》.中華醫史雜誌,1990(1)
212.趙璞珊.中國古代醫學.北京:中華書局,1997
213.趙紹琴,胡定邦,劉景源編著.溫病縱橫.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214.趙丈林,謝淑君.中國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15.趙世瑜.明清時期江南廟會與華北廟會的幾點比較.史學集刊,1995(1)
216.浙江地理簡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17.浙江醫科大學主編.傳染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
218.甄志亞主編.中國醫學史.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
219.甄志亞.關於我國醫學史研究目的和任務的回顧與探索.中華醫史雜誌,1991(2)
220.鄭金生,李建民.現代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源流.大陸雜誌(台北),第95卷第6期
221.鄭金生.中國古代的養生.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1996
222.鄭振滿.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23.鄭振滿.神廟祭典與社區發展模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證.史林,1995(1)
224.朱文鋒,吳承玉.論「痹」的概念及痹病的分類.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7(5)
225.朱小田.吳地廟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26.竺可楨.論江浙兩省人口之密度.東方雜誌,第23卷第1號
227.竺可楨.中國近五千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2(1)
228.莊樹藩主編.中華古文獻大辭典·醫藥卷.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229.周振鶴.釋江南.中華文史論叢.第49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30.[日]滋賀秀三等.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31.鄒依仁.舊上海人口變遷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