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綜合高中在我國台灣地區的發展
2024-08-14 21:32:46
作者: 肖建彬
(一)台灣綜合高中創建的背景
台灣綜合高中的設置是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產業科技化和教育均等化的結果。
1.政治民主化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在政治體制上開始向政治民主化的方向轉變。政治體制的民主改革與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革、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以及由此帶來的人的觀念的變革,相互作用,相互促進。隨著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深入,公眾有了更為暢通的利益表達機制,表達自身的教育訴求,而執政黨更為積極地回應公眾的利益訴求,積極促進教育變革滿足公眾的教育訴求。由於政治民主化的發展,因此人們要求當局提供自由平等的教育機會,過早的分流教育的設計,容易導致個人因社會經濟背景的不同而被剝奪了公平競爭的機會。為此,建立綜合高中,既可以讓學生在相同學習環境中,接受適性的教育發展機會,也可以讓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學生在相同環境下共同成長,促進社會階層的公平流動。
2.社會多元化
社會多元化發展思潮強調製度建立應該符合多元彈性的原則,應該滿足個人的需求。這種思路延伸到教育體系的建立,也要求按照適性發展原則來實施,為此,在中等教育的後期,應在已有高中、高職和五專學制之外,建立綜合高中學制。這種學制既能滿足一些學習性向和興趣分化較為遲緩的學生的需要,又能滿足一些學習性向和興趣分化較早,又希望跨學術和職業課程領域學習的學生的選修學習需要。這種學制是對個人學習選擇權的尊重,有利於個人的職業試探和生涯發展。
3.產業科技化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台灣進入快速發展期,90年代成為聲名顯赫的「亞洲四小龍」之一。21世紀以來,台灣企業朝高科技、高附加價值的方向發展,隨著終身學習社會的建立,傳統的職業教育發展面臨著極大的危機與困境:傳統職業教育課程內涵與產業需求的嚴重落差,課程未能兼顧人文素養和基礎學科能力,學生分流過早且學制缺乏彈性。為此,職業教育不能僅停留在對傳統行業進行職業培訓,而應強化個體的基本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適應未來高科技發展的需求。事實上,綜合高中課程設計既能給予學生學習職業課程的機會,又能加強學生對基本能力和通識知識的學習,因而綜合高中課程有利於學生未來更好地面對高科技行業專業的選擇調適和生涯發展。因此,科技快速發展,產業形態和人力結構的改變,就業市場的萎縮,不斷增加的外在競爭壓力與家長選擇權的呼聲,促使台灣高級職業學校向綜合高中發展轉型。
4.教育均等化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公平的追求也日益強烈。社會普遍呼籲教育公平,政府也把教育機會均等列為施政原則。教育機會均等原則強調「等量同質」。「等量」意味著全體公民都依法享有接受相同年限國民教育的機會;「同質」意味著每位公民都有相同機會選擇適性發展的教育生涯規劃。然而,教育機會均等並非指人人都擁有同等的教育機會,並非指享有同樣的學習年限和學習環境,而應該看人人是否能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教育效率也並非指用同樣的學習速度、標準或考試分數來衡量,而應該看是否能達到自己所能達到的程度。為此,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的衝突只有在建立起了適合每個人獨特性的多樣化教育制度的基礎上,在真正達到以人為中心的教育基點上,才可能達到新的更高層次的協調。因此,設立強調統整、試探、分化理念的綜合高中學制,順應了追求教育公平正義的時代潮流。
由於台灣早期有過綜合高中的實踐,現在又有合適的條件和強烈的需求,綜合高中便呼之欲出。
(二)台灣綜合高中的改革和發展
台灣綜合高中的發展經歷了萌芽期(1994—1996年)、試辦期(1996—2000年)和成長期(2001年至今)。1994年,台灣第七次教育會議決議要規劃「綜合高中」,接著,成立了「綜合高中專案諮詢小組」進行規劃工作。在此期間,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先後頒布了《綜合高中試辦計劃》《綜合高中試辦要點》《綜合高中實驗課程要點》。1996年,台灣正式開辦了綜合高中,當年有18所學校開始招生;當年公布《教育改革總咨議報告書》,提出建立以綜合高中為主體的高級中等教育制度,最終實現以綜合高中為主的學區制。修訂後的《高級中學法》明確綜合高中學製作為中等教育後期的學制之一。2001年,台灣教育主管部門頒布或修訂了《教育部輔助辦理綜合高級中學課程作業規定》《綜合高中試辦成效之檢討及發展改進方案》《綜合高中課程綱要》《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察辦法》《綜合高級中學暫行課程綱要》《綜合高級中學實施要點》。修訂後的《教育部輔助辦理綜合高級中學課程作業規定》明確了綜合高中辦理成效不佳的學校的退出機制。2007年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委託龍華科技大學專家組織「綜合高中工作圈」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加強了綜合高中未來發展走向的學術研究。2012年台灣教育主管部門支持設立了綜合高中中心學校,其作用是推動綜合高中學校與普通高中學科中心、高職學校的聯繫平台、共同研討課程發展等相關議題、表達綜合高中意見與立場的平台。
20多年來,人們可以看到,台灣在推進綜合高中方面所做的努力,特別是教育行政部門,出台了許多政策法律,有宏觀的,也有微觀的,引導綜合高中的發展。其注重頂層設計和政策環境的做法是頗具特色的。
(三)台灣綜合高中的功能定位
1.台灣綜合高中的內涵
根據台灣教育主管部門有關文件精神(《綜合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2010》),綜合高中指同時設置學術導向課程以及專門導向課程的高級中等學校,藉由統整、試探、分化等輔導歷程,為學生提供自由選課機會,以培養基本學科能力及學術專精或職業專長,達成延緩分化、適性發展的目標。《綜合高級中學課程綱要》指出綜合高中強調「提供學生多樣選擇機會,透過課程之選修與試探、協助學生做出適切的生涯發展及決定」。換句話說,綜合高中兼具高中與高級中等職業學校雙重特質,學生在進入綜合高中一年後,依據自己的學習成就、能力、興趣等條件,選擇高中升學目標(一般大學院校)、高職升學目標(科技大學、四技二專)或就業目標,透過課程選修,實現自己的理想。其主要理念為統整、試探、分化、彈性和人本。
依據台灣教育主管部門相關規定,綜合高中應具有下列特色。
第一,彈性的選課機制。高一探索自我性向及能力;高二以課程選修方式,適性選讀相關課程,做更專精的學習。
第二,多元的課程安排。各校在「以學生為中心」「學校為本位」的課程設計理念下,發展具有學生及學校特色的課程與教材。
第三,適性的諮詢輔導。透過綜合高中特有的輔導「金三角」(學習輔導、生活輔導、生涯輔導),協助學生在多元的課程中找出適合自己的路。
第四,個人的學習檔案。通過建立自己的學習檔案,學生可以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並規劃和確立未來的努力方向。
2.綜合高中的課程設置
綜合高中的課程設計採用學年學分制,包括本國語文、外國語文、數學、社會、自然、藝術、生活、體育、活動、專業課程十大類領域;其中專業課程以學程的方式設計,為學生提供多樣的選擇空間,畢業時至少須修滿160學分。
綜合高中學生有高度的選課自由,在課程設計上包含兩個特點。首先,綜合高中除提供高中既有的學術課程之外,還應加強職業試探,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我性向,同時養成基本的職業素養;其次,綜合高中除提供高級中等職業學校既有的職業課程之外,還應加強數理、語文、資訊等基本學科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未來的發展更為寬廣。
綜合高中依據學生的性向發展,讓學生有較高中與高職更具彈性的選課空間。高一時奠定基礎,並通過各種試探輔導;高二時了解自我性向,為升學或就業做準備;高三時則選擇專精課程達成進路實現。
3.綜合高中的價值
關於綜合高中的價值,已有的實踐表明,發展綜合高中將有助於不同文化背景族群的互相了解,增強不同學習領域學子的彼此認知,培養不同群體相互尊重的優質情操,能培養學生適應不同教育情境的學習能力,能涵養自我適性選讀的終生學習態度,能因應時代的變遷適時調整學校課程。但教育質量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台灣實行退出機制,其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