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綜合高中的內涵
2024-08-14 21:30:16
作者: 肖建彬
什麼是「綜合高中」?一般而言,人們對「高中」的理解沒有多少歧義,但綜合高中的「綜合」到底是怎樣的「綜合」,那就見仁見智了。最早闡述綜合高中理念的美國教育學家J.B.科南特(Conant)曾在1959年指出,「綜合高中是按照社區內所有青年受教育的需要而開設的中學」,其目標是為未來的所有公民提供普通教育,為想在學校學習技能的學生開設良好的選修課程,為畢業後想上大學深造的學生開設令人滿意的文理課程。[2]在歐洲,綜合高中具備兩種普遍特徵才被確立:一是它是一所適合學區所有學生的免費公立學校,二是普通課程和職業課程被併入統一的體制。綜合高中在歐洲國家有不同的名稱和指代。例如,在英國,綜合高中指招收11~16歲學生的中學,在挪威指向所有在義務教育年齡範圍的人提供免費教育的公立學校,在瑞典,綜合高中指招收7~16歲學生的學校,等等。可見,在起止時間、教育對象等方面,各地存在較大的差異。
在我國,人們對於綜合高中內涵的理解相對統一,僅僅是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例如,《教育大辭典》對綜合高中的解釋:一是美國最常見的中等學校,通過開設公共課和集中平行課程(普通教育課程、學術性大學預備課程、職業和商業教育課程),適應中等教育階段具有不同能力、願望、興趣、特點和成績的學生需要;二是德國所試行的新式學校,與傳統的普通學校綜合在一起,組成一個靈活的、分化的教學單位,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和興趣,隨時在各科之間進行調整,從而實現教育機會均等。[3]周明星、周晨認為,綜合高中是「在普通高中中引入職業教育因素,或在中等職業學校中加強文化基礎課學習,以市場需要和服務社會為指向,以培養學生具有綜合素質和一定職業技能為目標,具有升學預備教育和就業預備教育的雙重功能的辦學模式」[4]。鍾啟泉則認為,「綜合高中是一種打破校際普、職兩類的教育模式把具有不同能力和知識水平的學生集中到同一所中學學習。綜合高中促進了教育的平等,是一種更為民主的中學,它兼具了知識教育和職業教育兩項技能,培養的學生既能升學,也能就業」。[5]寧永紅則指出,綜合高中是在高中階段同時設置普通教育課程和職業教育課程,以尚未定向的初中畢業生為培養對象,通過職業試探和職業指導等過程,根據學生的能力、性向和興趣等實施多次分流,以實現學生適應性發展為目的學校。[6]總的來說,上述對綜合高中內涵的界定包括下述要義:一是界於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屬於高中階段教育的一種學校類型或辦學模式;二是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融為一體的學校;三是兼具升學準備與就業準備雙重功能的學校;四是開設文化必修課程與升學或就業選修課程,通過自由選擇達到校內分流的學校。
綜合中外學者的表述可見,雖然人們對綜合高中內涵的理解還不盡相同,甚至存有爭議,但各種「綜合高中」定義卻表達了一些共通之處,即綜合高中是一種普職融合,課程多元,合理分流,學生自主選擇,兼具升學和就業的學校。基於此,本研究認為,綜合高中應當被理解為一種混合式的高中教育,學校負責提供多元化的課程,而學生則按照自身的能力、興趣和意願進行個性化的選擇。通過這樣的供需模式,學校為社會提供多樣化的人才,既有學術型人才,也有技術型人才,還有通識型人才,最終滿足社會對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並實現個人價值的充分挖掘。這個表述包含兩個核心內涵,即課程功能的多元化(或多樣化),選課機制的靈活性(或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