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像的概述

2024-08-14 21:14:48 作者: 孫杰 張永紅

  (一)想像的概念

  人不僅能感知當前作用於感覺器官的事物,回憶過去經歷過的事物,而且還能想像出當前和過去從未感知過的事物。例如,一名大班的幼兒在幼兒園畢業典禮後,對老師說:「我長大會來看你的。」老師問他:「那時你會是什麼樣子了呢?」他說:「那個時候我一定長很高了,戴著紅領巾,背著書包。」這名幼兒在向老師描述他未來的樣子時,就是把他生活中所見的小學生與他自己的形象進行加工、改造而產生的一個新形象,這個新形象的產生過程就是想像。

  想像是人腦在一定刺激的影響下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從生理機制上看,想像是人腦的機能。它是大腦皮質上舊的暫時聯繫經過重新組合形成新的暫時聯繫的過程,想像的發生、發展與大腦皮質的成熟水平有關。大腦神經系統往往在兩歲左右趨於成熟,幼兒在這個階段能儲存比較多的信息材料,因此,1~2歲是兒童想像的萌芽階段,這時幼兒的想像水平很低,表現為相似聯想或象徵性遊戲,基本上是記憶表象的簡單遷移,加工改造的成分非常少。例如,一名1歲10個月的孩子在撕紙玩,當他看到一條條紙條後,忽然對媽媽說:「看!麵條!」這就是相似聯想,由紙條聯想起頭腦中儲存的關於麵條的形象。

  想像過程中產生的形象雖說不是當前事物的形象,也不是曾經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但這不等於說想像不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任何想像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是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天生色盲的人,在他的想像中一定沒有顏色的表象。童話、神話、動畫片中的許多形象,如孫悟空、美人魚、葫蘆娃、變形金剛、哆啦A夢等,無一不是與作者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都是作者通過對自己頭腦中已有的形象進行綜合、誇張、擬人等方式創造出來的。因此,想像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想像對我們人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第一,想像可以補充認識過程,填補感知的空白。我們在認識客觀事物時,雖說可以通過直接感知去認識事物,但不可能親身經歷每件事,必須通過別人的描述間接地去認識事物,想像可以幫助我們在獲取間接經驗時構建新形象、新知識。第二,想像是知識進化、創造發明的源泉。人類所有的新發明、新創造,都是從似乎尚未存在的事物中發展而來的。例如,愛因斯坦創立的狹義相對論學說,就是源於他的一個想像:如果有人追上光速,將會看到什麼現象;他創立的廣義相對論學說,源於他的另一個想像:人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機里會看到什麼現象。如果沒有想像就沒有科學的預見,沒有創造發明。第三,合理的想像還能改善人際關係,促進心理健康。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會與人交往,當出現矛盾衝突時,如果能把自己想像為對方,設身處地地想想,可能就會多幾分理解,多幾分寬容,就會使人際關係更為和諧;當然我們也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另外一個形象,從心理上得到安慰。例如,一個幼兒在遊戲中被別的小朋友搶走了玩具,我們可以引導他把自己想像成「大哥哥」,不和「小弟弟」「小妹妹」計較,這樣幼兒的負面情緒「傷心」就會轉為正面情緒「自豪」,他會高高興興投入另外一項活動中了。

  (二)想像的種類

  根據產生想像時有無目的意圖,可將想像劃分為無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1.無意想像

  無意想像是指沒有特定目的、不自覺的想像,是最簡單的、初級的想像。如幼兒看見充氣玩具金箍棒,就把自己想像成孫悟空,舞動起來;看見沐浴的蓮蓬頭,就拿起來當麥克風。無意想像實際上是一種自由聯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識水平低,是幼兒想像的典型形式。而夢是無意想像的一種極端的表現,夢完全不受意識的支配,是人在睡眠狀態時一種漫無目的、不由自主的想像。在夢中,有時會故地重遊,有時會見到闊別已久的親朋,體驗童年時代的快樂或經歷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從夢境的內容看,它是過去經驗的奇特組合。按照巴甫洛夫的解釋,夢是人在睡眠時大腦皮層產生的一種瀰漫性抑制,由於抑制發展不平衡,皮層的某些部位出現活躍狀態,暫時神經聯繫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組合而產生各種形象,就出現了夢。

  夢中的形象往往不是感知到的形象,而是重新組合成的新的形象,它的出現是無意的。夢中所出現的形象或它們之間的聯繫,有的和現實生活有一定的關聯,但卻不是現實生活的再現,有的荒誕不稽,似乎脫離現實很遠。但是,構成夢境的材料是做夢者曾經經歷過的事物的形象,這說明夢境的材料來自於客觀現實,是客觀現實的反映。

  夢是在兒童哪個年齡段最早出現?這個很難確定。皮亞傑觀察到兒童最早的夢是在1歲9個月至2歲之間出現的。這時兒童開始說夢話,睡醒後會說夢。比如,一個2歲2個月的孩子醒來就喊:「小熊回來了!」因為前一天,在公園裡,一個小男孩把他的玩具熊搶走了。

  資料卡

  幼兒夢的種類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研究了幼兒夢的種類,認為可能分為下列幾類。

  1.反映願望的。例如,有兩個月不讓小女孩吃雪糕,她在夢中吃了好多的雪糕。

  2.以一物代替他物的。例如,在夢裡如同在遊戲中一樣,有象徵性的大人、孩子。

  3.回憶痛苦的事情,但有好的結果。如同遊戲一樣,兒童自己對痛苦的事情賦予良好的結果。在幼兒園沒有玩到玩具,夢裡有好多的玩具包圍著。

  4.噩夢。在噩夢和遊戲中都有恐懼,這是對沒有意識到的不愉快的回憶。在遊戲中對這種回憶多少能夠自覺地控制,在夢中卻不能控制。一個5歲的女孩,有一天半夜突然驚醒,又哭又叫,說:「媽媽,我怕,我怕!」清醒後她說自己看見很多妖怪在追她。

  5.受到自我懲罰的夢。這種夢,有時是聽父母講了可怕的故事造成的,有時則是其他原因。例如,某小孩入睡前用東西砸了自己的腳指頭,醒來後說小狗咬了她的腳指頭。

  6.由身體受到刺激直接轉化而來的直接象徵。如小孩尿濕了,會夢見自己坐在水盆里。

  皮亞傑認為,以上各種夢說明了夢和遊戲在結構和內容上都是相似的。

  2.有意想像

  有意想像是帶有目的性、自覺性的想像。有意想像是需要培養的,在教育的影響下逐漸發展。有意想像分為再造想像、創造想像和幻想。再造想像是根據言語的描述和圖樣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相應新形象的過程。再造想像對理解別人的經驗是十分必要的。幼兒期主要以再造想像為主,如幼兒在一起玩「過家家」的遊戲,有的拿著玩具炊具在「做飯」,有的抱著「娃娃」在用玩具奶瓶餵奶等,整個遊戲過程就是以再造想像為線索。創造想像指的是在開創性活動中,人腦創造新形象的過程。創造想像的主要特點是,它的形象不僅新穎而且是開創性的,如幼兒想像在天上安個大燈泡,全世界就沒有黑夜了等。實踐證明,科學研究上的重大發現和創見,生產技術和產品的改造和發明,文學家、藝術家的塑造和構思等,都離不開創造想像,所以創造想像是各種創造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是密切相關的,再造想像的發展使幼兒積累了大量的形象,在此基礎上,逐漸出現創造想像的成分。

  幻想屬於創造想像的特殊形式,是一種指向未來並與個人的願望相聯繫的想像,如千里眼、順風耳、鐵臂阿童木、星球大戰等都屬於幻想。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幻想,能激發人們對未來的嚮往,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屬於理想。今天,通過人們的努力,千里眼、順風耳都已成為現實。而與事物發展規律相違背的幻想,如因果迷信中的形象,則是有害的,屬於空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