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幼兒心理發展概論(第2版)> 二、幼兒前期兒童的教育啟示

二、幼兒前期兒童的教育啟示

2024-08-14 21:13:27 作者: 孫杰 張永紅

  幼兒前期兒童的心理較之乳兒已有明顯進展,但在個體心理發展的總進程中還處在初級階段,必須積極培養,促使其進一步發展。家庭和託兒所必須重視幼兒前期兒童的保健和教育工作。

  (一)增強兒童體質,促進健康成長

  幼兒前期兒童年齡小,抵抗力弱,家長和保育員首先要細心照料,做好衛生保健工作。不論在家庭還是託兒所都要使兒童遵守生活制度,按時作息,不要使兒童跟著成人每晚看電視,睡得太晚。注意預防疾病,培養衛生習慣,如定時大小便,常剪指甲,不咬手指,飯前洗手,飯後擦嘴等,增強兒童體質,預防疾病感染,適應生活條件的變化。

  (二)鼓勵兒童主動參與活動,積極和周圍的人們交往

  幼兒前期是自我意識萌芽的重要時期,而自我意識能否得到很好的發展,對於個體今後的學習、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自我意識是在兒童與周圍人們的社會交往中形成的,也就是說社會性的發展有利於自我意識的發展。所以當自我意識形成後,成人要組織幼兒前期兒童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鼓勵和指導兒童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導他們自己解決日常生活或遊戲中遇到的問題,使兒童在實踐活動中增長知識,培養情感,鍛鍊意志,促進獨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

  (三)促進兒童言語的發展

  

  幼兒前期是兒童言語發展的重要時期。成人要多和兒童交談,引起兒童說話的積極性。尤其託兒所等集體教養機關,兒童人數較多,保育人員容易疏忽和每個兒童進行言語交往,以致減少了兒童早期學習語言的機會,阻滯了兒童言語的發展。託兒所要重視兒童言語的培養,充分利用集體教養的有利條件。保育人員不僅要多和兒童交談,而且還要積極引導兒童在集體活動中多和同齡兒童交談,使兒童的言語在語言交際過程中得到發展。

  (四)加強早期教育,促進智力發展

  家庭和託兒所除了做好保健工作,還須加強早期教育,促進智力發展。

  近代科學根據嬰幼兒早期教育的實驗、天才童年生活的分析、「狼孩」的個案記錄、動物腦生化研究、感覺剝奪實驗、跨文化教育的比較等得出結論:對嬰幼兒加強早期教育,有利於兒童智力發展。嬰幼兒時期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期,疏忽了關鍵期的教育,將使智力發展受到不利影響。

  關於嬰幼兒早期教育,應注意下列幾點:

  第一,早期教育的目的主要在於啟迪智力,不在於提早灌輸知識;

  第二,教育內容應從兒童的興趣出發,教給兒童能夠接受的知識,如身體各部分的名稱、周圍環境中經常接觸到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等,不要強求知識的系統性;

  第三,教育方法要注意誘導,鼓勵兒童探索思想,不應勉強灌輸,強迫接受;

  第四,教育進度應按每個兒童的特點決定,不應強求一致或操之過急;

  第五,要為兒童準備適合他們發展特點的畫冊和玩具等,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培養學習興趣和操作能力。

  單元小結

  探索嬰兒身體與心理的發展以及與此相關的撫育嬰兒的方法,對嬰兒心理發展有一個相對明晰的了解,有利於更好地誘導嬰兒心理健康發展。嬰兒時期個體身體發展速度最快,身體各部分的比例也逐漸發展,身體的各個系統發展的速率不同,神經系統發展得最快。感知覺敏感度增加,運動範圍擴大;能聽懂一些常用詞並開始咿呀學語。看和聽是嬰兒喜歡的遊戲,爬動是他們最多的運動。嬰兒時期的心理並沒有發展成熟,他們對周圍的人很敏感,嬰兒的社會交際始於他們和照料者之間的相互吸引。嬰兒時期在人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因此,作為家長要特別注意對嬰兒的家庭教育,建立正確的生活制度,給他們提供豐富的環境刺激,培養嬰兒良好的情感和情緒,建立友好的社會交往,鼓勵和支持孩子多和小朋友接近,多鼓勵、多表揚。做好嬰兒教育及保健工作,對嬰兒負責,也對未來負責。

  思考與練習

  1.新生兒的心理發展的特點有哪些,應如何教養?

  2.乳兒動作發展的規律是什麼,針對乳兒心理發展的特點,父母及孩子的照料者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3.幼兒前期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是什麼,應如何教養?

  4.浩浩會走路了,可是還不會爬,但是爸爸媽媽仍然特別高興,覺得爬不爬無所謂。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5.6個月以後的嬰兒,看見了東西,往往抓住,放進嘴裡;1~2歲的嬰兒,在地上撿起一些物體,也要往嘴裡送,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

  6.通過不同方式引發幼兒前期兒童發音或說話,並觀察他們對言語的反應,以了解3歲前兒童言語發展的特點。

  案例分析

  閱讀以下材料,試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以及改善的對策。

  新新自從3歲時就開始變得特別不聽話了,她處處和爸爸媽媽「作對」,逆反心理特別強烈。要她這樣而她偏要那樣,事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而且說要什麼,馬上就要拿到手,真是「說風就是雨」。父母如果幹涉她,她就會大動肝火。常常在家裡發脾氣,對大人發號施令,簡直像個「小皇后」。父母束手無策,覺得這孩子變得難管了。一些家長反映,孩子到2歲以後不像1歲以前那麼聽話了。特別是2~3歲時,嘴裡常常說:「我自己來。」行動上有了自己的主意,不服從成人的吩咐,不讓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做。如在外面玩得久了,成人對他說:「該回家了!」他卻說:「我不回家,我還要玩呢!」家長對此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好!

  問題解析:

  1.原因分析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時期的孩子已經進入了「3歲危機期」。3歲左右的兒童感知覺和肌肉運動的準確性已大大提高,言語能力也提高了,大腦皮層的構造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因而這一時期的兒童喜歡提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一切事情都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摸一摸,動一動,總想弄清是什麼。同時,在與成人的交往過程中擴大了視野,認識到了自己的能力。此時,由於自我意識的萌芽,個性初具雛形,兒童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和願望。於是,他們一反常態,不像過去那樣安靜、聽話、有較大的依賴性,而是常常鬧獨立,突然變得固執、任性起來,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去做,不聽父母的吩咐,力圖擺脫父母的約束,拒絕接受父母的幫助。如果自己的要求受到限制,就會引起反抗情緒。這個時期的兒童喜歡和別人比較、競爭,而且愛說並喜歡別人說自己好。

  2.教育策略

  有的父母不了解這一時期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遇到這樣的情況便不知所措,覺得教養孩子不順手。當孩子進入「危機期」,就要正確把握嬰幼兒心理變化的規律和特徵,採取適當的方法,因勢利導,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堅持性及對事物的興趣,這樣就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危機期」。具體做法有:

  (1)針對這一時期的兒童,父母對孩子的獨立性需求不能一味滿足,也不能過多限制。一味滿足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任性、固執,甚至產生極強的占有欲;過多限制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他變得順從和依賴,缺乏主動性。

  (2)當孩子的想法不切實際時,不要和孩子硬頂,用別的事物把孩子吸引開,先暫時解決問題,再找適當的時機進行說理教育。

  (3)家長要以身作則,教育時表情一定要嚴肅,周圍的人也要配合一致,做到教育要一致。

  幼兒教師資格考試模擬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嬰兒期的年齡範圍一般為( )。

  A.0~3歲 B.0~4歲 C.0~5歲 D.0~6歲

  2.( )不是嬰兒動作發展遵循的原則。

  A.順序原則 B.大小原則 C.近遠原則 D.頭尾原則

  3.下列屬於新生兒條件反射的是( )。

  A.抓握反射        B.驚跳反射

  C.對餵奶姿勢的吸吮反射  D.游泳反射

  4.下列關於嬰兒注意選擇的偏好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偏好細密圖像      B.偏好直線多於曲線

  C.喜歡單色的圖像     D.偏好中等複雜程度的刺激

  5.吉布森的視覺懸崖是用來研究嬰兒( )知覺的。

  A.時間 B.運動 C.方位 D.深度

  二、簡答題

  1.嬰兒依戀主要存在哪些類型,如何理解依戀的實質。

  2.簡述嬰兒恐懼的發展階段。

  3.簡述布里奇斯的情緒分化理論。

  三、論述題

  動作發展在嬰兒心理發展中有什麼重要意義?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