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兒的心理發展特點
2024-08-14 21:13:05
作者: 孫杰 張永紅
(一)動作的發展
兒童動作發展是兒童活動發展的直接前提。因為從心理方面來說,活動是由動作組成的,兒童在出生後的第一年裡,在動作的發展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特別是作為人類特有的動作——手的動作和直立行走的出現,標誌著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
1.發展規律
乳兒期是兒童動作發展最迅速的階段,其發展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和規律進行的。
(1)從整體動作到分化動作。最初乳兒的動作是全身性的、籠統的、散漫的,以後才逐步分化為局部的、準確的、專門化的動作。
(2)從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讓兒童俯臥在平台上,他首先出現的動作是抬頭、抬胸、俯撐,然後慢慢發展到翻身、坐、爬、站立、走。
(3)從大肌肉動作到小肌肉動作。乳兒首先出現的是軀體大肌肉動作,如頭部、軀體、雙臂、腿部等,以後才是靈巧的手部小肌肉動作以及準確的視覺動作等。
(4)從無意動作到有意動作。乳兒的動作起初是無意的,當他做出各種動作時,既無目的也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6個月以後逐漸出現有目的的動作。
2.手的動作發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應有剪紙的機會。」兒童的手似乎蘊含了很多秘密和含義。
兒童約從出生後的第三個月起,一種不隨意的手的撫摸動作就開始了。他無意中撫摸親人、玩具、自己的被褥、衣服或自己的小手。
5個月後,手的動作帶有一定的隨意性,當他看見親人或玩具時,他不但會發出快樂的聲音,而且要伸出手來抓抓摸摸。這樣,兒童開始把手作為認識的器官來感知外界事物的屬性。
從出生後的下半年開始,兒童手的動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逐步學會了拇指與其餘四指對立的抓握動作,這是人類操作物的典型方式。隨著這種操作方式的發展,手才有可能從自然的工具逐步變為使用和製造的工具。
在抓握過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即視覺和動覺的協調運動。這就發展了兒童對隱藏在物體當中的複雜的屬性和關係進行分析綜合的能力,發展了兒童的知覺和具體思維的能力。
手的動作發展下去就更加複雜了,從兩隻手在跟眼的合作下由玩弄一個物體發展到同時玩弄兩個物體,到用種種不同的方式來玩弄各種物體,如把小盒放大盒裡,用小棒敲擊鈴鐺等,在這個過程中兒童進一步認識了事物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在經常接觸日常物體的過程中,由於成人正確的反覆引導和示範以及兒童的不斷模仿,兒童逐步掌握了熟練地玩弄和運用這些物體的動作技能,如用茶杯喝水、用湯匙吃東西、穿衣、扣扣子、戴帽子、洗手等。
手的動作的發展,使兒童掌握了使用物體的方法,初步掌握了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經驗。同時,兒童通過使用各種物體,也認識了這一類物體共有的特性,因而使知覺更加具有概括性,並為概括表象和概念的產生準備了條件。
(二)認知的發展
1.感知覺的發展
乳兒的感知覺多半是在擺弄玩具以及使用其他物體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當新鮮的玩具或其他物體出現在嬰兒面前時,他們便積極地去觸及並擺弄它們,在擺弄和使用各種物體的過程中,逐漸區分出物體的各個部分,熟悉物體的各種屬性。他們往往需要把出現在眼前的事物的各種屬性都加以感知後,才能形成對該事物的整體認識。嬰兒知覺的目的性較差,不能使自己的知覺服從於既定的目的和任務,常常憑興趣而異。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方面。
(1)視覺:乳兒的眼對光反應敏感,最佳視焦距為19厘米,喜歡顏色鮮艷的物體和人臉的外形,能兩眼追隨移動的紅球,4個月時已能對近的和遠的目標聚焦,眼的調節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12~20周時開始喜歡看自己的手,能固定視物,看75厘米遠的物體。3~4個月時已能辨別彩色與非彩色。
(2)聽覺:乳兒的聽覺相當靈敏,出生後不僅能聽到聲音,而且對聲音頻率也很敏感,能區別不同的語音。小嬰兒一般能傾聽和諧的音樂,3~4個月時開始能區分成人發出的聲音,聽見母親的聲音就高興。
(3)觸覺:觸覺是嬰兒認識世界的主要手段,嬰兒的觸覺探索有口腔探索和手的探索兩種形式。
美國羅恰特(Rochat,1983)對1~4個月嬰兒的口腔觸覺進行了實驗研究。他把嬰兒那種有明顯節奏的吸吮活動同其他無規律(無節奏)的口腔活動區分開來,並把後者稱為「口腔探索活動」。羅恰特發現,1個月的嬰兒已能憑口腔觸覺辨別不同軟硬程度的乳頭,4個月的嬰兒則能同時辨別不同形狀和軟硬程度的乳頭。艾倫及其同事(Allen et al.,1982)對3.5個月的嬰兒口腔觸覺進行研究後發現:他們已能辨別物體的形狀和質地,對熟悉的物體產生吸吮去習慣化,這表明嬰兒口腔觸覺此時已能區別不同的物體。
嬰兒手的真正的探索活動大約出現在5個月左右,此時口腔探索減少,手指和手的操作增加,對不同的物體採取不同的操縱方式。而手眼協調動作的出現,使嬰兒手的探索活動更加準確。積極主動的觸覺探索發生於嬰兒7個月大左右。當嬰兒學會了眼手協調之後,他逐漸會用手去擺弄物體,把東西握在手裡,擠它或把它轉來轉去。再大一些的嬰兒,能夠用雙手去轉動物體,而且動作都有視覺相伴隨。這時嬰兒還可以從多個角度認識物體,視觸覺協調真正起到探索的作用。
(4)味覺、嗅覺:嬰兒的味覺和嗅覺在出生後幾天就已經發育得很好了。哺乳時,新生兒聞到乳香味就會積極地尋找乳頭。3~4個月能區別愉快與不愉快的氣味。7~8個月已開始能分辨出芳香的刺激,嬰兒靈敏的嗅覺可以保護自己免受有害物質的傷害。味覺在出生時就已很敏銳,對甜味表示愉快,對酸味表示痛苦。
2.注意的發生與發展
兒童一生下來就有注意,這種注意實質上就是先天的定向反射。環境中特別的或新異的刺激會引起新生兒相應的自主神經系統活動,並表現出外在的身體運動,這就是定向反射。
乳兒期注意的發展主要表現為注意選擇性的發展。
1~3個月的乳兒注意選擇性的主要規律與特點是:偏好曲線多於直線;偏好複雜、不規則、輪廓密度大的圖形;偏好集中的、對稱的刺激物;從注意局部輪廓向有組織地注意較全面的輪廓發展;從只注意形體外周向注意形體內部因素髮展。
3~6個月的乳兒對外界事物的探索活動更加主動積極。各種基本感知覺能力日趨成熟且在很多方面已經達到成人水平,運動技能雖然還很差,但頭部自控能力增強,已能夠轉頭細緻地觀察事物。另外其夠觸和抓握物體的能力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進入了較成熟的階段。這就使得乳兒從各個方面充實和擴展了獲得信息的能力,使得他能更加深入細緻地觀察外界物體。這時乳兒的視覺注意能力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平均注意時間縮短,探索活動更加主動、積極,而且偏愛更加複雜和有意義的視覺對象,看得見的和可操作的物體更能引起他們特別而持久的注意和興趣。
6~12個月,乳兒的睡眠時間減少,白天經常處於警覺和興奮狀態,所以這時期的注意不再像6個月以前那樣只表現在視覺方面,而是以更為廣泛和複雜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坐立、爬行、扶物體站立、扶物體行走等,這使得乳兒注意的選擇性不僅表現在選擇性注視,而且更多地表現在選擇性抓握、吸吮、操作和運動等方面。注意的對象和注意選擇性在範圍和內容上大大擴展。另外,這一時期嬰兒注意的選擇性得到了顯著的發展,而且越來越受知識和經驗的支配。
3.言語的發展
在剛出生的第一年是言語的準備時期,或言語開始發生的時期,一般稱之為言語前期。這一時期語音的發生經歷了以下階段:
第一階段:單音節階段(0~4個月)。哭是嬰兒出生後最初的發音,但這時的發音是不分化的,新生兒期,可發出[ei][ou]等聲音,第二個月時嬰兒可發出[m-ma]的聲音。之後可聽到[ai][ei][ai-i][hai-i][ue]等。韻母出現較早,而聲母只是偶爾出現。
第二階段:多音節階段(4~10個月)。這個時期的前言語獲得明顯增多,會發出許多複雜的語音並發出連續的音節,同時可聽到不少近似詞語的聲音。如能發出各種聲母還會發出a-ba-ba da-da等的聲音,家長誤認為是在說話,但事實上這只是前言語階段的發音現象。
第三階段:學話萌芽階段(10~13個月)。這一階段乳兒能夠正確地模仿成人的語音,其特點是:一是這種模仿不僅在音色上極為相近,而且在聲調上也極為相似;二是這種模仿能被保持相當一段時間,並能被適當遷移和正確轉化。
言語的概括作用和調節作用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它給兒童學習社會經驗、形成道德品質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教育兒童積極地掌握言語,通過言語來豐富兒童經驗,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質是非常必要的。
(三)情緒的發展
1.情緒的分化
情緒的發展表現為情緒的逐漸分化。下面介紹幾種有關情緒分化的理論觀點。
(1)布里奇斯的理論。加拿大心理學家布里奇斯(K.M.Bridges)的情緒分化理論是早期比較著名的理論。她通過對一百多個嬰兒的觀察,提出了關於情緒分化的較完整的理論和0~2歲幼兒情緒分化的模式。
她認為,初生嬰兒只有皺眉和哭的反應。這種反應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動,是強烈刺激引起的內臟和肌肉反應。3個月以後,嬰兒的情緒分化為快樂和痛苦。6個月以後,痛苦又分化為憤怒、厭惡和恐懼。比如,眼睛睜大、肌肉緊張,就是恐懼的表現。12個月以後,快樂的情緒又分化為高興和喜愛。18個月以後,分化出喜悅和妒忌。
布里奇斯的情緒分化理論被較多的人接受。一些人還用不同的形式把她的情緒分化模式表示出來。但是,布里奇斯的理論也受到了批評。心理學家認為,她的情緒分化階段缺乏具體的指標,因此難以鑑別每種情緒是如何區分出來的,也沒有說明形成分化的機制。
(2)斯皮茲的理論。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皮茲(R.Spitz)提出了情緒分化的兩個明顯表現:
一是2~3個月的嬰兒開始發生社會性微笑。2~6個月大的嬰兒對人們的表情,如微笑,做鬼臉或是人戴上假面具,都有微笑反應,對動物,如小狗,也報以微笑的反應。對非動物,如電筒光、鈴、積木、球等,則沒有反應。
二是7~8個月的嬰兒出現認生,如當陌生人接近時,或是媽媽離開的時候他們會產生焦慮情緒。
斯皮茲的這兩個標準已成為廣泛應用的可靠模型。
(3)伊扎德的理論。美國心理學家伊扎德(Carroll E.Lzard)的情緒分化理論在當代美國情緒研究中頗有影響。他認為嬰兒出生時就具有五大情緒:驚奇、痛苦、厭惡、最初步的微笑和興趣;4~6周時,出現社會性微笑;3~4個月時,出現憤怒、悲傷;5~7個月時,出現懼怕;6~8個月時,出現害羞;0.5~1歲,出現依戀,分離傷心、陌生人恐懼;1.5歲左右,出現羞愧、自豪、驕傲、操作焦慮、內疚和同情等情緒。
同時,他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腦的發育,情緒也逐漸增長和分化,形成了人類的9種基本情緒,愉快、驚奇、悲傷、憤怒、厭惡、懼怕、興趣、輕蔑和痛苦。每一種情緒都有相應的面部表情模式。他把面部分為三個區域:額—眉,眼—鼻—頰,嘴唇—下巴,並提出了區分面部運動的編碼手冊。
伊扎德指出,不能以單一的根源去看待實際的情緒。他認為,個體情緒發展的合理的組織形式是在適應中發生的。例如,新生兒出生後就會顯示痛苦表情,但是只有到4個月時才會發生憤怒的表情。因為只有到這時嬰兒才能處理或應付環境事件。情緒與環境事件不是一對一地發生的。環境是一種複合因素,某種情緒的發生可以來自不同的環境,表現為不同的等級,這是複合環境可能被分化的結果。沒有哪種情緒是單一地發展起來的,也難以用一個指標完備地描述它。
(4)林傳鼎的理論。我國心理學家林傳鼎(1963)觀察了500多個出生後1~10天的嬰兒所反應的54種動作的情況。根據觀察結果認為。新生嬰兒已有兩種完全可以被分辨清楚的情緒反應,即愉快和不愉快。二者都是與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有關的表現。
他認為,不愉快反應通常是自然動作的簡單增加,由所有不利於機體安全的刺激所引起。愉快的反應和不愉快的表現顯然不同,它是一種積極生動的反應,增加了某些自然動作,特別是四肢末端的自由動作,這種動作也能在嬰兒洗澡後觀察到,這就說明了一種一般愉快反應的存在,它由一些有利於機體安全的刺激所引起。
他提出從出生後第一個月的後半月,到第三個月月末,相繼出現6種情緒:欲求、喜悅、厭惡、忿急、煩悶、驚駭。這些情緒不是高度分化的,只是在愉快或不愉快的輪廓上附加了一些東西,主要是面部表情。而驚駭則是強烈的特殊體態反應。4~6個月已出現由社會性需要引起的喜悅、忿急,逐漸擺脫同生理需要的聯繫,如表現出對同伴、玩具的情感。從3歲到入學前,陸續產生了親愛、同情、尊敬、羨慕等20多種情感。
林傳鼎的情緒發展理論對我國情緒發展研究和理論建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直到今日,不少觀點,始終為人們所接受,並不斷被今天的研究所證實,如新生兒已有兩種完全可以被分辨清楚的情緒反應,4~6個月嬰兒出現與社會性需要有關的情感體驗,社會性需要逐漸在嬰兒情感生活、交流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等等。
我國心理學家孟昭蘭對嬰幼兒情緒進行了實驗研究,其結果支持了伊扎德的觀點。孟昭蘭指出,只有當嬰兒面部各部位肌肉運動達到足夠的程度時,才能表現出典型的面部模式。如果面部某部位肌肉運動和另一部位的肌肉運動所代表的表情不相同,那就成為難以辨認的複合表情。她的研究發現,興趣和痛苦也是最早發生的情緒,輕蔑和害羞在1~1.5歲時也已經發生。
總之,我們可以認為,初生嬰兒的情緒是籠統的,在以後的生活中才逐漸分化,到兩歲左右,各種基本情緒都已經出現。
2.基本情緒的發展
兒童的基本情緒主要包括微笑、哭泣、懼怕、興趣、驚奇、厭惡等,每一種基本情緒都有其特定的發展規律。其中微笑、興趣是最基本的積極情緒,哭泣、懼怕是最基本的消極情緒。
(1)微笑。微笑是嬰兒的第一個社會性行為,是情緒愉快的表現。嬰兒通過笑可以引出他人對自己積極的反應。嬰幼兒的笑比哭發生得晚,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發微笑(0~5周)。嬰兒最初的笑是自發性的,或稱內源性微笑。這是一種生理表現,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內源性微笑,主要發生於嬰兒睡眠中,睏倦時也可能出現。這種微笑通常是突然出現的,是低強度的笑,其表現只有卷口角,即嘴周圍的肌肉活動,因此,又稱「嘴的微笑」。這種早期的微笑通常可以在沒有任何外部刺激的情況下發生。這種早期的笑在3個月後逐漸減少。
第二階段: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5周~3.5個月)。這一階段,能引起嬰兒微笑的刺激範圍已大大縮小。這時人的聲音和面孔特別容易引起嬰兒的微笑。第8周時,嬰兒會對一張不移動的臉發出持久的微笑。但這時,嬰兒還不能區分出不同人的微笑,他們對主要撫養者或家庭其他成員、陌生人的微笑都是不加區分的。研究表明,3個月大的嬰兒對正面的人臉,不論其是生氣還是微笑,都報以微笑;如果把正面人臉變為側面人臉,嬰兒就停止微笑。這時的嬰兒看到假面具、白色或是有斑的花紋,都會微笑。
第三階段: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3.5個月以後)。從3.5個月尤其是4個月開始,嬰兒開始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出現有選擇性的社會性微笑。他們對熟悉的人比對不熟悉的人笑得更多;對熟悉的人無拘無束地笑,而對陌生人則帶有一種警惕的注意。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性微笑。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愉快的情緒進一步分化,愉快情緒的表情手段也不再停留於笑的表情了,甚至不只是用面部表情,而較多得用手舞足蹈及其他動作來表示。
(2)哭泣。哭泣是嬰兒表達情緒的另一種常見方式,是一種不愉快的、消極的情緒反應。嬰兒的哭泣大致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生理—心理激活(出生至1個月)。新生兒的哭泣通常由飢餓、腹痛或一般身體不適所致。母親通常都會對新生兒的哭迅速作出反應:首先,察看孩子是否有生理需要;然後,安撫孩子,如晃動搖籃,抱起孩子,或輕拍孩子。
第二階段:心理激活(1個月起)。這一階段兒童表現為一種低頻、無節奏的沒有眼淚的「假哭」。許多父母認為,這種哭泣通常意味著嬰兒想得到注意或照看,當嬰兒得到注意或照看時,「假哭」就會停止。大約在第六周時,當母子對視時,嬰兒傾向於停止哭泣。到了3個月,吮吸拇指可以減少哭泣。但是,在所有減少哭泣的行為中,身體接觸最有效。
第三階段:有區別的哭泣(2~22個月)。這一階段,不同的人可以激活或終止哭泣。這種哭泣是一種社會性行為,反應兒童的某種需要。在8個月時,兒童是否終止哭泣,主要取決於成人或父母是否在接收他傳遞的信息。這種有區別的哭泣表明,嬰兒依戀某一個特定的人。當依戀對象離開或不在附近時,嬰兒就會哭泣。
(3)懼怕。懼怕是一種消極情緒。它在全部情緒中是最有壓抑作用的,它會引起幼兒極度的緊張感,使幼兒逃避和退縮,甚至由於極度的肌肉緊張而引起身體僵化、呆板不動,造成思想受壓抑、感知狹窄、動作笨拙等。懼怕不僅對幼兒認知、活動有很大影響,而且對幼兒個性也有極大的消極作用。嬰兒長期、多次的恐懼及由此伴隨的退縮、逃避,可能促成幼兒形成膽小、怯懦、退縮的個性。當然,懼怕也並不是完全無益的,它可以作為警戒信號使幼兒逃脫危險,使父母等及時發現並幫助幼兒去除危害性事物,並給幼兒以適當的撫慰和鼓勵。
根據陳幗眉、孟昭蘭等的研究,嬰兒的恐懼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本能的恐懼。恐懼是嬰兒自出生就有的情緒反應,是一種本能的、反射性的反應。最初的恐懼由突發的巨大聲響、從高處降落、身體位置突然變化、疼痛等自然因素所引起。
第二階段:與知覺和經驗相聯繫的恐懼。約從4個月開始,嬰兒出現與知覺相聯繫的恐懼,以往引起過不愉快經驗的刺激,如被火燙過、被小貓抓過等,都會激起恐懼情緒,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嬰兒藉助於經驗,視覺逐漸對恐懼的產生起作用。8~9個月的嬰兒,在一定的主動爬行經驗的基礎上,開始產生深度的恐懼。
第三階段:怕生。怕生可以說是對陌生刺激物的恐懼反應。隨著嬰兒認知分化、表徵能力和客體永久性能力的發展,嬰兒能較好地分清生、熟人。一般在6~8個月時,嬰兒開始對陌生人產生恐懼,當陌生人接近時,嬰兒特別警覺並拒絕接近。在這一階段,嬰兒不僅害怕陌生人,還害怕許多陌生、怪樣的物體和沒有經歷過的情況。
第四階段:預測性恐懼或稱「想像性恐懼」。預測性恐懼是指1.5~2歲的嬰兒,隨著想像、預測和推理能力的發展,開始產生對黑暗、動物等的害怕。如怕關燈,怕「狼外婆」,怕在黑屋中獨處等。這些害怕、恐懼情緒的發生常常和家長實施的簡單、不良的教育影響有關。此時,語言在幼兒心理發展中的作用增加,可以通過成人講解來幫助幼兒克服這種恐懼。
(4)興趣。興趣不是一種單純的喚醒狀態,而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性喚醒狀態,是嬰兒好奇心、求知慾的內在來源。諸多研究表明,興趣是一種先天的情緒,人類嬰兒在出生後就顯示出了對外界物體和社會性刺激的傾向性反應。從嬰兒出生時起,興趣就組織、指導著嬰兒的看、聽、動作、運動和探究等。
孟昭蘭(1989)在其一系列研究和總結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指出嬰兒興趣的早期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先天反射性反應階段(出生~3個月)。這一階段興趣表現為嬰兒感官接觸外界物體後,被視覺、聽覺、運動刺激所吸引,持續地維持著反應。這種最初的感情—認知相結合的模型,指導著嬰兒的感覺、運動和活動,使嬰兒主動地參與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吸收著最初的經驗。
第二階段:相似性再認知覺階段(4~9個月)。適宜的聲、光刺激的重複出現能引起嬰兒的興趣。這時嬰兒有意做出活動,以使有趣的情景得以保持。而且,在這一階段,嬰兒對自己的活動產生了快樂感。興趣和快樂的相互作用,支持著重複性活動。如帶響聲的鮮艷玩具引起嬰兒的注視,玩具在兒童視線中的運動引發視覺追蹤,玩具的再現又引起興趣和探索。當這樣的過程一再重複之後,嬰兒就得到興趣的滿足並產生快樂。而快樂情緒的釋放、興趣的提高,又引發進一步的探索活動。興趣與快樂的相互作用支持著知覺能力的獲得,因而也是這一時期嬰兒的學習過程。
第三階段:新異性探索階段(9個月以後)。在這個階段嬰兒不再注意連續多次出現的物體,而會注意出現的新異物體並主動做出重複性動作去認識新異物體。例如,嬰兒不斷地拋玩具、轉玩具,試圖去認識它。以後嬰兒試圖以不同的方式去影響事物。如嬰兒拆卸玩具,即是這一時期的典型表現。到二三歲左右,嬰兒的新異性興趣激發模仿行為,如模仿媽媽拍娃娃睡覺、餵娃娃吃飯;模仿電視、故事中人物的行為。這些活動延長了兒童有興趣地玩耍和活動的時間。
(四)依戀的發展
依戀是兒童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母親)間的最初的社會性聯結,是一種親密的、持久的情緒關係,是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依戀對兒童整個心理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兒童是否同母親形成依戀及其依戀的性質如何,直接影響著個體的情緒情感、社會性行為、性格特徵及與人交往的基本態度的形成。
1.依戀發展的階段
第一階段:無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出生~3個月)。這個時期乳兒對人反映的最大特點是不加區分,無差別,乳兒對所有人的反映幾乎都是一樣的,喜歡所有人,聽到任何人的聲音都高興,喜歡注視任何人的臉孔。同時,別人抱他、對他說話,都能使他高興,感到愉快和滿足,此時的乳兒還沒有對任何人包括母親產生偏愛。
第二階段:有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3~6個月)。這一階段乳兒對人的反映產生了區別,對人的反映有所選擇,對母親更為偏愛。此時乳兒對母親和其他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映是不同的。在母親面前表現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學語、偎依,而在其他家庭成員面前這些反映相對少一些,在陌生人面前就更少,但依然有所反應。
第三階段:特殊的情感聯結階段(6個月~3歲)。從六七個月起,乳兒進一步對母親的存在特別關切,特別願意與母親在一起,與母親的接近使他特別高興,而當母親要離開時則哭喊著阻止,別人不能代替母親使他高興起來。當母親回來時,嬰兒則馬上顯得十分高興。母親在身邊時,嬰兒能安心地玩,探索周圍的環境,好像母親是他的安全基地。乳兒在這時產生了明顯的對母親的依戀,形成了專門的對母親的情感聯結。同時,對陌生人的態度也有很大變化,見到陌生人不再微笑、不再咿呀學語,而是緊張、不安、恐懼甚至哭泣,嬰兒產生了怯生。
2.依戀的類型
雖然乳兒普遍能和母親形成依戀,但其依戀的性質是不同的。美國心理學家安斯沃斯(Ainsworth)在研究中創造了「陌生情境」研究法,這是目前最流行的通用的測查乳兒依戀性質的方法。
在研究中,安斯沃斯將乳兒、母親和一個陌生人安排在實驗室里,從而觀察嬰兒與母親在一起,與陌生人在一起,與母親和陌生人同時在一起等情況下乳兒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以作為判斷乳兒依戀性質的指標。從而確定嬰兒與母親的依戀存在三種不同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反抗型。這種觀點已經被其他研究者所驗證並被普遍接受。
(1)安全型。這類乳兒與母親在一起,能安逸地玩弄玩具,並不總是依偎在母親身旁,只是偶爾需要靠近或接觸母親,更多是用眼睛看母親,對母親微笑或與母親有距離地交談。母親的在場使乳兒感到足夠的安全,乳兒能在陌生的情境中進行積極的探索和操作,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當母親離開時,其操作和探索行為受到影響,乳兒明顯地表現出苦惱、不安,想尋找母親回來。當母親回來時,乳兒會立即尋求與母親的接觸,並很容易撫慰、平靜下來,繼續做遊戲。這類乳兒約占65%~70%。
(2)迴避型。這類乳兒對母親在或不在場都表現得無所謂,當母親離開時,他們並不反抗,很少有緊張不安的表現,當母親回來時,也往往不予理睬,自己玩自己的。有時也會歡迎母親的返回,但只是短暫的,接近一下就又走開了。因此,實際上這類乳兒對母親並沒有形成特別密切的感情聯結,這類乳兒約占20%。
(3)反抗型。這類乳兒每當母親將要離開時就顯得很警惕,母親離開時表現得非常苦惱,極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暫的分離都會引起他的大喊大叫。但是當母親回來時,他對母親的態度又是矛盾的,既想和母親親近、接觸,但同時又反抗與母親的接觸。所以當母親想要抱抱他時,他會生氣地拒絕、推開母親。但如果要他重新回到遊戲中去似乎又不太容易,他會不時地朝母親這裡看,這類乳兒約占10%~15%。
上述三種類型中,安全型依戀為良好、積極的依戀行為,而迴避型依戀和反抗型依戀又稱不安全型依戀,是消極、不良的依戀。
安斯沃斯和其他研究者的研究還表明:乳兒的依戀類型具有明顯的穩定性,但同時,在家庭環境經歷較大變化、母親與乳兒的交往發生較大轉變時,也可能發生變化,安全型可能轉變為不安全型,不安全型可能轉變為安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