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藝術欣賞> 二、環境設計的範疇

二、環境設計的範疇

2024-08-14 20:50:45 作者: 時芹

  環境設計的工作範疇涉及城市設計、景觀和園林設計、建築與室內設計的有關技術與藝術問題。環境設計師除了應該具備相應專業的技能和知識(城市規劃、建築學、結構與材料等),更需要深厚的文化與藝術修養,因為任何一種健康的審美情趣都是建立在較完整的文化結構(文化史的知識、行為科學的知識)之上。環境設計使各門藝術在一個共享空間中向公眾同時展現。作為設計師,必須具備與各類藝術交流溝通的能力,必須熱情地介入不同的設計活動,協調並處理有關人們的生存環境質量的優化問題。與其他藝術和設計門類相比,環境設計師更是一個系統工程的協調者。

  (一)城市設計

  請記住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圖8-3-1 城市設計模型圖

  1.城市設計含義

  城市設計是為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間環境質量,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及城市社會生活、市民行為和空間形體藝術對城市進行的綜合性形體規劃設計(見圖8-3-1)。現在普遍接受的定義是「城市設計是一種關注城市規劃布局、城市面貌、城鎮功能,並且尤其關注城市公共空間的一門學科」。

  城市設計要在三維的城市空間坐標中化解各種矛盾,並建立新的立體形態系統。而控規(控制性詳細規劃)則偏重於以土地區域為媒介的二維平面規劃。因此二者表現出不同的形態維度。側重城市中各種關係的組合,建築、交通、開放空間、綠化體系、文物保護等城市子系統交叉綜合,聯結滲透,是一種整合狀態的系統設計。城市設計具有藝術創作的屬性,以視覺秩序為媒介、容納歷史積澱、鋪墊地區文化、表現時代精神,並結合人的感知經驗建立起具有整體結構性特徵、易於識別的城市意象和氛圍。

  圖8-3-2 北京城

  2.名城欣賞

  明清北京城以位於中心軸線的宮殿建築群,同在其西側「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為主的水面、綠地相結合,創造出帝王都城既嚴謹雄偉又生動豐富的空間環境,是城市設計的傑作(見圖8-3-2)。在中國許多古代城市中,諸如建築、街道、廣場、影壁、牌坊、寺塔、亭台等,在空間布局、視線對景、體型比例等方面都經過精心的設計,構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間環境。古希臘的衛城、古羅馬的城市設計場的完整、和諧、統一,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一些城市所創造的許多著名的城市廣場、大型宮廷花園以及獨具風格的城市建築同道路、廣場、噴泉、雕塑等的完美結合,也都是古代城市設計的範例。

  現代城市的出現,帶來了城市功能的多樣化和複雜化,促使城市設計的指導思想和設計方法發生重大變化。現代城市所進行的城市設計,在內容、規模、技術水平以至形式、風格的豐富多彩等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

  城市設計應著重表現城市優美特色的基本設計要素。改善城市建設環境中未盡如人意的部分,並保存和鞏固城市的特色,是整體城市設計的方向和概念。城市設計要素包括:宏觀層面、中觀層面、微觀層面。

  (二)景觀設計及價值

  1.景觀設計

  圖8-3-3 城市景觀

  景觀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體所構成的綜合體,它是複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觀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是一個美麗而難以說清的概念。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一種表景象,或綜合自然地理區,或呈一種類型單位的通稱,如城市景觀(見圖8-3-3)、草原景觀、森林景觀等;藝術家把景觀作為表現與再現的對象,等同於風景、園林師把景觀作為建築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態學家把景觀定義為生態系統或生態系統的系統;旅遊學家把景觀當做資源;而更常見的是景觀被城市美化運動者和開發商等同於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燈,房地產中的園林綠化和小品、噴泉疊水。

  景觀設計在不同的學科中具有不同的意義。景觀設計又叫做景觀建築學,是指在建築設計或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對周圍環境要素的整體考慮和設計,它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築、建築群與自然環境產生呼應關係,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適,提高其整體的藝術價值。景觀設計包括:會展展覽設計、藝術景觀設計、空間道具設計、節日氣氛設計。

  景觀設計的內容根據出發點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大面積的河域治理、城鎮總體規劃大多是從地理,生態角度出發;中等規模的主題公園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常常從規劃和園林的角度出發;面積相對較小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從詳細規劃與建築角度出發。但無疑這些項目都涉及景觀因素。我們通常接觸到的,在規劃及設計過程中對景觀因素的考慮,通常分為硬景觀和軟景觀。硬景觀是指人工設施,通常包括鋪裝、雕塑、涼棚、座椅、燈光、果皮箱等;軟景觀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觀,如噴泉、水池、抗壓草皮、修剪過的樹木等(見圖8-3-4、圖8-3-5)。

  圖8-3-4 垃圾箱設計

  圖8-3-5 公共座椅設計

  2.景觀設計的價值

  (1)景觀作為城市景象

  在西方,景觀一詞最早可追溯到成書於公元前的《舊約·聖經》。在文中,它是用來描寫所羅門皇城耶路撒冷壯麗景色的。因此這一最早的景觀含義實際上是城市景象。可以想像,這是一個牧羊人,站在貧瘠的高崗之上,背後是充滿恐怖而刻薄的大自然,眼前則是沙漠綠洲中的棕椰與橄欖掩映著的亭台樓閣宮殿之屬。因此,這時的景觀是一種鄉野之人對大自然的逃避,是對安全和提供庇護的城市的一種憧憬,而城市本身也正是文明的象徵。景觀的設計與創造,實際上也就是造城市、造建築的城市。

  (2)景觀作為城市的延伸和附屬

  人們最早注意到的景觀是城市本身,景觀的視野隨後從城市擴展到鄉村,使鄉村也成為景觀。文藝復興之前的歐洲封建領主制將人束縛於君權之下,人被繫於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滿神秘和恐怖,且又為人類生活之母,對土地的眷戀和依賴,使人如母親襁褓中的嬰兒。城市資本主義的興起使人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土地的價值從生存與生活所必需的使用價值,轉變為可以交換的商品和資源,人與土地第一次分離而成為城裡人。新興的城市貴族通過強大的資本勾畫其理想城市,同時不斷向鄉村擴展,將其作為城市的附屬。新貴族們想用理想城市的模式來組織和統領理想的鄉村風景,實現一種社會的、經濟的和政治的新秩序。

  (3)景觀作為城市的逃避

  陶淵明的桃花源也是古代中國士大夫的社會和環境理想的典型。

  景觀作為視覺美的含義的第二個轉變,源之於工業化帶來的城市環境的惡化。工業化本身是文藝復興的成果,至少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在歐洲和美國各大城市,城市環境極度惡化。城市作為文明與高雅的形象被徹底毀壞,相反成為醜陋的和恐怖的場所,而自然原野與田園成為逃避的場所。因此,作為審美對象的景觀也從欣賞和讚美城市,轉向愛戀和保護田園。文明社會關於景觀的態度經過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轉變的軌跡從逃避可怖的大自然而嚮往壯麗的城市,到設計與炫耀理想的城市,並把鄉村作為城市的延伸和未來發展的憧憬,進而發展到畏懼城市、背離城市,而把田園與郊野作為避難之所,從而在景觀中隱隱地透出對自然田園的珍惜與憐愛。遠離神聖而壯麗的建築的城市,美的鄉野作為城市的延伸和城市經濟的資源;美的田園與自然,作為對城市的逃避和對抗。

  宅院、宮苑在描繪和再現鄉村風景的同時,營造城市化、幾何化的自然(如巴洛克園林),將自然引入城市(公園和綠地系統)或將城市引入田園(田園城市和田園郊區),景觀作為視覺美的感知對象,是基於物我分離的基礎之上的,即人作為欣賞者。但同時,人在景觀中寄託了個人的或群體的社會和環境理想。

  (三)園林設計

  1.園林設計(見圖8-3-6)

  圖8-3-6 園林設計

  園林設計是一門研究如何應用藝術和技術手段處理自然、建築和人類活動之間複雜關係,達到和諧完美、生態良好、景色如畫之境界的一門學科。工作範圍包括庭園、宅園、小遊園、花園、公園以及城市街區、機關、廠礦、校園、賓館飯店等。其中公園設計內容比較全面,具有園林設計的典型性。目前前衛的有自然牆水景設計工藝,裝在牆上它可以是活動的瀑布,可以是繚繞的雲霧。

  2.園林設計原則

  園林設計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它包含文學、藝術、生物、生態、工程、建築等諸多領域,同時又要求綜合各學科的知識統一於園林藝術之中。所以,園林設計是一門研究如何應用藝術和技術手段處理自然、建築和人類活動之間複雜關係,達到和諧完美、生態良好、景色如畫之境界的一門學科。

  園林設計研究的內容,包括園林設計原理、園林設計布局、園林設計程序、園林設計圖紙及說明書等。還包括綜合性公園、植物園、動物園、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的景區、景點設計,以及其他園林綠地的設計等內容。

  園林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要創造出景色如畫、環境舒適、健康文明的遊憩境域。一方面,園林是反映社會意識形態的空間藝術,園林要滿足人們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園林又是社會的物質福利事業,是現實生活的實景,所以還要滿足人們良好休息、娛樂的物質文明的需要。

  在不和中國傳統園林設計原則產生衝突的情況下,我們總結了一套現代園林設計的原則「五重八忌」:五重——注重設計與服務意識之間的互動關係;注重創造特性,正如每個人都以其相貌、筆跡或說話方式上表現其各自獨特個性一樣,園林景觀也是如此;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徵,並作為景觀形式或語言及內容創新的源泉;注重環境和人的舒適感依賴於多樣性和統一性的平衡,設計時儘可能地融入景觀的總體次序,整合為一體;注重氣候因素,儘量節約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八忌——忌追求高檔,豪華,遠離自然,違背自然;忌盲目模仿,照搬照抄,缺乏個性;忌缺乏人文關懷,不顧人的需要;忌只注重視覺上的宏偉,氣派,高貴及堂皇的形式美,而不顧工程的投資及日後的管理成本;忌忽視與當地環境的和諧統一,破壞整體的生態環境;忌對園林植物隨意配置;忌只注重一種植物,忽視園林植物配置的多樣性;忌只註明園林植物的種類,不明確具體品種和規格。

  (四)建築設計

  1.建築設計

  建築設計是指建築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訂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作為備料、施工組織工作和各工種在製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協作的共同依據,便於整個工程得以在預定的投資限額範圍內,按照周密考慮的預定方案,統一步調,順利進行,並使建成的建築物充分滿足使用者和社會所期望的各種要求。

  2.名師名設計

  (1)國外代表

  著名設計師勞埃德·賴特(美國)、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德國)、密斯·凡德羅(德國)、勒·柯布西耶(法國)、貝聿銘(美籍華人)並稱為五大現代建築大師,對當今的建築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建築設計代表作品見圖8-3-7至圖8-3-9。

  (2)國內建築

  國內建築設計師在與國外同行同台競爭的過程中,已經從原來的被動接受國外建築師創意、僅出方案,到國內外建築師共同進行方案探討和概念表達,發展到現在國內設計機構為主,作為設計總包將某些項目分包給國外擅長的專項建築師的格局。建築的原創性有所提高,多個大型建築都是由國內機構自主完成設計的。

  我國的設計模式正在從過去的單一的承接設計轉變為設計總承包、管理總承包、設計管理和項目管理等多元模式,也就是由單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轉變。以前,設計行業不算高新科技企業,但現在很多設計研究院都在申請高新科技企業的認證,一些設計公司已經上市。

  圖8-3-7 流水別墅(勞埃德·賴特設計)

  圖8-3-8 薩伏伊別墅(勒·柯布西耶設計)

  圖8-3-9 玻璃金字塔(貝聿銘設計)

  建築設計時面臨的矛盾有: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需要和可能之間的矛盾;投資者、使用者、施工製作、城市規劃等方面和設計之間,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由於對建築物考慮角度不同而產生的矛盾;建築物單體和群體之間、內部和外部之間的矛盾各個技術工種之間在技術要求上的矛盾;建築的適用、經濟、堅固、美觀這幾個基本要素本身之間的矛盾;建築物內部各種不同使用功能之間的矛盾;建築物局部和整體、這一局部和那一局部之間的矛盾等這些矛盾構成非常錯綜複雜的局面。

  建築設計工作就是要尋找解決上述各種矛盾的最佳方案。通過長期的實踐,建築設計者可以用圖紙、建築模型或其他手段將設計意圖確切地表達出來,才能充分暴露隱藏的矛盾,從而發現問題,和同事交換意見後著手解決矛盾。從整體到每一個細節,對待每一個問題,設計者一般都要設想好幾個解決方案,進行一連串的反覆推敲和比較。即使問題得到初步解決,也還要不斷設想有無更好的解決方式,使設計方案臻於完善。

  設計者在動手設計之前,首先要了解並掌握自然條件,包括地形、氣候、地質、自然環境等;城市規劃對建築物的要求,包括用地範圍的建築紅線、建築物高度和密度的控制等,城市的人為環境,包括交通、供水、排水、供電、供燃氣、通信等各種條件和情況;使用者對建築提出的要求;詳細了解工程的預算、材料施工技術和裝備等,以及可能影響工程的其他客觀因素。

  (五)室內設計

  1.室內設計及類別

  室內設計是根據建築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準,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築設計原理,創造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這一空間環境既具有使用價值,能滿足相應的功能要求,同時也反映了歷史文脈、建築風格、環境氣氛等精神因素。

  室內設計是對建築物內部環境的再創造。室內設計可以分為公共建築空間和居家兩大類別。當我們提到室內設計時,同時會提到的還有光線、空間、色彩、照明、功能等等相關的重要術語。室內設計泛指能夠實際在室內建立的任何相關物件,包括:牆、窗戶、窗簾、門、表面處理、材質、燈光、空調、水電、環境控制系統、視聽設備、家具與裝飾品的規劃,明確地把「創造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作為室內設計的目的。

  2.室內環境設計

  包括室內空間環境、視覺環境、空氣品質環境、聲光熱等物理環境、心理環境等許多方面,在室內設計時固然需要重視視覺環境的設計(不然也就不是室內設計),但是不應局限於視覺環境,對室內聲、光、熱等物理環境,空氣品質環境以及心理環境等因素也應極為重視,以求達到最好的舒適程度。

  3.現代室內設計原理

  從創造出滿足現代功能、符合時代精神的要求出發,滿足人們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綜合地處理人與環境、人際交往等多項關係,需要在為人服務的前提下,綜合解決使用功能、經濟效益、舒適美觀、環境氛圍等種種要求,重視人體工程學、環境心理學、審美心理學等方面的研究,用以科學地、深入地了解人們的生理特點、行為心理和視覺感受等方面對室內環境的設計要求。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對象,相應地應該考慮不同的要求。

  在不同空間的氛圍營造上,我們也應該做出重要的處理。會議廳莊重嚴肅,不宜用較活潑的顏色和辦公用具,而娛樂空間(KTV、酒吧等)需要繽紛的色彩和有衝擊力的造型。我們應該充分運用現時可行的物質技術手段和相應的經濟條件,創造出首先是為了滿足人和人際活動所需的室內人工環境。

  現代室內設計的立意、構思,室內風格和環境氛圍的創造,需要著眼於對環境整體、文化特徵以及建築物的功能特點等多方面的考慮。

  4.名師名設計

  目前,國內著名室內設計師有:梁志天,香港十大頂尖設計師之一。高文安,被譽為「香港室內設計之父」。鄭曙暘,甘肅省蘭州市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他的室內設計作品以其獨特的風格廣為人們喜愛(見圖8-3-10至圖8-3-12)。

  圖8-3-10 室內設計圖(梁志天設計)

  圖8-3-11 室內設計圖(高文安設計)

  圖8-3-12 室內設計圖(鄭曙暘設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