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 第二節 學前教育研究的類型與原則

第二節 學前教育研究的類型與原則

2024-08-14 20:30:49 作者: 王彩鳳 莊建東

  一、學前教育研究的類型

  根據不同的維度,學前教育研究可有以下不同的類別。

  (一)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按研究的目的,學前教育研究可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基礎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發展和完善理論,它回答「為什麼」的問題;應用研究用於應用或檢驗理論,評價它在解決教育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回答「是什麼」及「怎麼辦」的問題。

  基礎研究又稱基本理論研究,是研究教育的事理,揭示教育活動本身所固有的法則或規律的研究,它的基本目的是擴展知識。基礎研究具有以下特點:以揭示教育現象的規律、形成教育理論為目的;一般不考慮教育眼前的實際問題,其成果也不一定能為解決實際問題所採用;一般由專家、學者承擔;研究結果注重一般知識、普遍原理原則的建立,通常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確性。例如,學前兒童遊戲的本質特徵及其產生的心理條件是對遊戲本質及心理條件的探討,屬於基礎研究;加德納(Gardner)的「多元智能結構理論」是對智能結構的探索,同樣屬於教育研究的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是將教育法則或規律運用於教育實踐活動,以直接指導或改進教育實踐活動,提高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性與合理性的研究,它的基本目的是解決當前的實際教育問題,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應用研究具有以下特點:具有特定的應用目標;在將基礎理論研究具體化過程中提出較強針對性的應用理論和方法;研究結果一般針對具體的領域、問題或情況。例如,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我國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的啟示是在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對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的探究,屬於應用研究;幼兒園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同樣屬於教育研究的應用研究。

  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有時是相對的,常常互為補充。學前教育研究中,兩種研究都是重要的,無所謂價值高低。一般來說,學前教師更多開展的是應用研究。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按研究方法的性質(即研究是否關心數量變化),學前教育研究分為定性研究(質的研究)和定量研究(量的研究)。

  定性研究是基於描述性的研究,是運用文字來描述教育現象,以此理解其性質或意義的研究。它強調研究的自然情境,強調整體探究,側重於和依賴於對教育現象的含義、特徵、隱喻、象徵的描述和理解,注重的是不同教育現象的意義及其特性,而不是它們的數量關係。定性研究本質上是歸納的過程,即從特殊事例中歸納出一般的原理。例如,研究者開展幼兒園教師個人教育觀念形成的個案敘事研究,選擇了三名發展較為成熟的幼兒園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教師個人教育觀念的描述與成長經歷的敘述,獲得有關幼兒園教師專業特質與專業成長的啟示。通過研究發現,專業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推動力,教師專業成長是教師職業境遇中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特性是情境性與行動性,方式是反思研究與自主建構,成熟的標誌是具備實踐智慧與個人理論。[10]

  定量研究是運用數字和量度來描述研究對象,通過對數據進行量化處理、檢驗和分析,以判定事物的性質和變化、得出有意義結論的研究。它強調研究的操縱和控制,側重於且更多地依賴於對事物的測量和計算,目的是對研究對象的量的屬性作出回答。定量研究本質上是個演繹的過程,即從一般原理推廣到特殊事例。例如,研究者開展3~6歲幼兒情緒理解與心理理論發展特徵研究,隨機選取幼兒園託兒班、小、中、大班幼兒各一個班,共130名3~6歲幼兒為被試,通過運用Matsumoto和Ekman編制的面部表情圖片(JACFEE)、自編情感觀點採擇材料、心理理論錯誤信念認知經典實驗任務,對幼兒進行情緒理解和心理理論能力的測試,對獲得的數據運用SPSS 13.0進行方差分析,較為全面地探討了3~6歲幼兒情緒理解以及心理理論發展的趨勢,對情緒理解及其與心理理論之間的關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1]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兩種對立的研究範式,兩者在研究目標、對象及方法上都存在著明顯的對立。研究目標上,量化研究重視預測控制而質化研究重視對意義的理解;研究對象上,量化研究強調事實的客觀實在性而質化研究強調對象的主觀意向性;研究方法上,量化研究注重經驗證實而質化研究注重解釋建構。這些對立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相通的,要求我們以一種方法論的多元主義來對待兩者的關係,按照問題來選擇方法,而不是相反[12]。

  教育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大都是複雜的社會問題,單一的研究方法往往不足以揭示其原因和發展變化的規律。缺乏定性研究,則研究難以深入,難以從整體上把握問題的性質和特點;缺乏定量研究,則研究又難以保證應有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同樣降低了結論的科學性水平。因此,進行學前教育研究要把定量與定性有機結合起來。

  (三)價值研究和事實研究

  按研究所針對問題的內容和性質,學前教育研究分為價值研究和事實研究。

  價值研究是以教育中的價值問題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它要回答的是「為什麼、為誰、什麼目的」等問題,研究結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研究主體或其所代表人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教育觀。

  事實研究是以教育中的客觀事實問題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它要回答的是「是什麼、在什麼時候、到什麼程度」等問題,要求研究者把尊重客觀實際放在首要地位,要注意排除各種干擾和主觀因素,結論具有主體間的一致性。

  (四)實證研究、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

  劉良華在《教育研究方法:專題與案例》中根據教育研究的方法將教育研究分為實證研究、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這種分類對學前教育研究也有一定借鑑作用。[13]

  實證研究(描述研究):描述的方法也就是描述歷史現象、田野現象或實驗中的現象。與之相應的具體的研究方法顯示為歷史研究、調查研究和實驗研究。

  理論研究(批判研究):「理論研究」也可以稱為「邏輯研究」,它包括三個具體的研究方法:一是類比。二是比較。三是批判。

  應用研究(變革研究):如果說描述研究和解釋研究主要都是為了引起觀念的改變,是為了解釋教育世界,那麼,教育行動研究或教育變革研究則主要是為了改造教育實踐、改造教育世界。應用研究(變革研究)的研究主要包括實驗研究和行動研究兩種形態。

  (五)課題研究、教學(或遊戲)研究、專題研究[14]

  幼兒園是學前教師從事教育研究的基本平台,以園為本開展教育研究是幼兒園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徵。按幼兒園教育研究的組織形式分,學前教育研究可分為課題研究、教學研究、專題研究。

  1.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幼兒園教育研究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多種形式的研究中起龍頭作用。幼兒園教育研究課題的來源可以有多種渠道,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兩種:一是由各級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組織的各級規劃課題。二是根據本園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問題而立項的園級課題。為保證研究質量,幼兒園應有專人或機構(如科研室)負責園級課題的管理,以避免因為沒有管理部門的檢查和督促而使課題研究流於形式。

  2.教學(或遊戲)研究

  教學(或遊戲)研究是指圍繞某一教學(遊戲)活動中的具體問題而進行的研究活動,由示範、觀摩、研討等一系列研究行為組成。活動的目的不是對教學或遊戲活動本身的成敗進行判斷,而是通過對具體教育行為的分析,探索如何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將正確的教育觀念轉化為具體的教育行為,是通過分析一個人的教育行為使更多的人受到啟發。

  3.專題研討

  專題研討是根據本園工作的實際需要,就教師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共性問題進行的專項研討。研討的主題應具有普遍性並來源於教育實踐,研討的主要功能:一是在園內營造開展教育研究的學術氛圍。二是通過對一個問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思考,拓寬教師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澄清一些模糊的認識。

  在幼兒園的實際工作中,以上幾種教育研究形式是相互聯繫、難以分割的,其中課題研究常常發揮著龍頭作用。例如,在進行某一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可以召開專題研討會,可以舉行研究性教學活動,課題結束後可以召開成果交流會等。而同一時期各種不同形式的教育研究活動,也應根據本園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需要,圍繞一個或某幾個中心主題展開,這樣才能使各種教育研究活動真正發揮作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