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第2版)> 二、幼兒期的護理與保健

二、幼兒期的護理與保健

2024-08-14 20:18:58 作者: 張蘭香 潘秀萍

  (一)保證充足營養

  幼兒期兒童膳食結構接近成人,可與成人共進主餐,每日4~5餐(3餐主食,1~2餐點心)適合幼兒期兒童生長需要和消化道功能水平;為滿足此期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必須為他們安排平衡膳食。製備平衡膳食必須達到要求,每日攝入的優質蛋白質占總蛋白的1/2,其中乳類供能占總能量的1/3(約105kJ/kg)。另外,一定不要忽視培養兒童良好的飲食習慣。

  (二)促進思維發展

  幼兒期兒童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兒童在2歲左右出現了思維的萌芽,2歲左右兒童的思維方法是依靠展開的實際行動,思維的每一步都和實際行動分不開,而且常常是從行動中的「頓悟」解決問題。3歲以後,兒童的思維所依靠的行動逐漸概括化,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某些具體行動往往壓縮或省略。例如,在娃娃家的遊戲中,兒童端起碗來比畫一下就算是吃飯了。5歲以後,兒童出現了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表現在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思維基本過程的發展,以及理解能力的發展等方面。

  為了促進這一時期兒童思維的發展,成人要有計劃地組織他們玩各種遊戲。兒童在遊戲中模仿成人的各種活動,假想自己是某一個社會中的角色,體驗著人際間各種社會關係,從而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滿足。這種心理活動及其行為表現,促進了兒童思維的發展。

  這一時期兒童的遊戲有許多種,如運動遊戲、建構遊戲、角色遊戲和表演遊戲等。運動遊戲有利於兒童的身體發育,可以鍛鍊他們的勇敢、機智和剛毅等性格;建構遊戲有利於培養兒童的勞動習慣,可以發展他們搭、插、壘等方面的技巧,發展他們的感知、記憶和綜合思維能力。角色遊戲、表演遊戲有利於加強他們對社會生活的理解,豐富兒童的想像,促進兒童語言的發展,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加強入學前教育

  從幼兒期兒童到小學生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這個轉折使兒童的生活在許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幼兒期兒童的每日生活中,遊戲占了大部分時間,學習時間僅1~1.5小時;而成為小學生後,學習成為他們的主要活動,每日學習時間5~6小時,而且小學生的學習與幼兒園的遊戲有本質的區別。入學前,幼兒園的活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課間休息時間也長;入學後,小學以上課為主,課間休息僅十分鐘。入學前,兒童的生活由家長或幼兒園老師照料,他們依賴性強、獨立性差;入學後,他們要自己上學、回家,獨自完成作業,開始了獨立生活。入學前,兒童只學習和使用口頭語言;入學後,開始學習和使用書面語言,並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

  本章節來源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因此,為了幫助兒童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家長和幼兒園老師要對兒童進行入學前教育:包括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注意發展想像與思維能力,培養與人交往、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願的能力,特別要注意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四)預防感染與事故

  集體機構的兒童需要特別注意預防傳染性疾病,如肝炎、麻疹、痢疾等。

  幼兒期兒童活潑淘氣,但機體發育尚未完善,動作不夠協調,又缺少生活經驗,因而易發生意外事故,要引起家長和保教人員足夠重視,加強對兒童進行安全教育,預防發生意外事故,如兒童外傷、溺水、誤服藥物、食物中毒、觸電等事故。

  (五)定期檢查兒童的視力、聽力和牙齒

  要做定期健康檢查,必須定期檢查兒童的視力、聽力和牙齒,以便早期發現弱視、聽力障礙、齲齒,及時予以矯治。

  1.視力檢查

  用兒童視力表或標準對數視力表檢查。3~4歲可用字母匹配法篩查。一般每6個月檢查1次。發現斜視或注視姿勢異常者,要及時進一步檢查與治療。發現雙眼視力差≥2行或者單眼或雙眼視力低於正常時,應及時轉眼科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資料連結

  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對兒童視力的影響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平板電腦、手機等成了許多孩子把玩的工具。電子產品對兒童視力有多大影響,父母們卻往往不知道。

  據眼科專家介紹,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視力有以下影響:

  1.近視或近視加重

  (1)電子屏幕的不斷閃爍,對眼睛是不良的刺激,使眼睫狀肌長時間得不到鬆弛,睫狀肌高度緊張,使晶狀體過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時間一長可導致睫狀肌痙攣,造成調節性近視。若不及時防治,很快就會演變成真性近視。

  (2)長時間玩平板電腦或手機會導致睡眠不足,而孩子若睡眠不足,會使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功能失去平衡,從而造成眼睫狀肌的調節功能紊亂。

  (3)邊走邊玩或在運動的車上玩,更容易加重近視。

  2.視疲勞

  長時間雙眼緊盯屏幕,由於亮度和視距頻繁閃爍變化,眼睛為看清螢屏文字、圖形等信息內容,必須緊張地進行自我調節,眼睛的調節肌尤其是睫狀肌必須頻繁運動。久而久之,睫狀肌就會疲勞,即視疲勞。專家表示,孩子長時間看電子屏幕會感覺眼脹痛、頭痛等。

  3.眼睛乾澀

  玩平板電腦或手機會使瞬目次數減少,通過眼瞼的作用將淚液均勻分布於角膜表面的功能降低,淚液蒸發增加,如果時間過長,更會加重淚液的蒸發,可能出現眼部乾澀不適,嚴重者可發生結膜炎或角膜炎。乾眼症還會由於眼表淚膜的不均勻,導致視覺質量下降,波前像差異常。

  眼科專家提醒大家,電子產品使用者逐漸低齡化,孩子們過早過度用眼,尤其是現在電子產品的屏幕都是由小的閃光點聚集而成,連續使用半小時以上對孩子眼睛的刺激非常大。因此,家長們不能任由「電子保姆」造就一個個孤僻的「屏幕寶寶」。孩子在3歲前,最好不要接觸視頻放映類的電子產品,以免損害視力。對於3~10歲的孩子,每周接觸電子產品最多兩三次,且每次不應超過30分鐘。

  2.聽力檢查

  生活中要注意幼兒「半聾」「半聽見」(「重聽」)的現象,幼兒雖然對別人說的話聽不清楚或不完全,但是他們常常能夠根據說話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動作以及當時的情境,猜測到別人說話的內容。這對幼兒言語聽覺、言語能力的發展和治療都會帶來影響和損害。兒童的正常聽力一般為0~20分貝。若聽力在21~35分貝為輕度聽力障礙,36~55分貝為中度聽力障礙,56~70分貝為重度聽力障礙,71~90分貝為嚴重聽力障礙,91分貝以上為極重度聽力障礙。如果發現聽力障礙的兒童,要儘早佩戴助聽器,充分發展殘餘聽力,培養兒童使用助聽器的習慣,早期進行聽力語言康復訓練。

  資料連結

  音樂都能促進幼兒聽力發展嗎?

  有研究表明,聽音樂是一種美的享受,能夠陶冶情操,愉悅身心,並有利於孩子聽覺的發展。這裡的音樂指的是柔和的音樂,而立體聲音樂雖因其節奏明快,動感強烈,悅耳動聽,為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所青睞。但孩子,尤其是幼小的嬰兒則和大人有所不同,不宜長時間聽這種音樂。嬰幼兒的聽覺器官正處在發育階段,鼓膜、中耳聽骨以及內耳聽覺細胞都很脆弱,對聲波的敏感度相對較強,而對聲音的辨別力則較弱,很容易產生聽覺疲勞。若給嬰幼兒帶上立體聲耳機收聽音樂,由於音量較大,耳機閉塞外耳道口,立體聲音樂進入耳道內沒有絲毫的緩和與迴旋餘地,聲壓傳遞到很薄的鼓膜上,可直接刺激聽覺器官,引起聽神經異常興奮。時間久了,嬰幼兒的聽力就會受到影響,產生疲勞現象。

  另外,音量較大的立體聲音樂,也是一種噪聲,嬰幼兒長時間接觸這種有害的聲音,可能對身體帶來危害。內耳耳蝸聽神經末梢細胞在長期的高音刺激下,會發生萎縮,並因此逐漸導致聽力減弱。有鑑於此,做父母的應儘量不讓嬰幼兒長時間聽立體聲音樂,不要把音量開得過大,更不要讓嬰幼兒戴耳機聽音樂。

  3.牙齒檢查

  為了幼兒的健康,在乳牙長出的過程中就要注意保健。健康漂亮的牙齒能在幼兒咀嚼食物時更完好地發揮牙齒的功能,而且從外表看,牙齒整齊潔白,也會給幼兒帶來莫大自信。牙齒檢查應保證每年一兩次,以便儘早發現齲齒,及時治療。還要指導兒童保護牙齒,培養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口腔衛生習慣。

  (六)疾病篩查

  1.缺鐵性貧血

  每年健康檢查時應做1~2次Hb篩查,Hb<110mg/L時,應治療。

  2.尿、大便檢查

  每年健康檢查時做一次尿、大便常規檢查,排除泌尿系統感染、腎臟疾病和寄生蟲感染。

  3.遺尿症

  5歲後仍發生不隨意排尿即為遺尿症,大多發生在夜間熟睡時稱夜間遺尿症。轉專科鑑別是原發性或繼發性遺尿症,以進一步治療。

  單元小結

  胎兒發展迅速,但排泄功能差,所以在孕期的任何時期,孕婦的不良生活習慣或營養與疾病都可能導致胎兒畸形。因此要重視孕婦的營養衛生與保健,同時,為了胎兒的健康發展,孕婦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新生兒的生命非常脆弱,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護理人員要在了解新生兒特點的前提下,給予其精心的護理,如出生時要注意預防感染、注意保暖,最好保持產房室溫恆定等,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創造乾淨衛生的生長環境,進行科學餵養。對於未熟兒與過熟兒的護理,更要特別細心。

  嬰兒期是人生生長發育的第一高峰期,身心發展都非常迅速。4個月以內的嬰兒,鼓勵母乳餵養,4個月以後添加輔助食品要科學,注意避免食物過敏現象。要重視體格鍛鍊,堅持定期健康檢查。

  幼兒前期發展雖然較嬰兒期緩慢,但充足、合理的營養依然十分重要。此期幼兒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萌芽,大腦皮質的控制功能也較前有了很大的發展,故要安排規律的生活,注意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注意預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幼兒期兒童體格日漸強壯,心理發展也日漸成熟,除注意其合理營養外,更要重視各種遊戲活動的組織,以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展。注意加強入學教育及做好視力、聽力和牙齒的定期檢查工作。

  回顧與反思

  一、判斷對錯

  1.孕婦喝酒與喝咖啡,對胎兒都可能會造成智能不足等問題,因此,孕婦不能喝酒與咖啡,但可以經常喝茶。( )

  2.即使在懷孕三個月後,性激素類藥物依然對胎兒有致畸的危險。( )

  3.嬰兒的囟門很柔軟,是因為其頭部骨骼沒有長合而形成的,所以不能觸摸。( )

  4.用阿普加量表測評新生兒,得分高於4分者即處於良好的健康狀況。( )

  5.新生兒以下不規則的呼吸模式是正常的:

  ①深呼吸;( )

  ②呼吸頻率高於每分鐘60次;( )

  ③呼吸終止的時間低於6秒;( )

  ④嘴唇和指甲的顏色沒有發紅或者發青現象;( )

  ⑤新生兒經常會用急速深呼吸來舒展肺部,這種呼吸也是正常的。( )

  6.有學者發現在牛奶、雞蛋、花生三種最常見的致敏食物中,花生過敏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 )

  7.嬰兒期是生長發育的第一高峰期,且出生後的前3個月生長發育最旺盛。( )

  8.1歲的嬰兒,正常情況下,頭圍的平均值是44厘米,胸圍的平均值為46厘米。( )

  9.1歲以內預防接種的基礎免疫已經完成,以後就不需要再接種了。( )

  10.學前兒童腋窩汗腺發達,因此,腋窩比軀幹、胸部出汗明顯。( )

  11.學前兒童不宜與成人共進主餐。( )

  二、填空

  1.新生兒的頭部有兩個「柔軟的點」,這是囟門,通常______比______閉合早。

  2.幼兒膳食每日以______次進餐為宜。

  三、思考

  1.製備平衡膳食時必須達到哪三個要求?

  2.說說如何加強入學前教育才是科學的。

  3.說說孕婦在日常生活中對胎兒有不良影響的情況。

  4.說說新生兒出生時要做好哪些預防感染的工作。

  5.說說調製奶粉要注意的問題。

  應用與探討

  1.根據營養學家的要求,為孕婦制定一份一日食譜表。

  2.根據本單元所述新生兒洗澡的要領,安排幾次替新生兒洗澡的活動,並說說洗澡時要注意的問題。

  3.根據嬰兒添加輔助食品的原則,列一份4~9個月嬰兒輔助食品添加的次序表。

  4.針對學習爬行的嬰兒,對某一住所進行一次安全檢查,並列出在其中找到的所有不安全因素。

  5.制訂一個訓練2~3歲幼兒動作能力的計劃,以更好地促進幼兒動作的發展。

  6.針對1~3歲的兒童,對某一住所進行一次安全檢查,並列出在其中找到的所有不安全因素。

  7.為學齡前兒童制定一份定期健康檢查的項目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