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學前兒童呼吸系統的特點
2024-08-14 20:11:49
作者: 張蘭香 潘秀萍
(一)呼吸器官的特點
1.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由外鼻、鼻腔和鼻竇三部分組成。鼻腔對吸入的空氣有加溫、濕潤和過濾作用。學前兒童頭面部發育不完全,外鼻和鼻腔相對短小狹窄。新生兒幾乎無下鼻道,以後隨著面部顱骨、上頜骨的發育,鼻道逐漸加長、增寬,直至4歲才開始形成。嬰兒時期鼻黏膜柔嫩,富有血管,缺少鼻毛,容易受感染。感染時可引起鼻黏膜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造成鼻腔堵塞。
學前兒童鼻竇尚未發育完全,隨著年齡的增長,面骨和上頜骨逐漸發育,鼻竇才逐漸發育完善。因此,學前兒童雖然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但極少出現鼻竇炎。鼻中隔前下方血管豐富,容易因乾燥、外傷等出血,稱為「易出血區」。
學前兒童鼻淚管較短,開口於眼內眥,瓣膜發育不全。因此,如果上呼吸道感染,病菌可以通過鼻淚管侵及眼結膜,引發淚囊炎、結膜炎等。
2.咽
鼻咽部及咽部由軟齶分隔,在嬰兒期相對狹小,方向垂直。學前兒童咽鼓管較寬、短,而且平直,故上呼吸道感染時,病原體容易侵入中耳,引發中耳炎,損傷聽力。
3.喉
圖1-6 喉腔模式圖
學前兒童喉腔狹窄,黏膜柔嫩,有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組織。如果感染,可因黏膜充血、腫脹使喉腔更狹窄,導致呼吸困難。
學前兒童喉部的保護性反射機能尚不完善,進食時說笑,容易將未嚼碎的食物嗆入呼吸道。
學前兒童聲帶容易疲勞,若發生腫脹充血,可造成聲音嘶啞。
4.氣管、支氣管
學前兒童氣管和支氣管管腔較成人狹窄,管壁柔軟,肌肉發育不完善,缺乏彈性組織;黏膜血管豐富,黏液腺分泌不足而較乾燥,黏膜纖毛運動較差,不能很好地排除微生物及黏液,因而若發生感染易造成呼吸困難。
5.肺
在胎兒時期,肺臟已發育,出生後隨年齡的增長而進一步發育,主要是肺泡的分化。肺泡數量在出生時約200萬,8歲時增至1 400萬,成人為3億~4億;肺泡麵積的增長比體表面積明顯,從出生至成年,氣體交換面積增加了20倍,約70平方米;自出生到生長發育停止,肺的重量大約增加了20倍。
學前兒童肺彈力組織發育較差,血管豐富。整個肺臟含血多,含氣少,肺間質發育旺盛,肺泡數量較少,因而,感染時容易導致黏液堵塞,並易引起肺不張、肺氣腫及肺瘀血等。
(二)呼吸運動的特點
學前兒童新陳代謝旺盛,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機體需氧量相對比成人多,只能加快呼吸頻率以滿足需要,所以,年齡越小,呼吸頻率越快。新生兒每分鐘呼吸40~44次,1歲以內約30次,1~3歲25~30次,4~7歲約22次。不同年齡的呼吸頻率見表1-1。
表1-1 不同年齡的人的呼吸頻率
因調節呼吸運動的神經中樞發育尚未完善,嬰幼兒呼吸節律常不穩定。因呼吸肌較弱,所以,以腹式呼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