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外國學前教育史> 二、論教育的主導原則

二、論教育的主導原則

2024-08-14 19:41:23 作者: 周采 楊漢麟

  福祿培爾教育思想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德國古典哲學,尤其是謝林、費希特和克勞澤的哲學。早期進化思想以及自然科學的發展成果,也被他利用來解釋兒童的發展問題。此外,席勒、歌德等人的浪漫主義文學和美育的觀點,也對福祿培爾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幼兒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上,他更多地受到裴斯泰洛齊的啟發和影響。

  (一)統一的原則

  「上帝是萬物的統一體」的思想是福祿培爾教育思想的哲學依據。他認為:「有一條永恆的法則在一切事物中存在著、主宰著。這條法則,無論在外部,即在自然中,或在內部,即在精神中,或者在兩者的結合中,即在生活中,都始終同樣地明晰和確定……這個統一體就是上帝。」[65]在福祿培爾看來,他的這個觀點不同於泛神論,因為他並不認為世界是上帝的軀體或居所,而是強調上帝的精神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他指出:「一切事物只有通過上帝的精神在其中發生作用才能存在。在每一事物中發生作用的上帝的精神就是每一事物的本質。」[66]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福祿培爾試圖用「力」來說明「上帝的精神」的本質。他認為,「力」作為上帝的力量,「是一切事物的最終原因」,是一切事物的本質。但事物除了這個內在的「力」的本質以外,還有其外部的形式與結構,福祿培爾稱之為「物質」。「力」與「物質」構成了事物,它們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萬事萬物雖然在外觀上複雜多樣,在內部本質上卻統一於上帝的精神。或者說,萬事萬物都是上帝精神的體現者。在人類,上帝的精神表現為一種躁動的和激盪的精神力量,它是人類不斷進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和內在動力。

  從上述觀點中,福祿培爾引申出教育的本質和任務。在他看來,一切事物的命運和使命就在於展現它們的本質,即展現它們內部存在的上帝的精神。人亦不例外。但不同的是,人是有自覺和自決意識的最高貴的生靈。他能感受、理解和認識存在於自身的上帝的精神。通過教育使人能自由和自覺地表現他的本質,即上帝的精神,這就是教育的本質。但福祿培爾進一步指出,對上帝的精神即「統一」的認識須有一個過程。人類必須首先認識自然,進而認識人類,最終才能認識上帝的統一,這就是教育的任務。

  (二)教育順應自然原則

  以人性來源於神性為根據,福祿培爾斷言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天生具有完美性和健全性。因此,教育、教學和訓練的最初的基本標誌必須是容忍的、順應的、保護性的和防禦性的。一切專斷的、干預的教育必然會毀滅存在於人身上的上帝的精神自由與自決。而自由與自決正是全部教育和全部生活的目的與追求。

  人性本善,錯誤與罪惡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與盧梭一樣,福祿培爾認為,兒童生活中的種種不良現象正是由於最初的教育違背自然的結果。由於錯誤的教育,人的善良的品性和良好的追求遭到了壓制或扭曲,兒童的良好願望被誤解,他們被往錯誤的方向引導。早期的錯誤教育使得後來的教育性質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得不採取強制性的手段來進行艱難的再教育的工作。

  (三)發展與對立調和的原則

  在教育史上,福祿培爾第一次把自然哲學中「進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運用於人的發展及其教育。他認為,人的發展過程也和自然界的進化過程一樣,經歷了一個從不完善到完善、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的前進序列。並且這種發展是分階段的、前後相繼和相互聯繫的。福祿培爾不同意那種認為人的發展的不同階段是相互割裂的觀點,強調「每一個後繼的階段以一切和個別先行的生命階段的強有力的、完全的和特有的發展為基礎」,「因為只有每一個先行的發展階段上的人的充分發展,才能推動和引起每一個後繼階段上的充分和完滿的發展」。[67]在福祿培爾看來,一個人未必由於到達成年期而成為成年人。只有當他真正符合了他的幼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的要求時,才成為成年人。那種希望兒童可以跳躍少年期和青年期,在各方面表現得像一個成年人的想法,只會給後面的教育帶來不可克服的困難。

  受當時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福祿培爾試圖從自然發展的規律中,去尋找人的發展的規律。他認為,人的精神和性情的發展與礦物結晶過程有著十分奇特的一致性,即開始時是片面的、個別的和不完全的,到後來才上升到各方面均一的、協調的和完全的。並且如同萬物生長的規律一樣,人的成長也必須服從兩條互相補充的原則:對立的法則和調和的法則。相反調和法則是一切運動的原因,亦是人的發展的原因。教育過程中基本的對立物是兒童的天性與環境的矛盾。兒童一方面接受外界的刺激,即所謂「變外部為內部」;另一方面又通過活動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表現出來,即所謂「變內部為外部」。教育總是從內因和外因的矛盾入手,在兩者之間發現調和的東西,克服差異,最終達到兩者的統一。

  (四)創造性活動原則

  福祿培爾認為,上帝是富有創造精神的。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因而人也應當像上帝那樣從事創造性的活動,以認識和表現存在於自身的上帝的精神。為此,應及早地為年青一代提供從事外部工作和生產活動的訓練機會,使他們通過勞動、生活和行動來學習。並且這比任何其他方式的學習更能為兒童所深入、容易地理解,從而對人的發展產生強有力的影響。

  從上述觀點出發,福祿培爾對當時學校教育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他指出:「學生被排除出一切家庭業務之外,排除出一切以製造外部產品為目的的業務之外,乃是我們當今存在的學校,特別是所謂拉丁學校和高級中學的最大缺點之一。」[68]他充分肯定了創造性活動作為教育的方式在人的身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認為這種方式的教育不僅能夠加強身體,而且能夠在極大的程度上加強精神。經過這種「勞作浴」,兒童能夠以新的生命去投入新的智力活動。

  (五)社會參與原則

  福祿培爾深切意識到兒童之間的社交關係在其發展中的重要性。他試圖從整體與部分的道理來說明社會與兒童的關係。他認為,兒童本身是一個整體,同時他們又是社會這個大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兒童只有通過與他人的交往,才能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進而認識人性。在1837年設想的赫爾巴計劃(Helba-plan)中,他主張讓兒童在團體的活動中來接受教育。在以後的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福祿培爾要求教育幼兒使之充分適應小組生活。「相互幫助」成為福祿培爾幼兒園的座右銘。西方學者普遍認為,福祿培爾為兒童個性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領域。社會合作、社會參與成為福祿培爾的重要教育原理,也是他對近代教育的不朽貢獻。

  福祿培爾力圖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一些觀點及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來論證和說明教育的本質問題。雖然其哲學觀從本質上說是唯心主義的,並充滿了神秘主義色彩;他利用礦物結晶等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來說明人的發展,也是不恰當的,但他試圖探索教育發展的規律的努力卻是應當肯定的。同時,在他嘗試運用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來看待教育問題時,也表現出許多積極的特徵。福祿培爾從「上帝是萬物的統一體」的觀念中引申出教育的本質,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培養有自由、自覺和自決精神的、有理性、有智慧的新人的教育理想,表達了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對教育的要求,在當時具有進步的意義。尤為可貴的是,福祿培爾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兒童教育,把教育過程描述為一個由內外因矛盾決定的、分階段又相互聯繫的、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過程,從而將人類對於教育心理學化的認識推向一個新的階段。福祿培爾重視兒童的創造性活動,重視兒童社會性的發展,這些主張反映了近代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的要求,對後世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