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一學

2024-08-14 19:21:15 作者: 余運英 等

  老年人的科學生死觀

  死是每個老年人必須面對的問題。能否正視並正確對待死亡,將影響到整個老年期的生活。老年人不僅要正視死亡,而且更應該把死亡與自己的生命融合起來,珍惜時間、豐富生活、愛惜生命。人在晚年保持、完善自己的人生觀,保持自己的人格完整,保持自己的尊嚴和體面,完滿走完自己生命的最後歷程,這樣才體現出生命的全部意義。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在《論老年》中說:「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特定的終點,而老年卻沒有。只要你能盡應盡的職責,蔑視死亡,老年是可以很好度過的。」

  死亡觀是人格的集中體現。人都要死,但許多人又想逃避死。在古代中國人就忌諱「死」字,在不同場合談論不同方式的死,居然有上百個帶有美化性質的死亡別稱。可見,人們由對死亡的恐懼、顧慮,而將與死亡相關的許多事都視為個人的隱私,用禁忌、迴避和死亡後喪禮的張揚,將死亡的神秘感壓抑在心靈深處。如果對死亡的清醒意識,會讓人恐懼是一種不幸。那麼,由於能夠預知死亡,能使人有意識地迎接死亡對人生的挑戰,就又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差異之一。這是人類的一大幸事。萊狄斯勞思·鮑洛斯在《最終決斷的假設》中,把死形容為人生中最高也是最有個性的行為,把人完成死的行為看成比他一生中所得到的最大成就更具有重要價值的行為。在死的過程中,人對自己最終命運的決斷表現了他一生的人格。他認為,人是受到活著時的人的意志力、認識能力或者是愛的力量的本質的制約。與這制約相反,人在死亡的瞬間開始獲得了對自身的完全的支配能力,完全實現了自己的意志力、認識能力及愛的力量。通過這種「最終決斷」,人決定了自身的永恆的命運。由這個解釋,死的意義是包括了作為人最初的全部人格的行為、意識,自己與神的會合,為實現自我決定的最高場所。

  

  人到老年,死亡問題不考慮是不可能的,但如何正確認識這個問題,科學地對待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只有在科學的生死觀指導下生活,才能擺脫對死亡的恐懼。

  (一)死亡是自然規律

  對死亡具有理智的思考,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點之一。正視死亡、準備接受死亡、不迴避死亡的老年人的心情一定是精神熠熠的。人在出生之後的逐漸社會化過程中,接受了應付各種生活事件的教育,同樣,不應忽略人的死亡教育。法國哲學家盧梭說得好:「教他如何生活,不要教他如何躲避死亡。」這就是人生對待生與死應有的哲學態度。「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等等,這都可以說是一種面對死亡的態度的教育。

  當一個人感到死對自己是個十分遙遠而抽象的詞時,去探討死亡觀不免讓人感到其中的矯揉造作;可是,面對死亡的臨近,人對死亡的看法,則會決定他最後生活是充滿希望的、樂觀的、富於創造力的,還是沮喪的、絕望的、黑暗的。這一段人生的生活質量像取決於他的生死觀和一生的人格特性。

  辯證唯物主義者把生老病死看成是自然規律。對老年人來說,死亡是必然的結果。哲學家告訴我們:沒有生就沒有死;生殖必然妨礙永生。地球既不能維持再生,又不能維持永生。就像一個熱鬧的場所,擠滿了人,這就需要前客讓後客,死亡是每個人迴避不了的人生終點。至於「人為什麼一定會死亡」,科學家的解答是:我們的細胞的生命跨距已達極限,人類在遺傳上註定要死亡。

  既然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死亡都不可避免,是自然規律,那麼如何正確對待死亡,就是擺在我們老年人面前一個嚴肅的問題。

  (二)懼怕死亡是種本能,但不畏懼死亡

  從人類的進化來說,對於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懼,這並不是一個缺點,而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例如,動物不了解火的特性,因此,本能地會懼怕火。而這種對火的恐懼有助於它們逃離森林火災。同樣,當一個從來沒見過相機的人面對閃光燈的時候,本能的反應就是退縮。儘管閃光燈是無害的,但這種千百萬年保留下來的本能還是在起著作用。人死了,感知覺活動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沒有人知道死亡以後是怎麼樣的。對死亡的未知,也是人們會對死亡產生恐懼的原因之一。對老年人來說,死亡比年輕人要近得多,因此,對於一無所知的「另一個世界」的恐懼,自然也比年輕人要多一些。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到老年,身邊親人朋友發生死亡的機率開始上升。也許自己還算健康,但每當同學聚會、去公司參加慶典、與周圍同伴聊天時,發現自己當年的同學、同事、老夥伴相繼過世,難免產生心虛。人也許可以不怕死,但是對於孤單和寂寞,沒有人會喜歡。同樣,從自己的角度來說,死亡意味著和伴侶、子女的訣別。如果家庭關係和睦,彼此之間戀戀不捨,自然會產生害怕死亡將他們分隔的感覺。所以,對於老年人來說,死亡帶來的孤寂感,也是讓他們產生害怕死亡的原因之一。

  此外,人是有想像力的動物,當人們從電影、電視劇、新聞報導等節目中看到那些瀕死者的掙扎、呻吟、親屬的哀號……往往會想到「自己死的時候會不會也是那樣?」這種對痛苦的害怕,也會轉移到恐懼死亡本身上。

  儘管恐懼死亡是人的本性,但人們不應畏懼死亡。只有不畏懼死亡,才能更好地生活。心理學家認為,對生命的有限性有積極認識的人,能適應生活變化,清醒面對人生的人,自覺地承認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在晚年生活中才能找到新的人生意義。而恐懼死亡,偏執地貪戀生命,對充滿朝氣生活抱有嫉妒心態的老年人,就無法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他們對所有的一切都持消極態度,這恰恰加速了自己生命周期的到來。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書》里說:「學會怎麼死亡的人,就學會怎麼不做奴隸。」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一生豁達、豪放。他說過:「物之有成必有壞,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墨妙亭記》);在生活里也能「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黃犬),右擎蒼(蒼鷹)」;十分瀟灑,樂天知命,不拘小節。就是這樣一個豁達豪放之人,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一詩中卻寫道:「老去怕看新曆日,退歸擬學舊桃符。」因感到老之將至,而不肯在除夕夜近前翻看新曆書。其實,這也不為怪。人一方面感到「天道」(自然規律)之不可違,另一方面又因時光的消逝而感到惆悵、無奈,這也是人之常情。但他仍不失為豁達之人,雖在仕途上屢遭挫折,但仍活了66歲,在當時也是長壽了。可見,一時的惆悵並不意味失去了追求和度過有意義的人生。真的失去了生活的意義,雖然人還活著,但事實上部分死亡已經開始發生。

  對死亡的看法與晚年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美國一位長壽問題專家講,當一個人初次來到你的辦公室,樣子看上去比他所說的實際年齡年輕10~15歲,假若這個人又表現出詼諧、快活的樣子,那你可據此猜測他是位長壽者。如果此人光明磊落,機警靈活,心境樂觀,喜歡助人,這些又是長壽者的標誌。此人若對時事很關心,常感興趣,這亦可作為長壽的依據。最後,你可向這位長壽者提個問題:「你對於死亡有想法嗎?」如果他懇切地答道:「我生活美滿、快活,對過去的一切沒什麼可抱怨的,對未來死的問題毫無顧忌。」那麼,這就是一位幸福長壽者的典型性格。

  蔡尚思先生是當代著名的中國思想史、文化史專家,活到103歲。蔡老90多歲的時候,仍然筆耕不輟。他82歲到江西三清山健步登頂,一群小青年好奇地猜他60歲,有的猜65歲,有的猜70歲。問他年齡幾何?此事引發他的感慨,寫下一首《我是忘年人》的通俗詩:「忘年人、忘年人,耄老如青春,晚上如早晨。生活過難關,常令人感嘆,不怕饑寒,不怕艱難。思想求日新,只知路向前。」有人問他什麼時候才休息,他幽默地說:「死後休。」他說:「人的生存就要有所作為,不能閒得無聊,無所事事,成為行屍走肉。老年人絕不等於廢物。」「心思集中到學術事業上,以從事學術事業為至樂為大幸。」當有人請教他的長壽秘訣時,他引用明代一學人「祈年莫如愛日,愛日可使一日為兩日,百年為千載」的話,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我的長壽秘訣。」的確,珍惜時間就是延長生命。66歲、73歲、84歲被很多中國人認為是人生的「坎兒」。許多人為了躲避死,繞過這個「坎兒」,或說歲數小、或說大、或不答,體現出對死亡的強烈憂慮。有的老年人原本身體健康,可顧慮到「坎兒」而變得憂心忡忡、疑神疑鬼,自己找了一身病。與其說是因病去世,不如說恰恰是由於這種暗示而導致死亡的發生。

  (三)建立「生死互滲」的理念

  一般而言,人在40歲以前是很少考慮死的問題的;40歲至50歲之間,會偶爾想到死的問題;六七十歲則經常想到死;八九十歲則天天會想到死亡問題。那麼,通過哪些方法和途徑來幫助老年人提升生死品質,獲得真正的生死坦然呢?

  一是需要學會「生死互滲」的原理。什麼是「生死互滲」?從表面上看,人之「生」與「死」的確完全不同,但深入思考,則會發現,「死」並非出現於人生命的終點,處於人生過程的最末尾,而是滲透於人生過程之中的。也就是說,「生」包含著「死」,「死」蘊含著「新生」,即所謂的「生死互滲」。

  具體而言,因為人在出生之後就在走向死亡,死是蘊含在生命之內的。大凡有生命者,都會經歷孕育、出生、成長、衰老、死亡。生與死雖然判若有別,但「生」的瞬間就蘊含著死的因素,兩者是互滲而渾然一體的。

  人的細胞、肌肉、頭髮等機體時時刻刻都在新陳代謝,這是生中有「死」的表現之一;人每活一年一天一小時,過去的便永遠地過去了,不可再現了,亦相當於「死去」了一年一天一小時;而人們在某個時候擁有了死亡意識之後,將伴之終生,且隨著年齡的增加,死亡意識將日趨強烈,這是精神意識中包含有「死」的因素。既然如此,「死」就不是「生」的異質性存在,對每時每刻都相伴我們一生的「死」,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二是要學會生死。人們應該立足於宇宙發展和大自然的角度來看待生死,意識到有生必有死是宇宙發展的不變法則,是一種自然的過程,所以,死亡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人們雖然都期盼高壽,希望活得越長越好,但是必須意識到自我生命的有限性,無論壽命的長短,人終有一天要面對死神。死亡的降臨不會因為你的心不安和不甘而隱去或退去。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儘量地把不安心轉變為安心,把不甘心轉換成坦然。這就叫對生死的達觀。

  三是要學會死亡。避免強烈的死亡悲傷,需要從生物衰老的科學中獲得解決的方法。從生物學來講,任一生命的機體都猶如一架不停運轉的機器一樣,時時刻刻在磨損著。人的器官從形成之日起便處於運動之中,它們當然要被損耗。一旦經歷長時間的運轉,人的器官便走向不可復原性的衰竭之中,人們就不可避免地步入死亡。雖然這時人們的外在表現是患了這樣那樣的疾病,可在本質上卻是因為人的機體再不斷地老化。此時,從外在的方面來說,人們當然還是應該積極地求助於醫學科技,儘量地去醫治自我的疾病;可從內心來說,則應該明白自己的身體正在走「下坡路」,而且這是一條不歸路,它一直要把人們帶往死亡的領域。

  意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有在思想上有如此的觀念準備,人們才能擁有一種正常的死亡意識。在面臨死亡時,能接受死亡降臨的事實,而不把死亡歸為非正常現象而極度地恐懼、不安等。

  (四)從容地面對死亡

  認識到死亡既然是自然規律,那就應該泰然處之,不應有任何恐懼心理。

  人們從古到今始終避諱討論死亡,特別是老年人。由於人們長期對死亡採取不接納的態度,因此對於一個人因疾病的發展而處於臨終階段,往往不是看作生命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是看作醫療的失敗。

  一個人的生死觀不僅與其世界觀或價值觀緊密相連,而且與個性和畢生經歷及所處的文化和社會條件、家庭關係等都有不可分割的聯繫。但是一個人只要自認為度過了有意義的一生,就比較容易承受死亡坦然面對死亡。英國哲學家羅素(享年98歲)在《怎樣度過晚年》一文中指出:老年人恐懼死亡是沒有出息的。形象地描述了勇於承受死亡的心理後聯繫自己說:「雖然眼下我還能幹些事,我卻也並不討厭長眠,因為我知道,他人將會接過我不能幹下去的事情,而且我對已經完成的工作也感到心滿意足。」羅素就是這樣看待人生,對死亡勇於承受,無所恐懼,我們每個老年人也都應該這樣。

  平靜地面對死亡,是一種痛苦的、悲傷的、無可奈何的接受,但這不是一种放棄,而是一種積極、勇敢的表現。那麼,怎樣才能使自己從容地走向死亡呢?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老年人應正視死亡但並不是消極地等待死亡,可以通過生活、學習、工作和娛樂等活動,與死亡作鬥爭,使人生更加美麗。

  (2)從心理上對死亡作好充分準備。老年人一般都能預感到自己生存的時間不多了。此時,應該有計劃地安排好自己剩餘的時間,使生活過得充實而富有意義,從容不迫地面對死神。

  (3)克服懦弱思想。生比死更有意義,任何人沒有任何理由輕生。輕生是懦弱的表現,雖然有生就有死,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應該輕易地去死。而應緊張地生活下去,這可以使自己平靜地對待死亡。

  (4)正確對待疾病。積極的心理活動有利於提高人體的生理活動,加強人的免疫力和防禦能力,幫助治癒和緩解疾病。因此,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正確對待疾病,是強者的表現。當然,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安樂死」也未嘗不可。

  老年人正確地對待死亡,戰勝死亡,還需要有成熟的個性,良好的適應能力,堅強的意志力和穩定的情緒等心理品質,它們對於一個人的整個生命過程都是至關重要的。

  (五)愉快地活好每一天

  既然死亡誰也無法迴避,那麼就應該珍惜這晚年有限之日,愉快地活好每一天。如何才能活好?不少專家教授提出了許多高明之見,即主要是心理、運動、飲食三個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視。

  心理因素非常重要。一個人要想健康長壽,必須調節情緒,保持愉快心情,做到開朗、誠實,否則,無論社會或家庭提供多好的養老環境,也不可能達到使之健康長壽的目的。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如喜、怒、哀、樂等。愉快、興奮使人進取,對人對事充滿熱情,有利於健康;消極情緒則降低人的活動能力,悲傷、憂鬱使人消沉,對人對事漠不關心,使人精神不振,不利於健康。所謂開朗,就是不封閉自己,坦率,能打開自己心靈的門戶,正確評價自己,做到自知、自信;所謂誠實,就是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科學地看待一切,能知足,順應自然。國內外學者經研究後提出心理健康的標準應是:有合理的認識與明確的生活目標;有愉快的情緒和幸福感;有良好的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善於與人相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長壽老人都是心情愉快,想得開,放得下,胸襟博大、樂觀開朗,無憂慮,無怨氣,善於調節情緒,以頑強的毅力和樂觀的精神闖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知足、滿足、愉快地度過晚年的。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對健康長壽的重要性是毋需贅言的。保持腦力和體力協調的適量運動,是健康長壽的一項有效措施。關於老年人運動,有三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根據自身條件和興趣愛好來選擇運動項目,現在運動項目很多,步行、慢跑、打球、打太極拳、做健身操、練氣功、跳舞、舞劍……完全可以憑著自身條件和興趣愛好來選擇,一經選定,就要持之以恆,不要強求強度,也不應隨大流;二是運動不要過量,千萬不要幻想一運動就能百病消除,健康長壽,要循序漸進,別操之過急,不管選擇任何運動項目,要使自己感到輕鬆舒適,不覺疲勞為原則:三是別忽視腦力勞動,老年人不宜沉溺於電視機和牌桌旁,要做些有益於動腦的活動,常言道:「人怕不動,腦怕不用。」勤用腦,可使人保持頭腦清醒,思維敏捷,減少老年痴呆症的發生。

  大家知道,合理膳食,是保障人體健康的基礎,現在我國解決了千百年來的溫飽問題,吃富含營養的東西多了,於是患過去只有富貴人家患的那些諸如肥胖、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病症的人也多了,引起了不少專家學者大聲疾呼要「科學養生,合理膳食,」並開出了不少在膳食方面要粗細搭配,戒菸限酒,多吃蔬菜水果,注意各種營養平衡的好處方。

  【任務導入二】面對情境四至六,你需要完成的任務是:

  任務一:找出臨終老年人的心理類型和需求,掌握臨終老年人心理需求的特點。

  任務二:找出老年人的心理變化,分析其心理變化的特徵。

  任務三:根據臨終老年人心理特徵,找出適合其心理護理的措施。

  【任務分解】

  任務一 找出臨終老年人的心理類型及心理需求,掌握臨終老年人心理需求的特點

  關鍵概念:

  死亡心理:指個體對自身生命完結的認識過程及內心體驗。死亡心理是老年心理學和死亡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廣義的死亡心理指的是一定年齡階段的個體對自身以及他人死亡的認識與感受。

  老年人對待死亡的態度直接影響到臨終老人的生活質量,對臨終老人心理類型及心理需求了解,目的是為了緩解老人的心理壓力。掌握老年人的臨終心理,滿足其心理需求,需要思考以下問題,並在問題引導下更好地完成各項任務。

  問題一:老年人面對疾病或死亡時的心理與行為,顯現出了他們什麼樣的心理類型?他們有哪些心理需求?

  情境三中的姜大媽得知自己疾病情況時,是什麼樣的反應?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後,她的心理發生了哪些變化?這個過程反映了姜大媽什麼樣的心路歷程?情境四、情境五中的老人,面對死亡時,一個焦慮不安,惶惶不可終日,一個泰然若之。為什麼面對死亡會有如此不同的反應?情境中兩位老人的不同反應,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臨終心理的表現,情境中老年人為什麼會積極對待自己的病情?而情境五中的老人為什麼會抗拒自己的病情?這些行為反映了他們什麼樣的心理需求?如何來緩解臨終老人面對死亡時的恐懼?要回答這些問題就需要了解老年人的臨終心理需求。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