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未嘗離事而言理」
2024-08-15 17:33:09
作者: 瞿林東著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您主編的三卷本《中國古代歷史理論》正式出版,不少同行認為這部著作填補了中國史學的一項空白,對此您怎樣看?
瞿林東:我和我的同事們非常感謝史學界師友們的評價和鼓勵。記得在2004年,我發表過一篇題為「略論中國古代歷史理論的特點」的文章,這實際上就是說中國古代史學是有理論的,而且有自身的特點和存在形式。中國古代歷史理論不僅存在於正史的史論中,而且有許多專門討論歷史問題的文章(如從理論角度分析某個朝代的興亡)和著作。比如唐朝初年,虞世南寫過一本小書叫《帝王略論》,以問答形式對唐朝之前帝王的功過是非加以評論,過去沒人把這看作理論;又如,三國時期有學者劉邵寫了一本書叫《人物誌》,文學研究經常提到這本書而史學界卻講得不多;即便是王夫之的《讀通鑑論》《宋論》,一般也沒有從歷史理論的領域對其做出適當評價。由於過去有人用西方近代歷史哲學來衡量中國古代史學,自然就覺得這不是「理論」。
中國古代歷史理論,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因為中華文明沒有中斷過,所以對於諸如天人關係、古今關係、時勢以及「理」和「道」的思考等重大歷史理論問題,一直到現在人們仍在討論闡發,我將這一特點稱為「探索的連續性」。這種探索的連續性,使人們的認識不斷深化。此外,中國歷史學家在討論理論問題時多與相關的史事相結合,即在敘述史事的過程中發表看法。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指出「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中國古代歷史理論的這一特點,使其便於人們對理論的理解,這是中國史學民族風格的反映。《中國古代歷史理論》一書確是多年來研究的一個成果,但這也僅僅是開始,中國的史學遺產太豐富了,要在這方面有進一步突破,還需要繼續努力若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