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是什麼
2024-08-14 19:08:03
作者: 瞿林東著
歷史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由來已久,在當今的西方學術界仍然在討論。而且有許多論點可以說把人們帶到一些誤區裡面去,說不清楚歷史是什麼。在20世紀的100年中,這個問題一直在討論。這裡我想舉幾個例子。20世紀初,義大利歷史哲學家克羅齊認為歷史是同生活統一的一種存在,歷史同生活是統一的。他認為,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因為歷史的當代性是在於他所敘述的事跡必須在歷史學家的心靈中迴蕩,人們不感興趣的那些事件都不是歷史,他的這個觀點在其所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中被反覆闡述。我們對此要做一些評論。所謂「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它表明任何對歷史的看法都反映了當代人的認識水平、價值觀念,所以它不能不具有當代性,這是它的合理的地方。但是這個論點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是把以往的事實和現實的事實混為一談,或者說混淆了它們的界限。以往的並不是當代的,那麼問題產生在哪裡呢?人們認識歷史必然有他的主觀意向,這種主觀意向是有當代性的,但是以往的歷史是客觀的,是不變的,歷史事實本身是不可改變的,因此,就歷史事實本身來說,是不具有當代性的,只是人們認識、解釋它的時候,它才具有克羅齊所說的當代性,所以對於這句話我們要有分析地看待,我們不能輕率或不加分析地引用說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因為這樣就過分誇大了人們的主觀意向。這是一種很有影響的看法,可以說影響了20世紀的八九十年,因為該書出版於20世紀初,直到今天它還有影響。
我再舉一個例子,是英國的一個歷史哲學家,叫柯林伍德。他寫過一部書,叫《歷史的觀念》,寫於20世紀40年代,在80年代被譯成中文,在國內產生廣泛的影響,也被人們經常引用。他的基本觀點是,歷史是什麼呢?他說自然的過程可以確切地被描述成單純事件的序列,而歷史的過程則不能。歷史的過程不是單純事件的過程,而是行動的過程。它是一個用思想的過程所構成的內在方面,而歷史學家所要尋求的正是這些思想的過程。所以他得出結論: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這是一個很有名的論點。他說,一切歷史,都是在歷史學家自己的心靈中重演過去的思想,這就是歷史。我們對這個論點也略加評論,這種論點毫無疑問是繼承了克羅齊所謂心靈迴蕩的說法,從根本上說是不承認歷史的客觀性。柯林伍德把行動的過程和思想的過程等同起來是不對的,他承認有行動的過程,但他又說,這是由思想的過程所構成的內在存在,這就混淆了二者的界限。同時,柯林伍德認為歷史學家所要尋求的歷史真相,把它歸結為思想的過程也是不對的,歷史學家所要尋求的是客觀歷史的真相,而不是所謂思想的過程。克羅齊和柯林伍德談論歷史的共同之處是過分誇大了人們的主觀意識。因為任何一個人在判斷歷史人物和事件時都有他的主觀意向,這是所有人都不能超越的。克羅齊和柯林伍德正是過分誇大了這種主觀意向,而事實上否定了歷史的客觀性、歷史事實的不可改變性,我想這是他們的缺陷所在,甚至可以說是錯誤所在。
我再舉一個例子,是英國一位歷史哲學家,叫愛德華·霍列特·卡爾,他寫過一部書,書名就叫《歷史是什麼?》,20世紀80年代有中文譯本,商務印書館出版。卡爾的基本觀點是這樣的:歷史是什麼呢,歷史是過去跟現在之間的對話。他進一步闡說:歷史是過去的事件跟前進中出現的將來的目標之間的談話。這仍然是過去和現在的對話。卡爾的觀點也有他的合理性,這個合理性就是歷史和現實是有聯繫的,歷史是不能割斷的。因此,他認為現實跟歷史之間的對話就是人們所說的歷史。我們說他的合理性就在於他承認歷史和現實是有聯繫的。但是這裡同樣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當人們的主觀印象加入對話當中去時,人們有意無意地就改變了或否定了歷史的客觀性。而把「對話」看作歷史。我們說,現實的人去解釋歷史,這是對歷史的一種評價、一種說明、一種看法。它不能完全等同於客觀存在的歷史。所以說卡爾雖然研究了克羅齊和柯林伍德的一些論點,並且有所批評,但是我認為他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即沒有明確指出客觀的歷史和人們所解釋的歷史是有聯繫而且也是有區別的。我們說不同的解釋是歷史學家各自對歷史認識的不同,這個問題在歷史學領域是時時存在的。我們大家要關注一下歷史學的著作、期刊,我們就會看到人們在不斷地討論同一個問題。一個作者這樣認為,另一個作者又那樣認為,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解釋,不同的評價。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每一個歷史學家、歷史研究者,他的知識、他的修養、他的價值觀念都會有差別。因此在解釋歷史時就會有差異,甚至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在歷史學領域裡人們在不斷地探討研究,尋找一個基本上的共識,這種共識或許比較接近歷史的真相。這是極其自然的,這是歷史學在研究中的一個常見現象。但是不管歷史學家對同一事件或人物有多麼不同的看法,都不能改變歷史的客觀存在。我想這些觀念我們都必須很明確。
以上舉的幾例都是外國學者,他們都是哲學家,而不是史學家。這裡我再舉一個例子,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例子,就是中國學者胡適。他說歷史是什麼呢?歷史好像是一個可以隨便被人打扮的小姑娘,你這樣打扮她是一種歷史,你那樣打扮她就是另一種歷史。我們知道,胡適是重考據的,對一些小說、歷史,甚至人物他都做過翔實的考證。胡適在20世紀中國學術史上也是強調重視史學方法的學者。那麼,他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我們說:第一,從根本上看,他也否認了歷史的客觀性,同樣一個女孩子,今天可以做這樣的打扮,明天可以做那樣的打扮,她仍然是同一個女孩子,沒有改變,你可以這樣或那樣解釋她,都不能改變她存在的客觀性;第二,歷史也並不是可以不遵循任何方法去隨意解釋的,在許許多多不同的解釋中,必然有最接近真實的那種解釋。人們的解釋不同,有爭論,爭論的目的就是得到更大程度的認同,從而反映出歷史的真相。所以胡適先生這話,是有很大缺陷的。近年來,國外有後現代思潮的流行,對史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後現代思潮混淆了史學同文學的界限,實質上也不承認歷史的客觀性。對此,我們也應有一個基本的判斷。
那麼,歷史究竟是什麼呢?這裡,我想引用李大釗的話來反映人們對歷史的一種正確的認識。李大釗在1924年出版了一本書,叫作《史學要論》,他在書中講道:「歷史這樣東西,是人類生活的行程,是人類生活的聯續,是人類生活的變遷,是人類生活的傳演,是有生命的東西,是活的東西,是進步的東西,是發展的東西,是周流變動的東西;他不是些陳編,不是些故紙,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東西,不是印成呆板的東西。我們所研究的,應該是活的歷史,不是死的歷史;活的歷史,只能在人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紙堆里去尋。」[2]總而言之,在李大釗看來,歷史是人類發展的過程,這是客觀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個客觀過程。老一輩的歷史學家白壽彝教授非常推崇李大釗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歷史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這是我們從一般意義上所說的歷史。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歷史包括人類史和自然史,自然界也有一部歷史,但是這個歷史是人類給它寫的。此外,還有思想發展的歷史,就是思維的歷史,它也是人類社會史的一部分。我們為了研究思維的方便,把思維的發展過程也當作一個歷史過程來看待。我們通常講歷史是什麼?歷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這個論點,反映了歷史的客觀性,也反映了歷史在不斷地變動,它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那麼,人們能夠超越歷史嗎?我們有時看到這樣的說法:超越歷史。我認為:任何人都是不能夠超越歷史的。任何人都生活在歷史之中,歷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它至少應該包含這些因素:時間、空間、民族、國家、文化傳統、心理、習俗等。這些東西,一般來說,人們是不能超越的,誰能超越時間和空間呢?誰能超越民族和國家呢?所以,從理性上說,歷史是不能夠被超越的。當人們在強調現實和未來的時候,常用一句話:超越歷史。即使我們能夠超越以往的歷史,也不能超越當前的歷史運動。我們說了,歷史和現實是有聯繫的,當今的現實就是未來的歷史,歷史是已經逝去的現實,這是辯證關係。大家可能讀過一本書,就是美國第一夫人希拉蕊所寫的《親歷歷史》,寫的是她從中學時代到競選州議員的經歷。這個書名怎麼理解呢?一是她個人的一段經歷,這是最直觀的理解;還有一種理解是什麼呢?是她所經歷的美國的這一段歷史,因為她畢竟是美國的第一夫人。這個書名給我們一個啟發,就是任何人都生活在歷史當中,歷史是不能夠被超越的。我們經常接觸到這樣一個說法,就是一個人要同社會相協調,因為人是社會的人,不能夠脫離社會。最近一些年我們更多地聽到人要與自然相協調,人不能去損害自然,否則會得到自然的一種回報,這種回報可能是殘酷的。那麼講到人不能超越歷史,我想再補充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人應當同歷史相協調。這就是說,我們要正確看待歷史,只有正確看待歷史,才能正確看待現實,進而正確看待未來。當前,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特別是藝術生活中,可以說有許許多多不能正確看待歷史的作品存在,它們對我們的公眾,甚至對我們的民族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這一點,是我們當前的精神文明建設中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歷史是不可以隨便亂說的,是不可以被庸俗化的,極而言之,是不可以曲解的、編造的。對於歷史的不尊重,我認為,這不僅僅是知識修養的問題,應提高到社會責任上來認識,這不是我今天專門要討論的,我只是說明一下。關於歷史是什麼,我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