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文】 造竹紙
2024-08-14 18:57:23
作者: 萬安倫
宋應星
凡造竹紙,事出南方,而閩省獨專其盛。當筍生之後,看視山窩深淺,其竹以將生枝葉者為上料。節屆芒種,則登山砍伐。截斷五七尺長,就於本山開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恐塘水有涸時,則用竹梘[1]通引,不斷爆流注入。浸至百日之外,加工槌洗,洗去粗殼與青皮(是名殺青),其中竹穰[2]形同苧麻樣。用上好石灰化汁塗漿,入楻桶[3]下煮,火以八夜八日為率。
凡煮竹,下鍋用徑四尺者,鍋上泥與石灰捏弦[4],高闊如廣中[5]煮鹽牢盆樣,中可載水十餘石。上蓋楻桶,其圍丈五尺,其徑四尺余。蓋定受煮,八日已足。歇火一日,揭楻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內洗淨。其塘底面、四維皆用木板合縫砌完,以妨泥污。洗淨,用柴灰漿過,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鋪稻草灰寸許。桶內水滾沸,即取出別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燒滾再淋。如是十餘日,自然臭爛。取出入臼受舂[6],舂至形同泥面,傾入槽內。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凡抄紙槽,上合方斗,尺寸闊狹,槽視簾,簾視紙。竹麻已成,槽內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許,入紙藥水汁於其中(形同桃竹葉,方語無定名),則水干自成潔白。凡抄紙簾,用刮磨絕細竹絲編成。展卷張開時,下有縱橫架框。兩手持簾入水,盪起竹麻入於簾內。厚薄由人手法,輕盪則薄,重盪則厚。竹料浮簾之頃,水從四際淋下槽內,然後覆簾,落紙於板上,疊積千萬張。數滿則上以板壓,俏繩入棍,如榨酒法,使水汽淨盡流干。然後以輕細銅鑷逐張揭起焙乾。凡焙紙,先以土磚砌成夾巷,下以磚蓋。巷地面數塊以往,即空一磚。火薪從頭穴燒發,火氣從磚隙透巷外磚盡熱。濕紙逐張貼上焙乾,揭起成帙。
近世闊幅者,名大四連。一時書文貴重,其廢紙,洗去朱墨污穢,浸爛,入槽再造,全省從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紙,耗亦不多。南方竹賤之國,不以為然。北方即寸條片角在地,隨手拾起再造,名曰還魂紙。竹與皮,精與粗,皆同之也。若火紙糙紙,斬竹煮麻,灰漿水淋,皆同前法,唯脫簾之後,不用烘焙,壓水去濕,日曬成干而已。
盛唐時,鬼神事繁,以紙錢代焚帛(北方用切條,名曰板錢),故造此者名曰火紙。荊楚近俗,有一焚侈至千斤者。此紙十七供冥燒,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紙,則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為也。若鉛山[7]諸邑所造柬紙,則全用細竹料厚質盪成,以射重價[8]。最上者曰官柬,富貴之家,通刺[9]用之。其紙敦厚而無筋膜,染紅為吉柬,則先以白礬水染過,後上紅花汁雲。
本文節選自《天工開物·殺青卷·造竹紙》,(明)宋應星著。萬安倫、劉浩冰據《天工開物》清初楊素卿刻本點校。
【導讀】
宋應星(1587—約1666),是明末清初傑出的科學家。他從小聰穎好學,就讀於私塾,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在求學過程中,宋應星熟讀大量書籍,特別是科技類書籍。在考入江西奉新縣後,宋應星熟讀諸子百家文章,並學習了程朱理學等南宋著名哲學著作,但他對張載的「關學」(張載為關中人,其學以地望稱之)非常喜愛,並潛心研究唯物主義自然觀,因而對自然、科學、天文學等學科有了深入了解,這為《天工開物》的撰寫奠定了基礎。成年後與兄宋應升一起參加鄉試並獲舉人,為順利通過科舉,宋應星求學於白鹿洞書院,在這裡他學習了更多關於哲學和自然學方面的知識。但在進士科考中屢次落敗,最終放棄了科舉考試。崇禎八年(1635),他擔任江西省未入流的教職人員,在此期間,他出版了許多著作,任教四年是宋應星人生最關鍵的時期,也正是這四年,《天工開物》被撰寫出來並成為中國古代著名的科學著作。明亡後,宋應星隱居山林,貧困地度過晚年生活,未曾入仕,後病逝。
《天工開物》是一部記載古代自然、物理、生物、化學、天文及科技等方面的科學著作,全書共三卷,主要從農業、手工業和科技三方面對中國古代的科學進行總結和歸納,合計十八篇,是一部中國古代科學知識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文字的介紹,還有圖畫展示,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向讀者展示古代的農業、手工業等技術。書中還有一大優勢是採用定量的方法進行統計,書中對於每一種製作都會用數量來進行指導,有的數量十分精確,這也是這部著作的價值所在。《天工開物》是宋應星在對各種科技書籍整理的基礎上加入實踐總結,書中記載了許多先進的生產技術,比如合金技術、黃銅冶煉技術等,這些技術在當時世界上屬於最先進的生產技術。這也充分顯示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本文節選《天工開物》殺青篇,介紹竹紙製造技術。造紙技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但我們知道更多的是蔡倫改進的造紙術,而對於南方的造竹紙,許多人並不了解,因此選擇這一篇文章來為讀者介紹南方造竹紙的技術,以此增進讀者對於中國古代造紙術的了解。
紙張作為中國軟質載體的主要代表,對於中國和世界出版載體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今天,紙張仍然是出版不可或缺的載體。蔡倫改進的造紙術更多的是採用的諸如樹皮、破網、麻布等樹和麻纖維原料。而竹子質地較脆,纖維帚化較為困難,因而用竹子作造紙原料的探索直到唐代才取得成功。在南方,竹子是比較普遍的植物,因此造竹紙在南方較為普遍。但如何造竹紙,從唐代以來,這種技術一直是師徒相授,口耳相傳,其中以夾竹紙最為著名。宋應星第一次將竹紙製造技術和方法用文字的形式記載下來,便於更廣泛地傳播。與傳統的麻紙技術不同的是,造竹紙在分離原料時需要先將竹子漂浸數百日,使竹穰成苧麻樣,之後加上石灰化汁塗漿再進行蒸煮。在蒸煮時,還需要用泥和石灰,並且四周用竹板縫合,以防泥灰流出,用大的桶蓋遮住進行蒸煮,之後取下桶蓋,往鍋中加灰汁,如果水涼了,需要煮滾燙之後再淋。十幾天之後,開始攪拌,使得漿成為泥面那樣,再倒入槽內,加清水,水超過泥面三寸即可,加入藥水汁,等水干後自然就變白了。之後的工序基本就與傳統的造紙術沒有太大的差別,也是經過抄造和焙乾最後兩道工序,紙張就製作完成了。竹紙的抄造技術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主要是考慮到紙張製作的厚薄不同,在文章中介紹,紙張的厚薄通過造紙工人用手盪抄紙簾,輕盪則薄,重盪則厚,之後將數簾抄紙層層疊加,放入器皿中,用板子壓,淋干多餘的水分。完成之後,就是烘焙紙簾,在焙紙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將土磚砌成夾巷,然後藉助燒熱的磚將紙簾焙乾,這也是最後的關鍵程序。在製作過程中,如果發現紙張粗糙,需要重新製作,但不需要焙乾,而是晾乾即可。若需要紅紙,則先在白礬水中浸染,然後加入紅花汁即可。竹紙就基本製作完畢,並且造出來的竹紙潔白光滑,在南方使用也比較普遍。
造紙術在出版文化和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造紙術也是「一帶一路」傳播過程中重要的中華技術之一。對造紙技術的了解有利於加深讀者對我國古代軟質出版載體技術發展的了解,和對中國植物纖維紙外傳及影響的認識。節選造竹紙是為了讓更多的讀者認識和了解中國古代造紙技術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重要成就。也是為了證明,古代中國已經掌握了各種植物原料的造紙技術,對於植物纖維紙張的製作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中國古代造紙術和植物纖維紙對世界文明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中國造紙術的西傳也對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也是這篇原著選讀的意義所在。
(李宜飛)
[1] 竹梘(jiǎn):毛竹做的水管或水槽。
[2] 穰(ráng):植物秸稈的代稱,在文中指的是竹子去掉皮之后里面的內稈。
[3] 楻(héng)桶:一種帶有兩個把手的木桶,古代使用比較普遍。
[4] 捏弦:弦指鍋的邊緣,捏弦指將邊緣透氣處封死。
[5] 廣中:指兩廣一帶。
[6] 舂:把東西放在石臼或其他類似於現在我們所用的碗的器皿中搗去皮殼或搗碎。
[7] 鉛山:位於今江西省。
[8] 射重價:謀求重利。
[9] 通刺:出示名片以求延見。刺,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