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獻通考》的文獻學價值
2024-08-14 18:32:55
作者: 瞿林東
馬端臨以「文獻」名書,其著意於文獻是極顯然的。清乾隆《重刻文獻通考序》說:「會通古今,該洽載籍,薈萃源流,綜統同異,莫善於《通考》之書。其考核精審,持論平正,上下數千年,貫穿二十五代。於制度張弛之跡,是非得失之林,固已燦然具備矣。」這一段話主要是從文獻方面評論了《文獻通考》的價值,肯定了它在歷代制度的薈萃、綜統上的會通、該洽、考核、評論的成就。清代四庫館臣幾乎對《文獻通考》各考都指出了失載、闕略處,但是總的來說,還是認為此書「條分縷析,使稽古者可以按類而考。又其所載宋制最詳,多《宋史》各志所未備;按語亦多能貫穿古今,折衷至當。雖稍遜《通典》之簡嚴,而詳贍實為過之」[7]。這裡指出的兩點是很重要的:第一,《文獻通考》敘宋代典制最詳,不少是《宋史》各志所未能包括的。以《文獻通考·錢幣考二》與《宋史·食貨志下二》《食貨志下三》所論錢幣、會子相比較,則前者援引元豐間畢仲衍所記「諸路鑄錢總二十六監」的名稱、地點及鑄錢數,以及「銅錢一十三路行使」「銅鐵錢兩路行使」「鐵錢四路行使」等名稱,後者均不載,而前者所敘交子、會子、川引、淮交、湖會,亦遠比後者為詳。他如《學校考》因是從選舉門析出,其論宋代地方學校之盛,更非《宋史·選舉志》所能包容。至於《經籍考》因列舉評論,卷帙浩大,自非《宋史·藝文志》僅限於著錄書目所能比擬。第二,是《文獻通考》比《通典》詳贍。這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通考》接續了自唐天寶之末至宋嘉定之末四百多年典制發展的歷史;二是補充了《通典》不曾論到的五個門類;三是改變了《通典》以「禮」占全書半數的格局,而大大充實了所析各門類的分量,又如《兵考》主要敘歷代兵制,亦為《通典·兵典》所無。
以上,都表明《文獻通考》在文獻方面的重要價值。此外還必須注意到《文獻通考·經籍考》在文獻學上的價值。《經籍考》共76卷,約占《文獻通考》全書22%,是24門中卷帙最多的。它錄先秦至宋「存於近世而可考」的各類文獻約5000種[8],按四部分類編次,部類有序,著錄之書皆有題解。題解多援引前人所論,間或也自撰按語。《經籍考》具有相對獨立性,是一部輯錄性的目錄書,其輯錄諸家所論,多出於宋代,如崇文總目、鄭樵、晁公武、陳振孫、洪邁等,故在相當程度上,它也是一部薈萃評論文獻的著作。
《經籍考》反映了馬端臨具有明確的文獻學史的思想,其《總敘》列舉前代史傳之有關文獻論述和文獻流傳的情況,以明「歷代收書之數,藏書之所」,實為一篇文獻史大綱。《經籍考》在文獻分類上也有自己的特點。舉史部為例,它以「正史各門」包含正史、編年、起居注3類,以「雜史各門」包含雜史、雜傳(傳記)、霸史偽史、史評史鈔4類,以「故事各門」包含故事、職官、刑法、地理、時令、譜系(譜牒)、目錄7類。以上,史部共分為3門14類。這在以往的史部文獻分類上還不曾有過,反映了馬端臨的獨到的文獻分類思想。從他論雜史、雜傳的性質與聯繫,可見一斑。他說:「雜史、雜傳,皆野史之流,出於正史之外者。蓋雜史,紀、志、編年之屬也,所紀者一代或一時之事;雜傳者,列傳之屬也,所紀者一人之事。然固有名為一人之事,而實關係一代一時之事者,又有參錯互見者。前史多以雜史第四,雜傳第八,相去懸隔,難以參照,今以二類相附近,庶便檢討雲。」[9]馬端臨對雜史內涵的界定,以及一代之事、一時之事、一人之事的區別和聯繫,還有對於前史分類的不願苟同,都反映出他的豐富的歷史文獻學思想。
要之,後人以《通典》《通志》《通考》稱為「三通」,固有一定的道理,但追本溯源,《通志》意在繼承司馬遷事業,而《通考》則是《通典》業績的光大。從總的方面看,《通志》和《通考》在歷史思想上都趕不上《史記》和《通典》,但它們和《通鑑》一樣,在繼承、發展中國史學的「通史家風」方面,成就和影響都是很大的。
[1] 關於馬端臨的生卒年,另有他說:生年,有1260年說;卒年,有1322年及1324年說。
本章節來源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2] 關於馬端臨家世及其撰《文獻通考》一書的經過,參見《宋史·馬廷鸞傳》以及陳光崇《馬端臨家世考略》一文(收在《中國史學史論叢》一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
[3] 馬端臨:《文獻通考》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頁。
[4] 馬端臨:《文獻通考》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頁。
[5] 馬端臨:《文獻通考》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頁。
[6] 馬端臨:《文獻通考》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9頁。
[7] 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卷八十一《史部·政書類一》,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697頁。
[8] 參見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校點本「出版說明」,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
[9] 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百九十五《經籍考二十二》史部「雜史各門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6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