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一節 艾略特的「非個人化」理論

第一節 艾略特的「非個人化」理論

2024-08-14 18:18:23 作者: 張德興

  托·斯·艾略特(T.S.Eliot,1888—1965年)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詩人和文學理論、批評家之一。他生於美國,1906年就讀於哈佛大學,師從新人文主義理論家歐文·白壁德,後又在法國巴黎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深造,1925年前在倫敦擔任銀行職員達八年之久,同時參加文學活動。1922年發表長詩《荒原》,並於194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編過文學雜誌《自我》、《標準》。在文學批評方面主要著作有:《傳統與個人才能》(1917年)、《玄學派詩人》(1921年)、《批評的功能》(1923年)、《詩歌的用途和批評的用途》(1932—1933年)等。在這些論著中,艾略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論觀點,成為新批評派的開拓者之一。

  一 文學作品的有機整體觀

  艾略特曾寫道:「現存的不朽作品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完美的體系。由於新的(真正新的)藝術品加入到它們的行列中,這個完美體系就會發生一些修改。儘管修改是微乎其微的。於是每件藝術品和整個體系之間的關係、比例、價值便得到了重新的調整;這就意味著舊事物和新事物之間取得了一致。」[1]這裡,他明確提出了一種文學作品的有機整體觀,而這種有機整體觀的著眼點並不在個別作品,而是著眼於整個文學。這樣,所有的文學作品在艾略特的心目中並不是某些個人寫下的作品的總和,而是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文學家們的個別的作品只有放到這個有機整體中,只有與之產生緊密聯繫才會具有意義,才會確立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文學作品的有機整體並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存在物,而是處在一種生生不息的運動變化過程之中。新的作品不斷地加入到這個有機整體中,引起了它的調整、適應和變化。文學批評就應當從作品與這個有機整體的相互關係中評價作品。

  艾略特不僅把整個文學看作是一個有機整體,同時也把每一具體文學作品也看作是一個有機整體。他認為,作品的各組成部分並不是一種簡單的疊加,而是一種有機的組合。因此文學批評家在解釋和評論作品時,對構成作品的每一個部分都應當與作品的整體相聯繫,這樣才能獲得準確和客觀的解釋。

  美學與文論中的有機整體觀點是西方學術的一個優良傳統,從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到現當代,許多美學家、文論家都從聯繫的觀點分析文藝作品的內部構成,閃耀著辯證法的光芒。艾略特的理論貢獻就在於,他不僅繼承了西方美學、文論的這一優良傳統,像許多西方文藝理論家一樣,把每一具體文學作品看成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且以極其開闊的視野審視文學,把從古到今的一切文學作品都看成是一個大體系,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顯然是對傳統的有機整體觀點的一個重要發展。同時他又進一步用運動變化的觀點審視這一有機整體,使他的有機整體觀充滿了辯證法。

  二 「非個人化」理論

  浪漫主義美學、文論把表現情感、張揚個性作為立足點展開文學批評。艾略特承繼T·E·休姆的反浪漫主義立場,提出了著名的「非個人化」理論,為新批評派開闢了道路。

  艾略特的「非個人化」理論認為詩(包括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應當是非個人化的。他針對浪漫主義張揚感情和個性的觀點,明確指出:「詩不是放縱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現個性,而是逃避個性。」[2]

  首先,他把文學家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加以考察,認為任何一位文學家都不會具有完全的意義,只有把他放在前人之間比較、對照,我們才能獲得對他的客觀評價。把文學家放在文學史的長河中考察,那麼就可以看到,文學傳統具有強大的影響,每一個文學家的創作必定會受到它的深刻影響,當然他的作品也會對文學傳統產生作用,然而這是極其微小的。正是這種歷史的意識使一個作家成為傳統的,使他意識到自己在文學史中的地位。正因為這樣,文學家就不應當處處突出自己,而應當適應傳統。也就是說他應當不斷地使自己歸附更有價值的東西——傳統,不斷地放棄自己,作出自我犧牲,他才能前進。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其次,文學家應當消滅個性。在艾略特看來,文學作品中最好的部分,即使最個人的部分也就是他前輩文學家最足以使他們永垂不朽的地方。因此,只有消滅個性,藝術才能達到科學的地步。他曾用一個化學反應的比喻來說明詩人與他的作品之間的關係:把一條白金絲放到貯有氧氣和二氧化硫的瓶子裡,就會產生化學反應,這兩種氣體化合成硫酸,而白金絲卻絲毫未受影響,新的化合物中也不含一點白金的成分。在詩歌創作中,詩人的心靈就是起到上述化學反應中催化劑——白金絲的作用。沒有詩人的心靈,詩歌就無法創作出來,然而詩人的作品被創作出來以後,卻並不包含詩人心靈的成分。正因為這樣,所以文學家應當消滅個性,如果他只是「個人的」,那麼他只能是一個下等的文學家。

  最後,非個人化還應當逃避文學家個人的情感。詩和其他文學作品是表現情感的,艾略特指出:「這種感情只活在詩里,而不存在於詩人的經歷中。藝術的感情是非個人的。」[3]浪漫主義批評註重的是藝術表現藝術家個人的情感,而艾略特則完全否定藝術的情感是個人的。他認為,詩人所未經驗的感情與他所熟悉的感情一樣可供他使用,他的任務是運用尋常的感情來化煉成詩,旨在表現實際感情根本沒有的感覺。從根本上說,詩並不是感情,它之所以有價值也不在於感情的偉大與強烈,而在於藝術過程的強烈。

  艾略特這一「非個人化」理論,一反從社會歷史、道德、心理以及文學家個人方面解釋作品的傳統批評方法,一刀割斷了文學家與作品的聯繫,要求文學理論、批評把注意力只放到作品本身,文學批評家的興趣應當從詩人轉移到詩。在他看來,文學作品不是文學家個人情感的表現,文學家也不可能脫離文學傳統真正具有個性。這樣,他提出了一種從作品本身出發進行內在研究的嶄新的文學批評觀。

  三 文學批評的標準——「外部權威」

  英國文學批評家米德爾頓·默里(1889—1958年)曾提出要把批評家自己的「內心的聲音」作為批評的標準,艾略特則認為這是一種浪漫主義的批評標準,並予以批駁。他指出,這樣一種批評標準是主觀隨意的。如果以此為標準,那麼批評家就會只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根本聽不進別的聲音。問題在於「內心的聲音」本身就是無法規範、極其隨意的,它或許會發出無休止的虛榮、恐懼和縱慾的吩咐,或許會促使你擠在十個人一節的車廂內去斯旺西看足球比賽。既然這樣,「內心的聲音」又如何能作為文學批評的標準呢?艾略特認為,批評是一種冷靜的合作活動,「批評家如果想要證明自己存在的理由,就應當努力懲戒個人的偏見和怪癖」。[4]一味崇尚「內心的聲音」就只會遷就這種個人的偏見和怪癖,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批評家。

  既然「內心的聲音」與規範、原則互相牴觸,因而它不能成為批評的客觀標準。艾略特於是就把自己的目光轉向文學傳統,他從文學歷史發展的角度和文學有機整體性的原則出發,提出批評的標準應當是「外部權威」,即文學傳統。這也就是他所謂的古典主義的批評原則。

  把「外部權威」即文學傳統作為批評的標準,那麼在批評文學作品時,首先就應當審視它是否遵循傳統,對傳統表示忠順,甚至為它作出犧牲。批評家有權利要求文學家關心文學的完整性,承認自身以外的無可爭辯的精神權威——傳統的存在。其次,批評要以事實為基礎。艾略特曾提出真正有效的批評是和作家創作活動結合的那種批評,原因就在於「他(按:批評家)在和他所掌握的事實打交道,而且他還能夠幫助我們這樣做」。[5]有高度的事實感,這是批評家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條件。只有這樣,在從事批評時,批評家才能使讀者掌握他們容易忽視的事實。也只有這樣,批評家對作品的解釋才能成為真正合法的解釋。不論是文學傳統還是外部事實,它們都不是來自批評家的「內心的聲音」,而是作為一種「外部權威」規範著文學批評,使之有了評價作品優劣的尺度。艾略特對於文學批評標準的看法明顯帶有古典主義色彩,但對於糾正「內心的聲音」的批評標準,對於糾正僅僅從政治、經濟、個人傳記等非文學性標準出發評判文學作品,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除了上面介紹的一些重要觀點之外,艾略特還有不少理論觀點也值得我們重視。例如,他在《哈姆雷特和他的問題》一文中,提出情感表達應有「客觀對應物」的觀點。他認為,在藝術作品中,藝術家要表達某種情感的唯一方式就是尋找一種「客觀對應物」。一組事物,一連串的事件等都可以成為這樣一種「客觀對應物」。藝術家藉助於作品結構使情感獲得了客觀化,批評家也就能夠根據這種客觀化了的對象形態作出自己的解釋和評價。又如,艾略特通過對17世紀初英國玄學派詩人的再評價,提出了文學的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觀點。在文學史上,玄學派詩人地位一直很低。艾略特卻為之翻案,認為玄學派詩人的作品具有一個突出的優點,即感性與理性密切結合在一起,在他們的詩歌中,一種思想同時也就是一種經驗。玄學派詩人也思考,「但是他們並不直接感覺到他們的思想,像他們感覺一朵玫瑰花的香味那樣。一個思想對於多恩來說就是一種感受;這個思想改變著他的情感」[6]。而這樣一種優點自17世紀以來逐漸喪失了。艾略特的這個觀點對後來新批評派產生了很大影響,新批評派甚至把玄學派詩歌奉為英國詩的最高峰。

  艾略特的上述一系列理論觀點深刻地啟發了新批評派,不過,後來的許多新批評派理論家與他仍存在一些重要分歧。例如,蘭色姆認為艾略特的理論具有濃厚的心理主義氣味,並批評他分析玄學派詩人卻幾乎不從語言分析入手,因此不能說透問題。溫特斯則對「非個人化」理論頗有微詞,認為這會把詩人當成了一部自動機器。

  [1] 艾略特:《艾略特文學論文集》,3頁,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

  [2] 艾略特:《艾略特文學論文集》,11頁。

  [3] 艾略特:《艾略特文學論文集》,11頁。

  [4] 艾略特:《艾略特文學論文集》,66頁。

  [5] 同上書,74頁。

  [6] 艾略特:《艾略特文學論文集》,22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