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西方美學史 第6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上> 第十三章 布拉格學派的美學

第十三章 布拉格學派的美學

2024-08-14 18:18:08 作者: 張德興

  第一節 布拉格學派的形成與發展概況

  1920年,「莫斯科語言學小組」的創始人雅各布森移居布拉格,繼續自己的學術探索。雅各布森的到來,激起了布拉格學術界的討論熱潮。經過幾年的醞釀,1926年,雅各布森會同馬捷齊烏斯、特魯別茲科依等學者在布拉格的卡爾大學舉行首次會議,組成布拉格語言學學會,原俄國形式主義的很多成員都加入學會,參加各種學術活動。

  1929年,首屆國際斯拉夫學者代表大會在布拉格舉行,布拉格語言學學會向大會提交了一份《提綱》,全面闡述了自己的理論原則。1930年,他們在布拉格召開的國際音系學代表會議上又詳述了自己對語言(尤其是對語音結構)的觀點。其後這一學派的主要著作就以法文Travaux du Cercle Linguistique de Prague(布拉格語言學派作品集)為標題公之於世,此後語言學界遂以「布拉格學派」稱之。此外,雅各布森和特尼亞諾夫還從《新藝術左翼戰線》雜誌中匯集了大量形式主義方面的論文,雅各布森本人也於1926年發表了《論捷克詩》的捷文譯本,進一步擴大了學派的影響。同時,布拉格學派還積極開展了許多學術交流活動,如邀請著名的現象學家胡塞爾去布拉格講學,胡塞爾演講的內容後來被編入《歐洲科學危機和先驗現象學》、《經驗與批判》等著作。由於接觸到更多新的思想資源,布拉格學派的很多問題都不再局限於之前俄國形式主義的研究領域,而是進一步拓展到了更為寬廣的領域,對語言的認識也更為深入,這些都使得布拉格學派的研究顯現出自身的特色。

  在研究思路上,布拉格學派仍然以語言作為基本的切入點,他們一方面肯定了索緒爾提出的共時性語言學研究,另一方面又反對脫離歷史發展過程來談論共時性,而是以「結構」和「功能」為兩個基本點,構建自己的理論體系。到1935年,該學派便採用了結構主義的名稱,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捷克結構主義。後來捷克結構主義走出語言學研究的門檻,利用語言學理論和研究方法來分析文學作品的結構。這一學派的理論家們認為,文學作品不只是言語或文學性的東西,而是一種與各種社會環境密切相關的系列結構。這樣,捷克結構主義為後來法國結構主義文論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前景。因此,學界一般把布拉格學派作為結構主義的真正開始和形式主義由莫斯科轉向巴黎的過渡階段。

  布拉格學派在理論上有如下主要特徵:

  首先,注重語言的功能研究。布拉格學派深入剖析了各種語言「功能」,特別是詩歌語言的功能,這也是這一學派的主要成就。他們把語言看成統一的結構而不是孤立實體的疊加這一中心概念,同承認和分析語言在社會中所完成的多種「功能」結合起來,利用認知功能和表現功能之間的區別來建立一套原則。他們認為當語言的表現方面占支配地位時,語言便被人們以「詩歌」的或「美學的」方式加以使用。這就是說,當語言通過一些手段使表達行為突出出來,從而完全偏離日常語言的指稱功能時,語言便被人們以「詩歌的」或「美學的」方式加以使用了。穆卡洛夫斯基特別強調語言的「第六種功能」——詩歌或美學的功能。這樣布拉格學派把形式主義引向了一個更為廣泛的符號領域。他們還認為,文學創作和文學發展史中,存在著一對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係,即藝術的自主功能與交際功能的對立與統一。[1]這一思想對後來符號學、結構主義的理論產生重大影響。

  

  其次,類比方法是布拉格學派主要的研究手段之一。他們通過對音位類比的研究,來區分詞語和語法的意義,從而達到對語言體系結構,乃至文學作品結構的把握。我們從馬捷齊烏斯的《比較音位學任務》、雅各布森的《歷史音位學》以及特魯別茲科依的《音位學基礎》等著作中就不難看到這一點。

  再次,把共時性語言學研究與歷時性語言學研究結合起來。注重探討共時性語言體系的歷史發展過程。布拉格學派認為,揭示語言本質的最佳研究途徑是對語言體系作共時性分析。然而,他們在日內瓦學派的基礎上又前進了一步,強調共時性的分析不可能否認歷史進程對語言體系的影響,要正確理解語言的結構和功能,就必須深入探討歷史的語言環境。

  最後,轉向讀者。在布拉格學派後期出版的理論著作中,讀者在審美活動中的特殊作用已引起關注。穆卡洛夫斯基在《作為社會事實的審美功能、標準和價值》一書中,指出,一部作品印刷成書,只具有潛在的審美價值。只有在讀者閱讀的審美活動中,這種價值才能得以實現。由於各個歷史時代審美標準的不同,即便是同時代人,也存在著年齡、性別、社會經歷等方面的差異,所以審美價值是可變的、不確定的。這無疑已預示出當代接受美學的基本觀點。

  布拉格學派活動的時間較長,而且非常活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該學派的理論叢刊已出了八期。除此而外,從1935年起,它開始出版定期刊物《詞語與詞語學家》,這本雜誌在戰後仍在發行。西方的其他學術流派也與布拉格學派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波蘭學者羅曼·英伽登對捷克學者們也有影響。可以說,布拉格學派是連接俄國形式主義與英美新批評、法國結構主義的橋樑,對現代西方美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1948年前後,由於政治方面的原因,布拉格學派因無法繼續活動下去而宣告解體。

  [1] 穆卡洛夫斯基:《標準語言和詩歌語言》,見《布拉格語言小組》,406、431頁,莫斯科「進步」出版社,1967。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