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存在主義美學形成的背景和發展概況
2024-08-14 18:17:43
作者: 張德興
存在主義美學是在存在主義哲學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存在主義哲學和美學的產生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20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其內在矛盾日益尖銳。一方面,生產的社會性與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性之間的矛盾導致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造成生產過剩,通貨膨脹,工廠大規模倒閉,工人大批失業,從而使人們(尤其是知識分子)對於資本主義的幻想破滅了;另一方面,帝國主義戰爭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千百萬人死亡,社會生產力受到巨大破壞。因此,人們面對社會的痼疾和殘酷的現實,感到惶恐不安,深受壓抑。這就形成了存在主義美學得以滋生的土壤。所以從根本上說,存在主義美學是資本主義矛盾的尖銳化在美學上的曲折反映。然而,存在主義美學之所以在德國和法國盛行,又是和這兩個國家的一些特殊背景分不開的。眾所周知,德國是一個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為了重新分割殖民地和劃分勢力範圍,它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根據1919年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德國被迫放棄一切海外殖民地,並割讓了八分之一的國土,還要支付巨額戰爭賠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使得德國資產階級內外交困,處境十分狼狽。因此,驚恐不安、憂慮、煩惱、沮喪和苦悶的陰暗心理籠罩著他們。另外,他們又不甘心失敗,企圖東山再起,從而又具有努力奮鬥的心理。而除工人階級之外,其他階層的人們既不滿現實,要求反抗,又由於歷史原因只能消極反抗,處處碰壁,從而消沉頹廢。在這種心態下,存在主義哲學和美學也就首先在德國應運而生了。它適應了德國資產階級的思想需要,集中反映了德國資產階級的思想情緒,從而在哲學和美學中占據了很大的市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存在主義美學的中心從德國轉移到了法國。
就思想淵源而言,存在主義美學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丹麥神秘主義哲學家克爾愷郭爾(Sren Kierkegaard,1813—1855年)。克爾愷郭爾把個人存在看成處於不斷生存和變化的過程中,但否認這種生成和變化有規律可循。他認為個人的存在出於個人的自由決定和選擇。不是本質先於存在,而是存在先於本質。人的存在和發展有三個階段,即:美學的階段、倫理的階段和宗教的階段。只有在宗教階段,人才能達到自己真正的存在。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中,都貫穿著對死的恐懼情緒,人只有在恐懼、絕望、孤獨無依的狀態中才能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並由此達到自己的真正存在。可見,克爾愷郭爾的思想已包含了存在主義哲學的雛型。
另外,胡塞爾的現象學哲學也給予存在主義美學以重要影響。存在主義美學兩位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海德格爾和薩特都曾受業於胡塞爾。胡塞爾在1929年為《不列顛百科全書》撰寫的條目中指出,現象學方法是一種對意識的本質進行新的描述的哲學方法,哲學必須以非物質、非感性經驗的「純粹意識」為對象,用「加括弧」和「還原法」把整個外部世界和傳統知識全部加以排除,然後才能對剩下的「意識流」進行先驗的「本質還原」,使之還原為不含任何經驗內容的純「意向性」意識,從而達到對對象的認識。海德格爾把現象學作為他的哲學的基本方法,早在弗萊堡大學研究神學時,胡塞爾的兩卷本《邏輯研究》就是他的案頭書。他的代表作《存在與時間》就是運用現象學方法對存在意義的闡釋和揭示。至於薩特,他也是從胡塞爾以及海德格爾那裡獲得了哲學思想的出發點。他對想像問題的研究,就直接運用胡塞爾的意識分析的現象學方法來進行。此外,在梅洛-龐蒂等人那裡,我們都可以看到胡塞爾的思想影響。
還應當看到,叔本華、尼采的唯意志論美學也是存在主義美學的思想來源之一。叔本華和尼采的唯意志論美學的基本特點是反理性主義,他們把意志看作是世界的本源,美和藝術都從意志派生。叔本華認為人的意志在現實中必定受到壓抑,從而產生痛苦和不幸,因此得出否定生命意志的悲觀主義結論,這直接啟發了存在主義美學中的悲觀主義方面的思想內容。而尼采則認為強力意志要求控制他人、奴役他人、積極進取以征服一切,他所倡導的酒神精神則為存在主義美學中的絕對自由主義方面的內容提供了思想養料。
存在主義美學在20年代末興起,它與現象學美學在思想來源、基本觀點和方法論方面都有許多類似之處。例如,就其思想來源和方法論而言,兩者都深受胡塞爾的現象學哲學和現象學方法的重要影響。就基本觀點而言,兩者都注重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即藝術本體論的探討;都反對把審美主、客體割裂開來,而主張從它們的關係中來把握藝術的存在,都認為審美對象不是客觀的實體而是一個建構的過程;都重視觀賞者對作品的創造性重建,主張讀者和作者共同創造了藝術作品等。因此,存在主義美學和現象學美學對於後起的解釋學美學、接受美學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存在主義美學誕生以後,由於適應了特定時代的需要,得到了迅速發展,影響日益擴大。就其發展和擴散的大體情況來說,基本上是沿著:德國→法國→其他各國這樣一條線索發展的。
存在主義美學誕生於德國,以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和海德格爾的美學思想為標誌。他們兩人的美學思想確立了存在主義美學的基本理論框架,奠定了存在主義美學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存在主義美學在20世紀40、50年代達到鼎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存在主義美學傳入法國,並且以法國為中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風靡歐美各國。法國存在主義美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薩特、梅洛-龐蒂、加繆、德·波伏瓦等人。另外,法國的存在主義美學家大都是一些著名的文學家,如薩特、加繆、德·波伏瓦等人,他們不僅在自己的理論著作中闡述存在主義美學思想,而且還通過他們所創作的文藝作品宣揚存在主義美學思想,從而更有利於存在主義美學的傳播。除了德國和法國外,存在主義美學在歐美其他國家以及日本等國都得到了發展,例如日本美學家今道友信就受到了海德格爾美學思想的重要影響,使存在主義美學東方化。他也以人為基本出發點,把美看成是人格的光輝和人生的希望,是人類自我復歸的關鍵。並指出,藝術把探求存在的奧秘作為最終對象。
需要說明的是,「存在主義」這一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存在主義主要指以法國哲學家薩特為代表的哲學思潮,廣義的存在主義則指以「存在」為哲學基本問題並集中思考這一問題的哲學思潮。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是廣義的存在主義思潮的直接肇始者和確定者。海德格爾多次聲明他不是存在主義者,他所謂的「存在主義」指的就是狹義的存在主義或薩特主義。此外,通常被稱之為存在主義者的加繆也多次聲明他不是存在主義者,他所謂的存在主義也是指薩特主義,他認為薩特的存在主義試圖以理性的方式解釋不可解釋的存在之荒誕,他自己的哲學卻拒絕任何解釋,只關注如何在荒誕中生存。我們將在廣義上使用「存在主義」一詞,因此它將海德格爾、雅斯貝爾斯、薩特和加繆等人都包括在其中。
下面我們對存在主義美學的幾位主要代表人物的美學思想作一簡要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