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美學的主導傾向

2024-08-14 18:13:32 作者: 張德興

  20世紀各種哲學、社會思潮具有鮮明的反傳統色彩。而20世紀西方美學的反傳統傾向,則集中體現在對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古典哲學與美學的反叛。黑格爾美學是德國古典美學的高峰,也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來的整個西方傳統美學的集大成。所以反黑格爾,實質上就是反整個傳統。而現當代西方美學的基本方向就是反黑格爾、逐步脫離黑格爾影響的方向。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M·懷特說得好:「幾乎20世紀的每一種重要的哲學運動都是以攻擊那位思想龐雜而聲名赫赫的19世紀的德國教授開始的」,「我心裡指的是黑格爾」[1]。美學的情況亦大體相同。

  黑格爾美學首先是一種理性主義美學。他的三大卷《美學講演錄》整個兒地奠基在「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這一中心定義和基本構架上,[2]是理性決定感性、派生感性並與感性融化統一,才創造出美的藝術來,所以理性是靈魂。需要說明的是,黑格爾的理性主義,就其實質而言,是人本主義的理性主義,是18世紀啟蒙思想家們人本主義理性主義的體系化與精緻化。黑格爾把社會的人(或人類社會)作為理念發展的最後、最高階段,即絕對精神階段,認為現實的人是思維(理性)與自然在更高階段的統一,是理性的實現或現實的理性。這恰恰表明黑格爾同先驅者們一樣,對人無比崇尚,對人的理性充滿著信心。這是一種以顛倒形式表現出來的根深蒂固的人本主義傾向。

  黑格爾美學又是一種「形而上」的即思辨的美學。從根本上說,這也是由黑格爾美學的理性主義性質決定的。綜觀黑格爾三大卷《美學》,他的基本思維邏輯、構造體系的方式與理論闡述的程序,鮮明地體現了思辨哲學的特點。他不是從觀察、描述感性的藝術或審美經驗出發上升到理性的觀念、邏輯,而是從「美的理念」出發,來演繹出全部的現實美和藝術美的;具體的藝術和審美經驗,只是作為他進行美的理念發展的邏輯推演的例證和材料,只是作為他「理念感性顯現」的先驗理論框架中的充填物;有時為了求得理論推演的自身完整(大大小小許多三段式拼接成套),而不惜歪曲、背離經驗事實;整個理論推演是極其抽象、晦澀、枯燥的,充滿思辨色彩;而且為了追求「大而全」和包羅萬象,不得不使美學體系枝蔓橫生,過於龐雜。

  20世紀西方美學恰好同黑格爾美學的上述兩個基本方向背道而馳。我們認為,20世紀歐美美學的全部發展同哲學相似,可以概括為現代人本主義美學與科學主義美學兩大思潮的流變更迭。[3]然而,20世紀現代人本主義美學的基本特點是非理性主義或反理性主義,這無疑是對黑格爾以理性主義為特徵的傳統人本主義美學的反動。另外,現代科學主義美學無論是審美經驗的描述,還是語言和邏輯的分析,都是建立在實證主義和主觀經驗主義基礎上的,都是從具體特殊的審美經驗或事實出發來進行理論推演和一般概括的,這是從另一側面對黑格爾的思辨美學的反動。李斯托威爾曾對「近代科學美學的創立者」費希納開創的實驗美學評價道:「這是一種『從下而上』(von unten)的方法,從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這一方法來代替舊的形上學的方法,即『從上而下』(von oben)的哲學方法。」[4]我們以為這一評價完全適用於現代科學主義的美學思潮。而科學主義美學「從下而上」的方法,正是對黑格爾「從上而下」的「形上學」美學方法的革命。而且,嚴格說來,這不僅是方法的變革,而且也是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巨大變革。20世紀西方美學正是從這兩個方向反對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傳統美學,發展出現代人本主義與科學主義兩大思潮來的。

  下面,我們試圖對20世紀西方美學這兩大主潮及所屬各流派的發展演變和來龍去脈,從總體上作一簡要的歷史考察;並在此基礎上對20世紀西方美學的基本走向進行探討。

  本書首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1] 懷特:《分析的時代》,7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2] 參見朱立元:《評黑格爾美學體系的構架》,載《學術月刊》1984年第2期。

  [3] 在對現代西方美學發展趨向的基本概括上,我們不同意李澤厚、朱狄二位先生的意見。李澤厚先生認為,「如果說,19世紀末的快樂說是美英資產階級美學的新階段的開始,那麼今天的種種理論則是它的發展或完成。其中也可以說兩派,一派著重所謂經驗內容,一派著重表現形式……在英美,前一派如貝爾·弗萊較重形式,在當代則有朗格等人予以繼續發展;後一派如瑞恰茲、杜威等人,著重所謂經驗本身的內容關係,門羅等人可說循此方向,甚至在心理學的美學中,格式塔派與弗洛伊德也可說是以不同的面貌表現了這兩種不同傾向。它們又日益在符號美學的名目下接近和合流」(《李澤厚:美學論集》,471頁)。這是按重內容與重形式作為劃分現代美學思潮的主要尺度。這種分法未能揭示出現代美學同傳統美學的根本差異,因傳統美學亦可作如是劃分;同時未顧及現代美學的複雜基礎。當然李先生此文撰寫於1964年,當時兩大哲學、美學思潮的動向還未如今日展現得那麼清楚,所以用傳統的內容形式二分法來區分美學思潮是不奇怪的。朱狄先生則說:「整個20世紀,西方對美學的思考就是以加深經驗的方法和邏輯的方法這兩種類型的區別來進行的。這樣,這兩種最基本的類型就被劃分為『科學美學』和『分析美學』。」(朱狄:《當代西方美學》,4頁,人民出版社,1984)我們以為這樣概括,恐更失之偏頗。因為就基本傾向而言,科學美學與分析美學都可歸入科學主義美學思潮的範疇,這樣,人本主義美學這另一大潮流就整個兒地被忽略了。

  [4] 李斯托威爾:《近代美學史評述》,31頁,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