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2024-08-15 17:26:58 作者: 瞿林東著

  《南史》和《北史》在《二十四史》中還算不上是第一流的著作,但它們畢竟也有自己的特點。比較深入地發掘和闡述這些特點,並用通俗的形式把它們表述出來,這是史學史工作者的責任。在撰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試圖把通俗性和學術性結合起來,希望它既便於各方面讀者的閱讀,又可供專業工作者參考。當然,這只是一種願望和嘗試,究竟做得怎樣,就難說了,那是要從這本書的實際情況來判定的。

  本書承朱爾澄同志校閱了初稿,毛士彤同志提供了有關圖片。這裡,謹向他們表示衷心的謝意。

  祈望著讀者對書中可能存在的錯誤予以指正。

  瞿林東 記於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

  1985年8月

  [1] 蕭子顯:《南齊書》卷五十七《魏虜傳》,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第998頁。

  [2] 魏收:《魏書》卷九十八《島夷蕭衍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179頁。

  [3]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六十九《魏紀一》,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2186頁。

  [4] 《恩格斯致約·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8頁。

  

  [5] 以上分別見《隋書》卷五十八《魏澹傳》、卷六十九《王劭傳》、卷四十二《李德林傳》、卷五十八《杜台卿傳》、卷三十三《經籍志二》。

  [6] 以上分別見《隋書》卷五十八《許善心傳》、《陳書》卷二十七《姚察傳》、《周書》卷四十二《蕭大圜傳》。

  [7] 魏徵等:《隋書》卷六十七《裴矩傳》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1580頁。

  [8] 西會州:州名,唐武德二年(619年)改置會州為西會州,治所在會寧(今甘肅靖遠縣),轄境相當於今甘肅靖遠縣及寧夏中衛市南部。

  [9] 涼州:州名,轄境相當於今甘肅永昌縣以東、天祝藏族自治縣以西一帶。總管:地方高級軍事行政長官。

  [10] 河西:地區名,指今甘肅、青海兩省黃河以西地區。

  [11] 《吳越春秋》,編年體史書,東漢趙曄撰,記戰國吳、越兩國史事。據說原為十二卷,今存十卷。

  [12] 李延壽:《北史》卷一百《序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343頁。

  [13] 紀、傳、書(志)是紀傳體史書的組成部分。紀:本紀,以帝王世係為線索,編年記事。傳:列傳,即人物傳記。書、志:史書中記載典章制度的部分。

  [14] 李延壽:《北史》卷一百《序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343頁。

  [15] 李延壽:《北史》卷一百《序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345頁。

  [16] 北齊史學家魏收撰《魏書》,以東魏為正統,故《魏書》包含北魏和東魏兩朝史事。

  [17] 唐承於隋,隋承於北周,北周承於西魏,故唐初史學家撰《周書》以西魏為正統,而於《周書·文帝紀》中追敘了西魏史事。

  [18] 實為二百三十三年,此誤。

  [19] 李延壽說的「八代」,是指:北朝的北魏及西魏、北周、隋,以及與西魏、北周同時並存的東魏及北齊,共四代;南朝的宋、齊、梁、陳共四代。

  [20] 李延壽:《北史》卷一百《序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345頁。

  [21] 士族:亦作世族,指有一定經濟、政治地位和較高門第的家族,是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

  [22] 見劉昫等:《舊唐書》卷七十三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604頁。

  [23] 曹寅等:《全唐詩》卷三十三,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449頁。

  [24] 監國史:即監修國史,是負責史館全面工作的官員,通常多由宰相兼任。

  [25] 以上參見李延壽:《北史》卷一百《序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344頁。

  [26] 《科錄》:記載上古至晉宋時期歷史的通史。二百七十卷,成書於北魏孝明帝神龜二年(519年)前,參見魏收:《魏書》卷十五《常山王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80頁。

  [27] 《通史》:記載上古至南朝蕭齊時期歷史的通史。六百二十卷(一說六百卷),成書於梁朝普通元年(420年)後、太清三年(549年)前,參見姚思廉:《梁書》卷三《武帝紀》下、卷四十九《文學傳》上,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6、699頁。

  [28] 劉知幾:《史通》卷一《六家》,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7頁。

  [29] 家傳:由私家撰寫的本家族的人物傳記。

  [30] 傳主:傳記所記的中心人物。

  [31] 附傳:附記於傳主之後的人物傳記。

  [32] 同宗、同族:在古代嫡系長房為大宗,余為小宗,同宗即出於一宗;凡同高祖者為同族。此處所說同宗、同族,系泛指同姓、同族之人。

  [33] 見李延壽《北史》卷二十九、卷三十五後論,北京:中書華局,1974年,第1066、1318頁。

  [34] 見李延壽:《北史》卷三十二後論,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192頁。「市朝」,說法不一。有人說市是交易買賣的場所,朝是官府治事的處所。所以把「市朝」比做爭名爭利的場所。有人說市上的行列,就如同大臣上朝時排列的一樣。這裡以「市朝」比喻一個皇朝、一個朝代,意思是說朝代雖然可能發生變化,但門閥地主家庭中的人的地位卻不會因此而有變化。

  [35] 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一十二《江左世族無功臣》條,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254頁。「朝市革易,門第如故」,意猶上文所說「市朝可變,人焉不絕」。

  [36] 譜學:即譜牒之學或譜系之學,是關於記述氏族世系的著作或學問。

  [37] 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十「南北史子孫附傳之例」條,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202~204頁。

  [38] 黃門侍郎:亦即門下侍郎,為門下省長官侍中的副職。

  [39] 以上分別見李延壽:《北史》卷八十八《隱逸傳》序、卷九十二《恩幸傳》序。

  [40] 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卷四十六「史部二·正史類二」條,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409~410頁。

  [41] 見劉知幾:《史通》卷五《因習》篇,浦起龍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28頁。

  [42] 未央宮舊址:在今西安市西北長安故城內西南隅。

  [43] 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四《唐紀十》「貞觀七年」條,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6104頁。

  [44] 參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唐紀十四》「貞觀二十一年」條,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6247頁。

  [45] 李延壽:《北史》卷一百《序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343頁。

  [46] 以上參見李延壽:《北史》卷九十三《僭偽附庸列傳·序》,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061頁。

  [47] 諡號:古代帝王、高級官員死後,統治集團依其當時政治上的需要,並略據死者生前事跡,評定一個稱號,即諡號。

  [48]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五十四「北為正」條,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87年。

  [49] 李延壽:《北史》卷一百《序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3345頁。

  [50] 見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十三《南北史》「兩國交兵不詳載」條,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273~275頁。

  [51] 分見姚思廉:《梁書》卷二《武帝紀》中、魏收:《魏書》卷八《世宗紀》。

  [52] 分別參見魏收:《魏書》卷四下《世祖紀》下、沈約:《宋書》卷五《文帝紀》。

  [53] 沈約:《宋書》卷五《文帝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99頁。

  [54] 沈約《宋書》一百卷,其中紀、傳七十卷,成書於南齊永明六年(488年);志三十卷,可能成書於梁武帝即位(502年)以後(參見沈約:《宋書》卷一百《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466頁。)

  [55] 何承天在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奉命「撰國史」(見《宋書》卷六十四《何承天傳》)。《宋書》卷九四《恩幸傳·徐爰傳》記:「先是元嘉中,使著作郎何承天早創國史。世祖初,又使奉朝請山謙之、南台御史蘇寶生踵成之。(大明)六年(462年),又以(徐)爰領著作郎,使終其業。」《隋書》卷三十三《經籍志二》《正史》篇著錄:徐爰撰《宋書》六十五卷,見魏徵等:《隋書》卷三十三《經籍志二》,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55頁。

  [56] 見沈約:《宋書》卷一百《自序》,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466頁。

  [57] 沈約在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春,奉命撰《宋書》,第二年二月就撰成紀、傳七十卷,前後僅一年時間(見《宋書·自序》)。

  [58] 見魏收:《魏書》卷二十二《孝文五王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591頁。

  [59]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五《陳紀九》「宣帝太建十三年」條,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5441頁。

  [60] 九錫文:皇帝賜給有功勳或有權勢的諸侯、大臣九種物品時所下達的詔文。「九錫」,原是一種最高的獎賞,後來演變成新、舊皇朝更迭中的一種格式或預兆。三讓表,即受賜者三次上表以示「謙讓」。

  [61] 見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十三《南北史》「兩國交兵不詳載」條,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273~275頁。

  [62] 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建安十五年(210年),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所載曹操十二月令曰:「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見陳壽:《三國志》卷一《武帝紀》,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2~33頁。

  [63] 韓信:漢初諸侯王之一。楚漢戰爭時,戰功顯赫,劉邦封為齊王;西漢建立後,改封楚王,因受猜忌而降為淮陰侯,後終於被殺。

  [64]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二《唐紀八》太宗貞觀元年記:「上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於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於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按:封德彝當時任右僕射,身居相位。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二《唐紀八》「貞觀元年」條,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第6032頁。

  [65] 蕭何(?—前193年):漢初著名大臣。他在秦末協助劉邦起事,楚漢戰爭中經營後方,成為劉邦擊敗項羽的主要助手,漢初任相國。蕭望之(?—前47):西漢大臣,漢宣帝時任太子太傅等官。

  [66] 顏師古(581—645年):唐訓詁學家,作《〈漢書〉注》,流傳至今。

  [67] 藝術:舊指術數技藝,即陰陽占候、卜筮幻化之術,統治者常依此「決猶豫,定吉凶。審存亡、省禍福」。

  [68] 見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五十五《梁紀》「論稱鄭文貞公」條,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87年。

  [69] 見王堯臣等:《崇文總目》卷二《雜史類》、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百九十二《經籍考》十九。

  [70] 歐陽修等:《新唐書》卷一百二《令狐德棻傳附李延壽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3986頁。

  [71] 《高氏小史》:唐高峻撰,初為六十卷,後其子高迥析為一百二十卷,是一部節抄歷代史書的通史。

  [72] 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百九十二《經籍考》「正史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627頁。

  [73]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六「史部·雜史類」條,孫猛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41頁。

  [74]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四《別史類錄》,徐小蠻等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08頁。

  [75] 洪邁:《容齋隨筆·四筆》卷八「歷代史本末」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711頁。

  [76] 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卷四十「令狐德棻」條,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602頁。

  [77] 見《南北史續世說》俞安期敘,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翏翏閣刻本。此書曾被認為是唐人所撰,亦曾被認為是明人的偽作,此二說皆誤,參見寧稼《關於李垕〈續世說〉》一文,《文史知識》1985年11期。

  [78] 見脫脫等:《宋史》卷二百三《藝文志·史鈔類》。

  [79] 見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六十五《史部·史鈔類存目》、脫脫等:《宋史》卷二百七《藝文志·類事類》。

  [80] 錢大昕:《十駕齋養心錄》卷六說:「唐時以《史記》、前後《漢書》、《三國志》、晉、宋、齊、梁、陳、魏、齊、周、隋書為十三代史也」。(見「十三史、十史」條)「宋人於十三史之外,加以南、北史及唐、五代,於是有『十七史』之名。」(見「十七史」條)

  [81] 見脫脫等:《宋史》卷二百三《藝文志·史鈔類》、卷二百七《藝文志·類事類》。

  [82] 見張廷玉等:《明史》卷九十七《藝文志·史鈔類》,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389頁。

  [83] 見脫脫等:《金史》卷一百二十五《文藝傳·蔡松年傳附蔡珪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718頁。

  [84] 汪士鐸書稿撰成後因戰事散失,同治十一年(1872年)獲得十四卷存稿,刊行於世;光緒末年,李肇偁又刊行另外十三卷存稿,合計二十七卷。它們與近人徐崇所撰《補南北史藝文志》三卷合為三十卷之數,都收在《二十五史補編》第五冊中。

  [85] 見周嘉猷:《南北史年表》引言,《二十五史補編》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第5905頁。

  [86] 見胡德琳:《南北史年表》序,《二十五史補編》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第5905頁。

  [87] 見周嘉猷:《南北史世系表》引言,《二十五史補編》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第5983頁。

  [88] 徐崇:《補南北史藝文志》自序,《二十五史補編》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第6650頁。

  [89] 趙翼:《陔余叢考》卷八「南北史原委」條,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第147頁。

  [90] 見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十「《南史》過求簡淨之失」條,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206頁。

  [91] 見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十「《南史》刪《梁書》」條,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216頁。

  [92] 見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十一「《南史》增《梁書》瑣言碎事」條,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226頁。

  [93] 見趙翼:《廿二史札記》卷十「《南史》增《齊書》處」、「《南史》增《梁書》有關係處」等條,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220頁。

  [94] 見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三十五「南史一·宋本紀上」,卷三十六「南史二·袁粲傳」、「褚彥回傳」等條,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年,第655~658、679~680頁。

  [95] 見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三十七「南史三·武帝諸子傳」、「簡文諸子傳」、「江淹傳」,卷三十六「南史二·周弘正傳」、「陳顯達傳」等條,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年,第685、689、695、698頁。

  [96] 見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三十六「南史二·王琨傳」、卷三十七「南史三·江淹傳」等條,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年,第675、698頁。

  [97] 見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三十七「南史三·文學傳」條,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年,第702頁。

  [98] 見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二十六「梁書·張充傳」、「臨川王宏傳」,卷三十七「南史三·韋叡傳」等條,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年,第511、697頁。

  [99] 見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五十三《新唐書》「過譽南北史」條,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81年。

  [100] 梁啓超:《中國歷史研究法》,《飲冰室合集》第10冊,專集之七十三,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16頁。

  [101] 見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四《史部二·正史·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06~208頁。

  [102] 參見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94頁。

  [103] 參見梁啓超:《中國歷史研究法》,《飲冰室合集》第10冊,專集之七十三,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26頁。

  [104] 見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九「八朝史至宋始行」條,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199頁。

  [105] 《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7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