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 一 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模式的初步形成及其標誌

一 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模式的初步形成及其標誌

2024-08-14 17:51:23 作者: 楊耕

  十月革命後,蘇聯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並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普及馬克思主義。正如布哈林所說,當時俄國「要求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作系統闡述的呼聲是很急切的,在革命現階段上,過去由於時局緊張而無從提出的許多問題已經提上了日程;這裡包括為數不少的所謂『一般世界觀』的問題。對許多人來說,這些問題還是第一次出現。」[1]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蘇維埃政權開始正面、系統地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並使其體系化。可以說,以正面闡述的形式,而不是以論戰的形式;以系統闡述的形式,而不是以簡單羅列的形式;以教科書的形式,而不是以專著的形式來解釋、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並使之體系化,是蘇聯[2]首創,其始作俑者是德波林和布哈林。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1916年,德波林出版了《辯證唯物主義綱要》。1921年,德波林開始在斯維爾德洛夫大學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時,就是以這部著作為內容的。按照德波林的觀點,「辯證唯物主義,是一個完整的世界觀」,這一完整的世界觀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1.作為關於合乎規律的聯繫的科學的唯物辯證法……是關於運動的普遍規律的抽象的科學。2.自然辯證法(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研究的是不同等級的自然界)。3.唯物主義辯證法在社會中的運用——歷史唯物主義。」[3]依照這一原則,《辯證唯物主義綱要》建構了以「物質」為理論起點,物質運動的辯證性為理論線索,包括唯物辯證法——自然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三個層次在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從理論內容看,《辯證唯物主義綱要》包括歷史唯物主義,但突出的是辯證唯物主義。

  與德波林以辯證唯物主義為主要內容闡釋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同,布哈林以歷史唯物主義為主要內容闡釋馬克思主義哲學。1921年,布哈林出版了《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社會學通俗教材》。在這部著作中,布哈林提出了兩個事關歷史唯物主義全局的重要觀點:一是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的一般學說」,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而「社會學是社會科學中最一般的(抽象的)科學」;[4]二是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的基礎」,「包括為數不少的所謂『一般世界觀』的問題」[5]。在這兩個重要觀點的引導下,《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建構了以必然與自由的關係為理論起點,以社會與自然之間以及社會要素之間的平衡為理論線索,包括社會與自然、社會與個人、人與物、人與觀念、生產力與經濟結構、上層建築及其結構、階級和階級鬥爭等觀點在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從理論內容上看,《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包括辯證唯物主義[6],但突出的是歷史唯物主義。

  由於是蘇聯第一本以教科書的形式「系統闡述」歷史唯物主義的著作;同時,由於布哈林被列寧稱為「黨的最寶貴的和最大的理論家」[7],所以,《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出版後在客觀上起到了重大的思想啟蒙作用,一度被譽為歷史唯物主義的權威著作。盧卡奇當時評論道:「布哈林的新著(指《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引者注)是符合長期以來對一部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系統的馬克思主義解說需要的」,「布哈林在把馬克思主義的一切有意義的問題歸納到一種完整的、系統的解說中去,這方面是成功的,這部解說多少是馬克思主義的;其次,闡述一般清晰易懂,所以,作為一部教材,這本書可喜地達到了它的目的」。[8]

  但是,《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又有其致命缺陷,那就是過多地強調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學」特徵,淡化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性質;過多地強調了平衡論,淡化了辯證法,甚至提出用「現代力學的語言」代替「辯證法的語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列寧指出,布哈林「從來沒有完全理解辯證法」[9]。盧卡奇則認為,「布哈林的理論宗旨不同於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經過梅林和普列漢諾夫到列寧和羅莎·盧森堡的歷史唯物主義偉大傳統」[10]。

  德波林的《辯證唯物主義綱要》和布哈林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開啟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化的先河,標誌著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模式開始形成。在此之後,蘇聯出版了一批正面、系統地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並使之體系化的教科書和專著,如沃里夫松的《辯證唯物主義》(1922)、丘緬涅夫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1922)、謝姆科夫斯基的《歷史唯物主義講稿》(1922)、拉祖莫夫斯基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教程》(1924)、薩拉比揚諾夫的《辯證唯物主義導論》(1925)、戈列夫的《歷史唯物主義概論》(1925)、芬格爾特和薩爾文特的《歷史唯物主義簡明教程》(1928)、芬格爾特和薩爾文特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1929)、德-米揚斯基的《辯證唯物主義導論》(1930)、蒂緬斯基的《辯證唯物主義導論》(1930)、貝霍夫斯基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概論》(1930)、西洛可夫和愛森堡的《辯證法唯物主義教程》(1931)、麥德傑夫和希爾文特的《歷史唯物主義概要》(1931)、沃爾松和加克的《歷史唯物主義概論》(1931),等等。其中,1929年出版的芬格爾特、薩爾文特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和1931年出版的西洛可夫、愛森堡的《辯證法唯物主義教程》值得注意。

  芬格爾特、薩爾文特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並沒有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但它卻明確地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相提並論,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分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兩個部分,並開始建構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二分結構」。問題在於,無論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還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都不是馬克思本人提出來的,馬克思一生都未使用過「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以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三個概念。從歷史上看,「辯證唯物主義」是狄慈根首先提出的,「歷史唯物主義」是恩格斯首先提出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則是盧卡奇首先提出的。

  1886年,狄慈根在《一個社會主義者在認識論領域中的漫遊》中首次提出「辯證唯物主義」[11]這一概念,用於描述其本人的哲學思想,而狄慈根本人的哲學思想實際上是在恩格斯哲學思想框架內的一種發揮。

  1890年,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首次提出「歷史唯物主義」[12]這一概念,後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英文版導言對「歷史唯物主義」做出解釋:「用『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達一種關於歷史過程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是由此產生的社會之劃分為不同的階級,是這些階級彼此之間的鬥爭。」[13]顯然,在恩格斯那裡,「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主義歷史觀」[14]是同一個概念,二者是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不同表述。

  真正用「辯證唯物主義」來規定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質特徵的是普列漢諾夫。普列漢諾夫明確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學不僅是唯物主義哲學,而且是辯證的唯物主義。」[15]「『辯證唯物主義』這一術語,它是唯一能夠正確說明馬克思的哲學的術語。」[16]同時,由於辯證唯物主義涉及歷史領域,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把辯證唯物主義稱之為「歷史唯物主義」。「歷史的」「這個形容語不是說明唯物主義的特徵,而只表明應用它去解釋的那些領域之一。」[17]這就是說,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稱為「辯證唯物主義」,是為了凸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徵;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稱為「歷史唯物主義」,是為了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領域。

  同普列漢諾夫一樣,列寧也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辯證唯物主義。「馬克思一再把自己的世界觀叫作辯證唯物主義」[18]。但是,在解釋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關係時,列寧提出了與普列漢諾夫不同且影響深遠的觀點,即歷史唯物主義是一般唯物主義在社會歷史中的「推廣」運用。這裡,從一般唯物主義「推廣」運用出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是:「既然唯物主義總是用存在解釋意識而不是相反,那麼應用於人類社會生活時,唯物主義就要求用社會存在解釋社會意識。」[19]「一般唯物主義認為客觀真實的存在(物質)不依賴於人類的意識、感覺、經驗等等。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不依賴於人類的社會意識……在這個由一整塊鋼鑄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決不可去掉任何一個基本前提、任何一個重要部分。」[20]這就是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兩個基本前提,即存在決定意識和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有兩個重要部分,即一般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把這兩個基本前提、兩個重要部分熔鑄在一起,就構成了「一整塊鋼」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同時,列寧又認為,馬克思加深和發展了哲學唯物主義,「特別強調的是辯證唯物主義,而不是辯證唯物主義,特別堅持的是歷史唯物主義,而不是歷史唯物主義」,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完備的哲學唯物主義」。[21]在這個意義上,作為「一整塊鋼」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包含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樣兩個重要部分。這就是說,在列寧的著作中,已經蘊含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首先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相提並論的是盧卡奇。1923年,盧卡奇在為布哈林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寫的書評中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即「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22],但他並未對這一新的概念做出解釋。

  可見,無論提出「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還是提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芬格爾特和薩爾文特都不是始作俑者。但是,芬格爾特和薩爾文特又的確開啟了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題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先河,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一分為二」,即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劃分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樣一種「二分結構」體系的開篇之作。

  同時,《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關於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定義和定位,關於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關係的說明,都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以恩格斯、列寧的思想為理論依據的;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相提並論,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內容,也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對恩格斯、列寧思想的發揮。在我看來,與「辯證唯物主義」並列,加上「歷史唯物主義」來稱謂馬克思主義哲學,實際上是為了突出唯物主義歷史觀,強調「馬克思的哲學是完備的哲學唯物主義」。

  西洛可夫和愛森堡的《辯證法唯物主義教程》,是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蘇聯哲學論戰「總清算」之後出版的第一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它不僅闡述了辯證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觀點,而且批判了德波林和布哈林的哲學觀點;它不僅重申「哲學是黨派的哲學」,而且強調並論證了史達林提出的開展「兩條戰線的鬥爭」,即同時批判米汀的哲學虛無主義和德波林的「孟什維克式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唯物主義教程》直接反映了聯共(布)黨內的鬥爭,直接為蘇聯當時的政治服務和為當時的政策作論證,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化的開篇之作。

  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學院派」,不是脫離現實的純粹的範疇演繹系統,相反,馬克思主義哲學始終關注現實,關注「對政治的批判」[23]。馬克思極為強調哲學與政治的「聯盟」,並認為「這一聯盟是現代哲學能夠藉以成為真理的唯一聯盟」[24]。的確如此。政治需要哲學,沒有哲學論證其合理性的政治,缺乏理性和邏輯說服力,缺乏理念和精神支柱,很難獲得大眾的擁護;同時,哲學不能脫離政治,哲學與時代的統一性首先是通過它的政治效應實現的。從根本上說,哲學是以抽象的範疇體系,透過一定的認識內容而表現出來的特定的社會關係,它總是體現著特定的階級或社會集團的意志、願望和要求。所以,哲學總是具有自己特定的政治背景,總是或多或少地蘊含著政治,總是具有這種或那種政治效應的。

  但是,我們應當注意,哲學不能成為某種政治的傳聲筒或辯護詞,因為哲學有自己的相對獨立性,即科學性、反思性、批判性。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以哲學的方式與政治「聯盟」,並實現「對政治的批判」,而不是放棄自己的科學性、反思性、批判性,直接為現實政治服務和為現行政策作論證,甚至淪為政治的「婢女」。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二分結構」,直接為現實政治服務和為現行政策作論證,這是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模式的基本特徵。前者在芬格爾特和薩爾文特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得到初步體現,後者在西洛可夫和愛森堡的《辯證法唯物主義教程》得到初步體現。因此,芬格爾特、薩爾文特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和西洛可夫、愛森堡的《辯證法唯物主義教程》的出版,標誌著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模式的初步形成。


關閉